20 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8080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 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 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 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 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 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 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格式.docx

《20 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 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 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格式.docx

B.说屈原是一位“诗哲”。

他的作品全都是广泛涉及人生问题的哲理诗.有诸子式的怀疑,批判、探索的精神,叩询宇宙、历史与人生之谜

C.说庄子是一位“哲诗”,屈原是一位“诗哲”,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分别充满了深邃的哲学的思想和艺术想像。

D.他们同时出现于战国时代,庄骚比翼,哲诗辉映,代表了我们民族在思辩与审美领域中达到的高峰。

2.对“互涵互动”的意思解说正确的是()(3分)

A.“哲诗”庄子与“诗哲”屈原的出现,是文化高峰中文史哲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结果。

B.文史哲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互相联系、渗透、彼此促进错综地发展的。

C.文史的交融中呈现了一种气象雄浑的“大文学”形态,同时还出现了史著文学化与哲学诗意化的倾向。

D.战国时代,经济、政治经历着极为深刻的变化,文化上亦在历史继承和南北交流的基础上总结、革新、开创。

3.战国时期文史哲互涵互动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不在其中的一项是()(3分)

A.文学自身兼含史哲的因素,呈现“大文学”状态。

B.文学自身兼含史哲的因素,文学表现为一种哲学状态。

c.哲学诗意化,哲学艺术散文产生,诗话哲学出现。

D.历史文学化了,又把文学历史化了。

4.下面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A.“哲诗”庄子和“诗哲”屈原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

B.史传文学是历史与文学结合的完美的体现。

C.“哲诗辉映,庄骚比翼”是我国文化上的奇观。

D.“诗意的沉思”是指屈原作品充满了哲理,“沉思的诗意”是指庄子的文章充满了诗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万章问曰:

“敢问友。

孟子曰: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孟献子①,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

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

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

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

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

费②惠公曰:

‘吾于子思,则师之矣;

吾于颜般,则友之矣;

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

’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

晋平公之于亥唐③也。

’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

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

然终于此而已矣。

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

舜尚④见帝,帝馆甥⑤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

用⑥下敬上,谓之贵贵;

用上敬下,谓之尊贤。

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孟子·

万章》)

①孟献子:

鲁国大夫仲孙蔑。

②费:

春秋时小国,旧地在今山东鱼台西南费亭。

③亥唐:

晋国人。

晋平公时,朝中多贤臣,但亥唐不愿为官,隐居穷巷,平公曾对他“致礼与相见面请事”,非常敬重。

)④尚:

同“上”。

⑤甥:

古时称妻子的父亲叫外舅,所以,女婿也称“甥”,舜是尧帝的女婿。

⑥用:

5.下面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       然:

这样

B.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

     事:

求我办事

C.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      蔬:

通“疏”,粗糙

D.亦飨舜,迭为宾主        飨:

给……吃东西

6.下面几组句子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其三人,则予忘之矣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B.则不与之友矣       秦人不睱自哀,而后人哀之

C.虽小国之君亦有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D.吾于子思,则师之矣    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7.下列都是孟子肯定的交友之道的项是()

①不挟长,不挟贵②不挟兄弟而友③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④弗与治天职也

⑤是天子而友匹夫也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8.下面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晋平公对亥唐以朋友之道对之,亥唐粗茶淡饭招待他,他也一定吃饱。

B.费惠公和子思、颜般、王顺、长息等人的关系不同,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

C.孟献子与乐正裘、牧仲等五人做朋友,就抛弃了自己的家。

D.尧与舜是翁婿关系。

但他们日常相处也像朋友一样,经常互相招待。

9.翻译下面句子(8分)

(1)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4分)

(2)用下敬上,谓之贵贵;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①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②,疏雨过中条③。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位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

②太华:

华山。

在今陕西省华阴县③中条:

山名,一名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

10.“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分)

11.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知者不惑,,。

(2)老吾老,;

幼吾幼,。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吾生也有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21分)

语文天生浪漫(节选)

熊芳芳

(1)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遥远的声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即便是义愤填膺吧,也是那般的富有浪漫气息。

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更是将古人的浪漫情怀推向了极致。

(2)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

(3)开天辟地的盘古,以身补天的女娲,用刚与柔成就了远古人类对世界与宇宙浪漫的想象;

填海的精卫,逐日的夸父,用血与肉书写了所有生命对自由与光明不朽的追求。

(4)因着浪漫,四十弃官归隐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因着浪漫,五十始举进士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5)因着浪漫,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

因着浪漫,李白才会仰天长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6)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博大。

(7)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唱;

因着语文,木兰从军的传说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

(8)因着语文,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怀;

因着语文,但丁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一个开拓者的胸襟。

(9)因着语文,我们收藏了春的温暖、夏的火热,秋的丰硕、冬的冷峻;

因着语文,我们领略了北国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鹰,东海的潮汐。

(10)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

(11)浪漫的语文,呼唤浪漫的情怀。

(12)一个有些浪漫情怀的人,能像范仲淹一样无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也能像王安石一样无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他们可以心游万仞、精骛八极;

更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撑门拄户,立地擎天。

既可以迎来送往,胜友如云;

更可以一人一盏一影,孤灯自守黎明。

既可横空出世,笑傲江湖;

又可面壁潜心,十年磨一剑。

入世可如岳飞“壮怀激烈”,“八千里路云和月”;

也可躬耕垄亩如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13)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

(14)因为,语文天生浪漫。

(15)浪漫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浪漫是细致的也是博大的,浪漫是喜乐的也是忧伤的。

(16)一分一秒的华年,一朵一朵的笑靥,一句句清风的低语,一帧帧季节的像片,一些黎明,一些黑夜,发黄的故事,春天的屋檐……一并装入生命的全部流程中,一遍又一遍地再读。

让我们的心牵着我们的手,在语文的世界里徐徐穿行,在真实与浪漫中徐徐穿行。

1.文章开头列举了《诗经》中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自然段中“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具体指的是:

3.通观全文,“语文”与“浪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4.通读上文,你最欣赏的一点是什么?

请围绕你最欣赏的一点简要加以分析。

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写陶潜、孟郊、王昌龄、李白等,是为了阐释语文来自于浪漫、悠闲、宁静

的心境。

B.作者写盘古、女娲、精卫、夸父等,是为了描绘出祖先大胆的想象和对自由与光

明的追求。

C.作者写孔雀东南飞、木兰从军,写雪莱、但丁等,生动地阐释了从浪漫心灵出发

的语文可以引导人们走向深广,走向博大。

D.全文围绕“语文天生浪漫”这一话题,信手拈来,既有诗句和神话传说,又有文学长廊中的历史人物,材料丰富、很有感染力。

E.本文饱含激情,语言流畅,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内容层层展开,阅读本文,给人在浪漫的语文世界徐徐穿行之感。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1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李泽厚,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

李泽厚:

十多年前我对抗当时的反传统热,开始写作此书。

但今天我却要强调,不要拿《论语》或者孔子来掩盖、冲淡和转移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东西。

(1)新京报:

这正好是下面我想问的一个问题:

在今天的语境之下,如果说我们需要的还是“德先生”、“赛先生”,还是“启蒙”,为什么还要读《论语》?

应该怎么读《论语》?

当初读您的《论语今读》,感觉有很多问题您在那里并没有展开来讲。

《论语今读》对一些问题的确一带而过、点到为止,留下了很多空白。

至于说怎么读最好,我觉得我没有能力回答,也不喜欢回答这个问题。

但是要说读《论语》,一定要弄清楚孔子是什么人,他的原话原意是如何说的,我看这个可能性也不太大。

因为《论语》与孔子的关系就并不很清楚,传统的说法,《论语》是孔子弟子的弟子的记录,再传弟子传太老师的话就未必准确。

《今读》也解说了这个问题,所以我虽极重考证,爱看考据文章,却不迷信、崇拜考据。

(2)新京报:

那么您觉得重要的是什么呢?

重要的这本书到今天能给我们什么意义?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读《论语》还是要从今天的现实出发。

所以我提出“重意义的普遍性”,即古今中外都适用的原理原则。

(3)新京报:

您觉得《论语》能给我们提供刚才您所说的“德先生”、“赛先生”这些现代观念吗?

不能。

这些观念是现代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孔子当然不能提供。

但是除了现代观念,中国还需要其他的东西。

《论语今读》中曾经说宗教性道德和社会性道德,孔子提供这个民族以生存的智慧,其中包括生命价值、人生态度、道德理想、境界情操以及勤劳、乐观、坚持不息等等,它具有一种普遍性。

(4)新京报:

李老师,国内现在关于《论语》的争论很大,但是现在我想暂时抛开这场争论,和您单纯地探讨一下《论语》。

李泽厚:

争论是抛不开的,今天要谈《论语》,自然就会牵扯到这争论。

我们如何来读《论语》,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论语》是不是凭考证就能读通,都跟现在的争论有关。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读《论语》背后的复杂因素。

一些人正在大搞复古主义。

结合各种民间迷信,花大量钱财建庙宇,立巨像,搞祭拜。

大倡立孔教,办国学;

主三纲,穿汉服;

贬五四,骂鲁迅。

要用七夕代替情人节,用孟母节代替母亲节,用孔子纪年代替公元纪年。

形形色色,热闹得很。

我说干脆星期六星期天也不要过了,那也是基督教的嘛。

所以,我以为这场争论要放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大环境中来看,它不只是如何读《论语》的问题。

(5)新京报:

但是我觉得还是可以做一些深层次的探讨。

现在的《论语》热,我觉得,不是因为于丹出现了,《论语》热了;

也不是因为李零出现了,《论语》才热了。

而是有一种内在的规律让《论语》热了起来。

这也让我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学热。

这两种热潮虽然不相干,但是热度很相近。

《论语》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热了?

不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

“《论语》热”当然不是因为于丹或者李零,恰恰相反,大家想回归传统,

他们才被推了出来。

“《论语》热”说起来原因也简单,在革命时代过去之后,人们想追求一种信仰以安身立命,处世为人。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了,去年我在《罄问录》中说到“现在是‘四星高照’,声色犬马”。

这就是现代生活,无可厚非,但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大家又都很迷茫,怎么样安身立命?

怎么样为人处事?

中国没有《圣经》,大家就都到《论语》中去找了。

但我以为今天中国最需要的,还是“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

(6)新京报:

长期以来,我读论语,有一个疑惑,是关于《论语》的界限讨论的。

我觉得《论语》作为一个修身的文本,是一套非常完美的体系,一旦它跨越了这个界限,进入了“治国平天下”这个层面,是非常要不得的东西。

但这似乎是个悖论,后世人谈《论语》,津津乐道的恰恰是它“治国平天下”的功能。

您怎么看?

《论语》奉来就是两派,曾子一派主张修身,子张一派主张治国。

现在流传下来的《论语》主要讲修身,它怎么能用来治国呢?

但宗教性道德会对社会性道德有范导作用。

值得好好研究。

(7)新京报:

这也是我正想说的,恰恰在过去,《论语》所表现出来的.是对于过去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过去两德是一个东西,不可分开。

从孔子到荀子,再到董仲舒,《论语》对社会制度有建构(不只是范导)作用。

儒家吸取包客了很多法家、道家、阴阳家的东西,这正是真正的儒家的特色所在,有转换性的创造,不盲目排外。

(8)新京报:

您在《论语今读》中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我觉得非常重要,那就是解读《论语》,第一步的工作是解构,但是只有解构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工作是重建。

①?

②?

这是很大的问题。

与其现在言之凿凿地说如何重建,不如大家一起努力,尝试、?

去做。

重建的难度,在于孔子不是神,假如孔子是神,就不难了。

但《论语今读》说《论语》有“半宗教性”,就是想为重建做些工作。

(文章有删改)

1.结合李泽厚的谈话,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我们应该如何读《论语》,今天我们读《论语》有什么现实意义?

2.在第(4)节访谈中,李泽厚列举了许多人“大搞复古主义”的现象,其用意是什么?

 

3.请你结合第(5)节访谈内容,简要分析“《论语》热”出现的原因。

4.文中(8)节画横线的空白处,应是记者向李泽厚提出的两个问题。

请你联系上下文,将它们补上。

5.文章说《论语》是一个修身文本,请你结合你所知道的《论语》内容,分别举一例简要分析说明《论语》对“修身”的作用。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渲泄名信片情有独钟察言观色

B.震撼连锁店人情事故声名雀起

C.青睐渡假村墨守成规毋庸置疑

D.磋商绊脚石一如即往礼上往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日各处人员有不告假而行者,有久假不归、托故续假者,有散于各地自由行动者,若不严加惩处,必致纪律扫地。

B.范曾在艺术上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并处心积虑,创造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先河。

C.3月11日,日本宫城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最高达23.6米高的海啸和火山喷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至今依然处于不可预断的状态。

D.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史铁生是中国作家中少数甚至唯一坚持写实写作的人,几乎全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存体验上,他对哲学的思考带来了精神空间的高度开阔。

B.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揭晓诺贝尔奖这一被视为科学界最高荣誉、奖金高达百万美元奖项的地方,竟是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里最普通的一处二层小楼。

C.专家们指出:

考试之前切忌不要过分紧张,否则会影响考生在考场上的发挥。

D.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D.⑥④①③②⑤

六、下面是一首写雨后捕鱼场面的诗,请依据语境,以云、鹰、水、鱼为描写对象在横线处补写两句诗,每句3个字,所给4个对象不能漏缺。

(2分)

蒙蒙雨,淡淡风。

杨柳依依草色青。

小溪满,水库平,银瀑落珠下桃峰。

,,都在青山倒影中。

新船下水如白鹭,女娃头巾一点红。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

学而》)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为政》)

鲁迅说过:

“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你认为上文中孔子的“出色的治国的方法”有哪些(3分)?

并针对上述说法简要阐述你的看法。

八、作文(60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欣赏窗外交幻不定的景色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可是有时因为打一个盹而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这也的确有些令人懊恼,但这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没错过,抓住了,应好好珍惜;

错过,溜走了,细细咀嚼,也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酝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更添光彩。

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