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教案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教案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文章,识记作家作品,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概括各部分内容,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3、通过概括文章事件,概括邓稼先的人物形象。
(一)导: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
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
“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1分钟
(二)学展:
(穿插批阅点拨)
1、作者介绍:
922年9月生于安徽合肥,理论物理学家。
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毕业,1945年赴美,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历任芝加哥大学等校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
在粒子物理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
他与李政道合作共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分钟)
他们是同乡、同学,挚友,一个获诺贝尔奖,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为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载。
2、背景简介: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
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
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此文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交往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作了比较评述。
读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的一种实用文记录人物生平事迹。
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
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
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本文又不同于一般的传记或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3、一读课文:
有感情的默读课文,标画生字新词(要求:
10分钟)
①注音:
4号展讲,小组指正
邓稼()先
元勋()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
选聘()无垠()
殷红()
②解释:
3号展讲,小组指正
可歌可泣:
元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马革裹尸:
层出不穷:
③重点字词:
我还读到的重点字词
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号展讲,小组指正)
(三)、作展(15分钟)
1、概括文章六个部分的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直接在文中做批注即可。
学法指导:
注意文中小标题,抓文中关键性的语句,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2、文章写了邓稼先的哪些事例,在文中划出关键词句并概括事例。
请从这些事例中分析邓稼先的精神品质,请批注出来。
概括事件:
何人何时何地(因何)做何事,结果怎样。
人物形象:
注意要分析全面。
(四)点:
(5分钟)
总结邓稼先的精神品质
(五)测:
(10分钟)
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全体做)
热泪盈kuà
ng()可歌可泣()鞠()躬尽cuì
()彷徨()()
殷红()鲜红()zǎi()割元勋()dà
n()生
殷切()鲜为人知()开拓()shǔ()名挚友()
奠基()妇孺皆知()孕育()qiān()字马革裹尸()
颤抖()谣言()Jié
()然不同筹划()邓稼先()
2、据意填词(全体做)
: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锐气和才干全都露出来。
比喻人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到死都不改变。
形容完全不同,有很大区别。
每家每户都知道。
连妇女和小孩都知道,形容人人都知道。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战场。
3、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1.2号必做,3.4号选做)
安全教育:
教学楼内文明言行,肃静,有序,单列靠右走
激发兴趣
识读
默读
标画
自我独学
小组展讲
合作学习
探究文本
倾听识记
全班展示
自主完成
小组批阅
启发式导入
积累文学常识,助读文本理解
积累字词基础知识
整体感知
学会读书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练习展演,
大方得体
考察掌握
提高考试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通过分析文章的修辞和写法,品味文章语言,深入体会邓稼先的形象。
2、学习邓稼先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精神。
第二课时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我们的英雄邓稼先。
(二)学(前三个题1—4号全部思考,4—7题,3.4号选做,1.2号必做)(15分钟)
1、默读第三部分。
思考:
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对比的作用?
)
2、如何理解“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这两句话的含义?
3、“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4、作者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是什么?
译文:
5、标出文中的排比句,说说其表达作用?
6、结尾处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的作用?
7、本文主旨:
本文用饱含感情的语言,运用、和等手法,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爱国者——的事迹,歌颂了他
等伟大精神。
(三)作(5分钟)
1、小组内共同解决没有完成的问题
2、小组内帮扶
(四)展(8分钟)
1、全班指展(1.2.3题)
2、全班抢展(4.5.6.7题)
(五)点(5分钟)
1、穿插学作环节
2、拓展邓稼先一类人物
(六)、测(10分钟)
思考探究
一2答:
三答:
四、举例说明本文长短句的语言表现力
答:
(七)作业:
收获(知识树或者思维导图)(2分钟)
自我学习
小组合作
全班展讲
总结收获
培养合作精神
梳理课堂收获
与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