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华实验学校刘玲小学数学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申报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2717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华实验学校刘玲小学数学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申报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香华实验学校刘玲小学数学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申报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香华实验学校刘玲小学数学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申报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香华实验学校刘玲小学数学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申报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香华实验学校刘玲小学数学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申报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香华实验学校刘玲小学数学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申报Word下载.docx

《香华实验学校刘玲小学数学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申报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华实验学校刘玲小学数学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申报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香华实验学校刘玲小学数学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申报Word下载.docx

课程建设

与教学研究

申请课题类别

重点课题

主持人姓名

刘玲

性别

民族

出生

年月

1971年4月

行政职务

专业技

术职务

小学数学

高级教师

学科

专长

教学实践与研究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手机号码

1372703191

工作单位

珠海市香洲区

香华实验学校

QQ邮箱

14

@

办公电话:

姓名

年龄

职务∕职称

学历∕学位

任务分工

张帅

33

教师∕小学数

学一级教师

本科∕学士

撰写报告、教学实践、整理资料

珠海市香洲区香华实验学校

侯振涛

主任∕小学数学一级教师

研究生∕

硕士

珠海市香洲区侨光小学

黎飞明

34

备课组长∕小学数学一级

朱文静

32

学二级教师

教学实践、整理资料、课题研究

江鸿

25

教师

李丽娟

50

备课组长∕小学数学高级

本科

何文

科组长∕小学数学一级教师

黎新艳

41

周海英

51

翁丽萍

44

谭永弘

40

李芹

39

何胜娣

38

付雄伟

37

董影威

36

预期最终成果

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课堂实录录像E.其它

预计完成时间

2020年4月18日

课题领域:

二、课题设计论证(限4000字内)。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理论依据,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研究背景:

2011年我国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课程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围绕问题的教学已经在国内掀起了一阵狂潮。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国家过程改革和实施使得问题式教学法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深圳黄爱华老师的“大问题”下的课堂在小学数学杂志上进行连载,突出问题在培养学生能力上的重要性;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内容的得来方式是自我发现,而发现的前提也是有问题的存在。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新时期对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应具有核心素养也是新时代的课程标准。

要求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自身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所以单纯的知识积累已不再适应现在的教学。

学生能力的培养已经被各方认可,转变课堂模式也势在必行。

现在国内最常见的探究性学习通过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后的小组交流的过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

问题式教学和探究性教学虽然已经在教育界百花齐放,但缺乏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而且一线教师对于问题情景与如何在问题下进行有效探究的过程没有参考依据。

本课题旨在通过一定的实践研究为一线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与实际案例,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正面影响。

2.核心概念界定:

“探究性学习”又称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的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经验,掌握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核心问题”是一节课的中心问题,是教师预先从儿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提出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能够驱动学生积极探究和深度思考的问题。

“核心问题”直指教学本质,能统摄学科知识,并贯穿探究学习过程始终,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的走向和思维活动的深入,驱动他们改变学习方式,浸入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教学内容的本质和能力形成,有效实现四基教学目标,从而培育其良好的数学素养。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教学模式包含着一定的教学思想以及在此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

研究“教学模式”可以从操作层面探索出一条路径,供实施参考,从而确立行为策略和实践路径,包括研究教学的基本策略,结构组成和实施要点。

“‘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通过巧妙设计数学教学任务,紧扣核心问题驱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以“核心问题”设计为“突破口”,引导儿童利用必要的课程资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数学化的知识建构和提升。

它应当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学生优质化发展且相对的教学策略。

它以简化的形式表示这种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框架,包含了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探究性学习的行为策略和实践路径。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外研究现状

最早提出在学校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

1909年杜威提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

他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做中学”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活动教学,促进学生发现探索的技能,获得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辟了现代教学模式的新路。

当今,以“问题”引领的教学教育研究不断深化,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前沿关注点。

美国儿童数学教学(TCM)杂志《儿童数学教学》《TeachingChildrenMathematics》有5个专栏,其中有两个专栏就是研究问题教学的:

“问题教学中的问题”,“问题过程中的策略”。

文章主要从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学生的思路与策略角度关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教学实践,可见美国对于问题教学引领的教学模式也是十分重视的。

(2)国内研究现状

“问题驱动数学教学”无疑也是我国当下的教学研究热点,例如我国已经有以潘小明老师的“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黄爱华老师的“大问题教学”以及储冬生老师的“问题驱动式教学”等等。

研究的都是以问题来引领数学教学课堂,可见开展“问题教学”的研究对学生的发展、对教师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正向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在这个领域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还在零敲碎打的浅层次徘徊,还有很多可以开垦的“荒地”,对于“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教学”还缺乏系统思考和操作指引,还有一些不符合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

4.理念依据

“问题引导”的提法源自张奠宙先生提出的数学教育四条特有的原则:

数学化原则、适度形式化原则、问题驱动原则。

何谓问题驱动?

它是指在数学要以“有层次、结构化、可扩展、能持续”的问题或问题系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探究、体悟和理解数学教学内容的本质,培育其良好的数学素养。

5.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的价值

文献表明,目前对“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尚处于零散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模式。

教师对问题设计的观念认识相当淡薄,科学性的问题设计缺失,正是要解决这种缺失,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优化,切实转变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这正是选题的意义所在。

研究“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能为教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模式化的教学法体系使教师摆脱只凭经验和感觉在实践中从头摸索进行教学的状况,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教学模式的研究指导人们从整体上去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对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供教师实施参考。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将核心问题教学与探究性学习进行有机整合,并形成完善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中学生以核心问题为主线,探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有效的进行科学探索,达到新课标四基的教学目标。

也为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提供可以参考的完善的“”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预期目标如下:

(1)建立与教材课时同步的“核心问题”库,制定“核心问题”提出的基本原则,设计理念,供一线教师参考。

(2)研究出“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或框架。

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

(3)建立此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2.研究内容

课题组希望通过本课题研究,能够探索出有关“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相关问题,比如说:

此教学模式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基本技术路径,基本步骤是什么?

让教师更进一步明确设计“核心问题”的基本原则,“核心问题”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教师如何应对教学中复杂的生成问题?

怎样教会学生探究和交流的技能?

怎样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设备和相关资料?

等等。

3.研究假设

(1)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学会了探究和交流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

(2)学生理解数学教学内容的本质和能力形成,有效实现四基教学目标,数学素养逐步提高;

(3)教师的设计“核心问题”的技术明显提高,处理生成的能力增强,通过核心问题引领课堂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4.拟创新点

(1)核心问题库的建立;

(2)在核心问题的驱动下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3)建立“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需要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1)文献资料研究法。

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课题研究的有关信息,搜集相关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选出适合教学模式构建的具体内容。

(2)案例研究法。

通过重点构建几十个“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成功范例,分析提炼教学模式原则和实施策略,从操作层面探索出一条路径,供实施参考。

(3)行动研究法。

按计划开展各项实践研究活动,通过调查、座谈和课堂观察,研究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兴奋点和难点,适时调整研究内容,使研究更具适切性。

3.技术路线

(1)培训老师:

定期举行讲座和推荐相关书目,让教师学习相关理论,指导他们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和教学水平。

(2)培训学生:

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

逐步培养学生掌握探究技能,学会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

(3)科学指导:

聘请教学资深专家对实验教师进行指导,为课题的具体实验提供保障。

4.实施步骤

本课题将进行为期3年的实验研究。

(1)准备阶段:

(2017年1月-2017年4月)

①向专家请教课题研究的有关情况,组建课题组,落实研究任务。

②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③制定和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方案。

阶段成果:

形成方案、申报论证

(2)实施阶段:

(2017年5月—2020年1月)

①制订计划,具体安排实验活动,按计划开展课题研究。

②请专家对教师进行辅导,定期推荐相关书目进行理论学习。

③逐力推进课堂实践,做到在“教中研,在“研中教”。

每位教师每学期开发6-8节课例,重点研究一至两节。

④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进行课堂“核心问题”策略设计训练,调控、完善操作过程。

⑤围绕课题开展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主题课堂教学活动。

⑥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课堂实录

(3)总结阶段:

(2020年2月-2020年4月)

①汇集整理课题实验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结题论证。

②形成一本小学数学“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论著及课堂实录集,举办成果展览。

做好课题结题工作并提出结题申请,接受上级专家评估。

研究报告、结题论证

三、完成项目的可行性(限1500字内)

(一)本课题主持人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及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本课题主持人刘玲,小学数学高级教师,系香洲区第二届专家资源库成员,研究课题及论文成果如下:

1.主持市级微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问题设计的研究》(编号:

2014zhktw60)已结题。

核心论文获省二等奖,发表在《广东教学》,并多次在珠海市和阳春市举行讲座和公开课推广课题成果。

2.参与课题《中小学数学“四动•九段”评价系统研究与开发》(编号:

DHB010641-002)排名第三,已结题。

3.参与课题《从观察体验运算推理培养学生的数感》(编号:

2008KT14)排名第三,已结题。

4.参与课题《小学数学“四步”复习教学模式的研究(编号:

2008KT15)排名第三,已结题。

5.参与课题《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编号:

2012KTG01)排名第三,已结题。

6.参与课题《“中小学数学学业成绩‘四动·

五级’评价模式的研究”实验》排名第五,已结题。

7.2010年8月《“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在《现代教育报》(CN11-0265)上发表。

8.2014年1月论文《提高学生笔算乘法正确率的有效方法》在《生活教育》(CN1一5349/G4)第一期上发表。

9.2014年10月《“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点评》在《生活教育》(CN1一5349/G4)第十期上发表。

10.2016年1月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问题设计》在《广东教学》(CN44-0702/F)上发表。

主要参考文献:

[1]黄爱华《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

[2]陈爱苾《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

[3]张奠宙《我亲历的数学教育》

[4]杨玉东、许文斌《本源性问题驱动课堂教学:

理念、实践与反思》

(二)课题组主要成员的主要研究经历、研究成果情况及研究分工。

1.课题组主要成员研究经历、研究成果情况:

(1)张帅老师参与广东省课题“中小学数学‘四动·

五级’评价模式的研究”,珠海市课题“从观察、体验、运算、推理等方面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研究”等多项课题,同时参加了刘晶萍小学数学工作室和好数学导学工作室,论文和课例多次获奖。

(2)侯振涛老师主持完成了2015年珠海市微课题——“运用总结归纳法提高学生简便计算能力”。

经常承担区级论文评选及出全区考试试卷等工作。

对中、高年段数学教学有较丰富的经验。

(3)黎飞明老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参与了广东省课题“中小学数学‘四动·

五级’评价模式的研究”,多次参加香洲区优质课比赛获奖,多篇论文获奖。

(4)朱文静老师参与广东省课题“中小学数学‘四动·

五级’评价模式的研究”、市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问题设计的研究”等,论文和课例多次获奖。

2.研究分工

刘文军、张建国、李万涛、夏周强(研究顾问):

负责课题的阶段性指导及重点、难点问题的指导工作。

刘玲:

制定研究方案,培训教师,教学实践,撰写报告,全面主持课题工作。

张帅、侯振涛、黎飞明:

撰写报告,阶段性小结,整理优秀案例、教学论文。

朱文静、江鸿等老师:

阶段性小结,教学实践、整理优秀案例、教学论文。

(三)完成本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

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1.研究资料:

我校图书馆藏书2万多册,图书品种丰富,并建有电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等功能,为课题的研究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

课题组准备为每位教师购买《教师微课题指南》、《小学数学教师》等专业指导书籍,方便教师进行学习理论。

2.实验仪器设备:

学校功能室十分规范齐备,每个教室均安装了多媒体系统。

学校有先进的数字校园网,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每位老师均配有电脑,方便在线阅读以及查阅资料。

3.配套经费:

课题组所在的学校领导重视教育科研,能为课题组提供所需的各经费,主要申请上级资助金费。

4.研究时间:

目前学校数学组大课题均已结题,此课题将成为全校教师的主要研究课题,我们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教研活动时间定时进行研讨,并且每学期有经验总结。

5.单位条件:

我校一直以来教研气氛浓烈,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教研热情,具有较好的科研工作基础。

对研究资料的设计、收集、汇总及分析均有丰富的经验。

四、研究工作进度和预期研究成果(课题周期不超过3年)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主要工作内容

阶段成果名称及形式

负责人

准备阶段

2017年1月-

2017年4月

①召开课题会议,学习研究材料,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②搜集相关文献资料,调查相关内容。

③制定和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刘玲、侯振涛、张帅

经验性研究阶段

2017年5月-

2020年1月

①具体安排好实验活动,落实课题研究。

②教师培训、理论学习。

③推进课堂实践,课题组成员将课题研究与平时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

④召开课题研讨会,进行总结、反思、完善操作过程。

⑤进行集体备课、同课异构。

⑥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

刘玲、张帅、侯振涛

总结阶段

2020年2月-

2020年4月

①汇集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结题论证。

②形成论著及相关课堂实录集,举办研究成果展览。

③做好课题结题工作,接受上级专家评估。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名称(限填3项)

成果形式

1

2020年2月-2020年4月

形成小学数学“核心问题驱动下的

探究性学习”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刘玲

2

2020年2月-2020年4月

小学数学“核心问题驱动下的

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论著。

论著

3

探究性学习”课堂实录集。

课堂实录录像

张帅

五、经费预算

经费开支科目

金额(元)

资料费

1000

5

劳务及咨询费

2000

国内调研差旅费

6

成果出版及印刷费

会议费

7

结题鉴定费

4

设备、耗材费

500

8

其它

申请资助经费(元)

10000

自筹经费(元)

经费合计(元)

13000

经费年度预算

(元)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3000

4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