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2885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docx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docx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

一、判断分析题

1.中央银行不能兼营商业银行业务。

课件答案:

正确。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金融危机之前,由自然的发展与演变过来早期中央银行的制度是很不完善的,一般都兼营商业银行业务的。

而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金融危机之后,现代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中逐步形成了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是一国货币信用制度的枢纽,是高于普通银行和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殊法人。

这些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又决定了现代中央银行不能继续像早期中央银行一样兼营商业银行业务。

网络答案:

正确。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确定了中央银行不能从事商业银行业务,不能面对个人和企业办理金融业务;否则回违背中央银行的宗旨。

2.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的多少,完全由中央银行决定。

课件答案:

错。

中央银行只能决定商业银行持有的法定准备金,而对于各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来说,是由各商业银行自身决定。

各商业银行自身持有的超额准备金有可能会受到中央银行决定的法定准备金率的影响,而不会完全由中央银行决定。

3.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对地区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不能主要看其能为本地区争得多少资金和规模。

网络答案:

正确。

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主要看其能否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4.中央银行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课件答案:

对。

中央银行作为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一国货币信用制度的枢纽,以及高于普通银行和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殊法人,是为了一国创造货币及信用流通工具,满足生产和流通,为了调节货币流通,稳定市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为了监督管理金融机构及金融业务活动,稳定金融市场,防范与化解金融危机,为了代表国家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监督管理一切涉外金融活动等等一切的需要。

这样的特殊的宗旨决定了中央银行的业务特征,使得中央银行不能像其他商业银行一样以盈利为目的。

5.商业银行可以用自己的负债交纳准备金。

网络答案:

错误。

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只能使用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或库存现金,这些都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而非负债。

6.提高人民银行的独立性,要求人民银行与政府完全独立,直接隶属全国人大的领导和管理。

(错,直接隶属于国务院)

7.中央银行对其存款一般不支付利息。

网络答案:

正确。

因为中央银行有货币发行的权力,不需要以利息作为手段吸收存款;中央银行如果要对存款支付利息,往往又要求中央银行有收入来源,增加中央银行工作的压力与难度。

8.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即是指中央银行的资本金全部归政府所有。

课件答案:

错。

中央银行的资本构成除了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之外,还有国家与民间混合所有、全部股份非国有、无资本金、资本为多国共有这些构成形式。

所以,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并不是指中央银行的资本全部归国家政府所有。

9.货币政策是调控社会总供给的政策。

网络答案:

错误。

所谓货币政策,就是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整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使之与总供给水平一致,从而稳定经济运行目标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手段是调控社会总供给,而目的是调控社会总需求。

10.判断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其长短期资产所占比重。

(错,主要看不良资产占比)

11.中央银行的资产应具有最大的清偿性。

网络答案:

正确。

因为中央银行的最重要职能是制定执行货币政策,搞好宏观调控,这就要求中央银行的资产应具有最大的清偿性。

12.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和透支,二者没有区别。

网络答案:

错误。

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

是中央银行主动,是有计划的,是短期的,有契约,要偿还,一般不会扩大社会总需求,独立性较强,属于经济发行,是有一定的限额,符合国际惯例;财政向央行透支:

是财政主动,是临时性的,从时间上来看是长期的,无契约,不偿还,会扩大社会总需求,独立性不强,是无限额限制,属于财政发行,不符合国际惯例。

13.中央银行总行和分支行的职能重心是一致的,均表现为“服务、调节、监管”三大职能。

课件答案:

错。

中央银行总行职能为“服务、调节、监管”三大职能,而分支行的职责应定位于政策信息反馈、金融服务支持、金融环境建设三大职责。

14.流通中的现金既是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又是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

网络答案:

正确。

商业银行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用以发放贷款,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

央行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为了怕商行出现破产、资金运作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要对所有的商业银行征收上来的存款,收取存款准备金,所以说流通中的现金既是商行的资金来源又是央行的.

15.持有中央银行股票与持有一般公司股票,二者并无区别。

网络答案:

错误。

持有中央银行股票与一般公司股票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持有中央银行股票没有参与投票决策的权力。

16.存款保险制度对中央银行监管和商业银行经营都是完全有益的。

(错误,对商业银行有成本的提升也许不利)

17.中国人民银行应实行利润留成制而不是预算制。

网络答案:

错误。

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利润留成制实践中会造成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以赢利为目的,这与中央银行的性质与宗旨是相违背的。

实行预算制才符合国际惯例。

18.再贴现政策既能影响社会资金流向,也能影响社会资金流量。

课件答案:

对。

(1)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

再贴现利率影响到商业银行以及其它存款货币金融机构的筹资成本,进而它们的筹资意愿和能力,从而调控商业银行以及其它存款货币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和全社会的资金供给和需求。

(2)通过规定何种票据具有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再贴现票据的资格的规定,主要是影响商业银行和全社会的资金投向。

(3)通过计划与分配再贴现的额度。

(4)通过实行差别优惠再贴现利率。

(5)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运用,可以实现既调控资金流向又调控资金流量的货币政策目标。

19.根据“不干涉金融业内部管理”原则,中央银行不应限制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

(错误,贷款集中度是从风险角度考虑的,属于央行的监管范围)

20.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应低于同业拆借的利率。

课件答案:

错。

一般来说,同业拆借利率是以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为基准,再根据社会资金的松紧程度和供求关系由拆借双方自由议定的。

由于拆借双方都是商业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其信誉比一般工商企业要高,拆借风险较小,加之拆借期限较短,因而利率水平普遍低于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

21.加强金融监管,要求中央银行集中和垄断金融监督管理权力。

(错误,央行主要是宏观调控,营造宽松的环境。

而银监会主要行使金融风险控制的管理权力)

22.“菲利普斯曲线”一样适合于分析解决我国经济金融中的问题。

课件答案:

错。

我国在经济转型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通胀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胀率与工资增长率无长期稳定负相关性,因而不宜套用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及政策导向治理我国通胀与失业。

23.利率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的中介指标。

课件答案:

错。

在我国不适宜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这主要是我们的市场化程度决定的。

首先,在我国缺乏一个公认的、具有一定权威性与影响力的基准利率。

其次,我国的国民经济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不足。

再次,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建设程度不足。

二、简述题

1.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内容及必要性。

答:

1.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内涵:

指中央银行在政府的干预和指导下,根据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目标,独立地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责、独立的完成中央银行的任务。

2.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内容:

(1),独立的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

(2),独立地发行货币;(3),独立地管理金融市场、调控宏观经济。

3.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必要性:

(1),避免政治性经济波动产生的可能;

(2),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需要;(3),因为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业务有一定的专业性与技术性;(4),因为中央银行是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和捍卫者;(5),为了搞好金融监督与管理。

2.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含义、内容、特征。

答:

1.所谓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也就是金融政策。

它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2.货币政策的特征。

一般说来,货币政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而不是微观经济政策。

(2)货币政策是一种调整社会总需求的政策,而非调整社会总供给的政策。

(3)货币政策是一种间接的控制措施,而非直接的控制措施。

(4)货币政策是一种较长期的经济政策,而非短期的经济政策。

3.货币政策的任务。

主要有三项:

(1)使货币的供给不成为重大经济波动的根源,从而维护、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

(2)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提供一个稳定的、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3)对来自其他方面的经济干扰因素发挥抵消作用,即通常所讲的逆经济风向而行的作用。

3.金融监督管理的含义、目的、原则。

答:

金融监督管理的原则:

(1),依法监督管理原则;

(2),适度竞争原则;(3),不干涉金融业内部管理原则。

金融监督管理的目的:

(1),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督管理,保护广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利益;

(2),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督管理,增进市场的信心;(3),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努力减少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稳定。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推广金融稳定;保证稳定发展;)

衡量一国金融监督管理体制是否有效的标准,不在于其外在形式,关键看其能否与本国经济金融业的发展相适应,能否真正维护存款人与合法债权的利益,能否有效维护金融法律与法规的全面贯彻实施,能否有效地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不是在短期内根据某国的金融监督机构管理体制建立起来的,没有一个既定的模式)

4.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对我国中央银行提出的新要求。

答:

全球金融危机主要通过四大传导机制对我国银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与国外金融市场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全球金融市场或繁荣或萧条的大背景。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使得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了。

在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形势面前,中国不可能一枝独秀。

在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我们必须承受全球经济一体化产生的风险和成本。

第二,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中国实体经济受到致命的伤害,比如部分企业关停并转,业绩下滑,还本付息的能力严重下降,这有可能造成银行不良资产率升高,从而使银行的业绩受到影响。

第三,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消费能力下降,中国出口下滑,进出口企业业绩受到影响,银行对这些企业的贷款可能变成坏账、呆账。

第四,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部分主要国家由于金融形势恶化出现资金需求上升供给减少的情况,从而导致中国的外资流入有可能减少,这对中国银行业也有负面影响。

最近境外机构投资者对中资银行股权的抛售就是最好的佐证。

5.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与发展三个阶段的代表国家及其原因。

答:

阶段

时期

代表国家

主要背景与原因

1694年到

1913年

1694年英格兰银行

1800年法兰西银行

1814年荷兰银行

1875年德意志银行

1882年日本银行

1913年“美联储”成立

(1)这些国家是世界上商品货币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中央银行也建立最早。

(2)客观上主要是本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必然产物。

(3)政府融资便利的需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近十年

1924年澳大利亚中央银行建立

1928年,旧中国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建立

1935年印度、加拿大、阿根廷中央银行建立

(1)一战后,国际性经济、金融恐慌严重;

(2)1920年布鲁塞尔国际性经济、金融会议要求;

(3)国际金融势力的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