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锉配凹凸体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8457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98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锉配凹凸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模块锉配凹凸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模块锉配凹凸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模块锉配凹凸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模块锉配凹凸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块锉配凹凸体Word文档格式.docx

《模块锉配凹凸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锉配凹凸体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块锉配凹凸体Word文档格式.docx

图4-3

技能训练

一、工艺分析

1.毛坯

尺寸为62mm×

82mm×

8mm的Q235钢。

材料选用Q235钢,这是一种常见的普通碳素结构钢。

杂质较多,但冶炼容易,工艺性好,价格便宜,产量大,在性能上能满足一般工程结构及普通零件的要求,常用于受力不大的机械零件。

Q235含义为屈服点为235MPa的碳素结构钢。

2.工艺步骤

1)检查毛坯。

2)如图4-4所示,粗、精加工平面A;

再以A面为基准,加工平面C,并保证两者的垂直度和各自的平面度。

3)精加工A的平行平面B。

4)按加工所得两平行平面的实际尺寸,计算出中心位置尺寸L/2。

用高度游标卡尺,以A面为基准划中心线1。

5)将工件翻转后以B面为基准,划中心线2。

如果中心线1、2重合,则中心线位置准确;

如果不重合,如图4-4b所示,将高度游标卡尺调到中心线1、2中间的位置,再次划线。

反复进行,直到分别以A、B两面为基准,所划的中心线重合为止,如图6-4a所示。

6)以对称中心线为基准划出其他位置线。

7)以相邻面为基准,划出另外两条线。

图4-4

8)以中心线和底平面为基准,划出两个孔的位置。

9)检查尺寸,打样冲眼。

完成划线工序,如图4-5所示。

二、操作要求

1)划线前应看懂图样。

2)为了能对凸形体的对称度进行控制,60mm处的尺寸必须要测量准确。

实际操作时,可以取多点的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精度。

3)对划线、尺寸反复校验,确认无误后,才能打样冲眼。

三、注意事项

1)使用千分尺时,一定要注意读数方法。

读千分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当棘轮装置发出咔咔声后,并轻轻晃动尺架,手感到两测量面已与被测表面接触良好后,即进行读数,然后反转微分筒,取出千分尺。

另一种方法图4-5

是用上述方法调整好千分尺后,锁紧,取下读数。

2)凹凸体盲配加工的难点在于尺寸的控制。

因此,从划线开始,每一步工序都要适时检测,以保证尺寸准确。

3)加工前必须检测毛坯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①尺寸是否大于60mm×

80mm(用游标卡尺或金属直尺测量)。

②厚度是否为8mm(游标卡尺测量)。

③基准面的平面度是否合格(刀口形直尺测量)。

4)工件在检测之前必须先去除毛刺,并对测量面和被测量面进行清洁。

5)加工过程中,基准面需要用软钳口保护。

任务二加工凸形体

零件图

如图4-6所示。

本任务主要学习用间接测量的方法控制工件的尺寸精度,学会计算有对称度要求的凸形体工艺尺寸。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能完成如图4-6所示工件。

一、深度尺寸

mm的间接控制

图4-6

由于测量手段限制,深度尺寸

不能直接测量保证精度,需要采用间接测量法。

外形尺寸

mm已加工成形,以L表示其具体尺寸。

通过控制尺寸L1(易于测量),间接保证深度尺寸L2的精度。

L1的极限尺寸需要计算获得。

根据图4-7可得

L1=L-L2,根据L2公差,可得

L1max=L-14.973mm

L1min=L-15mm

式中L------外形尺寸

L1-----通过测量控制的尺寸图4-7

L2-----间接控制的深度尺寸

二、对称度的间接控制

1.先去除一个角

如图4-8所示,先去除一个角,控制尺寸X1。

其数值将影响尺寸

mm,并同时保证对称度公差。

X1计算如下:

X1=X/2+X2/2±

Δ

X1max=X/2+X2max/2+Δ=X/2+10.03mm

X1min=X/2+X2min/2-Δ=X/2+9.9535mm

式中X--------已加工出外形尺寸(定值)(mm)

X1-------需控制尺寸(mm)

X2-------凸台尺寸(mm)

Δ--------对称度公差的一半(mm)

即X1=X/2+

mm

虽然当X1保证尺寸X/2+

mm,在下一步骤中可能合格,但下一步骤同时保证尺寸和对称度难度较大,应尽可能使X1接近公差带中值X/2+9.99175mm。

2.再去除第二角

如图4-9所示,计算工艺尺寸X2。

X2应符合尺

寸公差,还要同时保证对称度,即(X1-X2)与(X-X1)图4-8

之差小于对称度公差0.06mm。

[问题]本工件加工外形尺寸时,宽度实际值X=59.96mm,符合尺寸要求60h10(

),试计算去除第一角时的测量尺寸X1。

解:

X1max=X/2+X2max/2+Δ=X/2+10.03mm=40.01mm

X1min=X/2+X2min/2-Δ=X/2+9.9535mm=39.9335mm

测量尺寸X1=

mm

[问题]如去除第一角时X1的实际尺寸是40.00mm,符合加工要求,试计算去除第二角时,凸台X2的允许范围。

根据题目和图4-1标注,(X1–X2)的范围是20.000~20.033mm,图4-9

而X–X1=19.96mm

只有当(X1–X2)的范围是20.000~20.02mm时,才能保证满足(X1–X2)与(X–X1)之差小于0.06mm.

[结论]凸台尺寸X2的允许范围是

mm。

[注意]由于X1(40.00)距尺寸“

mm”的中值较大,为保证对称度,X2的公差变小,增加了加工难度。

三、整形锉的使用

整形锉俗称什锦锉,如图4-10所示,主要用于对零件进行整形加工,修整零件上细小部位的尺寸、形状位置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小型锉刀的握法如图4-11所示。

整形锉刀是小型锉刀,可以采用图4-11的握法,也可以采用如图4-12的握法。

二、清角的方法图4-10

工件结构中内角有多种类型,如图4-13所示。

图4-11图4-12

其根部若没有工艺孔或退刀槽,加工的难度很大,需要清除角根部的材料,称为清角。

清角使用的锉刀,可以是整形锉,也可以是被磨了侧边锉纹的锉刀,以保证锉削时锉刀的侧齿不破坏已加工面。

同样,清角使用的锯条也需要进行修磨。

1.工具的修磨

(1)锉刀的修磨选定锉刀工作表面后,将两侧的侧齿用砂轮磨去,其断面形状如图4-14a所示,呈等腰梯形。

[说明]

锉刀的侧面与底面的夹角可根据工件的内角确定,一般地均小于工件内角的数值。

(2)锯条的修磨选用中齿或细齿锯条,将锯路磨去,其断面形状如图4-14b所示,工作部呈等腰三角形。

2.操作步骤

1)用钳工锉(普通锉)将工件加工成如图4-15a所示。

2)用磨去锯路的锯条,将圆角沿角一部分线锯至内角的根部,如图4-15b所示。

3)用已修磨侧齿的锉刀将被分成两部分的圆角锉去(图4-15c)。

[说明]清角时,锉刀与锯条需要配合使用。

[问题]清角的作用是什么?

答:

需要清角的内角,一般情况下都会需要与其他零件的外角进行配合。

如果内角不清角,则在配合时,外角的尖部就会与内角的根部发生干涉。

任务一完成后的零件(图4-5)。

工艺步骤见表4-1。

表4-1

步骤

加工内容

图示

1

钻工艺孔

2

选择一个角,按照划好的线锯去一个角。

粗、精锉两垂直面。

根据80mm处的实际尺寸,通过控制65mm的尺寸偏差,保证

同样通过控制40mm的尺寸偏差,保证20mm的尺寸公差和凸台的对称度。

3

按照划线锯去另一角。

用上述方法保证尺寸公差和对称度公差。

1)控制好锉削姿势,并加以强化。

2)保证尺寸。

3)保证形位公差。

4)采用顺向锉。

5)粗加工时,加以按线加工;

精加工时,一定要按照计算好的工艺尺寸进行加工。

6)加工时,必须按照工艺步骤操作。

由于受到测量工具的限制,不能先锯去两个角,然后再锉削。

1)凹凸体锉配主要应控制好对称度误差,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来控制工件的尺寸精度,必须要控制好有关的工艺尺寸。

若要用好工艺尺寸就得会计算工艺尺寸。

2)为达到配合后的转位互换精度,加工时必须要保证垂直度要求。

若没有控制好垂直度,

尺寸公差合格的凹凸体也可能不能配合,或者出现很大的间隙。

3)在加工凹凸体的高度(15

和15

mm)时,初学者易出现尺寸超差的现象。

任务三加工凹形体

如图4-16所示。

本任务主要学习如何加工凹形体。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掌握锉配的方法,掌握如何加工有对称度要求的工件,并完成图4-16所示零件加工。

一、锉配的方法:

图4-1所示零件为盲配,就是通过保证两个零件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来达到配合的目的。

有时,会用锉削加工的方法,使两个互配零件达到配合要求,这种加工称为锉配。

锉配时,由于外表面容易达到较高的精度,所以一般先加工凸形体,后加工凹形体。

加工内表面时,为了便于控制,一般均应选择有关外表面作测量基准,切不可为了能配合上,而随意加工。

在做配合修锉时,可以通过透光法和涂色显示法来确定修锉部位和余量。

图4-16

二、打排孔的方法

1.划线

(1)划加工轮廓线根据图样所标注的尺寸,划出加工轮廓线,图4-17所示为凹形轮廓划线。

(2)划排孔中心线根据钻排孔用的钻头的直径,划出排孔的中心连线,在加工轮廓线和排孔中心上打样冲眼,如图4-18所示。

[说明]

①排孔的中心连线到加工轮廓距离=排孔半径+0.2mm。

②排孔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排孔孔径。

[注意]图4-17

①排孔间孔壁要求相切。

②划线完成后必须要用游标卡尺检测划线尺寸的正确性。

③加工轮廓上的样冲眼深度较浅,排孔中心上的样冲眼较深且圆。

2.钻排孔

按照划线所确定的各排孔中心,沿单方向依次钻出排孔,如图4-18所示。

[注意]

①钻孔前需要仔细检查钻床各手柄和开关。

图4-18

②由于钻头直径比较小,需将转速调高,一般为台钻的最高转速。

③工件采用机用平口钳装夹。

二、錾切余料的方法

1.开式结构余料的錾切

余料可直接插回母材中的结构,称为开式结构。

[说明]本教材模块六中凹件的余料即为开式结构余料。

去除开式结构余料的方法有:

(1)锯錾法锯錾法是在底边钻排孔后,再用锯削的方法锯出两侧面,最后用錾削的方法錾去余料。

[注意]当工件的厚度较小,此方法会使工件变形,开口的尺寸增大。

(2)锯折法锯折法是在底边钻排孔后,再用锯削的方法锯出两侧面,最后用手钳夹住余料,将其从排孔处折断的方法。

①此方法主要用于厚度较小的工件。

②厚度较大的工件用此方法时,可先用錾子在排孔的两侧直径连线处各錾出一条缺口。

2.闭式结构余料的錾切

余料只能嵌回母材的结构,称为闭式结构。

对于闭式结构,由于不能直接沿着划线锯削加工表面,所以一般情况下可先钻一个工艺孔,然后再穿入锯条,待锯条安装到锯弓上,再将余料锯成若干块,如图4-19所示,最后分别錾去被分割成多块的余料,如图4-20所示。

[说明]工艺孔直径需大于锯条的高度,特殊情况下,可磨去锯条的顶部,以降低其高度。

[注意]錾切余料时,最好将工件平放在台虎钳的砧部进行錾切。

[问题]錾切闭式结构余料时,一般情况下为什么要先将余料分割后再进行錾切?

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錾切余料时,余料将产生变形,尺寸将会增加。

②闭式结构中没有空间可以容纳增加的尺寸。

③余料被分割后,錾切时产生的变形小,尺寸增加也少。

三、内角度样板的使用

对于闭式结构中内角度的测量,使用游标万能角度尺或直角尺是不易测量的,通常情况下可使用角度样板检测内角度是否合格。

内角度样板检测角度,方法为透光法,如图4-21所示。

内角度样板只能对内角进行定性测量,无法测得具体数值。

[说明]内角度样板可用线切割加工。

四、内部结构的测量

内部结构一般被称为孔。

配合件当中,凹件的配合部为内部结构。

其尺寸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种。

1.直接测量法

用游标卡尺的内测量爪直接测量内部结构的尺寸。

[注意]直接测量法多用于圆孔或工件外表面形状不规则结构的测量。

2.间接测量法

用千分尺测量工件实体部分的尺寸后,再用工件的外部尺寸减去实体部分的尺寸的测量方法。

如图4-22所示,内部水平方向尺寸L=L1-L2-L3。

[注意]间接测量法主要用于非圆的内部结构且工件外表面形状规则的结构测量。

五、配合间隙的测量

测量配合间隙可用塞尺,对于具有对称结构的配合件,测量配合间隙时需要将配合面调换后再进行测量,所得到的间隙最大值为配合间隙。

测量方法如下:

1)按照图样上规定的配合间隙,选出相应厚度的塞尺。

2)分别检测本次配合中各配合面的间隙,当塞尺能进入配合面接触宽度超过1/3时,则将塞尺的厚度增大一级再作检测,直至测出间隙的尺寸。

3)拆除配合,将某一工件视为固定,另一工件按同一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后再进行配合。

4)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至将所有的配合面间隙检测完毕。

[注意]

①工件配合前需去毛刺。

②使用塞尺前,需将其工作面擦净。

任务二完成后的零件。

工艺步骤见表4-2。

1)在钻排孔时,由于小直径钻头的刚性较差,容易损坏弯曲,致使钻孔产生倾斜,造成孔径超差。

用小直径钻头钻孔时,由于钻头排屑槽狭窄,排屑不流畅,所以应及时地进行退钻排屑。

2)加工凹形体前,应确保60mm的实际外形尺寸和凸形体20mm的实际尺寸已经测量准确,并计算出凹形体20mm的尺寸公差。

3)修锉时可以使用推锉。

4)加工结束后,锐边要倒角、清除毛刺。

1)在加工垂直面时,要防止锉刀侧面碰坏另一个垂直面,可以在砂轮上修磨锉刀的一侧,并使其与锉刀面夹角略小于90°

,刃磨好后最好用油石磨光。

2)清角时,锯削深度不能超过划线。

3)工件只需要去毛刺,无需倒角。

表4-2

钻排孔

去除凹形体多余部分

粗、精锉凹形体各面,达到与凸形体配合的精度要求

4

锯削,达到(24±

0.5)mm,留有小于2mm的余量不锯

任务四孔加工与攻螺纹

本任务学习刃磨麻花钻和铰孔,掌握通过钻—扩—铰的工艺保证孔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的方法,要求孔的精度达到9级,表面粗糙度Ra≤3.2μm。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完成图4-1所示零件加工。

一、刃磨麻花钻

1.麻花钻的结构

麻花钻是应用最广的孔加工刀具。

通常直径范围为0.25~80mm。

麻花钻的工作部分有两条螺旋形的沟槽,形似麻花,因而得名。

钻头的前端经刃磨后形成切削部分。

标准麻花钻的切削部分,如图4-23所示,由“五刃六面”组成。

图4-23

(1)“六面”两螺旋槽表面是前刀面,是切屑流出的表面。

切削部分顶端的两个曲面是后刀面,是与正在加工的表面相对的面。

钻头的两螺旋侧面的窄表面是副后刀面,是与已加工的表面相对的面。

副后刀面又称棱边。

(2)“五刃”横刃(1条):

后刀面与后刀面的交线;

主切削刃(2条):

前刀面与后刀面的交线;

副切削刃(2条):

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

2.标准麻花钻的顶角

①如图4-24所示,标准麻花钻的顶角2φ=118°

±

图4-24

②顶角的大小可以根据加工条件由钻头刃磨时决定。

③顶角的大小影响主切削刃上轴向力的大小,顶角愈小,则轴向抗力愈小,切屑变形愈大,排屑愈困难,会妨碍切削液的进入。

[注意]钻削硬材料时,顶角应取小值。

3.麻花钻的刃磨要求

①顶角2φ为118°

,两个φ角要相等。

②外缘处的后角α0为10°

~14°

③横刃斜角ψ为50°

~55°

④两个主切削刃长度应相等。

⑤两个主后刀面应刃磨光滑。

4.麻花钻的刃磨口诀

口诀一:

“刃口摆平轮面靠”。

“刃口”是主切削刃;

“摆平”是指被刃磨部分的主切削刃处于水平位置;

“轮面”是指砂轮的表面。

图4-25

[注意]右手握住钻头头部,左手握住柄部,如图4-25所示。

口诀二:

“钻轴斜放出锋角”。

意思是钻头轴心线与砂轮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锋角”即顶角“118°

的一半”。

它是钻头轴线与砂轮圆柱素线在水平面内的夹角,如图4-25a所示。

这个角度直接影响了钻头顶角大小、主切削刃形状和横刃斜角。

口诀三:

“由刃向背磨后面”。

这里是指从钻头的刃口开始沿着整个后刀面缓慢刃磨。

这样便于散热和刃磨。

刃磨时要观察火花的均匀性,及时调整压力大小。

[注意]在刃磨过程中要经常冷却钻头。

口诀四:

“上下摆动尾别翘”。

将主切削刃在略高于砂轮水平中心平面处先接触砂轮,如图4-25b所示,右手缓慢地使钻头绕着自己的轴线由下向上转动,左手配合右手作缓慢的同步下压运动。

为保证钻头近中心处磨出较大后角,还应作适当的右移动作。

[注意]刃磨时双手动作的配合要协调、自然,同时钻头的尾部不能高翘于砂轮水平中心线以上,否则会使刃口磨钝,无法切削。

口诀五:

“修整砂轮摆正角”。

磨麻花钻时要把砂轮修平整,不能有过大的跳动,边缘的圆弧要小,磨主切削刃时,要摆好60°

角。

修磨横刃时,要注意摆好两个角度,一个是钻头平面内与砂轮侧面左倾约15°

角;

一个是在垂直平面内,与刃磨点的砂轮半径方向约为55°

角,如图4-26所示。

图4-26

[注意]横刃过长会引起定心不好,钻头容易抖动,所以φ6mm以上的钻头都要修短横刃,并适当增大靠近横刃处的前角。

5.砂轮的选择

一般采用粒度为46~80、硬度为中软级(K、L)的氧化铝砂轮为宜。

6.刃磨检测

①王能角度尺测量,如图4-27所示,标准麻花钻的几何角度和对称要求,可以使用检测样板检测。

②样板检测,如图4-28所示,标准麻花钻的几何角度和对称要求,可以使用检测样板检测。

图4-27图4-28

③过程检测,在刃磨过程中最经常采用的就是目测的方法,目测时,把钻头的切削部分向上竖立,两眼平视,由于两主切削刃一前一后会产生视差,往往感到左刃(前刃)高而右刃(后刃)低,所以要旋转180°

后反复看几次,如果结果一样,就说明对称了。

④试切检测,用磨好的钻头试钻一个锥坑,麻花钻如果刃磨合格了,就能无振动,轻易切入,孔口呈圆形。

常见的问题有:

孔口呈三边形或五边形;

振动厉害;

切屑呈针状;

钻头发热,不易切入。

二、扩孔

用扩孔钻或麻花钻等扩大工件孔径的方法,称为扩孔。

1.扩孔钻

图4-29所示为扩孔钻,其结构与麻花钻相似,其切削刃一般为3~4个。

图4-29

2.扩孔加工的特点

1)因在原有孔的基础上扩孔,所以切削余量较小且导向性好。

2)刀体的刚性好,能用较大的进给量。

3)排屑容易,加工表面质量较钻孔好。

4)扩孔可以部分地纠正孔的轴线歪斜,常用于孔的半精加工。

5)扩孔加工一般可作为铰孔的前道工序。

[注意]扩孔的余量较小,计算公式为

ap=

[问题]加工φ50mm孔的工艺过程为:

1)钻φ18mm的孔

2)扩孔至φ40mm

3)扩孔至φ50mm

试比较各加工步骤中ap的大小。

钻孔(φ18mm):

ap1=D/2=18mm/2=9mm

扩孔(φ40mm):

ap2=(D-d)/2=(40mm-18mm)/2=11mm

扩孔(φ50mm):

ap3=(D-d)/2=(50mm-40mm)/2=5mm

ap3<ap1<ap2

图4-30

3.扩孔方法

1)扩孔时,为了保证扩大的孔与先钻的小孔同轴,应当保证在小孔加工完工件不发生位移的情况下进行扩孔。

2)扩孔时的切削速度要低于钻小孔的切削速度,而且扩孔开始时的进给量应小,因开始扩孔时切削阻力很小,容易扎刀,待扩大孔的圆周形成后,经检测无差错再转入正常扩孔。

三、铰孔

铰孔是用铰刀从孔壁上切除微量金属层,以提高其尺寸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值的方法,是钻孔和扩孔的后续加工。

1.铰刀

(1)结构如图4-30所示,铰刀由柄部、颈部和工作部分组成。

铰刀的工作部分又由切削部分、校准部分和倒锥部分组成。

[注意]铰孔只能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却不能提高孔的位置精度。

(2)分类

1)按使用方式可分为手用铰刀和机用铰刀。

2)按铰刀的容屑槽的形状不同,可分为直槽铰刀和螺旋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