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额信贷现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9477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额信贷现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村小额信贷现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村小额信贷现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村小额信贷现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村小额信贷现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小额信贷现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农村小额信贷现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额信贷现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小额信贷现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1国外农村小额贷款的产生、发展和现状3

1.1.1国外小额贷款的产生和发展3

1.1.2.国外农村小额贷款的未来趋势3

1.2国内农村小额贷款产生背景和发展现状3

1.2.1国内小额贷款的产生和发展3

1.2.2国内农村小额贷款的未来趋势4

第2章中国小额信贷中存在的问题4

2.1从农户的角度4

2.1.1手续繁复条件苛刻4

2.1.2对农村小额贷款需求少4

2.1.3农村小额贷款宣传不足4

2.2.4.农民对农村小额贷款利息的认识误区5

2.2.5农民信用等级差5

2.2从银行的角度5

2.2.1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宣传不足5

2.2.2信用评级方式6

2.2.3.小额信贷风险较大6

第3章小额信贷的政策建议7

3.1加大宣传力度7

3.1.1政府方面7

3.1.2银行方面7

3.2简化办理手续7

3.3及时下放贷款8

3.4政策导向8

第4章总结8

参考文献9

致谢9

第1章农村小额贷款概况和国内外现状

1.1国外农村小额贷款的产生、发展和现状

1.1.1.国外小额贷款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促进经济迅速发展,通过国有农业开发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将大量的补贴性资金投放到农村地区。

由于这些国家的农村金融环境中具有许多不利因素,而实施的传统的农村金融政策又未准确认识本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因此这些实践并未获得成功,反而造成了负面影响,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此后,这些国家不断摸索新的发展方法,小额信贷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最初是一种“发展金融”的模式,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演变成为小额贷款的模式,目的仍然是消除农村的贫困。

小额贷款以贫困或中低收入群体为特定目标客户并提供适合特定目标阶层客户的金融产品服务,为大量低收入(包括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作为一种发展工具,为解决农村发展和减少贫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案。

因此小额贷款在过去三十年多年里迅速发展,已经从世界的某些区域扩展到几乎覆盖整个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遍及亚、非、拉美等地。

在小额贷款发展过程中,典型的小额信贷机构有孟加拉乡村银行、孟加拉社会进步协会、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玻利维亚阳光银行等,都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相当成就。

1.1.2.国外农村小额贷款的未来趋势

随着小额贷款的不断发展,其未来走向逐渐显现。

首先,低收入客户不仅需要传统的小额贷款,对全面的金融服务也有很大需求,这意味着小额贷款将逐渐过渡到微型金融。

其次,传统的小额贷款被称为“福利主义小额信贷”,因其首先关注社会发展,并通过员工激励和严格财务制度等手段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将会被以商业可持续性为首要目标的“制度主义小额信贷”所取代。

第三,关于小额信贷行业监管原则的一致意见将会形成,不断建立和完善小额信贷的监管制度,但对于其的利率管制将会逐步放松。

最后,小额贷款通过帮助贫困人口和中低收入人口增加收入,将会发挥越来越多的社会和经济作用。

1.2国内农村小额贷款产生背景和发展现状

1.2.1.国内小额贷款的产生和发展

随着小额信贷在国际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中国也出现了这方面的实践,并从只借鉴个别技术转变到试图全面引入小额信贷制度。

在联合国20世纪80年代援华项目中,中国进行了初期的小额贷款扶贫试点实践,吸纳了其中的个别技术或组织环节。

从90年代初开始,在部分贫困地区也先后开展的小规模的小额信贷试验,主要着眼于尝试解决我国信贷资金扶贫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这是小额贷款在中国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资金来源方面,主要依靠国际捐助。

1996-2000年开始了政府主导型的第二阶段,政府从资金、人力和组织方面积极推动,借助小额信贷推进农村扶贫和帮助下岗职工。

但在扶贫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信贷资金操作的矛盾日益显现,政府小额贷款扶贫项目始终存在体制和宏观政策方面的困境。

从2000年起,进入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全面介入和各类项目制度化建设第三阶段。

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在中国的农村有着最为完善的网络,是农村最重要的转账服务机构。

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活动,农信社作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逐步介入和快速扩展小额信贷试验,并以可能成为主力军的身份出现在小额信贷舞台。

1.2.2.国内农村小额贷款的未来趋势

由于现有的农村正规金融和小额信贷都不足以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局,必须在农村金融市场进行改革和开放,引入商业性资本投资的新型机构,发展商业性小额信贷。

这是因为商业性资本在保持盈利能力、保持机构可持续方面和业务扩张方面有着充分的动力,是改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和消减贫困的新途径。

第2章中国小额信贷中存在的问题

2.1从农户的角度

在我们走访北田各村过程中,通过采访村支书和村民,我们了解到农村小额贷款的实施情况远差于我们原先的设想,由于在申贷过程中存在着手续繁复、宣传力度不足、信用等级差等各式各样的问题,使得大兴区这个小村庄,几乎没有申请小额贷款的状况。

2.1.1.手续繁复条件苛刻

在我们采访北田各村村支书时,了解到北田各村几乎没有人申请农村小额贷款。

其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申贷手续十分繁琐,致使小额信用贷款难以普及。

申贷必须要求贷款人以抵押、质押等方式进行担保,而且担保条件过于苛刻,使得许多人由于达不到申贷条件而无法申请。

按照政策规定,商业银行应按照5:

1的比例,根据担保基金的数量发放贷款,但银行往往以风险过高为由,将比例降到了1:

1。

郑书记给我们举了个例子,如果村民想贷一万,就要求担保人向银行出示一万块钱的死期存折作为抵押,如果贷款到期还不上的话,就由担保人来还。

而且即使有一万块钱的死期存折,计算上利息,往往也贷不到一万块。

这样苛刻的担保条件使得农户对贷款几乎无需求,如果担保人手中有一万元的死期存折,那农户可直接向担保人来借,也就无需申请贷款。

除此之外,申贷过程环节多、效率低,申请一笔贷款的周期较长。

在我们采访村民王某时,他告诉我们他承包了一处地,种蔬菜大棚,曾经为了秋收,在3、4月份申请过贷款,可直至秋收过了,贷款也没发下来,从那之后他就再没申请过。

因此,由于条件苛刻,手续繁复,使得许多村民即使想贷也很难贷到,久而久之,全村几乎就没有人再申贷了。

2.1.2.对农村小额贷款需求少

除了上述申请手续繁复问题造成贷款少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对农村小额贷款的需求少。

由于北京的整体生活水平比较高,且大兴区又属于比较富裕的城区,使得农民的收入也维持在了较高水平。

从郑书记那我们了解到,北田各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一年能达5000-6000元左右,整个大兴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能达到8000元左右。

且大部分村民都以种地为主,85年分田到户,承保期为30年,再加上每亩的农业补贴,仅以种地能维持正常生活,所以搞三产的人很少,这就对贷款需求少。

郑书记说,以前曾有个村民想开个养牛场,动员全村村民用个人的身份证申请贷款来筹资建厂,每户申请三万,到年终给每户村民派发1000元红利。

可由于村民对其的不信任,担心收不回三万块钱,所以这件事最终也没办成。

在我们走访北田各村村民时也发现,上午很少有男人在家,都下田种地去了;

村中也没有什么企业,只有一两个小卖部。

尽管如此,我们在采访小卖部的女主人时,她告诉我们她很想用贷款来扩大小卖部规模,但由于贷款的手续太繁复,所以一直没实行。

2.1.3.农村小额贷款宣传不足

在北田各村,我们发现村民对小额贷款的了解知之甚少。

在我们发放的问卷中,发现只有少数村民对哪些地方可以办理贷款有所了解,而对开办个体工商户的个体经营者可以申请贷款的最高额度,自主、合伙创办的小企业可以申请贷款的最高额度,小额贷款期限以及申贷条件及优惠政策这些比较专业的问题几乎完全不了解。

当我们向村民了解情况时,许多村民第一句话就是问我们能贷多少。

而我们在讲清楚调查目的后,他们说的最多的也是不了解。

而且村内也没有相关的横幅或标语。

郑书记告诉我们,最近几年上面对这方面宣传力度不够,使得村民对这方面了解很少,这也是造成贷款少的一个原因。

2.1.4.农民对农村小额贷款利息的认识误区

除了上述三个原因外,造成村民贷款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村民陈旧的观念。

在村民传统观念中,认为贷款利息高,利滚利,贷款会带来巨大的债务。

郑书记说,在过去几年,有贷款也是只贷3000-5000元,并且很快就还了,贷款期限为半年的一个月就还了。

所以尽管农村小额贷款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执行的,采用低息、贴息政策,但由于宣传少、村民的不了解,且又由于以前农村高利贷猖獗,利滚利的观念已植入人心,使得村民对贷款利息有很大的误区,造成村民不愿贷款、害怕贷款的心理。

这也是阻碍农村小额贷款实施的一个原因。

2.1.5.农民信用等级差

农民信用等级差是造成银行发放贷款条件苛刻的最主要原因。

在过去的13年中,曾经一度发生管理人员纪律松弛,放款讲人情,逾期款增加的情况。

在采访郑书记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过去只要在银行认识人,无需实质的抵押,担保人签个字就可以拿到贷款。

而这也造成了还贷情况差的状况。

郑书记给我们举了个例子,75年时村里生产队贷了15.2万元,还款日期为05年。

而到03年,本金加上利息已达到35万之多。

由于一直没有还款付息,农村信用社将村委会告上了法庭。

而村委会就是没钱还,法院也没办法,最终由律师事务所进行调解,只还了本金15.2万元。

郑书记说这种情况也发生在村民小额贷款中,当村民无力偿还贷款时,银行可谓一点办法都没有。

即使银行想用村民家中东西来偿还,可也没有值钱的。

又不可能强占了房子,让村民露宿街头。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也不得不加强管理,提出上述等苛刻的贷款条件,从而保证其资金的收回和盈利。

上述5个原因是我们走访北田各村,主要从农民的角度来分析农村小额贷款实施难的原因。

从分析中我们得出要想发展我国的小额贷款,就应从简化申贷程序,降低贷款门槛,大力发展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增加农村小额贷款的宣传力度等方面做出调整,从而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达到建设我国新农村的目的。

2.2从银行的角度

小额信贷发放主要是通过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又以前者为主。

而邮政储蓄也在近期改变了其只存不贷的模式,经营小额质押信贷业务。

本次调查,主要调查的是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

总体上看,在该区小额信贷业务开展并不广泛,调查中,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大兴区支行(原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开展有限,而邮政储蓄小额质押信贷在该地区并未开展。

通过对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大兴区支行和邮政储蓄的调查,在小额信贷发放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

2.2.1.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宣传不足

虽然中央04到06一号文件中都明确提出小额信贷,但是银行由于对推广小额信贷意义及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存有“惜贷”、“慎贷”思想,所以对小额信贷宣传并未到位。

在对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大兴区支行魏善庄分行某信贷员采访中,他表示银行对此并未特别宣传。

魏善庄北田各庄村支书也表示银行在村民中没有宣传。

小额信贷业务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没有银行的宣传,农户对此必然了解较少。

通过问卷调查,调查农户几乎没有听说过农村小额信贷,在小额信贷的条件优惠情况更是一无所知。

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一些农户对小额农贷了解不清,认为农信社推广小额农贷是在走过场,对农信社真心实意为农民办好事将信将疑,对小额农贷持观望态度。

所以说小额信贷政策没有宣传到位是小额信贷业务未广泛开展的原因之一。

2.2.2.信用评级方式

由于贷款业务较少,当地银行采用的信用评级方式与普遍的信用评级方式有一定区别。

小额信贷的基本方法为,首先以农户为单位,建立贷款档案,将农户家庭经济情况、主要从事的经营活动等内容记录在内。

然后农户信用评定小组对农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

农户信用评定小组通常以银行人员和农户代表为主,同时有村党支书和村委会成员。

在调查中,银行也建有贷款档案,这样一份文件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家庭成员、本人及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和收入来源、农户生产资金需求等。

在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大兴区支行,我们了解到,信用评级需要经过多道程序。

首先是村委会对农户信用进行调查,提出参考意见。

此后,若有农户贷款,银行再在贷款档案的基础上对拟贷款的农户进行调查,进行评级。

而在具体操作中,有未深入到村逐户调查了解的情况,使得评定结果有偏差,导致信用等级评定不真实,使得信用好、急需资金的农户没有获得支持。

2.2.3.小额信贷风险较大

银行贷款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而小额贷款主要不仅包括以上三种风险,而且较难管理。

首先,小额信贷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

小额信贷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利率的高低,合理的小额信贷利率既能满足农户需求,同时保证银行盈利。

自2004年起,中央银行将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范围调整到基准利率的2.3倍,放宽了农信社贷款利率权限。

但这样也增加了信用社利率风险。

因为如果没有相应的风险定价机制,不能根据市场灵活自主驾驭浮动利率,对其贷款普遍实行了主观上浮的利率,反而流失了很多客户。

而小额信贷额度小成本高,较低的利率又可能造成银行亏损。

所以一般银行在发放小额贷款时需要综合考察贷款的风险水平、管理成本、贷款目标收益率、资本回报率及当地的市场利率、民间借贷利率等综合因素,确定每笔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并根据不同的风险程度,实行差别利率和浮动管理。

其次,产生信用风险主要是最终还贷问题。

小额信贷的还款依赖于借款人对小额信贷使用所产生的收益。

小额信贷面临的主要对象是农户,主要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其他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小规模生产经营上。

这些项目都是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这样就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像养殖等产业受自然灾害影响更会造成血本无归。

所以如果这些小额信贷项目遇到自然灾害,则农户自然无法保证还款,易形成坏账。

且小额信贷在一定额度内无担保,对银行收益造成损害。

由于农户还款意识不强,也会造成最终不还贷的情况。

再次,同其他贷款一样操作风险也是小额信贷所面临的。

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涉及面广,手续简便,在发放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借名、冒名贷款,给信用社资产带来操作风险。

这就是因为信贷市场上普遍面临着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使贷款者无法了解借款人的真实情况,而给贷款人造成损失。

农村信用社信贷员素质偏低,贷款对象主要是农户,对其情况不甚了解。

加之农户居住分散,而小额信贷数量多,信贷人员人均工作量大,导致信用社对借款者的收入状况和信用信息掌握不够充分。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同一地区生产经营上存在着相似性,使得贷款集中于某一项目或某一农户,又增加了小额信贷的经营风险。

对于这些外部经营环境所带来的风险,银行无法直接控制管理,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都需要银行拥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能够对潜在损失、内部风险等进行风险评估,并且需要充足的资本金弥补已识别出的和未识别出的潜在损失。

从很大程度上讲,银行的管理水平决定了其能否充分的衡量和应对风险,以及机构承受风险的能力。

由于小额贷款风险相对较大,银行开展这方面的业务也较少。

第3章小额信贷的政策建议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小额贷款政策虽然已经出台多年,但在广大农村的实施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仅从我们在大兴区魏善庄镇的调查情况来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加大宣传力度

宣传的重要性在于,只有让广大农民了解小额贷款,农村小额贷款才能真正实行起来,否刚,措施搞得再好,宣传不到位,农村小额贷款仍然难以发挥其真正的功效。

宣传主要通过政府和银行两个方面来实现。

3.1.1.政府方面

第一,确保政令畅通。

要确保中央的政策快速、准确、及时的传达到地方。

中国的农村小额贷款实施已有很多年,且不说广大农民对此是否了解,各地方政府的了解程度都令人堪忧。

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村支书对此还是比较了解的,这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调查前联系过而有所准备。

而镇政府对此事却无人知晓,也没人知道农村小额贷款这方面的事务具体是由哪个部门负责的。

我们不知道这是由于政策没有传达到还是被搁置了。

第二,明确主管部门。

农村小额贷款直接反映了农民生活的改变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政府虽不直接参与贷款过程,但对贷款情况的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应该明确具体的部门来负责了解、总结、分析贷款事务。

第三,积极宣传政策。

首先,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中普遍存在对贷款的戒备心理,盲目的认为贷款利息高,贷款难还,所以宁借不贷。

政府应该积极宣传贷款政策,让农民对政策多一些了解,打消农民的顾虑。

其次,政府应该配合倡导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对贷款的需求。

3.1.2.银行方面

第一,面向农户宣传小额贷款。

银行可以通过发放传单、媒体等方式向农民进行宣传,说明农村小额贷款与一般贷款的不同之处,让农民了解小额贷款的优惠政策、申办程序,感到小额贷款实实在在是为农民着想。

第二,增加贷款网点。

贷款网点的多少一方面反映了贷款需求的多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贷款业务的开展情况。

我们所调查的邮政储蓄所还没有开办小额质押贷款,这很容易造成周围村民想贷款而贷不到。

我们认为,不应该因为需求少就不设网点,应该增加网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小额贷款的需求必然不断增加,网点的开设不能滞后。

3.2简化办理程序

在我们的调查中,农民反应的主要问题是贷款难,贷款程序之繁琐让很多人对贷款望而却步。

首先,贷款所要提交的材料过多。

就北京市而言,个体工商户申请小额贷款需要提交的材料多达十种,而小企业需要提交的材料多达二十种。

其次,担保成为农民贷款的主要障碍。

在我们的调查中,很多农民反映,他们也有贷款的愿望,但是由于找不到第三方担保,所以未能办理贷款。

银行要求提供第三方担保是出于自身经营的需要,是为了确保申请者的信用,提高资金的收回率。

但是由于农民的经济水平有限,提供第三方担保尚有一定难度,银行可以考虑降低担保标准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减小担保这一环节带来的障碍。

再次,信用评定应落到实处。

贷款机构对申请小额贷款的农户要进行农民信用评定,这本是确保贷款有效发放的措施。

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却发现,虽然银行通过发放并回收农民信用等级评定表对农民进行了信用评定,但表格的有效率很低,很难从中真实准确的评定申请者的信用。

信用评定不应该只是走走形式,应该充分发挥信用评定的作用,确保贷款的有效发放。

3.3及时下放贷款

贷款下放的及时性是农村小额贷款真正发挥作用的客观要求。

很多农民申请贷款的目的是进一步发展农业,而农业是季节性很强的行业。

如果贷款发放不及时,有可能影响农业生产,待贷款发下来时,其所应发挥的作用也会大大减小。

小额担保贷款受理机构自收到贷款申请及符合条件的资料之日起,应在12个工作日内给予申请人正式答复。

贷款应该及时下放,真正为农民的切身利益考虑,发挥贷款的实际作用。

3.4政策导向

首先,银行作为盈利机构,在运行的时候必然会考虑自身利益。

而农村小额贷款的低利率、微利贴息等优惠政策使银行倾向于少贷甚至不贷。

政府应该通过一定的政策,引导银行扩大小额贷款业务。

其次,针对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的需要,制定相应政策引导并刺激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会带来更多的贷款需求,贷款又能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再次,积极宣传小额贷款政策,转变农民宁借不贷的传统观念。

同时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的信用水平,让小额贷款成为对农民和贷款机构都有利的政策。

第4章总结

小额贷款的宗旨和基本目标是为广大农民服务,减少贫困,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吸取国外经验,实行小额贷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正确措施。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小额借款的发放还存在一定困难。

从我们在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北田各村的实践调查来看,主要的问题是农户需求少、信用不高、对贷款缺乏必要的信任,银行利润小风险大、宣传实施不到位。

农村小额贷款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及政策引导,只有在实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政策,才能把小额贷款政策真正贯彻落实,广大农民才能真正享受到小额贷款政策的好处,农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农村经济才会更好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浪南,谢清河.中国小额信贷研究[M].农村经济问题,2002(3).

[2]陈华,李启航.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研究:

一个国际比较的视角[J].经济与管理,2007,(04).

[3]陈天阁,邓学衷,方兆本.农户融资与信贷供给——来自安徽的调查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05,

(1)

[4]杜晓山.印度小额信贷的发展及借鉴[J].现代经济探讨,2005,(5)

[5]杜晓山,刘文璞等.小额信贷原理及运作[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6]杜晓山,孙若梅.中国小额信贷的实践和政策思考[J].财贸经济,2000,(7)

致谢

随着这篇文章的成形,我的生活将要发生改变了。

回忆过去是年龄增长的结果,而我正年轻,我现在要做的,不过是收拢心情,用感恩的态度记录我一段珍贵的生活历程,就在它将要结束的时刻。

在大学学习以及本文的选题与写作过程中,我很荣幸得到陈秀华导师的关心与教诲。

在此期间,我还亲身感受到学院浓郁的学术气氛与严谨的治学风格,有幸与这里极富朝气与探索精神的学者群体相识,并在参与讨论问题时受到不少可贵的启发。

尤其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