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3072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方案.docx

《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方案.docx

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方案

 

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方案

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将绩效考核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避免考核的形式化及主观随意性,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标分类

按层级划分

根据公司组织架构、公司经营指标,以整体达成为方向,将指标层层分解,确定公司、部门、科室、班组、岗位的各层级考核指标,原则上,下级考核指标应优于上级考核指标,从而确保上级考核指标的达成。

按可量化程度

根据指标的可量化程度,分为定性指标、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根据正(反)向激励的原则,采用出现即加(减)分的模式;定量指标根据设定的指标标准,确定考核得分。

按考核周期划分

针对常规性每个周期考核的内容,设定的即为周期性指标,根据岗位工作内容设定,以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为考核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随机性发生则按照发生即考核的原则,建议采用一票否决制和倒扣分模式。

二、设定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

所有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必须以公司战略目标为导向;考核指标的设定,必须是促进目标的达成,不设对公司战略无意义的考核指标。

主管设定、充分沟通原则

绩效考核,作为主管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应由主管最终确定,并与被考核人员充分沟通,从而明确绩效考核的指引、规范作用。

指标的可达成

设定绩效考核指标,原则上应充分考虑内部(软硬件设备、设施、技术、人员等)、外部环境(经济形势、市场行情),参照往年同期水平,合理设定,既避免设定的指标轻而易举实现,又避免指标难以企及失去考核的意义,应合理设置同一指标的各个档次,不断改进、优化,促进促进管理提升。

重点性与覆盖性原则

绩效考核指标应针对该岗位工作的重点和主要方面设定,以4-8个关键绩效指标(KPI)为宜(定性类行为约束指标与临时性指标不包括在内),避免指标过多导致员工失去工作重点;但同时,指标应能覆盖该员工80%以上的工作。

指标来源可记录

所有绩效考核指标必须有准确的数据(记录)来源,为结果的判定提供依据,且数据最终形成不应由被考核人员提供或具备篡改记录的能力(原则上尽量以系统数据判定,由主管审核或其他流程相关人员提供)。

期限性

所有绩效考核指标必须设定考核期限,以方便数据统计,界定每个周期的考核结果。

三、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方法

整体思路

从投入—过程—产出三个过程,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发展四个维度,根据岗位职责以及公司相关规章制度,鼓励员工发展,设置绩效考核目标。

目标分解法

确定部门关键成功因素,关键流程,确定实现流程的关键因素或节点,将因素转化为可实现的指标。

应明确一点,即便是同一个岗位,因受内、外部环境影响,其关键成功因素也有可能不同,所以设定KPI一定要充分考虑岗位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如操作工,应充分考虑设备因素;业务员销量与增量的权重设置等)。

指标标准的设定

(1)设置三个节点,即基于合格的下限、一般人能达到的点、实现优秀的点,可根据三个节点划分四个区间,若以百分制换算,得分在四个区间优(90—100分)、良(75—89)、中(60—74)、差(0—59)。

指标节点的设定,必须有充分的数据依据。

(2)对于方便用数字计算的,直接设定计算公式;对于不方便用公式计算的,应用时间和程度来衡量。

举例说明(仅为说明操作过程,不确保准确性):

a、假设A机台一般情况下产品检测合格率98%,达到%即为优秀;97%为设定的合格率下限。

设置产品检测合格率为KPI指标,本指标设定的目的是鼓励员工不断提高产品合格率。

假设当月产品检测合格率为B%,当月得分为X:

当B≧,X=90+*[11/];当>B≧97,时,X=60+(B-97)*[30/;当97>B≧0时,X=60-(97-B)*(59/97)。

b、以人力资源薪资专员为例,设定薪资应在每月22日之前提交财务,假设无其他岗位因素影响,有两套设计方案。

方案一:

设置该绩效考核指标的目的为促进薪资专员及早提交工资。

以每月22日为节点,初始分值为80分,每提前半天加5分,每延误半天减15分,最终得分不能超100分或为负数。

方案二:

设置该绩效考核指标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薪资专员准时提交工资。

以每月22日为节点,初始分值为100分,每延后半天减20分,最终得分不能为负数。

(3)对于设定加减项指标时,应参考权重分值的设定、根据定性分级(轻微、中度、重要、非常重要等),合理设定分值,避免设定分值偏高或偏低,影响考核的效果。

(4)强制分等法(可选)。

可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结合人员数量,设定优秀、良、中、差的比例,将人员考核成绩根据前后顺序,调整成标准分值(即第一名是100分,第二名是99分类似顺序排列得标准分)。

通用指标

a、普遍指标(不适应公司高层)

(1)员工出勤相关指标的设定

<1>满勤率指标:

方案一:

指标设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员工能够全勤工作,避免非正常出勤耽误工作。

以百分制计算,设定出勤时长为A,满勤时长为B,每缺勤1%,扣C分;则本指标最终得分X=100-(100-A/B*100)*C

方案二:

指标设定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员工超过满勤时长加班。

以百分制计算,设定出勤时长为A,满勤时长为B,每超过1%,加D分,每缺勤1%,扣C分,满勤的分数为80分,则当A≧B时,本指标得分X=80+(A/B*100-100)*D;当A

<2>迟到/早退、旷工考核指标

目的:

避免员工违反考勤纪律,确保正常出勤时长。

本规定属于定性指标中的反向激励指标,可不设定权重,出现即从加权后总成绩中减分。

(2)成本类指标

对于涉及到费用(投入)的岗位,出于降低成本的目的,应设定成本考核指标,例如操作岗位成品率、机台维修费用、销售收入与费用、采购支出与采购费用、人员招聘费用等;本项指标的周期根据岗位特点设定,但最长不能超过一年。

并且,对某一岗位设置成本考核指标时,应确保该岗位员工对该项费用支出具有决定性作用。

(3)协作类指标

当业务跨岗位(尤其是跨部门)时,对于流程各岗位,都应设定带有时限的指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权重指标或减项指标。

(4)减项类指标

各部门根据公司制度、部门规章、科室规定、岗位细则,设定违纪类指标,该类指标应分类罗列具体事项(包含上述迟到/早退、旷工事项),采用出现即处罚的方式。

(5)加项类指标

该类指标设定出于鼓励员工积极向上,提高自身能力素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公司没有强制要求的情况下,员工自发实现了有益于公司的举动。

如公司提倡的事项,员工不断进修等事宜。

设定该类指标,应考虑考核周期(如员工进修获得学历、职称,在年度考核里加分;合理化建议,在可在月度中加分)和分值及总限(不超过KPI权重),在鼓励的同时,确保考核重点方向不发生偏差。

(6)临时性指标

该指标的设定,是针对临时性或多变性工作,而临时添加的指标,假设X月份有临时任务,可将其纳入临时性考核指标,指标应设定为在某月某日前完成某项任务的多少进度;可以采用减分模式(简单易操作),也可以按照KPI设定,最后加权(需要有数据支撑,较为复杂)。

公司公告类、内联单等事项,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临时性指标,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考核,从而确保公司制度的推行力度。

b、管理职指标的制定

管理职应根据各部门的具体情况,设置KPI,但考虑到管理岗位的共性因素,应包括以下指标:

(1)因管理下属而产生的指标

<1>员工离职率:

设置本指标的目的是为了使管理人员能够提高管理水平,会选人、用人,避免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员工流失损失。

本项指标应由人力资源部门提供数据,将离职人员分为试用期(0-3个月)、新员工(3-12个月)、老员工或关键人才(12个月以上)(根据各岗位培训成本,即从入职到完全胜任阶段划分,可适当调整上述定义),将各阶段设置一个较为合理的指标,设定不同的分值,得出该项分值。

对于人数较少的部门,可以采用年度考核或不设置该项指标。

<2>员工违纪责任指标:

设置本指标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管理人员对下属的监督责任,强化管理人员的监管意识。

根据部门人数和以往违纪次数,采用加权法或直接减项。

<3>培养类指标:

设置本指标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公司人力资源储备,提高员工素质,确保关键岗位替代,不会因人事异动导致工作的被动。

主要涵盖培训计划完成率、关键岗位替代计划、新员工培训完成率(如生产操作工类,从新人到具备主操技能)。

建议可将本项指标设定为年度指标。

(2)费用指标

<1>人力成本涨幅指标:

设置本指标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在限制总成本的前提下,允许对部门主管对员工的薪资进行适度调节,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本指标数据来源为人力资源部或财务部门,建议设定为年度考核指标。

<2>费用指标:

设置本指标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降低不必要的费用开支。

本指标数据来源为财务部门,建议设定为年度考核指标。

四、实施过程

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

在该阶段,通过与主管交谈、现场观察、岗位访谈、工作流程上下相关岗位人员访谈等方式,确定员工的主要工作内容,并采用鱼骨图法,设定绩效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指标的筛选

在该阶段,通过与主管沟通、该岗位工作人员沟通,对上阶段设定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筛选,根据指标设定的原则,筛选出加权指标和其他加减项指标,并且带入历史数据,验证指标的合理性。

考核指标权重的设定

非加减项指标,涉及到权重问题。

合理的权重设置,将促进员工合理安排工作重点,强化绩效考核的指引作用。

a、权重设置的一般原则

(1)数量控制在4~8个为宜,过多的指标会分散员工工作注意力,且考核指标容易重叠。

(2)单个指标的权重最低为5%,过低容易被忽略,则没有设置的必要性。

(3)单个指标的权重一般不高于30%,过高会导致考核片面,不能全面衡量员工绩效。

(4)权重百分值一般取5的整数倍,简化计算的难度。

b、权重设置的方法

(1)主观判断法

本方法是管理者根据经验,对各项考核重要性的认知;也可以是管理者出于引导的意图对权重的分配;也可以是会议讨论的结果。

本方法的优点效率高、成本低、容易被接受;缺点是对管理者要求很高,而且设定的数据科学性、合理性有待商榷。

(2)排序加权法

本方法将人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的形式表达和计算指标的权重,实现了定量和定性结合,权重设置的科学性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假设该岗位有5个需设置权重的指标,分别为指标A、B、C、D、E,有7名评价者评定,得出下表。

<1>评价排序

表评价排序表

指标

评价者评价序列

合计值

综合排序

A

1

1

2

3

1

1

1

10

1

B

4

3

3

2

3

2

4

21

3

C

3

2

1

1

2

3

3

15

2

D

2

4

4

5

4

5

2

26

4

E

5

5

5

4

5

4

5

33

5

<2>指标量化对比

根据整体分值分布,设定,表中,合计值相差在0-25%以内,判定为同样重要,得1分;在26%-50%以内的,判定为略微重要,得2分;在51-100%,判定为比较重要,得3分;超过100%;判定为非常重要,得4分。

反之则是同样重要,得1分;略微不重要,得1/2;比较不重要,1/3;非常不重要1/4。

以指标C为例,指标C对其他指标的重要性得分:

先根据表合计值大小,判定属于指标C对其他是重要还是不重要;再计算重要程度,计算公式为X=(大数-小数)/小数*100%

表指标C对其他指标的得分

相比较的指标

重要性判断

(不)重要程度

得分值

A

不重要

50%略微

1/2

B

重要

40%略微

2

C

同等重要

0同等

1

D

重要

73%比较

3

E

重要

120非常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