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要求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5976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要求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要求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要求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要求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要求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要求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x

《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要求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要求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要求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x

7.根据集体备课活动成果进一步修订完善自己的教案。

(集体研备、个人复备)

(四)生本课堂,高效教学。

(课堂模式四环节:

学、导、评、练)

课堂教学要突出“先学后导,评价反馈”的“生本式卓越课堂”理念,落实“学生发展为根本、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整体体现“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评价训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流程要体现“学、导、评、练”四大环节:

8.“学”,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开展的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学习。

9.“导”,就是教师对学生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学习的引导和组织,以及对学习内容重、难点的讲解。

10.“评”,就是课堂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11.“练”,就是当堂训练,检验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内容理解,训练运用能力。

各环节所占时间比例要因课而异、因生而异。

(五)精心选题,科学训练。

(科学训练三要求:

出题、做题、评卷)

具体要求:

12.依据新课程目标与教材要求,认真精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综合性的练习题。

13.布置作业,教师应先了解作业的难易和易出现的问题,必要时可做些提示。

14.作业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题目设计有梯度、有层次。

作业总量应予控制,但要防止过少、单调的作业,防止机械性地抄写作业。

15.统一书写格式,统一学科用笔,严格书写要求,进行课内、外作业方法指导。

16.及时认真批改处理,指明正误,做好评讲。

17.要求学生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并进行检查。

(六)复习检测,分析总结。

(考试检测三要求:

考前、考中、考后)

18.考前要制定好复习计划,上好复习课,复习要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对知识进行综合归纳,帮助学生加深知识记忆理解,巩固技能技巧,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19.规范考试,严肃考纪考风,严防作弊。

20.考试成绩评定要客观、公正。

21.考后要及时认真分析试卷得失,总结经验教训,重点查找学生“双基”与智能方面缺陷,提出对策建议,完成书面分析报告。

22.要求并指导学生开展自我分析。

(七)参与科研,提高素养。

(研究反思三要求:

认识、课题、写作)

23.正确认识、深刻理解教育科研对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义和作用。

24.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每年确定1-2个研究专题,开展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目的教育科研活动。

25.课题研究可以教师独立开展,也可以团队合作开展,鼓励团队合作向学校以及区级以上科研部门申报立项课题。

26.每名教师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教育教学科研论文。

(八)参与教研,提升能力。

(教研活动五要求:

上课、听课、评课、研课、研教)

教研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开展教学研究,按要求参加各层次的教研活动,完成教研工作任务。

27.参加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新上岗教师两年内每期要上1堂达标课,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上1堂研讨课,研究员、特级教师、市级名师每学期要上1堂示范课,中小学高级教师和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每期要上1堂观摩课。

28.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其他教师每期听课15节以上;

听课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开展“三个一”评课活动,即评课至少要肯定一条优点,指出并分析一个问题或不足,提出一条建议。

29.参加“专题教研”活动:

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要承担1项“专题教研”任务,自己确定“主题”报教研组长,由教研组长统筹安排,围绕“主题”撰写“专题教研”活动发言稿,在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时作主题发言。

30.参加集体备课活动:

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和备课组长的安排,独立完成备课任务,撰写教学设计,参加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时,每人印发一份教学设计,作主发言人。

二、《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内容归纳

(一)学前两读:

读课标、读教材

(二)期中三写:

写计划、写总结、写报告

(三)备课工作三步骤:

个人初备、集体研备、个人复备

(四)课堂教学四环节:

学、导、评、练

(五)科学训练三要求:

出题、做题、评卷

(六)考试检测三要求:

考前、考中、考后

(七)研究反思三要求:

认识、课题、写作

(八)教研活动五要求:

上课、听课、评课、研课、研教

三、《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逻辑归类

对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四大途径:

(一)专业阅读:

学前两读(课标、教材)

——专业阅读:

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50%),发展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30%),背景性知识(人文、科学类知识20%)

(二)专业实践:

备课工作、课堂教学(模式)、科学训练、考试检测

(三)专业写作:

计划、总结、质量报告、教案、论文、专题(小课题)研究报告、主题教研发言材料。

——论文:

教育感悟、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案例

(四)专业对话:

听课、评课、研课(集体)、研教(主题教研活动)

四、《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意义与作用

(一)意义——三服务

1.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2.服务于教育教学管理

3.服务于教学质量提升

(二)作用——8个词,16个字

1.工具:

学校评估、考核教师教学工作的工具。

2.标准: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初级)标准。

3.指南:

学校开展教师校本培训的指南。

4.平台:

实施课程管理的重要平台。

5.载体:

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载体。

6.基础:

构建课程文化的基础。

7.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

8.教材:

提升教学管理能力的教材。

五、《基本要求》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管理体系,明确管理主体

分管理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二)制定常规细则,开展常规培训

(三)落实常规检查,开展常规评价

(四)研发常规手册,提升常规实效

教学常规工作手册(必要内容)

一、(学期)教材整体研读:

1个表共1页,每期开学前完成。

二、学期教学计划:

1个表共2页,该表应在对备课组长制定的初稿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填写,开学第一周内完成。

三、课堂教学设计(教案):

3个表共6页,每个表2页。

该表仅限于教师上“公开课”时作教学设计使用。

四、小课题(教学专题)研究活动:

2个表共2页,每个表1页。

每名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2个以教学问题为“课题”的教学专题研究(小课题研究)。

五、主题教研活动:

1个表共1页。

每名教师每学期(或一年)至少承担1项主题教研活动的主讲任务。

六、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每名教师在学期结束时完成。

七、班级学科教学质量分析(学期报告):

使用要求:

1.以上7个表格所涉及的7项内容,是教学常规,不可以减少。

2.学校可以结合实际作个性的设计,增加一些内容,也可以对其中相同表格的数量作调整。

3.不同年段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对各表格中的栏目作调整或修改。

教材整体研读

学校:

教师姓名:

学科

年级

教材版本

教材名称

教材结构及内容:

主要知识点:

主要能力训练点:

教学整体思考:

学期教学计划

年级:

姓名:

年度期

教学总体目标:

教学主要策略:

具体活动计划

时间

教学活动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5周

第6周

第7周

第8周

第9周

第10周

第11周

第12周

第13周

第14周

第15周

第16周

第17周

第18周

第19周

第20周

第21周

第22周

公开课课堂教学设计(教案)

(一)

年级班级:

自主学习导学案

课题名称:

第课时(共课时)

学习

目标

 

内容

方法

合作学习活动过程

学习活动流程:

(整体体现学、导、评、练四个环节)

课堂练习设计:

公开课课堂教学设计(教案)

(二)

方法要求

公开课课堂教学设计(教案)(三)

小课题(教学专题)研究活动

(一)

专题名称:

完成时间:

专题研

究目标

教学问

题陈述

问题解

决办法

研究效

果评价

小课题(教学专题)研究活动

(二)

主题(专题)教研活动

主题(专题)名称:

活动时间:

研讨的内容(问题)

主讲教师的发言材料或非主讲教师参与活动的记录:

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专业提升

自我评价

教学工作

完成情况

好的经验

和做法

存在的主

要问题

解决问题

的办法

班级学科教学质量分析(学期报告)

学科:

学生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生率

纵向比较分析:

横向比较分析:

主要问题分析:

提升质量的举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