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导学案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1558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6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导学案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导学案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导学案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导学案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导学案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导学案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Word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导学案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导学案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导学案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Word文档格式.docx

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3.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东北3000万同胞过着屈辱的亡国奴生活。

4.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寇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寇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

九运动

1.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

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

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

这就是著名的“一二·

九运动”。

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

1.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在西北“围剿”红军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但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

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3.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经过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不主张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

说说这是为什么。

结论: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

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入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

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

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探究二】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①担心共产党的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

②认为中日双方实力悬殊,中国战则必败;

③认为国联会制裁日本;

④认为交出东北,可确保其他十八省的安全;

⑤根本原因:

其代表和维护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共反人民始终是他的首要目标,他宁可牺牲中华民族的利益,也要巩固自己的统治。

总结归纳 提升能力

九一八事变与

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时间

地点

结果

华北危机与一二·

九运动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一二·

九运动爆发及影响

西安事变时间

经过

意义

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1.“北大营两侧,暴虐的中国军队破坏我南满铁路,同我守备队发生冲突。

”以电报中这一伪造的情节为借口,日本发动了( A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2.

右图是20世纪某时期的一副标语。

该标语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D )

A.甲午战争结束后,半殖民地化加速

B.巴黎外交失败后,五四运动爆发

C.国共合作破裂后,南京政府建立

D.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陷

3.俗话说“相逢一笑泯恩仇”,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但其中第二次合作是外力迫使的,这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C )

A.九一八事变以后

B.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卢沟桥事变后不久,蒋介石被迫接受联共抗日主张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了解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讲述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2.叙述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

1.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归纳,学会分析、归纳史料的方法。

2.发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初步掌握史论结合的方法。

1.通过学习卢沟桥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2.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

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

卢沟桥始建于金代,设计科学合理、雕刻精美,是中国名桥。

1937年7月,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

自主学习 梳理知识

一、七七事变

1.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

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

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反击。

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三、淞沪会战

1.1937年8月13日,日本在上海挑起事端。

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2.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

3.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四、南京大屠杀

1.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2.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日本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

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探究】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贡献及其启示。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日本对华侵略不断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摒弃前嫌、求同存异、相忍为国、相互作出妥协的结果,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

第二次国共合作,对中华民族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对推动中国的民主和进步,做出了极其重要的历史贡献,对新时期推进海峡两岸关系和国共关系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贡献

其一,结束了国家分裂、两党对立的局面,推动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其二,实现了全民动员,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持久坚持和最终胜利。

其三,洗雪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奇耻大辱,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其四,深刻影响了中国各派政治势力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和进步。

其五、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加快了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启示

启示之一:

一国之内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并存的合作形式。

启示之二:

和平谈判是解决两党关系的重要合作途径。

启示之三: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

淞沪会战

南京大屠杀

1.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C )

A.九一八事变B.柳条湖事件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2.不同时代的语言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下列语句产生的时代顺序是( B )

①“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④“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A.②③①④B.③②④①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

3.1937年七七事变后,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创作漫画《七七与切切》(如图),图中两个日本人的行为表达了作者的创意主张是( A )

A.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最终会自取灭亡

B.表明部分日本人反对战争

C.表明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D.表明日本一定要灭亡中国的决心

4.电视机《中国兄弟连》讲述道:

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

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 D )

A.柳条湖事件B.九一八事变C.八一三事变D.七七事变

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 )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八一三事变 ④西安事变

A.①④②③B.①②④③C.①③④②D.①②③④

6.“不怕你龟儿子轰,不怕你龟儿子炸!

老子们有坚固的防空洞——不怕!

让你龟儿子凶,让你龟儿子恶!

老子们总要大反攻——等着!

”这是在中国的战时陪都街头流传的民谣。

陪都所指城市是( C )

A.南京B.武汉C.重庆D.成都

7.如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我国某一反映日本侵华罪行的纪念馆拍摄的一幅照片,你知道这幅照片的拍摄地是( B )

A.沈阳B.南京

C.上海D.重庆

8.如图,被现在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

谎言”的事件是( D )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

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

9.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D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1.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的经过。

2.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通过学习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了解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仇恨法西斯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2.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流血牺牲、激发学生保家卫国的情感。

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

播放《血战台儿庄》视频,这部影片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一九三八年冬季,侵华日军企图打通京浦路,攻占战略重镇徐州。

著名爱国将领李宗仁沉着冷静地指挥爱国官兵在山西台儿庄浴血奋战,歼灭日寇一万余人,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他们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

一、台儿庄战役

1.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

3.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二、保卫大武汉

1.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消灭日军9000余人。

2.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

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3.武汉保卫战后期,日本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

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4.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

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2.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

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3.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探究一】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1)台儿庄战役的结局,是日军战役进攻中的一次败退。

这对于日军侵华战争以来尚属首次。

对日军来说,这不仅是在兵力数量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败。

“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

(2)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

而李宗仁更是以偏师弱旅战胜骄狂不可一世之日寇强敌,更说明了只要众志成城、精诚团结、拼死抵抗、艰苦奋战,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3)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

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添了有利条件。

【探究二】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

1937年7月,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

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

如淞沪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

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

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事迹,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正面战场的抗战台儿庄战役时间、指挥者

保卫大武汉:

日本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1.“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

‘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汇。

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

”以下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远’的是( B )

①南昌起义 ②九一八事变 ③卢沟桥事变 ④平津战役 ⑤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②③④

2.李宗仁将军曾说:

“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

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

”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D )

A.卢沟桥事变B.九一八事变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

3.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退的主要原因是( D )

A.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政策B.国统区在经济上面临崩溃

C.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D.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4.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

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C )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5.

如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战役的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的是( D )

A.消灭北洋军阀统治的决定性战役

B.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C.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国民党军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6.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具有侵略性的强国,日本对中国始终包藏着侵吞领土的祸心,19世纪末,作为“中国之巨祸”的那场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两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

材料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城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义勇军进行曲》

材料三 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势力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课外学史”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作为“中国之巨祸”的是哪场战争?

(2)“此后半个世纪”日本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哪一事件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列举两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役。

(3)结合材料三,日本右翼势力不断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对此你有何看法?

你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1)甲午中日战争。

(2)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

(3)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史实,美化侵略战争;

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等错误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我们要坚决抵制(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希望日本政府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及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

通过分组导学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对所掌握资料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

通过设置相关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能力。

通过教师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分析抗日战争敌后战场抗战取得的战绩及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抗击日本侵略者,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巨大力量。

平型关大捷;

抗日根据地建设;

百团大战

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一一五师集中隐蔽在平型关以东地区,从侧面伏击敌人的精锐部队板垣师团,一举歼灭日军一千多人,击毁汽车100多辆、大车200多辆,缴获火炮2门,弹药300箱,长短枪1000多支,机枪数十挺,掷弹筒20多个,战马100余匹,以及大量的军用物资。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史称“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日寇嚣张的气焰,驳斥了汉奸亲日派“抗战必亡”“战不如和”的谬论。

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

一、平型关大捷

1.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1937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向平型关开进。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将日军全部歼灭。

2.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根据地军民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

3.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

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4.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三、百团大战

1.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2.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3.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