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346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及答案解析.docx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及答案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及答案解析.docx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对于教育的起源问题,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代表作是( )

A.《爱弥儿》        B.《人的教育》

C.《教育漫画》       D.《教育论》

3、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外

4、对于任性的学生应着重培养其意志品质的( ) 

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持性

5、一个外表具有魅力的人其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由于()

A.首因效应         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

6、《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

A.国防教育         B.纪律教育

C.纪律和法制教育      D.法制教育

7、教师资格证书适用的地域范围是( )

A.在全国范围适用      B.只在本地区适用

C.只在本校适用       D.在外国也适用

8、衡量教师是否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是( )

A.教师的年龄        B.教师的体质

C.教师的素质        D.教师的能力

9、“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观点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

A.教学相长,相互尊重    B.乐教善教,讲究方法

C.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D.有教无类,教书育人

10、“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育劳动的()特点

A.创造性          B.复杂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11、因材施教原则是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提出的

A.个别差异性规律      B.阶段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顺序性规律

12、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班级物质文化        B.班级行为文化

C.班级制度文化        D.班级精神文化

13、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            B.学校教育  

C.环境            D.家庭教育

14、教师专业成长最快的途径是()

A.自我反思          B.向优秀教师学习

C.读书            D.演讲

15、衡量教师主导地位的指标是()

A.学生学具的丰富程度     B.学生主体的调动程度

C.教师教具的直观程度     D.教师技能的发挥程度

16、教学的最高表现是()

A.教学艺术          B.教学智慧  

C.教育智慧          D.学习智慧

17、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         B.团队活动

C.学科教学          D.课外校外活动

18、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其价值观是指()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19、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多样性的关键是()

A.教学本质          B.教学模式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20、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的概念。

这运用了()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2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由()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

A.所在学校          B.县教育局   

C.国务院           D.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22、《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积极推进教育强县建设,到2017年,“教育强县”覆盖面达到()

A.60﹪            B.50﹪    

C.70﹪            C.80﹪

23、教师的根本职责是()

A.教书育人          B.严谨治学   

C.为人师表          D.热爱学生

24、“设置学生认识冲突,启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策略是()

A.目标策略          B.成就策略   

C.情景策略          D.变化策略

25、教师运用符号文字等对学生进行的强化属于()

A.自我强化          B.替代强化   

C.直接强化          D.标志强化

26、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属于()

A.条件性知识         B.本体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一般性知识

27、感知的快速、思维的精确属于性格的()

A.理智特征          B.情绪特征  

C.意志特征          D.态度特征

28、英语学得很好有助于学习德语,这是()的作用

A.定式            B.正迁移   

C.变式            D.负迁移

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A.需要            B.动机   

C.记忆力           D.兴趣

30、学生学习是为了得到家长或者老师的赞扬属于()动机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动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活动内驱力

31、教师讲课声音抑扬顿挫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

A.无意            B.有意   

C.有意后           D.随意

32、小明早上起来,推开窗户发现地面全都湿了,由此他判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

他的这种判断体现了思维的()

A.概括性           B.间接性  

C.稳定性           D.推断性

33、现代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和学生是知己、朋友的关系;但是在课堂之中,则要求要教师又必须运用自身的权威性。

这种现象是()

A.教师角色冲突        B.教师权威  

C.教师培训          D.教师自我完善

34、看小说时,在人脑中形成的相应形象的过程主要是()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幻想            D.创造想象

35、在个性结构中,始终有道德评价意义并有好坏之分的是()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意志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体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36、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________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37、公民不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________的受教育机会。

38、不具备《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得教师资格,应当通过国家举办的或者认可的 ________。

39、教师要忠诚于________,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40、________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概念。

41、注重学生基础学历培养的课程是________。

42、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蕴含的教学原则是________。

43、我国中小学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

44、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杜威和________。

4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______。

46、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________的课程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等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47、教育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教育不仅有传播和深化文化的功能,还有________的功能。

48、教师用红笔改作业,是通过对比引起学生的________。

49、在教室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一是________,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50、思维具有________,它能够反应一类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5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________记忆。

52、评定一个测验质量优劣的主要指标有:

信度、效度、________。

53、心理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

54、________是由紧张、不安、焦虑、忧虑、恐惧交织而形成的一种情绪状态。

55、智力是各种________的总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56、简述教师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57、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58、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四、案例分析题(59题8分,60题7分,61题和62题各15分,共45分)

59、小刚为某校八年级的学生,今年14岁,很调皮,不爱学习,让班主任伤透了脑筋。

“要不要小刚继续在校读书”的问题在全班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给小刚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他再也不肯到学校读书了,小刚的父母觉得他继续上学也不会有前途,就送他到一家商场当服务员。

小刚当服务员期间,结识了一些不良青年,学会了吸烟、喝酒、赌博,而且小偷小摸,曾偷了同事少量钱财,受到了商场的警告。

9月份的某天晚上,他竟入户盗窃,因数额较大,触犯了刑法,在逮捕归案时,公安人员不开警车,不穿警服,不扩大知情面,并对小刚进行了不公开的审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