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模块综合检测题二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2177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模块综合检测题二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秋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模块综合检测题二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秋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模块综合检测题二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秋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模块综合检测题二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秋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模块综合检测题二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模块综合检测题二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秋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模块综合检测题二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模块综合检测题二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模块综合检测题二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B

2.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Na与无水乙醇反应时增大无水乙醇的用量

B.Zn与25%的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98%的浓硫酸

C.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将炭块磨成炭粉用于燃烧

金属钠与乙醇反应,是在钠的表面进行,增大乙醇用量不能增大反应速率,A错误。

制取氢气时,把稀硫酸改为98%的浓硫酸,则锌与浓硫酸反应不能放出H2,B错误。

K2SO4与BaCl2在溶液中进行反应,改变压强不能改变反应速率,C错误。

碳燃烧时,把炭块磨成炭粉可以增大碳与O2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

D

3.下图表示的是某离子X的水解过程示意图,则离子X可能是(  )

A.CO      B.HCO

C.Na+D.NH

离子X水解显酸性,所以只能是NH。

4.某同学设计下列方法对A盐的水解液进行鉴定:

由此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D溶液中存在Fe(SCN)3

B.滤液中有Fe3+

C.B为AgBr

D.A一定为无氧酸盐FeBr2

浅黄色沉淀是溴化银,但A不一定是FeBr2,也可能是FeBr3,所以选项D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

5.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

2Fe+2H2O+O2===2Fe(OH)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

Fe-2e-===Fe2+

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

2H2O+O2+2e-===4OH-

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

吸氧腐蚀过程中,1molO2应得到4mol电子,B错。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错。

水下氧气含量少,不易发生吸氧腐蚀,D错。

A

6.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做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

Δ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

C.增大CO的浓度D.使用催化剂

因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只能增大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由此判断A项与题意不符;

因为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温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增大CO的转化率,B项正确;

增大CO的浓度,平衡虽然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CO的转化率会降低,因此C项与题意不符;

D项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因此D项也不符合要求。

7.已知:

H+(aq)+OH-(aq)===H2O(l) ΔH=-57.3kJ·

mol-1。

对于下列稀溶液或固体之间的反应:

①HCl(aq)+NH3·

H2O(aq)===NH4Cl(aq)+H2O(l) ΔH=-akJ·

mol-1

②HCl(aq)+NaOH(s)===NaCl(aq)+H2O(l) ΔH=-bkJ·

③HNO3(aq)+NaOH(aq)===NaNO3(aq)+H2O(l) ΔH=-ckJ·

下列有关a、b、c三者的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  )

A.a>b>c>57.3B.a>b=c=57.3

C.b>c=57.4>aD.无法比较

强酸的稀溶液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H+(aq)+

OH-(aq)===H2O(l)的中和热为57.3kJ·

mol-1,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和水解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kJ·

mol-1;

以生成1mol水为标准,③反应中c=57.3,反应①中a<57.3,②中由于NaOH(s)溶解会放出热量,故b>57.3,C项正确。

C

8.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SO2(g)+O2(g)2SO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

L-1、0.1mol·

L-1、0.2mol·

L-1。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SO2的浓度为0.4mol·

L-1,O2的浓度为0.2mol·

L-1

B.SO2的浓度为0.25mol·

C.SO3的浓度为0.4mol·

D.SO2、SO3的浓度均为0.15mol·

可逆反应不能向一个方向进行到底,即平衡时任何物质浓度不可能为0,满足A则SO3浓度为0,满足C则SO2和O2浓度为0,均不可能;

若满足D,硫元素不守恒。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

L-1NH4C1溶液加蒸馏水稀释,溶液的pH不断减小

B.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7

C.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pH=7,则[Na+]=2[SO]

D.0.1mol·

L-1的NaHA溶液,其pH=4时:

[HA-]>

[H+]>

[H2A]>

[A2-]

10.下列叙述与图象对应符合的是(  )

A.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N2(g)+3H2(g)2NH3(g)在t0时刻充入了一定的NH3,平衡逆向移动

B.P2>

P1,T1>

T2

C.该图象表示的方程式为:

2A===B+3C

D.对于反应2X(g)+3Y(g)2Z(g) ΔH<

0,y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

由A图可以看出平衡逆向移动,如果在t0时刻充入了一定的NH3,v(正)应与平衡点相连,A项错误;

由先拐先平知P2>

T2,B项正确;

C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项错误;

温度升高,平衡将逆向移动,Y的百分含量将增大,D项错误。

11.归纳法是高中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做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①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有[Na+]+[H+]=[OH-]+[CH3COO-];

②对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③常温下,AgCl在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④常温下,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平衡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有:

Ka·

Kh=Kw;

⑤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

A.①④B.①②④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本题考查离子浓度比较、平衡常数、铜的精炼、平衡移动原理。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①正确,②比如减小该生成物的浓度,则平衡正向移动,但该生成物的百分含量减小,错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Cl-]前者大,因此AgCl在前者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些,③错误,Ka=[CH3COO-][H+]/[CH3COOH],Kh=[CH3COOH][OH-]/[CH3COO-],因此④正确,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是铜、铁、锌等金属溶解,阴极是铜析出,因此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⑤错误,故选A。

12.在一定条件下,Na2S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S2-+H2OHS-+OH,在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HS-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Ksp(CuS)<

Ksp[Cu(OH)2]

C.升高温度增大

D.加入MgCl2固体,HS-浓度减小

加入CuSO4固体,c(HS-)变小,说明Cu2+与S2-生成了CuS沉淀,平衡左移。

温度不变,所以水解平衡常数不变,A错误;

水解仅仅占总S2-的少部分,即c(S2-)>

c(OH-),而且Cu(OH)2和CuS不同类,无法得出该结论,B错误;

越热越水解,C正确;

Mg(OH)2溶解度较小,可能平衡右移导致HS-浓度增大,D错误。

13.如图甲为锌铜原电池装置,乙为电解熔融氯化钠装置。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装置中锌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铜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甲装置盐桥的作用是使反应过程中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保持电中性

C.乙装置中铁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Na-2e-===2Na+

D.乙装置中B是氯气出口,A是钠出口

甲装置为原电池,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错;

乙装置中铁为阴极,2Na++2e-===2Na,C错;

石墨为阳极,2Cl--2e-===Cl2↑,A为Cl2出口,B是Na出口,D错。

14.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I2(aq)+I-(aq)I(aq)。

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t/℃

5

15

25

35

50

K

1100

841

680

533

409

A.反应I2(aq)+I-(aq)I(aq)的ΔH>

B.利用该反应可以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

C.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

D.25℃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0

根据表中数据,温度升高时,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0,A错;

向混有碘单质的硫粉中加入含有I-的溶液,碘单质能溶解,B对;

向平衡体系中加入苯,I2能溶于苯,c(I2)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错;

25℃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由于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D错。

15.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Ksp[Fe(OH)3]<Ksp[Cu(OH)2]

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H+]与[OH-]乘积相等

D.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5分)

16.(9分)已知2A(g)+B(g)2C(g) ΔH=-akJ·

mol-1(a>

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C的浓度为ωmol·

L-1,放出的热量为bkJ。

(1)已知:

A(g)+X(g)2B(g) 

ΔH=-133.2kJ·

5A(g)+X(g)4C(g) 

ΔH=-650.4kJ·

则a=________。

(2)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由此可推知,表中T1________T2(填“>

”“=”或“<

”)。

T/K

T1

T3

1.00×

107

2.45×

105

1.88×

103

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molC,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为ckJ,C的浓度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