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联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9147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工程联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通信工程联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通信工程联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通信工程联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通信工程联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工程联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通信工程联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工程联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信工程联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2.1.技术规范

本工程系统联调遵循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99);

《铁路通信施工规范》(TB10205-99);

《铁路光缆同步数字系列(SDH)工程施工规范》(TB10219-99);

《铁路运输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8-2003);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TB10401.2-2003);

《铁路光缆PDH通信工程施工规范例》(TB10215-2000);

《铁路通信光纤用户接入网工程施工规范》(TB10222-2002);

2.2.相关体系

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2.3.本工程施工设计和其他相关资料

3.系统联调组织布置

3.1.组织机构

针对本段工程由多个公司施工、业务量较多的实际情况,我公司联调机构将减少管理层次,确定核心负责人,成立业务精、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联调小组,在XXX扩能改造建设指挥部的领导下,精心组织,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顺利完成联调任务,本联调工作的施工组织机构见图1。

图1联调工作的施工组织机构图

3.2.主要工作任务

按照施工设计的内容,参考既有通信业务进行系统调试。

由XXXX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承担整个调试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并联合各设备厂家进行调试,各施工单位在自己施工的区段内的车站配合进行端口的跳线和配合测试工作。

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统一的端口要求进行配线。

联调完后,由XXXX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提交联调测试报告和竣工验收报告。

各项指标测试完毕,各个通信业务达到开通状态。

等待开通。

3.3.人员安排和联调任务划分

人员安排和联调任务的划分见表2。

相关单位

区段

人员

联系电话

工作任务

XXX指挥部

全段

指挥整个系统的调试工作

XXXX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负责整个系统的调试工作

协助整个系统的调试、测试

XXXX电务处

XX至XX

负责车站设备的配线和设备间的跳线

XXXX

电务公司

XX至新XX

XXX至XX

传输设备

负责本设备的调试

接入网设备

交换机

数调

无线设备

XX电务段

金堂至XXXX

配合既有西段调试

铁通XX网管中心

XX

配合管内传输、程控交换机调试

XX调度所

调度工区

配合管内数调、无线列调调试

XX供电段

配合电力远动视频、数据通道调测

XX铁通

配合迂回通道调测

表2人员安排和联调任务划分表

4.联调内容(见附表)

注:

2M分配和接入网业务以设计图为准,若电务考虑设备管理、维护方便需调整相关电路,请以书面形式和时给XXX指来函协调。

5.系统联调工作计划

5.1.新建双线时间安排(XXX至XX)

1、各施工单位于5月5日至5月7日前完成西段(XXX段)信号中继站的传输设备、接入网设备、数调设备、无列设备的加电、单机数据加载和按统一标准进行配线(配线方式由设备厂家安装督导统一)。

2、传输设备厂家于5月5日至5月7日先完成本类设备的部分联调,主要为数调、接入网和环监提供2M通道。

5月7日至5月11日完成其余2M业务的联调,提供信号微机监测、电化远动通道、红外轴温通道等。

3、接入网设备厂家于5月7日至5月10日完成本类设备的联调。

多业务端机须在5月10前完成加电调试。

4、数调设备厂家于5月7日至5月11日完成本类设备的联调、试验。

5、新建双线电源环境监测纳入XX北网管,厂家于5月7日至5月11日完成本设备调试。

6、无列设备厂家于5月5日至5月11日完成车站台、区间台调试。

7、5月11日至6月14日对西段进行全线验收。

8、按照建设指挥部对通信专业的要求按期开通工作。

5.2.新建双线时间安排(XXX至XX)

1、各施工单位于5月25日至5月31日前完成东段(XX至XXX段)的传输设备、接入网设备、数调设备、无列设备的加电、单机数据加载和按统一标准进行配线(配线方式由设备厂家安装督导统一)。

2、传输设备厂家于6月1日至6月5日先完成本类设备的部分联调,主要为数调、接入网和环监提供2M通道。

6月5日至6月8日完成其余2M业务的联调,提供信号微机监测、电化远动通道、红外轴温通道等。

3、接入网设备厂家于6月6日至6月10日完成本类设备的联调。

多业务端机须在6月10前完成加电调试。

4、数调设备厂家于6月6日至6月11日完成本类设备的联调、试验。

5、XX至XX电源环境监测纳入XX东网管,厂家于6月7日至6月11日完成本设备调试。

6、无列设备厂家于5月25日至6月11日完成车站台、区间台调试。

7、6月12日至6月15日进行全线验收。

8、按照建设指挥部对通信专业的要求按期开通XXX东段。

5.3.调试仪表和机具安排:

表3调试仪表和机具安排

序号

设备机具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万用表

2

64K数据测试仪

3

2M通道测试仪

4

网络测试仪

5

音频测试仪

6

OTDR测试仪

7

光功率计

5.4.联调流程图

联调工艺流程见图2。

设备安装

加电热机

单机调试

跳线配线

配合联调

指标测试

光路指标

单机指标

系统指标

调试通道

分配业务

连接试验

开通

图2联调工艺流程图

6.系统联调和测试的主要内容

6.1.STM-4传输设备

6.1.1.硬件调试

供电电源:

接线正确,无短路、接地现象,电源电压应符合设备技术条件要求。

设置机盘:

各机盘硬件设置应符合设备运用条件,并按照设计要求插入相应位置(暂不插紧)。

工作电源:

插紧电源盘,使其工作,测量电源盘工作电压,应符合设备技术条件要求。

机盘工作:

插紧各机盘,应无异常情况。

设备与配线:

用误码仪检查每对配线的配置和设备的工作情况,配线应标志明确,数量与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无中断、混线、接地现象,设备应正常工作,无误码。

6.1.2.软件调试

对所需软件,经检查确认为正版后,装入设备。

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设计配置,设置各种网管参数,如站名、站号、系统号、保护倒换、勤务、时钟运用、口令等。

根据设计配置路由和数据。

6.1.3.测试内容

主要测试项目如下:

光接口:

参数有发送光功率,接收灵敏度,过载光功率,光接口输出抖动,光接口输入抖动容限。

电接口:

参数有接口比特率,接口波形,频偏容限,电接口输口抖动,电接口输入抖动容限。

映射与支映射。

指针调整。

支路映射抖动与结合抖动。

再生器:

再生器抖动产生,再生器抖动转移函数。

时钟:

时钟频率,牵引范围,失步范围,噪声产生,保持性能。

漂移。

6.1.4.测试方法

所有测试的第一步都是根据测试目的建立相应的测试通道。

接口波形:

测试仪器的配置见图5-34。

从示波器上分别观察各接口波形,应符合相应ITU-T模板要求。

接口波形应打印出来。

频偏容限:

测试仪器的配置见图6-1。

改变PG的时钟频率,直至

图6-1接口波型测试仪器配置图6-2频偏容限测试仪器配置

ED检测到误码,再将PG的频率值倒退一些,使误码消失,记下此

时的改变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就是该接口的频偏容限。

映射:

测试仪器的配置见图6-2。

在某一支路上接码型发生器(SDH测试仪送2M码型),在光发送端的相应径路上,检测应无误码,改变径路号,误码出现,则此映射径路正确,且无误码发生。

去映射:

测试仪器配置同图6-2。

SDH测试仪发送装有某支路信号的光信号,在对应支路上应能检测到该信号,并无误码;

改变发送端支路号,应检测到误码,则去映射径路正确并无误码发生。

光接口输入抖动容限:

测试仪器配置见图5-37。

用SDH抖动容限自动测试法进行测试,测试模板为ITU-TG.958,打印结果。

支路结合抖动:

测试仪器配置同图5-36。

分别在输入端的信号中加入图5-38所示(a)、(b)、(c)、(d)四种指针序列,并在相应支路按规定滤波器检测抖动,记入表格。

               图5-37光接口输入抖动

图5-36映射测试仪器配置  容限测试仪器配置

图5-38(a)极性相反的单指针

图5-38(b)规则单指针加一个双指针

图5-38(c)漏掉一个指针的规则单指针

图5-38(d)极性相反的双指针

6.1.5.端一端调试

从中心站(环行网时)或端站(线形网时)逐个站进行,每完成一个站的调测后(中心站或端站除外),与其上一个站进行中继段或复用段的测试与试验,此过程均借助网管进行。

中断段:

勤务调试。

中继段开销测试测试仪器配置见图5-39。

测试开销字节有A1、A2、B1、J0、D1~D3等。

图5-39中继段开销测试

中继段保护倒换试验。

复用段:

复用段开销测试,测试开销字节有A1、A2、B2、B3、D4~D12等。

复用段保护倒换试验,复用段内高阶和低价保护倒换试验。

复用段告警功能试验。

LOS(信号丢失)LOF(帧定位丢失)、LOP(指针丢失)、MS—AIS(复用段告警指示)、MS—RDI(复用段远端失效指示)等。

复用段误码和抖动测试。

复用段内2M支路抖动和误码测试。

6.1.6.全网调试

网内所有站全部调试结束后进行全网调试,调试内容和方法如下:

6.1.6.1.网管功能试验

在网管中心逐个调出各站,先检查网管通道和各站网管参数设置情况,再检查通路运用设置情况。

观察各站的发送、接收光功率,一方面是检查网管的此功能,另一方面观察整个网的大致运行情况,若发现故障,和时排除。

勤务试验。

通路保护倒换试验。

告警功能试验,分别发送LOS、LOF、LOP等,观察设备、仪表和网管的反应,三者应一致。

性能管理功能试验。

6.1.6.2.网络指标测试

SDH网络接口输出抖动。

PDH网络接口输出抖动。

误码性能。

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6.2.OLT、ONU设备

6.2.1.硬件调试

接线正确,无短路、接地现象,电源电压符合设备技术条件要求。

设备机盘:

插紧电源盘,使其工作,测量电源电压,应符合设备技术条件要求。

设备配线应标志明确,数量与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无中断、混线、接地现象。

设备应工作正常。

6.2.2.软件调试

对所需软件经检查确认为正版后,装入设备。

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设计配置,设置各种网管参数,如站名、站号、系统号、口令等。

根据设计配置各种运行数据。

6.2.3.单机测试内容

根据ITU—T诸建议,主要测试项目如下:

2M电接口:

参数有接口比特率,接口波形,频偏容限,接口输出抖动,接口输入抖动容限。

映射与去映射。

时钟频率,牵引范围(ITU—TG.810定义牵引范围是指时钟参考频率上特定标准频率的最大频偏,在此频偏范围内,时钟能达到锁定),失步范围,噪声产生,保持性能。

V5.2接口:

V5.2接口物理层测试,V5.2接口系统启动程序测试,V5.2接口PSTN呼叫协议测试,V5.2接口控制协议测试,V5.2接口BCC协议测试,V5.2接口保护协议测试,V5.2接口链路控制协议测试,呼叫通话测试。

64kb/s数据接口测试。

ISDN2B+D接口测试:

数字电话试验,半永久连接。

音频接口测试:

传输电平测试,衰减—频率特性,增益—频率特性,总失真,空闲信道噪音、串音。

自动电话拨叫试验。

6.2.4.测试方法

所有测试的第一步都是根据目的建立相应的测试通道。

V5.2接口测试

测试仪表的配置见图5-41。

测试时按照中国电信《接入网现场试验V5接口测试方法—第二册:

V5.2接口测试方法》,一步一步观看其信令是否符合规定。

64kb/s数据接口测试

测试仪器的配置见图5-42。

将数据分析仪与所要测的接口相连,在0LT上用网管将此一接口与另一相同接口做一连接,并将另一接口环回。

根据接口类型设定仪表与0LT上的接口类型与速率。

测试结果应无误码。

图5-41V5.2接口测试仪器配置

图5-42n×

64kb/s数据接口测试仪器配置

ISDN2B+D接口测试

检查从2B+D接口板到中配架的配线情况,考核2B+D接口板的工作性能,OLT或ONU对此信号的处理能力以和从ONU到OLT到交换机的传输能力。

数字电话拨叫试验:

测试配置见图5-43。

分别在OLT或ONU和两个2B+D接口上接两个NT1,各自接上数字活机。

在LE上给此端口分配号码,数字话机间互相拨叫电话,拨叫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

半永久连接测试:

测试配置见图5-44。

将TA接在OLT或ONU的一个2B+D端口上,在OLT上用网管将此端口与另一端口相连,并在另一端口上做一环回,将数据分析仪与TA相连,并按照端口类型设置仪表配置。

自动电话呼叫试验

检查从自动电话接口板到中配架的配线情况,考核自动电话接口板的工作性能、OLT或ONU对此信号的处理能力以和从ONU到OLT和从OLT到交换机的传输能力

图5-43数字电话拨叫试验测试配置图5-44半永久连接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见图5-45。

将普通话机接在OLT或ONU的Z接口上,在LE上给相应端口分配号码,进行话机间相互拨叫试验,测试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

音频2/4线接口测试

测试配置见图5-46。

将话路分析仪接在OLT或ONU的两个音频2/4线接口上,在OLT上用网管将这两个端口相连,然后按照6项指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相关规定。

图5-45自动电话呼叫图5-46音频2/4线

试验测试配置接口测试配置

6.2.5.端对端调试

从OLT所在站开始,逐站进行调测,每完成一个站,就与其上一个站进行端一端调试。

调试的主要内容有:

时钟设置与试验;

通道配置与测试;

保护倒换配置与试验;

勤务配置与试验;

告警功能配置与试验;

网管参数配置与试验。

6.2.6.全网调试

网内所有站全部调试结束后进行全网调试。

6.2.6.1.网管功能试验

在网管中心逐个调出各站,先检查网管通道和各站网管参数设置情况,再检查时钟和通路运用设置情况。

观察各个站的运行情况,若发现故障,和时排除。

进行网管的所有功能试验。

6.2.6.2.网络指标测试

2M链路接口输出抖动。

其他配置的音频或数据等通道的测试。

各项测试结果均应符合相应的指标要求。

6.3.数字调度电话系统

6.3.1.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在系统通电之前,应对环境进行检查,要求机房保持整洁,机房内的温度为15℃~30℃,相对湿度为40%~65%,电源电压为-36~-72V或设备安装说明书上的有关技术要求。

硬件检查:

在通电之前,应对以下项目做进一步检查:

印刷电路板数量、规格与安装位置正确无误;

机架内布线无断线和活头等现象,机架内无遗留螺丝、线头等杂物;

设备的各种选择开关置于指定位置上;

设备的各种熔丝规格符合要求;

设备内部的电源布线无接地现象;

各机架接地良好。

6.3.2.通电

通电前应在有关端子上测量主电源电压,确认正确后,方可接通电源。

6.3.3.硬件测试

设备通电后,检查设备上的状态指示灯,根据指示灯的显示判断各线路板的状态并依此分析线路板的故障。

6.3.4.维护台的安装与配置

将设备所需的操作系统装入维护台计算机。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

将数据管理系统安装在单独的硬盘分区下。

创建数据库,设定数据空间,导入数据,通过恢复数据库的方法创建数据库。

安装维护台管理系统。

按照设备的安装说明将设备厂家提供的安装光盘上的管理系统安装到计算机上。

安装通信服务器。

按照设备的安装说明将设备厂家提供的安装光盘上的程序组件安装到计算机上

安装数据库服务器。

按照设备的安装说明将设备厂家提供的安装光盘上的程序组件安装到计算机上。

6.3.5.功能试验和指标测试

按数调的功能逐项实验,并进行指标测试。

检查线路板的型号数量和安装槽位,按照系统功能要求(备份比例、车站站号)将拨码开关拨至相应的状态;

设备电源配线和地线连接要可靠;

车站分系统2M配线,利用传输网管判断上下行2M链路通断情况;

用户线、2B+D线以和维护台串口与主系统维护台接口和调试接口的连接。

  设备加电时,注意观察分析面板上各种指示灯的状态,发现问题和时处理。

设置维护台和车站的标识并配置好维护台车站的类型、IP地址、模块号、车站号等信息。

通过2M传输通道将所有车站分系统和主系统串在一个数字环上,建立起数调系统通道。

  根据设备实际配备的各种单板的型号和数量在维护台上相应车站的设备框里进行安装,收集、查看各单板的状态是否正常。

  根据调度运用情况为行调、电调、货调分配PCM时隙以共线方式连接所辖各车站。

  将模拟调度回线接进数字调度系统内,作为数字通道的备份,在数字通道局部或全部中断时,自动启用模拟调度回线对数字通道不能到达之处进行保护。

  在调度区段分界站点的值班员往往需要分别与两个调度区段调度员进行通话,因此在相邻两站需要设置两个区段调度电话。

根据工务、电务、水电、车务各专用系统和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的要求在系统数字环里分别提供相应的二、四线共线通道。

将PCM时隙按车站分段为相邻两站提供站间数字通道。

模拟站间行车回线作为站间数字通道的备份,主备通道切换自动进行。

对数字调度机、调度(值班)台进行全呼、单呼、组呼、会议呼叫、紧急呼叫或插入通话试验,并对系统的区间、站场、站间等其他通信业务进行试验。

  测试E1口的比特率、码型、误码率和抖动等指标应符合技术要求。

  对数字调度机和调度(值班)台有关的传输损耗、频率响应、增益随输入电平变化、杂音、总失真、串音衰耗、数字中继接口误码、2B+D接口误码、用户接口、铃流、信号音、扬声器输出功率、振鸣、过流过压保护等指标有所侧重的进行测试和抽测。

6.3.6.倒接开通

在调试完成后,进行设备的倒接开通,在开通中,先开通调度电话,再开通站间行车电话、站站场电话。

6.4.交换机调试

交换机为既有已经开通的交换机,只须跳接2M中继电路。

6.5.区间中继台调试

6.5.1.区间中继台调试

检查中继台包装箱有无破损,中继器外壳是否完好。

然后填写中继器开箱检查证,报监理签字。

区间中继台到货后,供货方应派专人与施工单位一起,对区间中继台单机的主要电特性进行检测。

具备条件时,对区间中继台进行高温试验和电源试验。

在电气化铁路上,区间中继台应该具备强大的防浪涌措施,能够承受-20%~+30%的电压波动。

测试方框图和说明:

如图5-59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对区间中继台的载波功率、门限静噪开启灵敏度、额定音频输出功率、接收门限、发射机启动时间等常规指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随机测试记录和铁标对照,其指标应符合表

图5-59常规指标测试示意图

5-12的要求。

表5-12中继器单机测试指标表

发射机

接收机

项目

发射机电性能

项目

接收机电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