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河流湖泊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0030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河流湖泊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河流湖泊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河流湖泊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河流湖泊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河流湖泊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河流湖泊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河流湖泊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河流湖泊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河流湖泊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D、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减少

7、近年来,该河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森林减少

B、黑土流失加剧

C、水体污染严重

D、草场退化下图为我国南方珠江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9、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下图为“某河流上下游两个水文观测站测得的全年流量曲线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

11、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

12、下列有关甲、乙流量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为上游②乙为上游③甲站的流量受水库调节④乙站的流量受水库调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采冰,即采集冰块。

要达到采冰的程度,冰层厚度至少要在20厘米,大规模的采冰要到30厘米才可。

冰块的形成是冰晶不断的生成,不断长大造成的。

流动的水会阻扰晶核的长大的过程。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3、我国东北地区采冰,完全是因其独特的冰灯文化,它对冰块的透明度要求很高。

松花江的冰块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最好的原料,其最主要原因是(

A、松花江在冬季水流速度很慢

B、松花江淡水资源丰富

C、松花江冬季结冰期长

D、松花江水质良好,冬季含沙量较高

14、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也达到采冰标准,青藏高原采冰最可能是因为(

A、用于制作冷饮

B、用于食品保鲜

C、室内装饰的需要

D、取水不方便下图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四大河流的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图中对应松花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下列对上述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①长度最短,但水能最丰富

B、河流②形成的三角洲不是最大的

C、河流③流经了干旱、半干旱地区

D、河流④落差最大,所以航运条件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7、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大气降水

B、沙漠凝结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湖泊水

18、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一般有①流量较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②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在夏季③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④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A、①②

C、③④

D、①④下图是“长江(宜宾入海口)河段的纵剖面示意图”,图中高度比率是指河流落差与总落差之比;

距离比率是指河段长度与总长度之比。

读图,完成下题。

19、宁夏某地至包头河段

A、长度约300千米

B、冬末春初有凌汛现象

C、黄河泥沙主要来自此段

D、流经的宁夏平原、河西走廊被誉为“塞外江南”

20、宜昌以西、以东河段

A、宜昌以西河段水流平缓,河流堆积

B、宜昌以东河段长度占总长度60%,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

C、宜昌以东河段落差大,地壳上升,河水侵蚀

D、宜昌以西河段落差占总落差20%,水能资源丰富洪泽湖湖底比东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被称为“悬湖”。

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多次发生严重的洪灾。

读洪泽湖及相关水系的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21、关于该湖成为“悬湖”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东侧大堤约束,湖底逐渐抬高

B、淮河支流众多,河水大量补给洪泽湖

C、洪泽湖上游流域面积大,河流输送泥沙量大

D、洪泽湖湖面宽广,水流速度快,泥沙在湖底大量沉积

22、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有①夏季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②淮河南部支流较少,流域面积小③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易于堆积,使河床抬升④下游流经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⑤洪泽湖水位高,降低了上下游水位差,水流变缓⑥

7、8月份雨带南移至江淮地区造成降雨量增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②④⑤⑥秦岭是渭河与汉江的分水岭,下图为渭河与汉江河流径流量年内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3、由图可知

A、渭河年径流量大于汉江

B、渭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于汉江

C、渭河冬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重小于汉江

D、渭河夏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重小于汉江

24、汉江9月径流量大于夏季各月,其原因是①流域内秋雨较多,降水量较多②气温较低,蒸发量小③地下水丰富,对河流补给量大④地下水水位高,土壤湿度高,下渗量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与汉江相比,渭河

A、含沙量大,结冰期短

B、含沙量小,结冰期长

C、含沙量小,结冰期短

D、含沙量大,结冰期长读“我国某河流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26、上图中甲河是()

A、渭河

B、汉江

C、西江

D、闽江

27、甲河干流的南北支流相比较,南岸支流

A、流程长,较稀疏

B、水质清,无结冰

C、流经地区坡度较大

D、流经地区多为红壤

28、上图中虚线不可能是()

A、年800mm等降水量线

B、一月均温0℃等温线

C、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

D、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

29、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河补给A湖

B、乙河属于外流河

C、B湖补给乙河

D、A湖补给甲河

三、综合题

3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下图为色林错流域图。

年6月17日,我国启动第二次青藏高原大规模综合性科考,科考首先重点对色林错区域进行观测研究。

色林错流域由色林错与其周边诸多河流湖泊互相串通构成,色林错湖面海拔4530m,属于构造湖,与青藏高原诸多大湖一样,色林错湖水清澈,透明度高。

湖滨水草丰美,是藏北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

因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降水量的增加,几年来湖面面积不断增大,已超过纳木错成为西藏第一大湖。

湖中生长着唯一的鱼类裸鲤,每年流域中繁殖的裸鲤幼鱼在越冬期常常有较多死亡,存活率较低。

(1)分析色林错水体清澈、透明度高的自然原因。

(2)全球变暖对高原的降水、冰川、冻土、蒸发、风等因素都有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色林错流域内陆面蒸发量增加,而湖面蒸发量有所减少,试分析原因。

(3)指出色林错面积不断增大可能对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4)简析流域内裸鲤幼鱼在越冬期存活率较低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

2、B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

据图可知该河流夏季径流量较大;

根据图中径流量日变化幅度可判断,该河流温度高时,径流量大,综上可判断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应该是内流河,因此最有可能为乌鲁木齐河。

松花江、钱塘江、淮河夏季主要靠降水补给,与气温关系不大。

故答案选A。

2、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故河流径流量最大时,流经地区的冰雪消融量也大。

故答案选B项。

3、C

4、D

考查图表判读能力和水利设施带来的影响。

3、从花园口站不同时段内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的变化图可以看出,花园口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都减少,故C正确。

4、全球气候变暖,短期内冰雪融水增多,下游年径流量增大,A错误;

中上游植树造林使得下游年径流量增大,B错误;

流域降水增多,下游年径流量增大,C错误;

中上游修建水库,会导致下游年径流量及输沙量减少。

加之黄河流域特别是下游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花园口站年径流量逐渐减少,D正确。

故选D。

5、B

6、B

7、D

5、近年来,该河A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说明河流水量少,A错。

根据经纬度,图中河流位于东部季风区,水文与水系特征是流量季节变化大,B对。

河流结冰期长,河流呈东西流向,没有凌汛现象,C错。

流域内有沙丘分布,河流含沙大,D错。

6、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推测A点附近河段近年来多次出现断流现象,最主要原因流域内降水减少,B对。

上游水库拦蓄河水,径流更稳定,A错。

全球变暖,流域内蒸发加剧,可能导致河流消失,不是河流断流原因,C错。

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减少,河流水量减小,不是断流主要原因,D错。

7、近年来,该河流域由于水资源减少,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D对。

材料中这里水草丰美,森林不是主要植被,A错。

降水减少,径流减少,黑土流失减轻,B错。

水体污染不是生态问题,C错。

8、C

9、D

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8、图示河流为珠江流域,地处我国亚热带地区,河流无结冰期,故选C。

9、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

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迅速;

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下降,这三个方面。

本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并不少;

10、A

11、D

12、B

10、读图可知,图中降水量较多的时候,河流径流量也较大,故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降水补给。

11、读图分析可知,该地的雨季开始早、结束晚、多在5月-10月份,雨季长,符合我国东南地区的降水特点,因此河流多位于东南地区,所以D正确。

12、读图可知,乙水文站相对径流量较大,应该为上游地区;

甲水文站河流相对径流量比较平稳,故应该是受水库调节,径流量比较平稳,位于河流下游地区。

因此②③正确,故答案选B项。

13、A

14、D

考查水资源的利用。

13、东北淡水资源丰富,采冰完全是因其独特的冰灯文化,它要求的是冰的透明度,在自然界中,冰的成因、晶体大小以及气泡、泥沙含量,均影响透明度,一般在静水环境下,没有水流的影响,冰的透明度会高。

所以松花江的冰块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最好的原料,其最主要原因是松花江在冬季水流速度很慢。

故选A。

14、同为采冰,东北、新疆和青藏高原用处不同。

在东北,松花江的冰打造了一场盛大的冰雪狂欢;

在新疆,窖藏一冬的冰变成了盛夏时一碗碗特殊的冰饮;

在广袤的青藏高原,由于水源地河流纵横、长年水流量较大,藏族牧民一般居住在离水源较远的地方,他们取水不方便,采冰更像是一场负重的修行,雪域高原的冰在温暖的帐篷中融化成水,维持着一家人的生存。

15、A

16、B

15、图中降水量、径流量最大的是长江,④是长江,D错。

降水量、径流量居于第二位的③是珠江,C错。

黄河流域降水少,蒸发量大,径流量最小,对应②,B错。

松花江流域气温低,蒸发量小,径流量较大。

对应松花江的是①,A对。

16、四条河流中,河流①长度最短,水能最丰富的是长江,A错。

河流②含沙量大,但形成的三角洲不是最大的,B对。

河流③流经了湿润地区,C错。

河流④落差最大,流程长,航运条件最好,D错。

点睛:

长江径流量、降水量最大,通航里程最长,落差最大,水能最丰富。

黄河长度第二,径流量小。

珠江长度第三,径流量、降水量第二。

松花江气温低,蒸发量小,径流量较大。

17、C

18、B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17、读图可知,该地是塔里木盆地,处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故选C。

18、该区域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有明显的夏汛,①错误;

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在夏季,②正确;

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③正确;

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④错误。

故选B。

19、B

20、B

19、宁夏某地至包头河段长度等于距离比兰州到入海口长度(0、222960千米),大约500多千米;

该河段自西南流向东北,秋末春初有结冰期,会发生凌汛现象;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此段下游(黄土高原地区);

流经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据此选B。

20、由图中高度比率可以判断,宜昌以东河段水流平缓,河流堆积;

宜昌以东河段长度占总长度60%,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

宜昌以西河段落差大,地壳上升,河水侵蚀;

宜昌以西河段落差占总落差80%,水能资源丰富。

正确答案选D。

21、D

22、B

21、该湖成为“悬湖”的原因是受东侧大堤约束,湖底泥沙沉积,逐渐抬高,A正确。

淮河支流众多,河水大量补给洪泽湖,携带的泥沙沉积多,B正确。

洪泽湖上游流域面积大,河流输送泥沙量大,湖区沉积多,C正确。

洪泽湖湖面宽广,水流速度快,不利于泥沙沉积,D不正确,选D。

22、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有夏季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①对。

淮河南部支流较少,流域面积小,水量小,不是洪涝多的原因,②错。

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易于堆积,使河床抬升,决堤可能增大,③对。

下游流经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④对。

洪泽湖水位高,降低了上下游水位差,水流变缓,泥沙沉积增多,⑤对。

7、8月份雨带北移至华北、东北地区,⑥错。

B对,

A、

C、D错。

“悬湖”是指湖底比东堤外平原高出数米。

是受东侧大堤约束,湖底泥沙沉积,逐渐抬高形成。

泥沙来源与水系、流量、流速有关。

洪涝灾害发生,主要是径流量大,排水不畅,河床淤积,水位抬高等因素影响。

23、D

24、B

25、D

23、据图可知,渭河年径流量小于汉江,A错误;

渭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于汉江,B错误;

渭河冬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重大于汉江,C错误;

渭河夏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重小于汉江,D正确。

24、河流径流量取决于降水量和蒸发量。

9月份秋雨较多,降水量较多,且气温较低,蒸发量小,地下水水位高,土壤湿度高,下渗量小,因此径流量大,①②④正确;

河流径流量大,河流水补给地下水,③错误。

25、汉江和渭河分别位于秦岭南、北两侧,渭河位于北方地区,结冰期长,含沙量大。

【点睛】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流速等方面。

影响河流流量的主要因素是补给形式。

汉江纬度低,且受秦岭阻挡,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气温高于0℃,而渭河冬季气温低于0℃,所以汉江无结冰期,渭河有结冰期;

受秦岭影响,汉江位于夏季风迎风坡,渭河位于背风坡,所以汉江径流量大,渭河径流量小;

渭河处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汉江流域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26、A

27、C

28、D

26、西江和闽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依据图中纬度位置可排除。

汉江为自西北向东南流,而图中河流自西向东流。

故A正确,

B、

C、D错误。

27、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岸支流较稀疏,且流程短,因为其南侧为秦岭,流域范围小,流经地区坡度大。

故C正确,A错误。

甲河流位于秦岭以北,因而有结冰期,流经地区为北方地区,土壤不是红壤(红壤为南方土壤)。

B、D错误。

28、图示虚线位于渭河南部,判断为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本题要求选择不可能的选项,故D正确。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经纬度以及河流流向判断虚线为秦岭。

29、D

本题考查地图和等高线。

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特征: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方向相反,故左图中的A湖泊湖水从甲河流出,A湖补给甲河,该湖泊为外流湖,A说法有误,D正确。

乙河流入湖泊B,故乙河是内流河,B湖泊为内流湖,BC错误。

30、

(1)流域内多冻土,土质坚硬,流水难以侵蚀;

气候寒冷,土壤发育差;

水温低,浮游生物少

(2)气候变暖,陆面因冰川融水增多,冻土融化,地面湿度增加,所以蒸发量增加;

因为气候变暖,该地区降水增多,云层增加,削弱了太阳辐射,导致湖面蒸发减少;

随着气温升高,该地区的风力有所减弱,不利于蒸发(3)湖边优质牧草草地被淹没,牧民被迫需要搬迁;

周边湖泊可能相连,影响附近交通联系(4)幼鱼能量储备少,对环境耐受性较差;

高原氧气少,冬季河湖结冰,冰下水体溶解氧少,容易缺氧;

冬季水温低,水体浮游生物少,饵料食物较缺乏

(1)色林错水体清澈、透明度高的自然原因应结合其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分析。

据图可知,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流域内冻土广布,土质坚硬,流水难以侵蚀,含沙量小,水体清澈;

海拔高,气候寒冷,土壤发育差;

水温低,浮游生物少,因此透明度高。

(2)据题干知,全球变暖对高原的降水、冰川、冻土、蒸发、风等因素都有影响。

而降水、冻土、风等因素又均可以影响蒸发量。

首先随着气温升高,该地区的风力有所减弱,不利于蒸发;

同时气候变暖,陆面因冰川融水增多,冻土融化,地面湿度增加,所以蒸发量增加;

因为气候变暖,该地区降水增多,云层增加,大气削弱作用强,气温低,导致湖面蒸发减少。

(3)据材料可知,湖滨水草丰美,是藏北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色林错面积不断增大将淹没湖边优质牧草草地,从而使得牧民被迫需要搬迁;

据材料可知色林错流域由色林错与其周边诸多河流湖泊互相串通构成,周边湖泊可能相连,影响附近交通联系。

(4)流域内裸鲤幼鱼在越冬期存活率较低的原因应从生存环境、食物等方面分析。

幼鱼能量储备少,对环境耐受性较差;

冬季水温低,水体浮游生物少,饵料食物较缺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