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7876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

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6.韩非子的老师荀子主张,上天降生百姓不是为了伺候君主的,相反,上天立下君主是为了人民。

这一主张体现了

A.法治思想 

B.礼治思想 

C.仁政思想 

D.民本思想

7.元代净明道创始人西山道士刘玉提倡用“日知录”“功过格”一类善书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希图通过恪守道德而成仙得道。

这反映了

A.道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道思想开始合流

C.道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8.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少私寡欲”,要求统治者减损欲望,放下贪欲。

孔子也把“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作为对君子的要求。

这种现象

A.反映春秋战国时期个人私欲膨胀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体现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联系 

D.导致了贵族社会逐步瓦解

9.三国时期,官学一撅不振,家庭教育模式兴盛。

王租要求子孙“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

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提出: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些家庭教育观,可以反映出当时

A.儒家思想日益衰落 

B.“贵儒”又“尊道” 

C.传统文化走向断裂 

D.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10.“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意思是说因贫困饿死是小事,失去节操事情就大了。

这句话是北宋理学家程颐在回答别人关于寡妇能否再嫁时说的。

南宋时,朱熹重提,这句话得到进一步流传。

到了明朝,这句话逐渐成为专门束缚女子的教条。

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 

B.妇女地位进一步降低

C.社会风气进一步恶化 

D.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

11.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

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

“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

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

A.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 

B.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

C.顺应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 

D.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

12.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汉文帝除肉刑诏,所引用的就是《尚书》说。

汉武帝亦使吕步舒(董仲舒的弟子),治淮南狱。

”这反映了汉代

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确立了司法审判独立性

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

13.郑骞在《宋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定位》中说:

“唐宋两朝,是中国过去文化的中坚部分……上古以至中古,文化的各方面都到唐宋作结束。

就像一个大湖。

上游的水,都注入这个湖;

下游的水,也都是由这个湖流出去的。

”这表明唐宋文化

A.集合起前代文化精华 

B.居于文化轴心的地位

C.引领着后代文化变革 

D.具有融会贯通的特征

14.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

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和”。

两人在学术上所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这说明两位思想家

A.在对“理”的看法上观点迥异 

B.把“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

C.具有典型主观唯心主义特征 

D.对外部认识方法上大体一致 

15.清代学者戴震认为:

“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

……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

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

”材料

A.否认“天理”的存在 

B.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

C.认为“理”“欲”相统一 

D.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16.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下列观点与此相悖的是

A.“天之立君,本以为民” 

B.“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C.“君臣友朋,相为表里”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17.明代思想家王夫之在批评理学“损人欲以复天理”的同时,提出了弱“理欲一体”.“以性正情,以义制利”的主张。

这说明王夫之

A.彻底否定理学的“理欲”观 

B.意在提倡“尊公轻私”思想

C.极力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认为私欲是理的物质基础

18.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马克思·

韦伯认为智者运动是“哲学的突破”。

这里的“哲学的突破”表现在 

A.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B.对道德观念的重视

C.对人类自身的探索 

D.对人权应用的创新

19.美国历史学家珍妮弗·

罗伯兹认为,西方思想界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长期存在着贬低雅典民主的传统,而这恰恰是在民主政治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批评。

这一观点揭示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A.不具有值得推广的价值观念 

B.孕育了自由开放的思想观念

C.受到众多思想家的批评攻击 

D.使雅典受到世界的长期关注

20.古希腊的先哲很注重数学,柏拉图从几何学得到启示,提出理念论;

亚里士多德则广泛采用同时代的数学成就进行树学反思。

这反映了古代希腊

A.数学研究和哲学思想相互推动 

B.数学成果有助于人文精神发展

C. 

数学成果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 

D.先哲们开始探讨世界本原问题

21.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

一个马夫冒充国王,国王察觉此事后,不动声色地把马夫侦查出来,趁他在睡梦中剪去他一把头发。

不料马夫在发觉后急中生智把别人的头发也同样都剪了,因此逃过了惩罚。

除此以外还有不少类似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出

A.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努力 

B.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C.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人文主义者主张推翻君主制

22.文艺复兴名义上是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实际上是创造一种反对封建神权的新文化,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是世界的主体。

应该从神学教条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恢复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可见,人文主义之“新”的意义在于

A.典定了近代人权的基础 

B.有助于共和制取代君主制

C.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D.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

23.卢梭明确地表示,原始人才具有真正的道德,人类社会从古至今,是一个日益堕落的历史。

由此,要享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就必须打破一切历史.文化造成的禁锢。

据此可知

A.卢梭强调自由平等是普世的价值 

B.卢梭思想具有破坏性的一面

C.卢梭的思想更具民主性 

D.卢梭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24.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某~运动,使得“地方世俗政府的智力权威取代天主教会的权威”,使欧洲有80所大学从国际性大学变成了国内大学。

这一运动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

25.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试图限制君主的权力,剥夺君主及其政府干预司法事务的权力,以保障人民的政治自由和生命财产的安全。

为此,启蒙思想家主张

A.分权制衡必须成为建制原则 

B.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权力的运用须体现人民意志 

D.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

26.马丁·

路德曾指出:

“所有节日都应当废除,唯有礼拜日应该保留。

假若有意要保留圣母和较大圣徒的节日,就应当把它们并人礼拜日,或在节日仅举行一个早晨弥撒,把那日的其余时间仍用为工作的时间。

”这一观点

A.有利于促进工商业发展 

B.将矛头指向“因信称义”

C.强调市民要禁欲和节制 

D.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7.当学者们继续实现学术复兴而政治家也正在把基督教世界的秩序改变为一种新的国家体系的时候,平民百姓的头脑仍然沉浸在中世纪历史的宗教氛围中。

这充分说明

A.文艺复兴的影响局限于上层 

B.资产阶级思想占据主流

C.宗教改革冲击了基督教信仰 

D.理性主义时代业已到来

28.《欧洲文化史》指出:

19世纪“在精神领域的研究带来可喜的成就”,这让“虔信《圣经》是真理之源的人十分不安”。

这里的“成就”是 

A.进化论 

B.启蒙运动 

C.牛顿经典力学 

D.科学社会主义 

29.启蒙运动不仅倡导一些核心价值理念,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

29.不仅讲自由.平等.博爱,还要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

这体现出启蒙运动的特征是

A.迫求个人独立自由 

B.注重国家管理民主化

C.倡导依法治国理念 

D.主张核心理念制度化

30.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31.古代中国科技著作往往以“经”命名,如医药学的《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经》,数学的《算经十书》,还有天文经、星经、茶经、水经等,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

这反映了古代科技发展

A.具有儒学化特征B.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C.为封建统治服务D.受益于儒学的推动

32.明朝时对数学理论的研究处于停顿乃至衰退状态,但实用数学普及程度却超越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

民间出现了大量内容浅显、切近实用的数学书籍,书中将公式和法则编成口诀,使之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推广。

材料中明朝数学的演变

A.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C.推动古代数学向纵深发展D.表明明代数学成就落后于西方

33.《爱日斋丛抄》中记载"

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

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

"

A.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B.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C.刻板印刷技术已经传入西方D.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

34.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

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

35.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

36.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面貌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含蓄、玄淡、浑芒和中庸柔和之美,极少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与刚猛之感。

这表明中国山水画

A.营造纯真温馨的氛围B.注重写意甚于写实

C.表达文人政治追求D.体现鲜明的儒道思想

37.汉画题材重经史故事和人物,至汉武帝,更反对艺术,而独对绘画予以重视,搜罗天下法书名画,设黄门之署,置尚方画工,从事绘图,以备应诏。

可见汉画

A.为政治教化服务B.其理论已经成熟

C.深受汉武帝推崇D.艺术感染力极强

38.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

这一变化折射出

A.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B.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

C.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D.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39.明代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说: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而可以死,死可以生。

”材料体现作者的思想内涵是

A.主张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B.否定传统思想的主流地位

C.批判存天理灭人欲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40.南宋陆游曾作诗云:

“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

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

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

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

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

”这说明

A.农业发展与传统历法结合B.文学创作与生活相联系

C.文学作品呈现贵族化趋势D.农业生态环境开始关注

二.主观题(共2题,41题18分,42题22分,其中43题为20班选做题,其他班不做要求)

41.(18分)阅读下列材料:

儒家学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儒家经典不仅是封建统治者的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自古以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为政》

(仲舒)对曰: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

亘古亘今,不可移易,惟古之圣人为能尽之;

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前三代,吾无论矣;

后三代,汉唐宋是也。

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

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卷》

材料三 儒家思想以人际关系为基础,治理国家为重要内容,追求完善道德为核心目标。

它超越了现代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观念.政治.法律制度和世界各大宗教文明,其内在价值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

1988年2月,75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开会,会后发表了一个宣言,最后的一句话写道: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2004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向世界公布设立“孔子奖”,每年一届,以奖励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专家们,这是第一个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核心,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原因。

(8分)

(2)据材料二,分析李贽与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同?

这一不同观点的生成说明了什么问题?

(8分)

(3)根据材料三并联系当前世界形势,谈谈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世界.促进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2分)

42.(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汉学家们称 

18 

世纪的欧洲为“中国之欧洲”。

当时欧洲的思想精英,尤其是启蒙思想家们对中国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文字获得的。

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培尔断定中国人无神论最彻底,并试图以此为例,证明“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的社会是可能存在的”,认为一个健全的社 

会不一定需要宗教的维系。

伏尔泰认为,中国的宗教(儒学 

)是一种普世性的人道的.理性的宗教。

以奎奈为代表的重农学派认为中国实行的一种自然法。

德意志启蒙思想家莱布尼茨深信,中国合乎理性的道德规范是救治人类罪恶的良药,并将中国描绘为一个致治的理想国。

莱布尼茨的学生因为在大学作《关于中国人道德学的演讲》而被解除了教授职务,还被勒令在 

48 

小时内离开国境。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在马戛尔尼访华(公元 

1794 

年)后,大家了解的中国情况反过来损及了这个国家——包括它的可尊敬的古代文明……中国人生活在最卑鄙的暴政之下……他们的社会关系建立在一种愚蠢的形式主义的基础之上……在欧洲人最近进展最快的那些领域里中国人的知识是十分缺乏的,与先进的欧洲相比 

,古老的中国文明则日益黯淡。

——摘编自阿兰·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化与欧洲启蒙运动的关系,并分析形成 

这一关系的原因。

(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的不同之处,试论证后一种“中国形象”更真实可信的原因。

(12分)

43.(注意;

本题为20班选做做题,其他班不做要求)(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文艺复兴是发生在具有良好的教养和悠久的古典文化传统的拉丁文化圈里的一场阳春白雪的思想解放运动,从头到脚都流露出一股雍荣华贵的贵族气息。

发生在日耳曼文化圈中的宗教改革则是一场下里巴人的群众运动。

……宗教改革的主要成就并不表现在优美典雅的文学艺术作品中,而是表现在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领域中,表现在朴素的世俗社会和平凡的日常工作中。

只有宗教改革才是西欧社会转型的真正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严密。

临沂第十九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

一.选做题

1—10DCACADACBA11—20DADBCBBABB

21—30BABBAAAADC31—40AABCADAAAB

二.主观题

41

42.

(1)关系:

中国古代文化成为欧洲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资源;

(2分)他们创造性地借用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来表达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诉求。

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方面;

有无神论.宗教宽容.崇尚德治.人道主义等理性品质:

2分,

欧洲方面;

当时欧洲多数国家的宗教专制和封建君主专制仍然严重:

法国还有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分)

(2)不同:

启蒙思想家认为中国是一个文明先进的“致治的理想国”(2分):

马戛尔尼认为中国是一个暴政下的愚昧落后的国家。

启蒙思想家们主要是通过文字来了解中国的;

他们生活的时代,大多时候仍处于农耕时期,中国在物质文明等方面仍有领先西方之处;

他们对中国的描述有故意夸张的成分,而且并非所有启蒙思想家都赞赏中国古代文化。

4分;

马戛尔尼来华时间已是18世纪末,欧洲已经历了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

同时英国早已开始了工业革命,资产阶级借助“坚船利炮”开拓世界市场。

这时的中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率世,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主导,人民贫穷愚味,近代自然科学几于为零,闭关锁国昧于世界大势,与先进的欧洲相比,中国确实已落伍于世界大潮。

(4分,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43.一.论题分(0,2,4分)

能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自行拟定论题。

这里的思想解放可以是古今中外的思想解放运动,如西欧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中国的“百家争鸣”“西学东渐”“五四新文化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等。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形态.社会体制.经济结构.价值观念等发生变迁,如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从计划 

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等。

(一)以下3种情况,论题分计4分。

1.能具体体现“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的论题,如:

启蒙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2.能阐述“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之间逻辑关系的论题,如:

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

3.整体上阐述“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对社会的影响的相关论题,如:

思想解放的深度影响社会转型的程度。

(二)以下3种情况,论题分 

计2分。

1.论题只体现“思想解放’’方面的具体内容,如: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

维新思想的兴起;

2.论题只体现“社会转型”方面的内容,如:

春秋战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3.论题中体现了“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方面的内容,但论述过程中文不对题的。

如论题是启蒙运动的兴起,社会转型却论述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

(三)论题只写“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的,或者离题万里的,都计0分。

二.论证 

和整体评价 

(0,2,3,6分)

1.论证(6分)

(1)能从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且有具体史实的,计6分;

(2)单方面从思想解放或社会转型进行答题的,有具体史实的,计3分;

(3)论述过程中涉及到思 

想解放或社会转型方面相关的知识点或关键词语的,计2分;

(4)论述与论题无关的,计0分。

三.整体评价(2分)

看考生答题的整体情况,从层次性.逻辑性和整体 

性的角度,对答卷进行综合评定。

示例:

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

14—17世纪,欧洲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 

中心,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16世纪,德意志.瑞士.英国进行的宗教改革,是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 

级的反 

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

17.18世纪, 

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兴起了启蒙运动。

它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专制王权和教权,提倡民主.科学.自由和平等,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 

图,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深刻的思想动员,推动 

了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欧 

洲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