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血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3275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血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血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血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血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血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血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二单元血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血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血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

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

由于血液中红细胞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所以血细胞比容可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浓度。

血细胞比容增加多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减少见于贫血。

7.最能反映血液中红细胞和血浆相对数量变化的是(2003)ZL

A.血液黏滞性

B.血细胞比容

C.血浆渗透压

D.血液比重

E.血红蛋白量

B(2003)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比重正常人全血的比重为1.050-1.060,血浆的比重为1.025-1.030,红细胞的比重为1.090—1.092。

血液中红细胞数愈多则全血比重愈大,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愈多则血浆比重愈大。

利用红细胞和血浆比重的差异,可以进行红细胞与血浆的分离以及血细胞比容和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二)血液的粘度在体外与水相比,全血的相对粘度为4-5,血浆的相对粘度为1.6-2.4(温度37℃)。

血液的粘度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影响血压。

全血的粘度主要决定于所含的红细胞数,血浆的粘度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全血的粘度还受血流切率的影响,在血流速度很快时粘度不随流速而变化,但当血流速度小于一定限度时,粘度则与流速呈反变关系,即在低切率条件下,血液的粘度增大。

在人体内因某种疾病使微环境血流速度显著减慢时,红细胞在其中叠连和聚集,对血流造成很大的阻力,影响循环的正常进行。

(三)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由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组成,两者在形成、大小及作用上均不同,其区别见表1-2—l。

表1—2—1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比较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形成

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主要为NaCl)

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主要为白蛋白)

压力

大(300mOsm/kg·

H2O)

小(1.3mOsm/(kg·

H2O)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血浆容量

生理学;

2006-2-007.血浆胶体渗透压决定于D

A.血浆总蛋白含量

B.红细胞数目

c.血浆球蛋白含量

D.血浆白蛋白含量

E.血浆氯化钠含量

4.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NaClB.白蛋白

C.球蛋白D.纤维蛋白

E.血红蛋白

B

11.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2001)

A.纤维蛋白原

B.α1-球蛋白

C.α2-球蛋白

D.清(白)蛋白

E.γ-球蛋白

D(2001)

血浆中的胶体物质也产生渗透压,称为血浆的胶体渗透压。

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很小,通常不超过1.5毫渗,约相当于25毫米汞柱。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蛋白质,其中白蛋白的分子量最小,而克分子数最多,所以是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因素。

ZL生理学;

2006-1-038.机体细胞内液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理化参数是

A.钠离子浓度

B.钾离子浓度

C.甩解质渗透压

D.胶体渗透压

E.总渗透压

5.下列属于等张溶液的是

A.0.85%NaClB.0.85%葡萄糖

C.1.9%尿素D.5%NaCl

E.10%葡萄糖

A

就是生理盐水呀!

等张溶液是指不引起红细胞膜变形的溶液,这个概念是从生理角度考虑的。

在等张溶液中如0.9%氯化钠溶液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红细胞即不会发生体积变化更不会发生溶血。

红细胞膜对于此种溶液,可视为理想的半透膜。

(四)血浆pH值正常人血浆pH值为7.35—7.45。

血浆pH值的相对恒定取决于血液缓冲系统的缓冲,肺的排酸功能以及肾的排酸保碱功能。

第二节血细胞及其功能

一、红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的数量

成年男性:

(4.0-5.5)x1012/L;

血红蛋白浓度为:

120-160g/L

成年女性:

(3.5-5.0)x1012/L;

110-150s/L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1.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可塑变形性:

指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能力的特性。

红细胞必须经过变形才能通过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

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表面积和体积呈正相关;

与红细胞内的粘度呈负相关;

与红细胞膜的弹性呈正相关。

(2)悬浮稳定性:

指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

通常用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eytesedimentationrate,ESR)表示,红细胞沉降率是用红细胞在血浆中第一小时未下沉的距离来表示,正常成年男性ESR为0-15mm/h,女性为0~20mm/h。

ESR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大,ESR愈快,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小。

ESR快慢与红细胞无关,与血浆的成分变化有关。

测定ESR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也可作为病情变化判断的参考。

(3)渗透脆性:

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常以RBC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作为脆性指标。

测定红细胞脆性也有助于一些疾病的诊断。

2.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有①运输O2和CO2;

②对血液中的酸碱物质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三)红细胞的造血原料及其辅助因子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维生素B12和叶酸是合成核苷酸的辅助因子。

7.红细胞生成的基本原料是(2002)

A.铁、维生素B12B.叶酸、维生素B12

C.蛋白质、叶酸D.蛋白质、维生素B12

E.铁、蛋白质

E(2002)

家里都用铁锅炒菜。

补铁呀!

血红蛋白。

二、白细胞生理

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白细胞总数为(4.0—10.O)x109/L,其种类和功能见表1-2—2。

表1-2—2

白细胞种类百分比主要功能

中性粒细胞50%-70%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组织和衰老的红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o.5%-5%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又是酸碱中和)

嗜碱性粒细胞0%—1%参与过敏反应(1型变态)

单核细胞3%-8%吞噬作用和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及调节

淋巴细胞20%-40%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三、血小板的数量及其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

(一)血小板的数量正常成年人为(100-300)x109/L。

(二)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

生理止血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3个环节。

血小板与这3个环节均有密切关系。

1.血管收缩血管内皮受损,血小板粘附于内皮下组织并释放5-羟色胺、TXA2等缩

血管物质,引起血管收缩。

2.血小板血栓形成

(1)血小板粘附识别损伤部位,使止血栓正确定位。

(2)活化的血小板释放ADP和TXA2,促进血小板发生不可逆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达到初步止血。

3.血液凝固

(1)活化的血小板为血液凝固过程中凝血因子的激活提供磷脂表面,参与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因子x和凝血酶原的激活。

血小板还释放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大大加速了凝血过程。

(2)凝血块中血小板收缩,引起血块回缩,挤出其中的血清,使血凝块变得更加坚实,牢固封住血管破损部位。

211全血在保存过程中,发生了“保存损害”,丧失了一些有用成分,它们是2003

A〖ZK(#〗血小板、粒细胞、不稳定的凝血因子

B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C白细胞、血小板、稳定的凝血因子

D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

E血小板、淋巴细胞、凝血因子Ⅶ

寿命短的、不稳定的。

第三节血液凝固和抗凝

一、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

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包括3个基本步骤:

①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生成;

②凝血酶原的激

活;

③纤维蛋白的生成。

把大象放进冰箱几步——3步。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凝血酶原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生成可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生成。

二者主要区别在于:

1.启动方式不同内源性凝血途径通过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

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组织因子(不是血液中的)暴露于血液启动。

2.参与的凝血因子不同内源性凝血途径参与的凝血因子数量多,且全部来自血液,外源性凝血途径参与的凝血因子的因子少,且需要有组织因子的参与。

3.外源性凝血途径比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反应步骤少,速度快。

9.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起始于(2003)

A.组织受伤释放组织因子ⅢB.凝血酶的形成

C.第Ⅻ因子被激活D.血小板第3因子的释放

E.第X因子被激活

A(2003)

二、主要抗凝物质的作用

体内生理性抗凝物质可分为(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蛋白质C系统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三类。

丝白、白C、组织抑。

(一)抗凝血酶Ⅲ通过与凝血酶和凝血因子Ⅸa、X、Ⅻa等分子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从而抑制它们活性。

肝素可使抗凝血酶Ⅲ的抗凝作用增强2000倍。

(二)蛋白质C系统

1.灭活凝血因子Va、Ⅷa,抑制凝血因子X及凝血酶原的激活。

2.促进纤溶蛋白溶解。

(三)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l)TFPl是体内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其先与凝血因子Xa结合而抑制后者的催化活性,同时TFPI变构与凝血因子Ⅻa—组织因子复合物结合,形成四合体灭活凝血因子Ⅶa—组织因子复合物,负反馈的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

(四)肝素

1.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而发挥间接抗凝作用。

2.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FPI而抑制凝血过程。

10.能增强抗凝血酶Ⅲ抗凝作用的物质是(2004)

A.肝素B.蛋白质C

C.凝血酶调制素D.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E.α2-巨球蛋白

A(2004)

3.血清与血浆的主要不同点是前者不含ZL

A.钙离子

B.球蛋白

C白蛋白

D.凝集素

E纤维蛋白原

E

(4~5题共用题干)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

D.血清

E.组织液

4血液中除去血细胞的液体部分是ZL

5血液凝固、血块收缩后析出的液体是ZL

D

第四节血型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血型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至今已发现25个不同的红细胞血型系统,其中,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血型鉴定是安全输血的前提,对法医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也有重要的价值。

6.通常所说的ABO血型是指(2002)ZL

A.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

B.血浆中凝集原的类型

C.血浆中凝集素的类型

D.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素的类型

E.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原的类型

E(2002)

1.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2001)

A.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的类型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C.红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的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B(2001)

6.AB血型人的红细胞膜上和血清中分别含

A.A凝集原和抗A、抗B凝集素B.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

C.A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D.B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

E.A、B凝集原,不含抗A抗B凝集素

E

4红细胞血型所涉及的特异物质类型是2005

A红细胞膜上凝集素

B红细胞膜上凝集原

C红细胞膜上受体

D血浆中凝集素

E血浆中凝集原

ZL(122~124题共用备选答案)

A.红细胞膜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

B.红细胞膜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

C.红细胞膜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

D.红细胞膜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

E.红细胞膜上不含A和B凝集原,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2006-1-122.A型血C

2006-1-123.B型血D

2006-1-124.O型血E

2.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的血型是ZL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E.AB型

E(2002)

(10~12题共用题干)(2004)ZL

A红细胞膜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

B.红细胞膜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

C红细胞膜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

D.红细胞膜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

E红细胞膜上同时含有A和B两种凝集原,血清中无凝集素

10A型血ZL

C(2004)

11B型血ZL

D(2004)

12AB型血ZL

E(2004)

【解析】本单元题多为记忆题,较易。

第4、5题需理解。

血液加入抗凝剂后离心沉淀所产生的淡黄色透明液体为血浆。

血液凝固后凝血块回缩,析出淡黄色透明液体是血清。

血浆与血清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不含纤维蛋白原及某些凝血因子。

〖FL)〗

{二)红细胞凝集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液滴加在玻片上并使之混合,红细胞可凝集成簇,这个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

红细胞凝集的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起抗原作用的是镶嵌在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特异蛋白质或糖脂,称为凝集原。

能与红细胞膜上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抗体是存在于血浆中的r—球蛋白,称为凝集素。

发生红细胞凝集时,由于每个抗体上具有2—10个抗原结合位点,因此,抗体可征若干个带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之间形成桥梁,使它们聚集成簇。

输血反应就是由于在体内发生了红细胞凝集。

在体外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进行血型鉴定。

二、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1.ABO血型的分型(表1-2-3)

表1-2-3

血型

红细胞膜上所含的抗原

血清中所含的抗体

O

无A和B

抗A和抗B

A

抗B

B

抗A

AB

A和B

无抗A和抗B

2.ABO血型的遗传人类ABO血型系统的遗传是由A、B和O三个等位基因控制的,A基因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O基因是隐性基因,故各种血型的基因型分别是O型(OO型)、A型(AA,AO)、B型(BB,BO)和AB型(AB)。

O=0——隐性基因

3.ABO血型的鉴定如图2—1

玻片法

(1)用碘酒,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后,用消毒干燥注射器抽取受血者及供血者静脉血各2ml,各用一滴制备红细胞悬液,分别标明供血者与受血者。

余下血分别注入干净小试管,也标明供血者与受血者,待其凝固后析出血清备用。

(2)左两凹玻片左侧标上“主”(即主侧);

右侧标上“次”(即次侧)。

主侧滴入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和受血者血清一滴;

次则滴入受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和供血者血清一滴。

分别用竹签混匀。

(3)15~30min后,观察结果。

如两侧均无凝集现象,可多量输血;

如主侧无凝集而次侧有凝集只可考虑少量输血;

如主侧凝集则不能输血。

8.献血者为A型血,经交叉配血试验。

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受血者的血型应为(2003)A.B型B.AB型

C.A型D.O型

E.A型或B型

B(2003)

(二)Rh血型系统

1.Rh血型系统的发现在寻找新血型

物质的探索中发现,当把恒河猴(Rhesus

monkey)的纤细胞重复多次注射入家兔体内,使家兔血清中产生抗怛河猴红细胞的抗

体,再用含这种抗体的血清与人的红细胞混

合,发现部分人的红细胞可被这种血清凝

集,表明这些人的红细胞上具有与恒河猴同

样的抗原,称为Rh阳性血型;

还有部分人

的红细胞不被这种血清凝集,称为Rh阴性

血型,这一血型系统即称为Rh血型系统。

2.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的意义在

人血清中不存在抗Rh的天然抗体,只有当

Rh阴性者在接受Rh阳性的血液后,才会通

交叉配血原理见图示。

过体液性免疫产生抗Rh的抗体。

这样,Rh

阴性受血者在第一次接受Rh阳性输血后,

一般不产生明显的输血反应,但在第二次或多次再输入Rh阳性血液时,即可发生抗原—抗

体反应,输入的Rh阳性红细胞凝集而溶血。

Rh系统的抗体主要是IgG,能透过胎盘。

因此

当Rh阴性的母亲怀有Rh阳性的胎儿时,Rh阳性胎儿的少量红细胞或D抗原可以进入母体,使母体产生抗体,这种抗体透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使胎儿的红细胞凝集溶血,造成新生儿溶血性,严重时可致胎儿死亡。

但一般只有在分娩时才有较大量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而且母体血液中的抗体浓度是缓慢增加的,—般需要数月的时间,所以Rh阴性的母亲怀第一胎Rh阳性的胎儿时,很少出现新生儿溶血,但当Rh阴性母亲再次怀有Rh阳性胎儿时,母体血液中的Rh抗体则可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新生儿溶血。

3.一位A型血的男子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其中女孩的血清与其父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而男孩的血清与其父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男孩的血型可能是

A.A型或B型B.A型或AB型

C.A型或O型D.B型或O型

E.B型或AB型

2.关于血浆蛋白生理功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运输物质B.缓冲pH

C.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D.参与生理止血过程

E.形成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这句话就是错的,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胶体渗透压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血浆容量。

血浆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调节血浆胶体渗进压和pH二)运输功能三)免疫功能四)凝血与抗凝血功能五)营养作用

【解析】本章考查ABO血型、血浆渗透压、红细胞的生成及血液凝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