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考点分类简析与训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3737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区位考点分类简析与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农业区位考点分类简析与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农业区位考点分类简析与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农业区位考点分类简析与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农业区位考点分类简析与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区位考点分类简析与训练.docx

《农业区位考点分类简析与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区位考点分类简析与训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区位考点分类简析与训练.docx

农业区位考点分类简析与训练

农业区位考点分类解析与训练

考点一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一、考点简析

1、区位分析的思路一要明确区位分析的对象:

是某个区域的区位还是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

二要掌握区位分析的因素。

三要搞清区位分析的要求:

是全面分析还是只分析有利条件或不利条件?

是比较分析还是主导因素分析?

2、区位分析方法指导

(1)掌握农业的区位分析与选择的方法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并获得最大的效益。

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一般应考虑:

①从农业生产的基本特性进行分析。

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有明显的依赖性,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因地制宜,尤其要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②从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

不同农业类型对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的要求不同。

③从土地价格、农业生产成本、不同农业的单位产值和农产品的特性等因素考虑。

(2)在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时,应该采用综合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①具体试题中设问的知识归类;②农业区位因素的展示;③抓住农业的主导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3)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不变的,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因而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的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二、典例分析

类型1:

分析判断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例1根据下图简要分析C商品棉基地发展的区位优势。

解析:

由图所示可知该地位于华北平原,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其发展商品棉的区位条件,可以运用农业发展区位因素的要点推理。

1)自然因素

1气候:

光、热、水等(棉花是喜热作物,所以光热是重点)。

该地位于暖温带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光热:

与南方比,纬度较高,但夏季光热充足(高温),雨热同期,降水:

降水集中夏季,较丰富(多雨)。

2地形:

该地为平原,地形平坦。

3土壤:

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④水源:

夏季降水多,河流径流大,水源充足,但有春旱。

2)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

可以北上京津,南下苏沪,本地区的棉纺织业比较发达,市场广阔,也可以不提。

②交通运输条件:

铁路发达,便捷的交通条件。

③政策:

政府支持。

④农业技术改革:

种棉历史久,经验丰富。

⑤人口:

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答案:

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适中;劳动力丰富,种棉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棉纺织工业基础好)。

类型2:

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分析

例2我国某边防站(海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

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

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

回答

(1)~

(2)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B.多虫害C.地温低D.太阳辐射强

解析:

(1)简易阳光房利用的是保温效应原理:

阳光中的可见光大部分可以透过阳光房进入室内,使地面升温,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透过阳光房进入房外,而保留在房内,使大气升温。

结合选项和分析内容,答案改造的只能热量而不是光照,更不是水分和土壤因素。

(2)由于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效应差,地面的温度很低,虽然房内大气以大气逆辐射形式将大部分热量返还地面,但地面相对于空气而言又是热的良导体,所以地面相对简易阳光房内的空气热量损失的更快,使地温很低,不利于作物生长;再搭架盆栽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答案:

(1)A

(2)C

三、变式训练

读右图完成1-2题。

1.酒泉的农业区位优势有(

①地处肥沃的冲积平原

②气候温和湿润

③有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

④地处河流干支流汇合处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B.大牧场放牧业C.灌溉农业D.种植园农业

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3-4题

3.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的需求变化

B.科学技术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变化

4.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对图中农业生产必要投入改造较为明显的是

A.化肥、农药B.饲料加工、城市C.机械、科技D.灌溉水源、大棚

考点二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一、考点简析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别,关键是要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方式。

如下表:

判断依据

判断结论

1

生产对象

生产目的

生产规模

地域类型

2

水稻

自给

小农经营

水稻种植业

3

牛、羊

面向市场

大牧场

大牧场放牧业

4

小麦、玉米

面向市场

规模较大、机械水平较高

商品谷物农业

5

谷物、牲畜

面向市场

规模较大、机械水平较高

混合农业

6

单一热带

经济作物

面向国际市场

大规模的密集集型农场、生产设施齐全

种植园农业

二、典例分析

类型1:

分析某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形成条件及其特点

例3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降水、气温、人口和小麦-牧羊带的分布图

材料二早在18世纪,英国向澳大利亚流放犯人,开发牧场,引进良种美利奴羊。

19世纪上半叶澳大利亚实行了“牧者有其地”的鼓励政策。

在澳大利亚东南地区,农民曾与牧民争夺土地。

19世纪中叶,人们发现金矿,牧民纷纷去淘金,牧地转为耕地

材料三甲流域(澳大利亚小麦一牧羊带的分布图中)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

在20世纪20~70年代,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澳大利亚的小麦一牧羊带其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式有何特点?

(2)结合澳大利亚自然和人文特点,列举澳大利亚其他农业生产地域类型(至少列举三种)。

(3)在澳大利亚小麦一牧羊带的形成过程中,哪些区位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结合案例分析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并对其进行区位因素分析。

澳大利亚的自然特征主要是土地面积大,热量条件好,东部有丰富的水源,中部有大自流盆地,草原面积广大,以热带草原为主。

人文特征主要是地广人稀,科技经济发达等。

再结合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可知澳大利亚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答案:

(1)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或种植小麦和牧羊相结合)家庭农场经营,农场规模大,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

(2)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园艺业等

(3)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基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国家政策的变化等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起了主导作用

类型2:

分析比较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例4指出图9中甲阴影区与图10中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解析:

首先通过对图中所给出的经纬度位置这一重要信息进行分析,看出图9为西欧和北欧的大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西欧的莱茵河下游地区;图10为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阴影部分为长江三角洲地区。

其次,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时,要想到的自然因素包括: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但两地均为平原地形,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最后不同的原因就要从气候条件加以分析比较。

答案:

甲区以畜牧业、园艺业为主,乙区以种植业为主。

甲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乙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同季),适宜谷物生长。

三、变式训练

5.甲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主要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乙图为四幅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表示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2)图中,与农业生产地域类型B相应的气候类型数码代号是;与农业生产地域类型C相应的气候类型数码代号是。

(3)比较B、D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主要粮食作物:

B是;D是。

(4)分析C、D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不同特点:

C是;D是。

6.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1976年(甲)与2019年(乙)同一比例尺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水稻

小麦

荒山

A

B

C

居民点

城镇

小麦

奶牛场

牧场

果园

林地

 

(1)2019年与1976年相比,该地农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有什么好处?

(2)从自然因素考虑,分析A地农结构变化的原因?

(3)从乙图分析奶牛场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4)C地宜发展何种森林类型?

该地植树造林有何环境效益?

课标三: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考点简析

 

二、典例分析

例5下图为我国山东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单叙述该生态农业的生产流程________________。

 

(2)当前,我国积极推广图示的生态农业,有哪些积极意义_____________。

答案:

(1)秸秆和粪便发酵制沼气;有机质还田;大豆固氮,保持土壤肥力,保证农业稳产;建农产品加工厂,向市场提供产品;获得的资金加快农田机械化、水利化;

(2)可以缓解肥料、饲料、燃料相争的矛盾;改善土壤肥力,提高粮食单产;发展沼气,解决生活燃料问题,保护农业生态;发展副业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利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变式训练

7.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用材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经济用林和毛竹(幼林地可间种人工牧草)

果园和人工草地

鱼塘

农田

(1)分析该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条件。

(2)简述该种农业发展模式的优势。

提升训练

一、单选题

1.海南岛蔬菜生产的“旺季”出现在冬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水分B.市场、水分c.交通、热量D.市场、热量

收益(元)

X

Y

Z

O

E

F

G

H

I

J

城镇(市场)

距城镇(市场)的距离

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

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

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2~4题。

2.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3.在距城镇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A.E、F B.F、G C.E、H D.F、H

4.与其它两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Z

 A.单位距离运费最低B.单位距离运费最高

 C.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D.总是收益最低

陕西是我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

2002年某果业公司与当地农民签订了生产收购300吨符合欧洲人口味的“粉红女士”优质苹果的合同,出口欧洲市场,但由于当地农民在生产管理中因苹果套袋、疏果、喷施高毒农药、大量施用氮肥等原因导致苹果着色、果体大小、农药残留量超标、酸度不够,致使合同只完成了20吨的出口订单。

据此回答5~7题。

5.该果业公司生产收购“粉红女士?

苹果的主要原因是

①市场需求②消费习惯③环境条件优越④劳动力成本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陕西苹果出口到欧洲市场,主要得益于(

①欧洲市场需要陕西苹果②交通技术的进步

③保鲜技术的发展④苹果生产成本低、品质优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上述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