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3020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养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营养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营养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营养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营养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营养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

《营养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营养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

能量在做功的同时也有热的释放。

营养学中的能量指热和能两种,合称为热能。

能量的单位,国际上通用焦耳(joule,J),营养学上,使用最多的是其1000倍的单位,即千焦耳(kJ);

另外,还有兆焦耳(MJ),即1000倍kJ。

但许多时候仍在使用卡(cal)和千卡(kcal)。

其换算关系为:

1cal=4.184J;

1J=0.239cal。

能量的特点是温和的、缓慢的。

11、蛋白质:

是有许多氨基酸以肽键联结在一起,并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大分子。

12、必需氨基酸:

有9种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从膳食中补充,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氮基酸。

13、非必需氨基酸:

指人体能自行合成,不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14、氮平衡:

人体摄人的蛋白质或其他含氮物质的含氮总量与最终产物的含氮总量在理论上是相等的。

15、氨基酸互补作用:

当两种以上食物混合搭配时,所含的不同氨基酸就会彼此补充,使食物中的必需氨基酸趋于完全,从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的营养价值。

这种作用称为氨基酸互补作用。

16、参考蛋白质:

指最接近人体蛋白氨基酸模式的食物蛋白。

一般以鸡蛋或人乳为之。

17、蛋白质生物学价值:

蛋白质生物价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生物价的值越高,表明其被机体利用程度越高。

计算公式如下:

生物价=储留氮x100/吸收氮。

18、蛋白质活性物质:

即活性蛋白,包括在生命活动中一切有活动性的蛋白质,如酶、激素蛋白、受体蛋白等。

19、低蛋白血症:

当进入体内及肝脏合成的蛋白质不足代偿其丢失时,血液中蛋白质降低而形成低蛋白血症。

20、蛋白质结构:

蛋白质是20余种氨基酸以肽链形式出现的复杂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分为一、二、三、四级结构。

21、美拉德反应:

是广泛存在于食品工业的一种非酶褐变,也称为羰氨反应。

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或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游离氨基反应,经过复杂的历程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

22、凯氏定氮法:

是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方法。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

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23、营养密度:

单位能量中所含有的蛋白质,脂肪或碳水化合物的量。

24、必须脂肪酸:

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25、PUFA:

多不饱和脂肪酸,炭链中含有二个以上双键。

26、MUFA:

单不饱和脂肪酸,炭链中只含有一个双键。

27、载脂蛋白:

指蛋白的蛋白质部分,又称脱辅基蛋白。

28、中性脂肪:

甘油三酯

29、类脂:

除中性脂肪外全是类脂,如胆固醇、磷脂、鞘脂。

30、DHA和EPA:

二十二碳六稀酸和二十碳五稀酸

31、二垩茔:

二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5)和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5)。

油脂在高温加热后形成的具有致癌性的物质。

32、熔点:

脂肪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温度。

饱和脂肪酸的熔点依其分子量而变动,分子量越大,熔点越高;

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愈多,熔点愈低。

33、碘化价:

每100g脂肪所吸收碘的克数陈伟碘化价。

脂肪包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愈多,或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愈多,碘价愈高。

34、酸败:

脂肪分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受空气中氧或各种细菌、真菌所产生的脂肪酶和过氧化物酶所氧化,形成一种过氧化物,最终生成短链酸、醛、酮类化合物,这些物质能使油脂散发刺激性的臭味的现象。

油脂的营养价值遭到坡坏。

35、碳水化合物:

也称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分为四类:

单糖,双糖,寡糖,多糖。

36、血糖(生糖)指数:

指在空腹状态下进食50克被试食物后,血糖反应曲线下的面积与等量参考食物对比进行计算所得值,即前者反应曲线下面积除以后者反应曲线下面积,再乘以100%。

37、多聚糖:

由10个以上单糖组成的大分子糖,通常由几百甚至几千个单糖分子组成。

多糖大多为无定形化合物,无甜味和还原性,难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随分子量增大而降低。

多糖易被酶或酸水解,可产生低聚糖或单糖。

38、单糖:

指具有多羟基的醛或酮,多呈结晶状态,有甜味易溶于水,可溶于稀醇,难溶于高浓度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等低级性溶剂,具有旋光性和还原性。

常见的为葡萄糖,半乳糖,果糖。

39、寡糖:

3-10个单糖构成的一类小分子多糖,比较重要的寡糖是存在豆类食品中的棉子糖和水苏糖。

40、膳食纤维:

存在于食物中的各类纤维,根据水溶性不同一般可分为可溶性纤维和不可溶性纤维。

41、自由基:

外层轨道上带有的不成对的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分子

42、抗氧化性:

清除游离氧基的能力。

43、糖元:

也称动物淀粉,在肝脏和肌肉合成并贮存,是一种含有许多葡萄糖分子和支链的动物多糖。

44、抗氧化剂:

一种能推迟自动氧化能力的物质发生氧化并能减慢氧化速率的物质,它的作用不是提高食品的质量,而是保持食品的质量。

45、维生素:

维持机体生命过程中所必须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46、脂溶性维生素:

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中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

47、水溶性维生素:

可溶于水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和维生素C。

48、协同作用:

抗氧化剂复合后的抗氧化活性往往超过单个抗氧化剂。

49、拮抗作用:

抗氧化剂复合后的抗氧化活性低于单个抗氧化剂。

50、暗视觉:

从亮处进入暗处后视紫红质消失,最初看不清楚任何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视紫红质再生到一定水平才逐渐恢复视觉的过程。

51、视紫红质:

感光物质。

是11-顺式视黄醛的醛基和视蛋白内赖氨酸的氨基通过形成碱键缩合而成。

52、视黄醇当量:

食物中全部具有视黄醇活性物质的表示方法,包括已形成的VA和VA元的总量。

53、宏量元素:

在人体内含量大于0.01%,如:

钙、磷、钠、钾、镁、氯、硫等

54、灰分:

食品中有机物被灼烧或被完全氧化后剩余的无机残留物。

55、微量元素:

在人体内含量小于0.01%或小于0.005%,如:

铜、铬、铁、氟、碘、锰、硒、锌、钴、钼等

56、糖耐量因子:

铬,能激活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和则加胰岛素的活力,

缺铬会导致葡萄糖耐量下降。

57、抗营养因子:

一般指食物中存在的某些抑制营养素消化吸收利用的特殊成份。

例如大豆中的抑胰蛋白酶因子、植酸酶等

58、优质蛋白质:

59、Ca:

P:

食物中钙与磷的含量比,钙磷比的是失衡会影响钙的吸收,食物中的钙磷比在1:

1~2之间有助于两者的吸收。

60、血红蛋白:

红细胞中含有铁-卟啉化合物的球蛋白,承担运载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任务。

61、铜蓝蛋白:

铜与铜蓝蛋白结合,催化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对生成运铁蛋白,促进铁的吸收和转运有重要作用,还能促进血红素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62、克丁病:

又称呆小症,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主要是孕期严重缺碘所致。

63、膳食指南:

膳食指南,我国膳食指南共8条,包括: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如饮酒应适量;

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64、初乳:

(即Colostrum,)是母亲分娩后最初7-10天分泌的乳汁。

微黄色、粘绸、略带咸味、并含有丰富的免疫成份的乳汁。

65、功能食品:

(即FunctionalFoods,)是一类可以改善某些人体机能状况的食品补充剂,我国目前颁布了22种功能。

66、保健食品:

(即FunctionalFoods,)是一类可以改善某些人体机能状况的食品补充剂,我国目前颁布了22种功能。

67、食品营养价值:

常见的为“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即体内储留量/吸收量×

100%

68、多不饱和脂肪酸:

含有二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

有必需和非必需之分。

有花生四烯酸、DHA和EPA等。

69、微量营养素:

在人体内总重量小于0.01%的矿物质

1、Nutrition:

营养。

2、ReferenceProtein:

参考蛋白质。

某种食物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比值的化学分组成接近人体需要,即为参考蛋白质。

3、Anti-nutritionFactors:

即抗营养因子,一般指食物中存在的某些抑制营养素消化吸收利用的特殊成份。

例如大豆中的抑胰蛋白酶因子、植酸酶等。

4、EssentialFattyAcid(EFA):

必需氨基酸。

5、Polysaccarides:

多聚糖。

6、Vitamin: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分为两类:

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

水溶性维生素B族、VC。

7、Nutrient:

营养素。

是食物中的化学成分,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二大类,共6种。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前三者共同构成能量来源;

共同构建机体组织和参与生理功能调节。

8、AminoAcidPattern:

氨基酸模式。

是食物中氨基酸含量、种类、比例与人体氨基酸组成的接近程度。

约接近其食物蛋白质的功效越高,反之越低。

9、BV:

食物经消化吸收后,进入机体被潴留和利用的部分。

BV(%)=潴留N/吸收N×

100%;

或N-BV(%)=(吸收N-尿N)/(摄入N-粪N)×

10、DietaryFibre:

膳食纤维。

11、FreeFattyAcids(FFA):

游离脂肪酸:

指泛指食物中或消化道内脂肪降解的非酯类脂肪酸。

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根据碳链长短又分为长、中、短链脂肪酸等。

12、Monosaccarides:

单糖。

13、Micro-elements:

微量元素。

14、Dietaryguideline:

(即ChineseDietaryGuideline,)是中国营养学会于1997年制定,用于指导中国居民合理配膳,建立科学的饮食观念。

共8条。

15、EngelIndex:

即恩格尔系数(19世纪德国社会学派统计学家E.Engel提出),食品开支/家庭总收入´

%,>

60%贫困,50-59%勉强度日,40-49%小康水平,30-39%富裕,<

30%最富裕。

16、WHO:

WorldHealth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是联合国下属机构,负责人类健康工作

17、Communitynutrition:

社区营养/公共营养,属于宏观营养学,从社会学范畴研究特定区域内人群的营养、膳食情况,为制订政策提供依据。

18、Milkproductionreflex:

泌乳反射,分娩后婴儿吮吸乳头,垂体分泌催乳素,引起乳汁分泌的过程

19、Aging:

衰老/老化过程,从受孕开始到生命终止的连续过程,进入老年阶段起,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组织器官功能逐渐减弱,这一现象称之为衰老。

20、foodnutritionvalue食物营养价值,常见的为“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即体内储留量/吸收量×

21、RNI:

RecommendedNutrientIntake(推荐摄入量),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RN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RNI是以EAR为基础制订的。

RNI=EAR+2SD。

22、ChineseFoodPagoda:

即中国膳食宝塔,是中国营养学会于1997年制定并以图形的形式,通俗易懂向中国居民介绍如何配置平衡膳食,如何使食物多样化。

23、FunctionalFoods:

功能食品,是一类可以改善某些人体机能状况的食品补充剂,我国目前颁布了22种功能。

24、FAO:

FoodandAgriculturalOrganization,世界粮农组织,是联合国下属机构,负责全球粮食生产和食物供应工作

25、Socialnutrition:

26、Colostrum:

初乳。

是母亲分娩后最初7-10天分泌的乳汁。

27、MailardReaction:

即美拉德反应,即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与碳水化合物中的糖在高温下进行的褐变反应/焦化反应,该类焦化物质对人体是有害的。

28、DRIs:

即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即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它包括4项内容:

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29、Lifeexpenditure:

预期寿命或平均寿命,指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平均寿命值,越高表明该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生活质量高、生活稳定;

反之生活水平低、社会不稳定、营养健康状况差。

30、Diabetes:

即糖尿病。

它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患者除出现糖代谢紊乱外,还伴有脂肪、蛋白质、水等代谢紊乱,继而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和体力减少的“三多一少”症状,并可发生眼、肾、皮肤等的并发症。

糖尿病分为1型、2型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31、HDL:

high-densitylipoprotein(高密度脂蛋白),其合成部位在肝、肠壁、乳糜微粒的残体,主要功能是转运外周组织胆固醇到肝代谢和排出。

32、LDL:

low-densitylipoprotein(低密度脂蛋白),其合成部位在肝细胞,主要功能为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至全身。

33、Minerals:

矿物质统称为除C、H、O、N之外的所有的无机盐,其分为宏量元素如Na、K、Mg,微量元素如Fe、Cu、Zn。

34、obesity:

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贮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或细胞体积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

其分为遗传性、继发性和单纯性肥胖。

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很多疾病有明显关系。

35、Protein:

蛋白质。

36、Apparentdigestibility:

表观消化率(%)=(摄入营养素[如N]-粪N)/摄入N×

37、Liquidsolublevitamins:

脂溶性维生素。

38、Oligosaccharide:

寡糖。

38、HazardAnalysisCriticalPoints(HACCP):

即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为了防止食物中毒或其它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造成食品污染发生或发展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

并同时监测控制效果,随时对控制方法进行校正和补充,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

40、RestingEnergyExpenditure(REE):

即安静热能消耗,进食后3-4小时,人处于完全休息状态下(静卧)的能量消耗。

41、AdequateIntake(AI):

即适宜摄入量,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42、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GMP):

即食品良好生产规范,是为保障食品安全、质量而制定的贯穿食品生产全过程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

GMP要求食品生产企此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终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的质量管理模式。

43、RestingMetabolicRate(RMR):

即安静代谢率,进食后3-4小时,人处于完全休息状态下(静卧),单位时间内M2人体体表面积的代谢消耗率。

44、BalancedDiet:

即平衡膳食(理想蛋白质理论),必需氨基酸在数量上满足,比例上恰当的混合食物,通过食物多样化来具体体现。

即可以通过食物合理搭配以提高其生物学价值。

45、SDA:

即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DynamicActionofFood),是食物自身消化吸收过程中额外增加的热能消耗,约占人体基础代谢的10%。

46、UL:

即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IeUpperIntakeLeve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量。

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损害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