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计算技巧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8828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计算技巧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计算技巧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计算技巧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计算技巧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计算技巧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计算技巧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

《对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计算技巧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计算技巧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计算技巧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

(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落实新课标的需要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一直在考虑当前的课堂实施是高效,还是低效?

于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便被凸现出来,现行的课堂教学现状在经过多年来教改洗礼之后,虽然有所改观,但仍然令人担忧。

课堂上,空泛的教材,加上冰冷的作业,几乎成为学生唯一的信息源,它们远离生活情境,缺乏情感,单调枯燥,在学生不情愿的情况下接受老师传递的知识。

长期以来,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

特别在进行了中小学数学衔接问题的研讨后,中学教师提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小学生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再回顾以前所听过的有关计算教学的课例,以及学生计算能力的测试。

我们觉得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要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原理;

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

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所以我们在“塑有智慧的教师,育有个性的人才”的办学理念下,选择了“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研究”的课题,试图开拓一条有关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之路。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注意、思维等能力的发再次让这个小孩接触火焰时,不等靠近,他就会把手往回缩。

实验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迅速反应能力,只有通过学生亲自去实践、去尝试,逐步形成对数字的快速认识反应。

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分析清楚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方可防患于未然。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进行计算教学,既应让学生切实掌握好与计算有关的数学知识,还需要组织好有针对性的多层次、多方位、多种形式的练习。

为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计算能力的形成得到同步发展。

二、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的目的,是活跃计算教学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激励诱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真正凸现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是为学生主体服务的。

《数学9课程标准》强调:

计算教学时,应通过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要鼓励算法多样化,要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

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学生非智力因素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感觉和知觉的发展,培养各种能力,从而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缺乏主动权的问题,以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课题组成员、分工、实验对象

1、研究的对象:

临潼小学三年级学生。

2、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成员:

缑香利,石晓娟,胡海燕,柴洁,李丽,李晓丹,卢宣

人员分工:

(1)缑香利全面负责课题的管理;

(2)石晓娟,胡海燕负责材料的收集和档案管理;

(3)柴洁,李丽,李晓丹,卢宣负责小学三年级数学的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三)研究周期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调查研究,分析错因。

 

通过对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调查问卷研究,我们认真分析了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算法和算理不明。

经调查,有7%右的同学在计算时的错误是由于对算法和算理不明确而造成的。

(2)轻视口算和估算。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

虽然许多教师知道口算、估算的重要性,但部分教师被动地进行口算训练,认为估算的作用不大,当教材涉及时进行,不涉及时不进行或偶尔进行训练。

调查中有些学生把口算题当成笔算来做,习惯于精确计算,不愿意进行估算,甚至有部分教师明确向学生提出口算题就用笔算来解!

(3)缺乏兴趣,没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调查发现,尽管班情、学情不同,但学生对待计算的兴趣却普遍不高,而且随着年级越高兴趣就越低。

没有好的兴趣也没有好的习惯。

调查显示,近78%的学生认为计算做错的原因是因为"

粗心"

造成的。

有少部分同学没有养成审题的习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审题不够认真,做数学题只读一遍就开始运算。

学生草稿习惯也不容乐观,根据教师的课堂观察,大部分的学生虽然有草稿本,但草稿本上的字迹潦草、散乱;

相当一部分学生作业没有固定的草稿本,有在课本的空白处、课桌的面上等到处打草稿的现象,甚至还有有学生在手掌心上打草稿……这些现象是造成计算错误的重要因素。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性总结):

探索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及技巧。

(1)理解计算的算理,才能真正掌握计算的算法。

(2)加强学生对口算和估算的训练。

口算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技能。

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度和熟练度的制约。

因此,要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切实打牢计算基础。

小学口算的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基本口算和简捷速算。

作为笔算基础的基本口算,如:

20 

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等,要求学生作到准确熟练、脱口而出。

要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

教师每节课可根据教学内容课前可安排2-3分钟时间进行口算训练,或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有机渗透口算训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

小学阶段,估算的形式一般是口算或目测,它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教学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估算训练,明确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技巧、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加强学生对运算技巧的培养。

小学二年级已经学过乘法口诀。

学生在计算时要学会运用乘法口诀帮助加减计算。

(4)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第三阶段(总结后再实施阶段):

全面实施课题方案,边实践,边提高,边总结,逐步完善课题方案,按计划实施。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经验总结阶段:

通过实际情况进行归纳、检测、论证,撰写结题报告,总结和提高。

(四)研究方法

(1)文献学习法:

通过查阅学习网上的相关研究成果资料和文献著作,提高理论水平,为下一步的实践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调查法:

利用课余时间走访有经验的教师及学校教学骨干,以访谈和听课的形式进行我校低年级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准确把握问题的根源,使实践研究更有针对性。

对学生进行测试通过测试,调查分析了解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3)个案研究法:

用于研究不同层次学生口算速度及正确率的提高。

(4)实验研究法:

在常态的教学情况下,选取一定量的教学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取得实验经验后,再大范围地推广,围绕课题理论,设计,实施,评价等各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5)比较分析法:

对实验对象定期检测,及时对取得数据进行分析,练出经验及时矫正,完成实验方案。

(6)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撰写有一定价值的经验论文,采取总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验策略,有记录,有检测,有总结,定期进行和定性分析。

(7)行动研究法:

所谓行动研究,就是“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并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的一种方法。

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研究、提高。

三、研究的过程与措施。

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具体操作方法

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

新大纲指出: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呢?

(一)用“凑十法”口算。

根据式题的特征,应用定律和性质使运算数据“凑整”:

1、加数“凑整”如27+8+3=?

启发学生:

几个数相加,如果有几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把几个数相加。

2、运用减法性质“凑整”。

如:

100-26-14=?

启发学生说出思考过程,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学生总结出: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如果减数的和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把减数先加后再减。

这种口算比较简便。

(二)乘法口诀在计算中的运用。

根据算式特征。

应用乘法口诀。

28+16=?

学生先加个位,启发学生想乘法口诀二六十二,8比6多2,结果就比12多2得14.37-29=?

学生先减个位,算17-9想口诀二九十八,17比18少1,18-9得9,17-9的结果就是8.学会运用乘法口诀对加减法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三)每堂课上安排练。

每节数学课教师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多种形式变换练。

例如:

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

通过实验研究出了一套有效训练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教学中,要紧紧依靠教材,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现有智力水平进行教学。

讲清数字与数位的关系,数和形的关系,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配合教具、学具的使用,从直观教学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口算的积极性,形成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二)练习中应采用口算、笔算相结合的方法。

在计算时,让学生先说出口算方法,再让学生说一说笔算方法。

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了解口算与笔算的联系与区别,对新知识加深记忆。

(三)在进行口算练习时,要注意因材施教。

同一个班的学生,计算能力不完全相同。

如果用一个标准要求,有的学生就会精力过盛无所事事;

有的学生就会完不成任务,失去练的信心。

因此,口算练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坡度,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科学安排口算训练口算训练要有计划性和系统性《新课标》对各年级的口算教学都有明确的要求,老师应据些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学与训练,把口算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之中。

对于何时练什么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持之以恒,坚持天天练。

1,课堂上全班集体训练口算题(5分钟左右)

2、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和组员轮流出题训练;

3、充分利用课本上习题当中的口算题,采用“开火车”“对抗赛”等多种形式训练;

提高计算能力。

4、师生共同收集错题集;

5、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较弱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几点回顾与反思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让教师对小学的数学教学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使得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逐步改正。

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责任心。

在口算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算理,就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口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又能加深对算理的深刻理解。

但是小学生的思维形式尚处在直观形象思维的阶段,他们认识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一般要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活动,概括为伴有词语的表现,保留在头脑中,进而借助于表象在练习中形成思维定势。

如:

进位加法,都是通过摆小棒,移小棒,凑小棒的操作活动,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找规律,让学生强化理解记忆。

小学生的思维表象性强,易定势,如果得不到合理训练,很难形成技能,因此在口算训练中我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

旧知识和新知识一起练。

针对小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得快,但遗忘也快的特点,我采用新旧知识同步练习,从而减少学生对知识的遗忘,如:

二年级口算,就是把一至二年级所有类型的口算练习整合一些口算卡片上,使新旧知识能互相沟通,也加深对新旧知识的印象,减少对知识的遗忘。

这样训练可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时又复习旧知识,同时还能进一步认识加、减、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认知结构。

第二:

多种算法结合起来练。

计算是通过眼看题,口说得数;

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计算方能算出得数,难度较大。

所以口算时眼、耳、脑、口等多种器官同时参与练习,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训练形式。

在口算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他们结合起来交替使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为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打下基础。

第三:

多表扬和多鼓励。

孩子们需要表扬和鼓励,枯燥的口算很快会让学生失去练习兴趣。

教师除了改变口算比赛的形式外,更需要给学生积极的表扬,赞美、鼓励等都是很好的评价方法。

第四:

必须坚持培养良好的口算习惯。

在口算过程中,学生的书写习惯能直接影响口算的情况,从教学实践中,我们能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为了单纯的追求书写的速度,学生的数字或者符号写得潦草,导致下一步算错看的例子不胜枚举;

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书写要严格要求,保证书写时卷面整洁,数字清楚工整。

另外,检验是计算必不可少的步骤,而学生不检验的习惯和和检验了也老出错误的让老师感到头痛。

不检验的原因有三:

过于自信;

依赖家长和老师检查;

急于做完作业去玩。

据统计,在计算中,80%的错误是由于学生不良的计算习惯造成的。

所以我们更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虽然我的课题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不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操作层面肯定还有一些不足,这都需要在将来的教学中继续进一步的完善。

总之,虽然我们的课题研究马上就要结题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课题研究的结束,只要我的口算教学在继续,我的课题研究就会继续下去,我将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它将继续伴随我的数学教学生涯进行下去,直至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更加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