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可研报告有全套附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5472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可研报告有全套附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可研报告有全套附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可研报告有全套附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可研报告有全套附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可研报告有全套附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可研报告有全套附表Word文档格式.docx

《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可研报告有全套附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可研报告有全套附表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可研报告有全套附表Word文档格式.docx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实施奶牛项目,有利于我市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实现农副产品转化增值。

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利国利民、富裕农村的支柱产业。

该项目运行后,可促进大量农作物秸杆转化利用、过腹还田、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使用量,既增产又增收,形成“秸杆多、肥多、粮多”的良性循环的生态效益,不存在污染。

2、论证结论:

发展乳业是加快实现我是工业化的一个战略选择,是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兴市富民的重要途径。

奶牛项目是投资少、见效快、辐射广、带动性强、节能高效的一项产业。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养殖业产业化发展,我盟孕育出“伊利、蒙牛”两大现代化龙头工业企业。

衬托着我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近距离地实现两大龙头企业和小型企业奶源基地的覆盖。

龙头企业第二产业异军突起。

乳制品、饲草料加工购销、运输、仓储、劳动及其他服务业等的第三产业随之蓬勃兴起。

奶牛养殖不仅是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富民产业,同时已成为区域经济实力提高的优势产业。

不仅惠及“三农”而且关联“三产”,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乳制品营养价值的普遍认识,奶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

奶业是公认的节粮、经济、高效的产业,发展乳业可加快畜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因此,适时引进、发展乳业是当前推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实施乳业强民、富民工程的有力契机。

带动和指导奶农养牛,可以做为脱贫致富的首选,同时也是提升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的选择,从而达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工业化、市场化目的,带动乳业产业化健康持续发展。

乌兰浩特市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司亚温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奶牛耐寒、怕热的习性,并且具有丰富的草场资源和气候条件,发展乳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兴安盟乳业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将为全盟区域内宵业结构的调整确立一个具有战略高度的新起点,将有力推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向现代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变,带动牧草饮料种植业饲料加工业、衣种培育、家庭饲养业、有机肥加工业、乳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区域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与现代发展作出示范带动作用。

乳业健康发展,已成为兴市富民的重要产业,乌兰浩特市放在了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战略地位。

引进蒙牛集团在乌兰浩特市落户后,大力实施了乳业产业化、打造东北乳城发展规划,奶牛基地即顺应经济发展,也深受城乡人民的欢迎,是完成可行的。

由于饲养奶牛户的典型带动作用,加之,种植业增收幅度趋缓等因素的影响,市属各镇及周边群众和部分市民饲养奶牛的积极性很高,把饲养奶牛作为脱贫致富的首选出路。

成立奶牛养殖合作社,建立经济实体为养殖户服务好,用科学发展观正确引导奶户加入奶牛养殖合作社,进入科学发展轨道,就是要解决一家一户的分散饲养管理,用统一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奶户的产加销一体化格局,必将带动办事处及周边乳业向产业化发展。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幸福嘎查位于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东部。

2、自然资源状况:

义勒力特镇地貌平坦,土质肥沃,主场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等。

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一般埋深8米左右,PH值6.7-7.4,适宜人畜饮用、农田灌溉。

该地区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4.2℃,最高气温39.9℃,最低气温-33.9℃。

3、社会经济状况:

幸福嘎查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蒙、汉、鲜、满等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水田6000亩,旱田2600亩,现有人口1340人。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

4、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项目选在地处新乌察公路附近的幸福嘎查。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

乌兰浩特市根据盟市奶源工程总体规划和乳业发展目标,制定出台了优惠政策以促进奶牛业的发展:

(1)有丰富的优质水源。

(2)建立绿色通道,凡是蒙牛乳业的公务用车、生产用车在我市境内免收道桥费。

(3)鼓励支持投资者按蒙牛公司的要求与标准建设奶站,奶站作为蒙牛公司的第一生产车间,免收各种费用,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向奶站收取、摊派各种费用。

(4)加大投入,规范完善兽医兽药、改良繁育社会化服务体系,确保奶牛安全,按照公开、有偿、自愿的原则,为奶户提供改良、防疫饲料等方面服务。

2、资源优势

乌兰浩特市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奶牛生活,饲养成本低,发病率少。

上海、江南,包括“三鹿”这样的基地养牛成本高,夏天时间长,要给牛安装降温装置。

幸福嘎查土地资源、秸杆资源丰富,人均耕地11亩,还有大量的荒山秸杆成本也比较低。

我市地处科尔沁草原腹部,依托广大农村牧区,有天然无污染的科尔沁草原草场资源,自然环境适宜,秸杆资源丰富,奶牛饲养历史悠久,而且处于世界养牛带的最佳位置,可以说位置得天独厚,优势愈加明显。

特别是当前我市乃至全盟都进一步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加速荒山荒坡治理,农牧民饲养奶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奶牛养殖业跨跃式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乳业大发展的形势已经到来。

3、市场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日益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的食品结构已由以粮食为主向以肉蛋奶为主转变。

特别是国家实施“学生奶”计划后,牛奶和奶制品的需求量将日益增大。

蒙牛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成为我国乳业发展中的一朵奇葩。

他们在不到三年时间里,从位居全国乳品行业1116位升到第三位,仅位居伊利、光明之后。

蒙牛公司生产的乳粉、液态奶、冰淇淋三大类产品都荣获了全国驰名品牌。

4、基础设施条件

公路方面:

通过乌察公路链接省际大通道和302国道贯通全盟,铁路方面:

乌兰浩特市已开通北京、长春、哈尔滨直达客车,今年争取开通沈阳、大连列车。

三、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饲养奶牛虽属一般性养殖业,但也存在一定的技术含量。

特别是引进区外优良奶牛,由于受气候等影响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还有接犊保育等技术性很强,因此必须培养专业技术队伍,必要时组织人员赴奶牛地区学习饲养经验。

为解决气候温差,在基础设施设棚舍时可采取塑棚采光或地火龙取暖,冬季棚舍内始终保持在0℃以上温度,使奶牛逐步适应气候。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乌兰浩特市伟臣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幸福嘎查。

该合作社于2009年开始筹建,2009年10月20日正式在工商局注册。

合作社设立理事会和监事会,下设技术服务部、经营服务部、综合管理部,各部门设有办公室,建立了《合作社管理规程》、《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等制度。

合作社现有社员3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人,专业管理人员2人。

合作社由社员出资,收益按股分配。

法人代表初永志,51岁,高中学历,从事奶牛养殖工作多年,具有丰富奶牛养殖和管理经验。

没有破产、银行欠资等问题。

第五章市场分析

奶牛养殖前景广阔。

2002年农业部启动了“奶业行动计划”,提出了不仅将奶牛业的发展作为今后畜牧业结构调整首要地位,而且要加速奶类企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和集团化的步伐。

我国计划到2015年牛奶总产量将由目前的1700万吨增长到3300万吨,全国人均消费量由13千克增长到23千克,这就意味着我国奶牛存栏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增长一倍。

这就给我们政府提供决策,要牢固树立奶牛养殖的主导地位,把奶牛养殖作为引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来对待。

农牧业产业化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可以广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农牧民致富。

该项目的建设,养殖基地将做为产业化经营的桥梁,一头连接内蒙牛集团这一龙头企业,一头连接农户,从中更好地发挥养殖合作社的经济发展职能,让千家万户进入市场、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养殖、销售一体化,将农牧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凭借养殖合作社的引导,充分利用现有经济实力和成熟的技术条件,对项目区的农牧民进行支持,帮助广大农牧民在较短的时间内脱贫致富。

总之,建设一个奶牛养殖基地项目,不仅有利于开阔市场,而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同时使农牧业产业化链条的联接更加紧密,项目前景十分看好。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共引进50头优质奶牛,建标准牛舍200平方米,建青贮窖600立方米;

建饲料仓库350平方米。

二、生产技术方案

1、推广奶牛模式化饲养技术。

干乳期:

前45天以粗饲料为主。

日粮干物质占体重的2%,每公斤饲料干物质含产奶净能1.2MCal/kg,粗蛋白9-11%,钙0.5%,磷0.3%,粗料和精料比100:

0—90:

10,粗纤维含量不少于17%,后15天日粮干物质占体重2.5—2.8%,每公斤饲料干物质含产奶净能1.4MCal/kg,粗蛋白和精料比85:

15—75:

25,粗纤维不少于17%。

产前两周开始,每日增喂精料0.5公斤直至吃到体重的1%。

泌乳前期:

产犊后至两周每日增加精料0.5公斤,两周后自由采食精料。

日粮干物质占体重2.8—3.2%,逐渐增加到3.4—3.8%。

每公斤饲料干物质含产奶净能1.8MCal/kg,粗蛋白为16—20%,钙0.7—0.8%,磷0.40—0.45%,粗料和精料比由60:

40逐渐改为45:

55,粗纤维不少于17%。

泌乳中期:

日粮干物质占体重3.0—3.4%,每公斤饲料干物质含产奶净1.6MCal/kg,粗蛋白15%,钙0.6%,磷为0.4%,粗料和精料比50:

50—60:

40,粗纤维不少于17%。

泌乳后期:

日粮干物质占体重2.5—3.0%,每公斤饲料干物质产奶净能1.4MCal/kg,粗蛋白14%,钙0.5%,磷为0.35%,粗料和精料比65:

35—70:

30,粗纤维不少于17%。

2、管理技术要点

奶牛产前60天停止挤奶,进入干乳期,干奶牛要单独组群或分槽饲养,每日饲喂三次,饮水三次,自由活动,经常注意牛体的清洁,膘度不宜过肥,干奶后期注意防止流产。

产奶牛一般每日采取三次上槽饲喂,三次挤奶,挤奶间隔时间保持在6—8小时。

每次饲喂要先给精料,后给粗料。

奶牛下槽后,在正常天气一般都放在舍外运动场自由运动,在运动场设置饮水槽,并放矿物质饲料砖,供牛自由饮水舐食。

夏天要注意防署降温,可在运动场搭置凉棚,过分炎热的天气,可用凉水给牛洗澡。

冬季要防寒保温,牛舍要保暖,积极推广塑料暖棚养牛,不喂冰冻饲料,有条件

的要饮温水。

手工挤奶要用拳握式挤奶法,挤奶前要用温水擦洗乳房,并注意按摩乳房。

牛体要经常刷拭,清除污垢。

临近干乳时,首先要减少或停止多汁饲料和渣类饲料,必要时可适当减少精料,停止乳房按摩,每天由三次挤奶改为两次、一次、隔日、隔两日挤一次奶,一般经过7—10天即可停奶。

3、疫病防治

牛舍要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可用沸水,3—5%热碱水或其它消毒药物处理地面、牛栏、饲槽;

要定期驱虫、健胃,注意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防止代谢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防止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等内科病以及乳房炎和产后瘫痪等产科病的发生;

每年秋季(9—11月份)进行一次布氏菌II号苗饮苗免疫。

在碳疽疫区及受威胁区,要进行炭疽II号苗的预防注射。

三、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1、建设标准

奶牛品种选中国黑白花;

按照《兴安盟奶牛模式化饲养技术规范》加工饲料、饲养管理、修建牛舍、配种繁殖;

实行机械化挤奶。

2、具体建设内容

(1)土建

建牛舍200平方米,要求冬暖夏凉,有隔温地板、通风、保温、排水排污等设施;

将饲料仓库350平方米;

建砖混结构青贮窖600立方米。

(2)科技措施

充分发挥全盟各级技术服务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推广应用国内外各项先进科技成果,如青贮、氨化、配合饲料、冷冻精液配种、诱导发情、诱导泌乳、性别控制、胚胎移植、公犊育肥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大幅度提高奶牛质量和产量。

同时还要不断的提高广大奶牛户的科技意识和饲料管理水平,促进奶牛饲养业向科学化发展。

四、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项目建设工期:

1年。

(2)分月进度安排

2013年4月—5月前期工作;

2013年6月份勘察设计;

2013年6月—8月土建施工、设备购置安装;

2013年9月投入生产。

(3)工程建设进度表

表4-6项目实施进度表

 

1

2

3

4

5

6

7

8

9

前期工作

勘察设计

土建施工

购奶牛投入生产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依据

二、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拟定该项目总投资110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4万元,流动资金226万元。

总投资估算表

序号

建设内容

数量

投资单价(元)

合计(万元)

财政补助(万元)

自筹(万元)

引进优质奶牛

50头

10000

50

16

34

建设标准化牛舍

200㎡

450

饲料库

350㎡

400

14

12

青贮窖

600m3

200

11

流动资金

25

合计

110

20

90

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85万元。

2、流动资金

本项目流动资金25万元

三、资金来源与筹措

根据项目需要固定资产投资85万元,所需流动资金25万元,项目总投资110万元。

1、申请财政扶持资金20万元

2、农民自筹资金90万元

第八章财务评价

一、财务评价依据

本项目是奶牛基地建设项目,是带动农民致富、发展乳业的好项目。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在财务分析中我们按照该项目购进50头奶牛所产生的成本、费用收入、盈余等整体情况进行财务分析。

设定基准收益率12%、贴现率8%,折旧率按10%,项目计算期5年,销售鲜奶的税金在财务分析中没有计算。

二、经济效益分析

2013年购进优质中国黑白花奶牛50头,当年投产当年见效,按年均产奶6吨计算,年累计产奶可达300吨。

按公母犊牛各50%计算,即公母犊牛各105头,公犊牛产后出售,母犊牛育后留作繁殖,逐年扩大饲养规模,到2018年底,成年奶牛存栏可达260头。

(一)成本费用支出情况

每头奶牛年饲养成本费用为3320元/头。

(二)项目收入情况

1、产奶收入,每头成年奶牛一个泌乳期产奶量按6吨计算,每吨鲜奶价格按3600元计算。

2、积肥收入

每年每头成年奶牛可提供20立方米积肥,每立方米售价12元。

通过计算,年销售收入108万元,利润总额37.8万元。

三、财务效益分析

(一)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年利润额/总投资*100%=37.万元/110万元*100%=34.4%。

(二)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4—1+│71.67│/128.53=3.5年

该项目投资回收期为3.5年。

(净现金流量在现金流量表中查找)

四、财务评价结论

在财务分析中,我们计算了该项目的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效益与成本分析等指标,从项目的投资利润率上看,这项指标只计算到项目前五年的财务情况,以后随着成年奶牛数的不断扩大,利润将逐年递增,投资回报更高。

该项目投资回收期只有3.5年,说明项目回收期短,投资资金偿还快,保证了投入资金短期内回收。

从财务净现值、效益与成本比率分析上看,两项指标也都满足了财务的基本要求,可以说该项目从财务分析的角度看,是可行的。

可见,奶牛基地建设项目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的好项目。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养牛可以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有机结合起来。

内蒙古的优势在于无污染的天然草场,就我市资源优势来看,我市地处科尔沁草原腹部依托广大农村牧区,有天然无污染的科尔沁草场资源,自然环境适宜,秸杆资源丰富。

发展奶牛饲养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加速荒山荒坡治理步伐,封山育林和养奶牛是一致的,不破坏生态环境,饲养奶牛可形成养殖业、种植业良性循环、奶牛和生态建设相得宜彰,可形成多方受益的环保生态型农牧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说明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和后果。

第十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

1、壮大主导产业和促进结构调整情况

大力发展奶牛业,是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可靠途径。

专家分析,在畜牧业生产中,饲养奶牛的效益最好。

年产鲜奶6吨左右的奶牛,按现在每公斤鲜奶3.6元计算,一年可获纯利2.16万元左右。

品质好的奶牛,一年纯收入可达2.5万元左右。

加之生下一头母牛犊,一落地就值3000元以上。

可见奶牛养殖是效益高、致富快的产业。

正像养殖户说的那样,一家一头牛,吃穿不用愁;

一家两头牛,致富有盼头。

发展奶牛业,可带动农业相关行业发展。

饲养奶牛可形成养殖业、种植业良性循环,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上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就业。

奶牛业发展了,可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2、辐射带动作用:

该项目可以辐射全镇其他各村及市郊,能带动周边地区的肉牛饲养、饲料加工、牧草种植、土工建筑、建材加工、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

基地初步购进奶牛50头,带动30个奶牛养殖户,可直接带动农民收入37.8万元。

3、农业生产市场化、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情况等

乳业是一项高度市场化、组织化的产业。

发展乳业是加快我市工业化进程,促进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致富达小康的重要途径。

奶牛养殖业是乳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再生产过程中离不开加工、营销、运输、种植等行业,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而说奶牛养殖也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业。

在整个乳业生产运行中,奶牛养殖户只负责饲养管理,其他如挤奶、运输、加工、销售、技术、疫病防治等环节都由龙头企业、政府部门及社会劳动服务组织来运作的,可见奶牛业是组织化程度很高的产业。

二、农民增收

项目区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本项目建设通过养殖基地+合作社,共带动养殖户30户以上,项目利润总额37.8万元,平均每户可增加收入1.26万元。

除养殖户外,本项目可安置农村富裕劳动力6人以上,作为各个建设项目的日常经营管理,对于当地农民的就业起到较大的作用。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养殖户自主经营、管理,政府协调筹建奶站,由蒙牛公司收购、加工、销售。

二、技术培训:

由市镇畜牧技术部门负责以村为单位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利国利民、富裕农村的支柱产业。

二、问题与建议

建议上级有关部门给予立项扶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