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复习 化学能与热能 作业全国通用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0246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复习 化学能与热能 作业全国通用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二轮复习 化学能与热能 作业全国通用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二轮复习 化学能与热能 作业全国通用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二轮复习 化学能与热能 作业全国通用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二轮复习 化学能与热能 作业全国通用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复习 化学能与热能 作业全国通用Word格式.docx

《届二轮复习 化学能与热能 作业全国通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复习 化学能与热能 作业全国通用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复习 化学能与热能 作业全国通用Word格式.docx

B.反应①若使用催化剂,ΔH1会变小

C.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D.四氯化钛制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TiO2(s)+2Cl2(g)+2C(s)===TiCl4(g)+2CO(g) ΔH=-45.5kJ·

C的燃烧热对应的燃烧产物为CO2,A项错误;

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焓变,B项错误;

反应①是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项错误;

①+2×

②得TiO2(s)+2Cl2(g)+2C(s)===TiCl4(g)+2CO(g) ΔH=-45.5kJ·

mol-1,D项正确。

4.[2018·

河南中原名校第五次联考]已知:

①1mol晶体硅中含有2molSi—Si键。

②Si(s)+O2(g)===SiO2(s)

ΔH,其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7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硅光伏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二氧化硅稳定性小于硅的稳定性

C.ΔH=-988kJ·

D.ΔH=a-ckJ·

晶体硅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项错误;

根据化学键的键能判断,断裂1mol二氧化硅中的Si—O键需要的能量为4×

460kJ=1840kJ,断裂1mol晶体硅中的Si—Si键需要的能量为2×

176kJ=354kJ,故二氧化硅的稳定性大于硅的稳定性,B项错误;

Si(s)+O2(g)===SiO2(s) ΔH=(176×

2+500-460×

4)kJ·

mol-1=-988kJ·

mol-1,C项正确;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ΔH=-ckJ·

mol,D项错误。

5.[2018·

湖南衡阳联考]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

H2(g)+Cl2(g)===2HCl(g) ΔH=-185kJ·

mol-1,则H2的燃烧热为185kJ·

B.已知:

C(金刚石,s)===C(石墨,s) ΔH<

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

H+(aq)+OH-(aq)===H2O(l) ΔH=-57.3kJ·

mol-1,则1molHCl与1molNH3·

H2O反应放出57.3kJ能量

D.已知:

S(g)+O2(g)===SO2(g) ΔH1,S(g)+O2(g)===SO2(l) ΔH2,则有ΔH1>

ΔH2

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而H2(g)与Cl2(g)反应生成HCl(g),并未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故H2的燃烧热不等于185kJ·

mol-1,A错误。

C(金刚石,s)===C(石墨,s)的ΔH<

0,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等量的石墨具有的能量低于金刚石具有的能量,故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B错误。

NH3·

H2O是弱电解质,电离时要吸收热量,故1molHCl与1molNH3·

H2O反应放出能量小于57.3kJ,C错误。

S(g)与O2(g)反应生成SO2(g)放出热量,生成等量的SO2(l)和SO2(g),前者放出的热量多,因ΔH<

0,则有ΔH1>

ΔH2,D正确。

6.[2018·

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根据如下能量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示:

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A.1molC(s)与1molO2(g)具有的能量之和为393.5kJ

B.反应2CO(g)+O2(g)===2CO2(g)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C.由C→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O2(g)===2CO(g)

ΔH=-110.6kJ·

D.CO的热值为10.1kJ·

g-1

转化Ⅰ中1molC(s)与1molO2(g)生成1molCO2(g)放出393.5kJ热量,故1molC(s)与1molO2(g)具有的能量之和大于393.5kJ,A错误。

由图可知,反应2CO(g)+O2(g)===2CO2(g)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B错误。

转化Ⅰ、Ⅱ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s)+O2(g)===CO2(g) ΔH=-393.5kJ·

mol-1;

②CO(g)+O2(g)===CO2(g)

ΔH=-282.9kJ·

根据盖斯定律,由①×

2-②×

2可得2C(s)+O2(g)===2CO(g),则有ΔH=(-393.5kJ·

mol-1)×

2-(-282.9kJ·

2=-221.2kJ·

mol-1,C错误。

由CO(g)+O2(g)===CO2(g)的ΔH=-282.9kJ·

mol-1可知,1molCO完全反应放出282.9kJ热量,故CO的热值为≈10.1kJ·

g-1,D正确。

7.[2018·

安徽江淮十校第一次联考]已知:

①2Fe2O3(s)+3C(s)===3CO2(g)+4Fe(s) ΔH=+468.2kJ·

②C(s)+O2(g)===CO2(g) ΔH=-393.5kJ·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s)的燃烧热为393.5kJ

B.如图可表示由C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O2(g)与Fe(s)反应放出824.35kJ热量时,转移电子数为4NA

D.Fe2O3(s)+C(g)===CO2(g)+2Fe(s) ΔH>

+234.1kJ·

B 解析:

由热化学方程式②可知,C(s)的燃烧热为393.5kJ·

mol-1,单位不是kJ,A错误。

C(s)与O2(g)反应生成CO2(g)是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符合图示关系,B正确。

根据盖斯定律,由②×

3-①可得4Fe(s)+3O2(g)===2Fe2O3(s) ΔH=(-393.5kJ·

3-(+468.2kJ·

mol-1)=-1648.7kJ·

mol-1,故放出824.35kJ热量时,转移电子数为6NA,C错误。

由①×

可得Fe2O3(s)+C(s)===CO2(g)+2Fe(s) ΔH=+234.1kJ·

mol-1,由于等质量的C(g)具有的能量高于C(s)具有的能量,故反应Fe2O3(s)+C(g)===CO2(g)+2Fe(s)的ΔH<

mol-1,D错误。

8.[2018·

安徽淮北实验高中期末]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

P4+5O2===P4O10。

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E(P—P)=akJ·

mol-1、E(P—O)=bkJ·

mol-1、E(P===O)=ckJ·

mol-1、E(O===O)=dkJ·

mol-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ΔH,其中正确的是(  )

 

A.(4a+5d-4c-12b)kJ·

B.(4c+12b-4a-5d)kJ·

C.(4c+12b-6a-5d)kJ·

D.(6a+5d-4c-12b)kJ·

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反应P4+5O2===P4O10,断裂P—P键和O===O键,形成P—O键和P===O键。

分析图中P4和P4O10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中有6molP—P键和5molO===O键断裂,同时生成4molP===O键和12molP—O键,因此反应热ΔH=(6akJ·

mol-1+5dkJ·

mol-1)-(4ckJ·

mol-1+12bkJ·

mol-1)=(6a+5d-4c-12b)kJ·

9.[2018·

山东临沂一中月考]已知如下热化学方程式:

①MnO2(s)+C(s)===MnO(s)+CO(g)

ΔH1=+24.4kJ·

②MnO2(s)+CO(g)===MnO(s)+CO2(g)

ΔH2=-148.1kJ·

③2MnO2(s)+C(s)===2MnO(s)+CO2(g) ΔH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ΔH1<

B.ΔH3=ΔH1+ΔH2

C.反应①的活化能为24.4kJ·

D.反应③一定是吸热反应

分析题给热化学方程式可知,ΔH1>

0,ΔH2<

ΔH2,A错误。

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可得2MnO2(s)+C(s)===2MnO(s)+CO2(g),则有ΔH3=ΔH1+ΔH2,B正确。

反应①的反应热ΔH=+24.4kJ·

mol-1,等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之差,故反应①的活化能不是24.4kJ·

反应③的ΔH3=ΔH1+ΔH2=(+24.4kJ·

mol-1)+(-148.1kJ·

mol-1)=-123.7kJ·

mol-1<

0,故反应③为放热反应,D错误。

10.[2018·

辽宁丹东五校联考]已知:

25℃、101kPa时:

①4Al(s)+3O2(g)===2Al2O3(s)

ΔH=-2835kJ·

②4Al(s)+2O3(g)===2Al2O3(s)

ΔH=-3119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3比O2稳定,由O2转化为O3是吸热反应

B.O2比O3稳定,由O2转化为O3是放热反应

C.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转化为O3是放热反应

D.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转化为O3是吸热反应

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可得3O2(g)===2O3(g),则有ΔH=(-2835kJ·

mol-1)-(-3119kJ·

mol-1)=+284kJ·

mol-1,故O2转化为O3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据此推知,等质量的O2具有的能量比O3具有的能量低,故O2比O3更稳定。

11.[2018·

江苏无锡期中检测]以下是大气中碳循环所涉及的部分重要反应。

①6CO2(g)+6H2O(g)===C6H12O6(s)+6O2(g)

ΔH1=akJ·

②C6H12O6(s)+6O2(g)===6CO2(g)+6H2O(g)

ΔH2=bkJ·

③2C6H12O6(s)===6CO2(g)+6CH4(g)

ΔH3=ckJ·

④CH4(g)+2O2(g)===CO2(g)+2H2O(g)

ΔH4=dkJ·

A.由反应①可知a<

B.2a+c+6d=0,a+b=0

C.反应②、③的ΔS<

D.反应CH4(g)+2O2(g)===CO2(g)+2H2O(l)的ΔH>

dkJ·

反应①是植物吸收太阳光发生光合作用,CO2和H2O反应生成有机物C6H12O6(s)和O2,则有a>

0,A错误。

根据盖斯定律,由③+④×

6可得2C6H12O6(s)+12O2(g)===12CO2(g)+12H2O(g) ΔH=(c+6d)kJ·

2可得12CO2(g)+12H2O(g)===2C6H12O6(s)+12O2(g) ΔH=2akJ·

mol-1,上述两个反应的方向相反,则有2a+c+6d=0。

反应①和②中涉及物质相同,反应方向相反,根据盖斯定律,则有ΔH1+ΔH2=0,即a+b=0,B正确。

反应②、③均为正向气体总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则有ΔS>

0,C错误。

等量CH4(g)与O2(g)反应生成H2O(l)放出的热量大于生成H2O(g)放出的热量,则反应CH4(g)+2O2(g)===CO2(g)+2H2O(l)的ΔH<

mol-1,D错误。

12.[2018·

山东潍坊期中]已知:

1gC(s)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9.2kJ的热量;

氧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C(s)]的燃烧热ΔH为-110.4kJ·

B.1molCuO分解生成Cu2O放出73kJ的热量

C.反应2Cu2O(s)+O2(g)===4CuO(s)的活化能为292kJ·

D.足量炭粉与CuO反应生成Cu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2CuO(s)===Cu2O(s)+CO(g) ΔH=+35.6kJ·

1gC(s)燃烧生成CO放出9.2kJ的热量,则1molC(s)燃烧生成CO(g)放出的热量为9.2kJ×

12=110.4kJ,根据燃烧热的概念可知,碳[C(s)]的燃烧热ΔH不等于-110.4kJ·

由图可得①2Cu2O(s)+O2(g)===4CuO(s) ΔH=-292kJ·

mol-1,故1molCuO分解生成Cu2O吸收73kJ热量,B错误。

由B项分析可知反应2Cu2O(s)+O2(g)===4CuO(s)的反应热为-292kJ·

mol-1,不能确定活化能的数值为292kJ·

C(s)燃烧生成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②2C(s)+O2(g)===2CO(g) ΔH=-220.8kJ·

mol-1,根据盖斯定律,由②×

-①×

可得C(s)+2CuO(s)===Cu2O(s)+CO(g)的ΔH=(-220.8kJ·

-(-292kJ·

=+35.6kJ·

mol-1,D正确。

13.[2018·

湖北武汉武昌区检测]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液态肼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642kJ的热量:

N2H4(l)+O2(g)===N2(g)+2H2O(g) ΔH=+642kJ·

B.12g石墨转化为CO时,放出110.5kJ的热量:

2C(石墨,s)+O2(g)===2CO(g) ΔH=-110.5kJ·

H2(g)+O2(g)===H2O(l) ΔH=-286kJ·

mol-1,则2H2O(l)===2H2(g)+O2(g)

ΔH=+572kJ·

D.已知N2(g)+3H2(g)2NH3(g) ΔH=-92.4kJ·

mol-1,则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N2(g)和1.5molH2(g),充分反应放出46.2kJ的热量

液态肼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为放热反应,ΔH<

12g石墨含有1molC(s),石墨转化为CO时,放出110.5kJ的热量,则2C(石墨,s)+O2(g)===2CO(g) ΔH=-221kJ·

mol-1,B错误。

反应H2(g)+O2(g)===H2O(l)的ΔH=-286kJ·

mol-1,则有2H2O(l)===2H2(g)+O2(g)的ΔH=+572kJ·

mol-1,C正确。

N2(g)+3H2(g)2NH3(g)是可逆反应,0.5molN2(g)和1.5molH2(g)充分反应生成的NH3(g)小于1mol,故放出的热量小于46.2kJ,D错误。

14.[2018·

四川德阳三校联考]一定温度下,向10mL0.40mol·

L-1H2O2溶液中加入适量FeCl3溶液,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如下表所示:

t/min

2

4

6

V(O2)/mL

9.9

17.2

22.4

资料显示,反应分两步进行:

①2Fe3++H2O2===2Fe2++O2↑+2H+

②H2O2+2Fe2++2H+===2H2O+2Fe3+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e3+的作用是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

B.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

C.反应2H2O2(aq)===2H2O(l)+O2(g)的ΔH=E1-E2<

D.0~6min之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H2O2)=3.33×

10-2mol·

L-1·

min-1

第①步反应中Fe3+是反应物,第②步反应中Fe3+是生成物,则Fe3+在H2O2分解反应中是催化剂,其作用是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A正确。

由图可知,反应①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②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则①是吸热反应,②是放热反应,B正确。

反应2H2O2(aq)===2H2O(l)+O2(g)的ΔH=ΔH1+ΔH2<

0,但ΔH≠E1-E2,C错误。

由表中数据可知,6min时V(O2)=22.4mL,则有n(H2O2)=2n(O2)=2×

10-3mol,故0~6min之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H2O2)=≈3.33×

min-1,D正确。

15.[2018·

广东台山华侨中学期中]

(1)下列三个反应在某密闭容器中进行:

反应①:

Fe(s)+CO2(g)===FeO(s)+CO(g)

反应②:

2CO(g)+O2(g)===2CO2(g)

反应③:

2Fe(s)+O2(g)===2FeO(s)

ΔH3=________kJ·

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焦炭与CO、CO2、H2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由CO2制备甲醇的过程可能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

CO2(g)+3H2(g)CH3OH(g)+H2O(g)

ΔH1=-49.58kJ·

反应Ⅱ:

CO2(g)+H2(g)CO(g)+H2O(g)

ΔH2=+41.19kJ·

反应Ⅲ:

CO(g)+2H2(g)CH3OH(g) ΔH3

则反应Ⅲ的ΔH3=________kJ·

(3)一种煤炭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下来,但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aSO4(s)+CO(g)CaO(s)+SO2(g)+CO2(g)

ΔH1=+210.5kJ·

②CaSO4(s)+CO(g)CaS(s)+CO2(g)

ΔH2=-47.3kJ·

反应:

CaO(s)+3CO(g)+SO2(g)CaS(s)+3CO2(g)的ΔH=________kJ·

(4)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方程式:

①Fe2O3(s)+3CO(g)===2Fe(s)+3CO2(g) ΔH1=-24.8kJ·

②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2=-47.2kJ·

③Fe3O4(s)+CO(g)===3FeO(s)+CO2(g)

ΔH3=+19.4kJ·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a+b 

(2)-90.77 (3)-399.7 (4)CO(g)+FeO(s)===Fe(s)+CO2(g) ΔH=-11kJ·

解析:

(1)分析反应①和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①×

2+②可得2Fe(s)+O2(g)===2FeO(s),则有ΔH3=2ΔH1+ΔH2=2akJ·

mol-1+bkJ·

mol-1=(2a+b)kJ·

(2)分析反应Ⅰ、Ⅱ及Ⅲ,根据盖斯定律,由反应Ⅰ-Ⅱ可得CO(g)+2H2(g)CH3OH(g),则有ΔH3=ΔH1-ΔH2=(-49.58kJ·

mol-1)-(+41.19kJ·

mol-1)=-90.77kJ·

(3)根据盖斯定律,由②×

4-①可得CaO(s)+3CO(g)+SO2(g)CaS(s)+3CO2(g),则有ΔH=4ΔH2-ΔH1=(-47.3kJ·

4-(+210.5kJ·

mol-1)=-399.7kJ·

(4)分析已知的三个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由①×

3-②-③×

2可得6CO(g)+6FeO(s)===6Fe(s)+6CO2(g),则有ΔH=(-24.8kJ·

3-(-47.2kJ·

mol-1)-(+19.4kJ·

2=-66kJ·

mol-1,从而可得热化学方程式:

CO(g)+FeO(s)===Fe(s)+CO2(g) ΔH=-11k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