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考点提分专练 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附答案精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8414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2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考点提分专练 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附答案精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考点提分专练 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附答案精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考点提分专练 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附答案精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考点提分专练 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附答案精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考点提分专练 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附答案精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考点提分专练 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附答案精析Word下载.docx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考点提分专练 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附答案精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考点提分专练 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附答案精析Word下载.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考点提分专练 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附答案精析Word下载.docx

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⑤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

废墟么?

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

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

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

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

我回头看,没有人。

这句话还是几天前,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

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

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

人们还在那里挖掘。

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

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吧。

那个中年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

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⑦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

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

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来。

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宽容。

两三颗炸走了年轻人的渴望。

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

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

⑧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

它们看不见那个熟习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吧。

⑨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

这我却是看见了的。

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⑩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

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

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

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

为什么这样静?

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

难道我是在梦里?

⑪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

我仰头看,落雨了。

这不是梦。

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

我应该回家了。

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

1941年8月16日在昆明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看到园中美好的景象时,借花树之景,想象园中的人在日寇轰炸前的美好生活,从而为后文写美好的毁灭奠定基础。

B.结尾一段语言简洁、自然,但意蕴丰富,用意深刻:

“冷雨”将作者拉回现实,凸显内心的悲凉;

“到处都漏雨”则含蓄控诉了日寇的罪恶。

C.废园中有多人惨死,但作者集中笔墨写了一位年轻的女子,因为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女被窒息的悲剧更能触动人的悲悯之心。

D.面对惨景,作者有着深重的悲哀,可惜无人理解,无人倾听,内心十分寂寞,因此对世人的冷漠无情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愤怒。

2.文章多次写到园中的花木,有什么作用?

请联系相关文字作简要分析。

答:

 

 

3.本文主要描绘了“废园”的景象,但作者却以“废园外”为题,这是为什么?

请根据文章的内容和叙写角度加以探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复 仇

这年夏天老友比约席邀请我到他的别墅去度假。

我去的时候,那里已经有了几个客人。

一个是医生勒沙洛斯,一个是新闻记者福拉孟;

还有一位比叶·

莫东是一个中学教员,我们几个人都是单身汉。

比约席的别墅在一个风景优美的乡村。

一条河流把全村围抱在里面。

岸边有一带桦树林,点缀着许多家房屋。

我不曾去过教堂。

不过礼拜日早晨开始做弥撒时的钟声,我无一不听见。

严肃的、悲哀的声音从不远的地方传来,又慢慢地落进水里,好像被碰碎了似的,分散在水面,这样的音乐我非常喜欢。

有一次我们不知道怎样谈到幸福上面来,莫东先生却发出了奇怪的议论,他引了英国诗人布朗宁的话,说人生的至上善就在于跟少女一吻。

“人生的最大幸福就是看见正义胜利的时候。

”比约席说。

他是学法律的人,说这种话也不无理由。

后来轮到医生发表他的意见了。

做医生的人总是以救人为幸福的,我这样想。

“复仇——”医生慢腾腾地说出这两个字。

“复仇?

”我们都惊叫起来。

“是,我说最大的幸福是复仇。

”他镇静地说。

但是他又闭了口,好像静静地等候着我们的反驳。

我们都不发言,只是默默地带了疑问的眼光望着他。

他似乎在沉思。

过了一会,他终于开口解释他的意见。

他的声音很镇定,但是里面仍旧有一点痛苦的味道,这说明他说的话曾经给了他很深刻的印象。

在两年以前,我到过意大利,有一天晚上,我已经睡了,忽然一声枪响惊醒了我。

我开了房门,看见房东惊惶的面孔,他告诉我下一层的房间里有一个房客自杀了。

地上躺着一个瘦弱的青年。

他的胸膛露了出来,偏左一点有一大团血迹,脸色白得像一张纸,喉咙不住地响。

我俯下去听了他的脉,知道已经无望了。

我刚刚站起来,他忽然睁开了两只血红的眼睛,口里说了一句:

“我是福尔恭席太因。

”喉咙里再吼了几下,便死了。

我听了房东的话,才知道这个自杀的青年就是刺杀鲁登堡的凶手。

我想他也许是另外的一个福尔恭席太因吧。

但是这时候我无意中看见他的衣袋里露出了一个纸角,我便把它抽出来。

原来是一束文件。

我只瞥见“福尔恭席太因的自白”几个字,便把它塞在寝衣的袋子里。

“有些人也许会说我的死是在忏悔我的罪恶。

其实我对于杀死鲁登堡的事,并不后悔。

我所杀过的人除了鲁登堡还有一个叫做希米特的军曹。

“三年前,我还在家乡。

那时我刚同我的吕贝加结婚不几月。

我们开了一家杂货店,两人过得也还幸福。

“然而在这个城里发动了大规模的烧杀抢劫。

“有一天我因事出去了,留下吕贝加在店里。

我回来时远远地看见一个军官匆忙地从我的店里出来,他的脸上有抓破的地方,军服也很凌乱。

我便加速了脚步,跑进店里。

“天啊!

她满身是血——我认得那个军官是希米特军曹。

我马上跑了出去,到了司令部,要求见鲁登堡将军。

鲁登堡将军接见了我。

他听了我的请愿以后,并不说什么,只是微微一笑,就叫两个兵士把我带出去了。

“我被他们关了两天,等我回到店里时,我的东西被他们毁得精光。

“我没有家,我没有亲人,没有产业,连我所爱的妻子的遗体也没有了。

“忽然一个思想像一线光明似的射入了我的脑子。

复仇,复仇!

我似乎又找到一个生活的目标了。

“在一个大风雨之夜,我把车停在一家大咖啡店门门前,在这微弱的马车的灯光下,我认出了我的仇人希米特。

“我对准他的胸膛把匕首刺了进去。

在车灯的微光下我看见他的痛苦的挣扎和脸上那种难看的表情。

我抽出匕首,血跟了出来。

我把匕首放在嘴唇边,用舌舐着刀叶,我把血都吃了。

我不觉得有什么味道,只觉得热。

我藏了匕首,把那个垂死的身体拖到岸边,抛进河里去了。

“我赶车离了河岸,一路上我唱着歌,心里非常快乐,觉得我是世间最幸福的人。

“不久我离开了这个城市,因为鲁登堡已经离开这里了。

“这三年来我到处跟着他。

我跟他到过来比锡,到过汉堡,到过柏林,到过维也纳,最后到了巴黎。

我买了一支手枪,我每天出门时总要把那支装好子弹的手枪吻许久。

有一天我果然找着他了。

“我连续发了三枪,我亲眼看见三颗子弹都打进了他的身体。

他只是呻吟着。

我却在一阵混乱中逃走了。

“没有人捉住我,我到过比利时,到过瑞士,到过意大利。

我的姓名响遍了整个欧洲,可是我自己却依旧困苦地、无名地而且像一只狗那样被人追踪地活着。

“我的精力渐渐地消失了。

从前因为有仇人在,有复仇的事做,所以我能够历千辛万苦而活着。

现在呢,生活没有了目标,复仇的幸福已经过去。

我没有家,没有亲友。

工厂里的繁重的工作和奴隶般的生活,我实在厌倦了。

我决定把我的生活结束,因为我一生再也不会有那样的幸福了。

医生惋惜地接下去说:

“我很对不起福尔恭席太因,不曾把他的遗书发表,因为他的话虽是真实的,我虽然也像他那样相信复仇是最大的幸福,但是人们互相仇杀的事在我看来终于是可怕的。

难道除了复仇以外,我们便找不到别的道路吗?

比约席开口了。

他严肃地、决断地说:

“到现在,除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外,还没有别的路。

路,我想是有的,不过他们不想走罢了。

我们都在思索……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描写了比约席的别墅,尤其是对教堂钟声的描写让人觉得十分灵动,作者意在通过本次度假的惬意的生活与后面复仇的故事作鲜明的对比。

B.本文观察角度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追忆性角度,从文本时间到故事时间,又回到文本时间,巧妙循环,叙述了一个关于幸福与复仇的故事。

C.本文在叙述几个人在比约席别墅度假时,补叙了医生所遇见的福尔恭席太因自杀的故事和福尔恭席太因的遗书,这些补叙起到了补充、衬托的作用。

D.《复仇》运用独特的叙事结构,层层渐进,令小说内容更加丰富,使小说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特色表现得鲜明而深刻。

E.巴金的《复仇》是一部短小而精悍的革命题材小说,用福尔恭席太因的自杀和他所经历的人间悲剧来阐明巴金的观点,探讨了革命的道路,人生的意义。

5.请结合文本,分析福尔恭席太因的性格特点。

6.福尔恭席太因为什么自杀?

福尔恭席太因的死引发了人们对从未关注过复仇后人心的疲惫的思考,有人认为终究只有放下才是最好的放过自己灵魂的方法,你怎么看?

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精析

1.D [“对世人的冷漠无情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愤怒”错,作者的情感主要是悲愤,是对战争的控诉,对日寇暴行的声讨。

]

2.

(1)文章开头,通过写欣欣向荣的绿叶和盛开的花朵来对比日寇轰炸后废园的残破,从而凸显日寇的罪恶。

(2)文章中间,用开得正好的花、生机勃勃的绿叶来表现少女的青春美好和对未来的希望;

紧接着,用生命力旺盛的绿树红花对比出少女惨死的悲哀,表现出人在战争中的渺小和脆弱,凸显生命被践踏、被毁灭的悲剧。

(3)文章后面,通过拟人手法,借花的摇头、叹息、寂寞和悲戚,营造压抑、悲凉的氛围,间接抒写作者的悲伤之情,进一步控诉日寇残杀无辜的罪行。

3.

(1)从内容看,文章写的是作者立足在废园外的所见、所想和所感。

文章叙述作者散步来到废园,从墙的缺口望见园中欣欣向荣的花木和四周的残破景象,进而想到前几日的惨剧,最后再回到眼前,写夜色下自己的所见和所感。

本文写废园的景象仅仅是手段,表达“废园外”的“我”的感受才是目的。

(2)从叙写角度看,文章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是以一个陌生人的视角来叙述废园里的惨剧,描写了一个不识面容的少女被窒息而死的惨象。

在写作中,作者有意将自己远离,以一种貌似平淡的笔墨写自己的所见、所思和所感,但平淡文笔下其实深蕴着浓郁的爱心和深沉的伤痛,从而实现了以小见大,由个别到整体的意义升华。

4.C [“补叙”应为“插叙”。

5.①刚强骁勇、不屈不挠:

面对地位和势力远远超过自身的强大仇敌,他绝不屈服,而是果敢地以暴力抗击暴虐。

②执着追求、坚持到底:

把复仇视为天经地义的壮举,而且把它当作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

6.原因:

福尔恭席太因的复仇所带来的不只是快感与满足,同样也要为他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他像狗一样的被人追踪,没有生活的目标,失去了生活的意义,那种复仇所带给他的活力与精力再也找不回了,在意识里他认为自己活着该完成的都做完了!

这是导致他最终精神崩溃的根本原因。

(看法一)“复仇”肯定不是唯一一条通往幸福的路,在巴金看来其他的途径是有的,不过是军官和福尔恭席太因都不愿意走罢了,或者弱者和强者在发生对立时,永远都不可能用平等的方式去解决,那些占据强势地位的人总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而不承认自己的过错,而导致像福尔恭席太因这样的贫民只能选择暴力的方式来复仇!

(看法二)在面对别人的欺侮、压迫以及剥削致使自身不幸,幸福破灭时,我们不能只考虑“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还有其他解决的方式,或者说我们也可以把宽恕别人,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

毕淑敏

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

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07年,毕淑敏以36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引发广泛关注。

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畅销书。

这是一张有故事的老照片

那一年,我刚满二十岁,是实习军医。

刚当医生的女孩,别提多自豪、多骄傲了,真想照好多幅照片,对全世界的人宣布,我是大夫啦!

可我所实习的驻军医院,在新疆一座偏远的小城,根本就买不到胶卷。

只得给远在北京的妹妹写信,叫她给我寄来。

关山迢迢,第一次寄来的胶卷照出相灰蒙蒙的,一点也不威风。

战友们戏说,别是你妹妹给你买的胶卷是处理的吧?

这当然是绝不可能的。

只怨路途遥远,路上大概经了雨雪风霜,曝了光。

只得让妹妹重寄。

这回胶卷一到,马上邀了几个要好的朋友,星期天起个大早,一同留影。

先照了几张合影。

年轻的女孩总是这样,她们以为友谊会一辈子常青。

今天,我重新面对那些稚嫩得仿佛能滴下水来的脸庞,有许多已叫不出名字。

然后各自单兵教练。

她们都是护士,就照了许多用大号注射器从盐水瓶子里抽药的照片,你照完了我照,①眼睛都亮晶晶的。

为表示无菌观念强,全戴着大口罩。

我说,你们这么照,寄回家去,你妈妈认得出来是你吗?

她们一起回答:

看眼睛啊!

是啊,每个女孩青春的眼睛都是不一样的。

我怎么连这都不懂?

轮到我照了。

我是医生,所取的姿势就同她们不一样。

我潇洒地披着白大衣,把听诊器看似很随意实则很精心地挂在脖颈上,双手老练地插在衣兜里,在病房走来走去,挑病情不太重的病人做我的道具。

那些慈祥的维吾尔族老人和腼腆的小战士,都温和地服从我的检查。

我做出给病人检查的架势,然后对着镜头微笑,要拿机子的人快照。

胶卷像线轴一般卷过去。

只剩下最后一张了,摄影师郑重地宣布。

我们突然有了片刻的沉默,该照的都照了,好像不知该如何处置这最后一张胶片。

“你们照一张当医生的相吧。

”我说。

因为在我照相的时候,我看到她们②眼里跃跃欲试的闪光。

那怎么行呢!

我们是护士啊。

她们羞怯地推辞着,但③眼里的光更密集了。

那时的部队,等级观念森严。

你是护士若要模仿医生,就是不安心本职工作,罪名不轻。

“怕什么呀?

我们不过是玩玩的。

再说,现在时候这么早,没有人会看到你们的。

只要你们自己不说,我永远也不会说的。

没准儿你们以后自己也当医生了,那这张照片只不过算是提前照了一点,不会怪你们的!

”我起劲地鼓动她们。

“好吧……那就依你说的办……”她们之中两个胆大的决定一试。

其他的人也保证绝不泄露。

摄影师忠实地跟着我们,表示一定把这张照片拍出水平。

现在轮到我们费斟酌了。

她俩不敢到病房里像我那样大张旗鼓地招摇,我们就决定把背景迁到医生睡觉的值班室,所以照片里的墙上贴有两张地图,这在正规的病房是不允许的;

所以面向走廊的窗户上隔有浅浅的纱帘,这也是病房不曾配备的设施。

好像万事俱备了。

两位勇敢的女兵换上了医生的白大衣(护士的工作服样式不同),脖子上也悬挂起具有象征意味的听诊器……我们突然发现了致命的缺憾——那就是——谁来扮演病人?

虽说病室里的任何一位病人,都会志愿为辛勤服务的白衣天使充当这一角色,但出于道义和保密的要求,我们不能再劳驾他们。

好了,现在你想想,还能让谁来出任这一艰巨的形象?

那几个连当医生的魄力都没有的小女兵,自然不会在这最后一张底片上留下倩影。

既然这主意是我出的,关键时刻我就该挺身而出。

义不容辞!

于是有一个人,她脱了鞋躺在医生值班室的床上,手搭在手上冒充病人。

因为她实在没有生病的经验,竭力想做出呻吟的表情,可脸上还是笑眯眯的。

她本该躺下,那样才更像重病卧床沉疴不起。

可因为摄影师是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她有点不好意思,就取了相片上半坐的姿势……那两个充作医生的女孩,多少有些拘谨,她们毕竟没有真正地诊视过病人。

不过,这并不妨碍她们以后都成了优秀的医生。

不知道是不是这张照片在冥冥之中暗示了她们的未来?

现在,你可猜出了相片上的病人是谁?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这是一张有故事的老照片”中,题眼是一个“老”字,突出这一张照片距离现在遥远、值得珍藏的特点。

B.第二段交代作者实习的驻军医院所处的地点和胶卷不易得到,主要是突出环境的偏僻和照相的机会难得。

C.文章较细腻地描写了作者照相时的姿势、动作、神情等,栩栩如生地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位医师的自豪与骄傲。

D.文章写摄影师宣布胶片只剩下最后一张时,大家沉默了,不知该如何处置这张胶片,这为作者的不寻常提议做了铺垫。

2.文中三处画线部分对护士们眼睛的描写,分别表现了她们怎样的内心世界?

请简要回答。

3.文章倒数第二段运用第三人称进行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蝴蝶盾

江南,雨雪迷蒙的早春。

傍晚,小城,远远的红灯。

灯火下飘着一些斑驳的影子,如彩色的巨蚊,翩翩翻转,又不曾片刻飞离。

近了,看到一个细弱的小伙子,蹲在灯下,用剪刀劈开粉色的绸带,三缠两绕的,一朵小小的莲花,就在指尖亭亭玉立地绽开了。

再看蚊形巨影,不禁哑然失笑。

那是小伙子用各色绸带编织的小物件,翡翠色的螳螂,巧克力色的蚂蚱,橘红色的龟,冰蓝色的玫瑰……一律以丝线穿了,吊在灯下的铁丝上。

这些美丽的幌子,随每一阵微风,幽灵般起舞。

我说:

“卖的吗?

他抬起头,一双被夜熬红的眼。

“卖的啊。

买一只吧。

多好看啊。

除了挂着的这些,我还会编好多别样的。

”他望着我,很快地说。

手不停操作,如盲人按摩师一般娴熟。

我想了想说:

“编一只凤凰吧。

不知为什么,他却踌躇了。

好在只是片刻间的犹豫,马上接着问:

“什么色呢?

“红的吧。

“红的不好看,像烧鸡。

”他很坚决地否定,并不怕因此而驱走了顾客。

“青色吧。

青鸟,很吉祥的。

”他做出权威的决定。

不待我表态,十指翻飞地操作起来。

十分钟后,一只蟹青色凤凰诞生了。

骨架很魁梧,尾羽却不够丰满,嶙峋模样,令人忆起乌鸦。

我付了钱,然后说:

“小伙子,可惜没我想象的好。

他收拾着残屑很镇定地说:

“那你再买一只别的吧。

凤凰不容易讨好,世上本没有的东西,每人心底想的都不一样。

实实在在的,比较好办。

“那好,这回我改要蝴蝶。

他突然愣了,问:

“你是从外地来的吧?

“是啊。

他说:

“本地人都知道,我是不编蝴蝶的。

我纳闷,说:

“蝴蝶很难编吗?

他接着问:

“你是马上就要离开吗?

“明天,大早。

他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

“破一次例,卖你一只蝴蝶吧。

他也不再征询我对颜色的意见,思索着,径自操作起来。

绸带卷沙沙滚动着,用料之多之杂,几乎够编一头斑斓猛虎。

他边编边说,家乡多棕榈,人人都会用棕榈叶编些好玩的东西。

后来到外闯荡,现代人如今喜欢手工制品,他走南闯北,生意不错。

小伙子结束谈话的同时,完成的蝴蝶也递到我手里。

这是我生平所见最为精致的编制物,身肢纤巧,我失声道:

“这么艳的蝴蝶,能抵十只凤凰!

”我定下心,又问:

“那你为什么不多编些蝴蝶?

“多了,就不值钱了。

三个月前,我刚到这里,记得也是这时分,来了一个男人买我的货。

两天后,他再买我的货,他劈头问:

‘你能编多少种蝴蝶?

’我说:

‘没算过,有几十种吧。

’他说:

‘我用大价钱收你的蝴蝶。

条件是,蝴蝶不得重样,不许给别人编,每日一只,一共百天。

“我就在这儿住下了。

除了摆摊,就是每天早上供应那男人一只蝴蝶。

刚开始并不难,照我以前编过的花样,做给他就可交差。

一个月之后,渐渐有些吃力了。

日日都要设计出新图谱,夜里想得脑仁儿开锅。

终于有一天,我对他说:

‘老板,我不想再给你一个人编蝴蝶了,我要走了。

’男人落下泪来,说他在苦苦追求一个女孩,每天都给她送花。

女孩刚开始连看都不看就把花抛掉。

后来他偶然附了一只从我这里买的蝴蝶,没想到那女孩就收下了花。

“女孩一直同他交往,并说如果能集到一百只不重样的蝴蝶,就答应嫁给他。

所以我又留下来了。

到今天为止,共编了八十九只蝴蝶,还有十一只就满百数之约。

每当我呕心沥血编出一只前所未有的蝴蝶时,总在想,那个得到这只蝴蝶的女孩,究竟是谁?

长什么样?

“我想问她,她爱的究竟是人还是蝴蝶。

为什么女人总想用某种东西考验男人?

还要把自己一生的幸福,寄托在一个没头脑的死物件上呢?

即使那样东西再宝贵,再难寻找,某个男人费尽心机为你找到了它,就是爱情了吗?

要知道,你不是同蝴蝶过日子,而是要和一个活人,相伴走过一生啊。

“也许,我会在编满一百只蝴蝶之前,突然逃离这里。

我还有十天的时间,可以来琢磨这事。

如果那女孩真的爱他,即使攒不到百只蝴蝶,也会欢喜地嫁他吧?

蝴蝶一旦没有了,女孩醒了,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是不是更好?

我给了她一个妥善脱身的借口。

我把手中纤巧的编制物,很仔细地包好,对他说:

“放心吧。

在我离开小城之前,不会有人看到蝴蝶。

道了别,缓缓离开。

很远了,稀薄的空气里还充满着淡淡的红光,从背后的方向绕过我的衣角,涌进无边的雾丝。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