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1993美规节能灯安全标准中文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8117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UL1993美规节能灯安全标准中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UL1993美规节能灯安全标准中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UL1993美规节能灯安全标准中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UL1993美规节能灯安全标准中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UL1993美规节能灯安全标准中文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UL1993美规节能灯安全标准中文版Word文件下载.docx

《UL1993美规节能灯安全标准中文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L1993美规节能灯安全标准中文版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UL1993美规节能灯安全标准中文版Word文件下载.docx

3.1.3应依据零件的额定以便确认其使用条件。

3.1.4特殊的零件因其结构特征的不完全性或性能的限定进行识别。

此零件仅在限定的条件

下进行使用,如不超过规定的温度范围,且此零件应仅在他们可以识别的特殊条件下使用。

3.2测量单位:

3.2.1如在圆括弧内标有其他单位的值后有一测量单位,第二个值可能仅为近似值。

在国际

单位系统中第一个规定值为要求。

3.2.2除非另有规定,电压和电流的值为方根值。

3.3参考

3.3.1应说明本标准的要求中出现的未标明日期的规则或标准,如给出规则或标准的最新修

订版本。

4装配和包装

4.1当装置从工厂运出时,装置应完全组装和接线,电气零件固定在适当位置且每个接点和

连接均已完成。

在带灯管适配器的情况下灯管应单独包装。

5结构

5.1应提供罩壳以降低镇流器内着火蔓延的危险和降低意外接触装置非绝缘带电零件的危

险。

5.2罩壳应由金属或聚合材料(符合第10章——聚合材料)制成。

5.3金属罩壳应符合表5.1中规定的最小厚度。

表5.1——金属罩壳的厚度

金属最小厚度,毫米(英寸)

压铸金属12(0.047)

无覆盖层的钢片0.66a(0.026)

不含铁的片状金属0.81(0.032)

a)如装置的罩壳内填满灌注物,则无覆盖层的钢片的厚度可为0.51mm(0.020英寸)。

5.4铁或钢制罩壳应电镀、上漆或在罩壳内外进行相同的工序以防止腐蚀。

5.5如罩壳不允许直径为2mm(0.078英寸)任何长度的棒接触带电零件,则罩壳开口不应

大于2mm(0.078英寸)。

例外:

灯座的非绝缘带电零件与灯管之间的连接无须符合此要求。

5.5.1灯适配器内的罩壳开口应在灯管拆除的情况下进行评估。

5.6罩壳上的孔(电线通过此进线孔与灯管连接器连接)应:

a)紧密的与露出引线相契合;

b)无可损坏绝缘层的黏附物,锐利的边缘以及类似物;

c)提供有消除张力(符合第21章——圆形萤光灯灯管的消除张力)装置。

6灯管底座和灯座

6.1装置灯座或装置底座应符合标准UL496——螺纹灯座和UL542——灯座、启动器和启

动器固定装置的要求。

6.2萤光灯灯适配器的灯座应依据13.9中的规定在带有相匹配的一个或数个灯管的情况下

进行试验。

灯座应插上栓以适应特殊的灯管,或灯座应符合6.3。

灯座栓应符合IEC61-2——

灯头、灯座及检验其互换性和安全性的量规。

6.3不符合6.2的装置灯座应符合第15章的灯管启动和操作测量。

7载流零件

7.1绝缘导线应带标有使用电压、温度和条件额定的绝缘层。

7.2导线的绝缘层应耐湿气吸收。

7.3当电气连接的松动或损坏会导致着火或电击的危险时,应焊接、压接或其他可靠的方式

对接点进行连接。

焊接接头在焊接前应有机械保护。

最大尺寸为13mm(0.5英寸)的表面安装零件无须满足此要求。

7.4当给出以下一个或多个条件时电线应有机械保护:

a)至少围绕一个接线端缠绕一整圈;

b)当通过一鸡眼或开口时(印刷电路板除外,因为在印刷电路板设计中,零件通过

孔并被焊接或机械保护),至少有一个直角弯曲。

c)与其他导线缠绕。

7.5铁或钢,不应用做载流零件。

例外1:

灯管照明电源所用的电线无须符合此要求。

例外2:

用于电磁或静电领域外壳的铁或钢零件无须符合此要求。

7.6应永久安装和保护非绝缘带电零件以降低旋转或移动的可能性(旋转或移动可能导致间

隙降低至最小要求值以下)。

7.7对圆形灯管和装置罩壳,灯管连接器之间的可触及电线应:

a)为直而无节的绞线;

b)结合有大于等于No.20AWG(0.52mm)的导线;

c)绝缘层厚度大于等于0.8mm(1/32英寸)。

7.8印刷电路板的易燃额定至少为V-2。

8镇流器和电容

8.1镇流器应符合UL935——萤光灯镇流器的要求,并有P类热保护。

8.1.1装置内的镇流器应:

a)符合UL935——萤光灯镇流器的结构要求;

b)经受UL935中的所描述P类热保护镇流器的异常温度试验和故障条件试验,装

置安装在环境温度为40℃(104℉)或安装在第17章中描述的正常温度试验——环境温度

为25℃(77℉)的试验固定装置中;

c)通过装置外表面的热电偶,测量镇流器最大表面温度。

8.1.2用于热保护的熔融电阻应符合UL1412——熔丝电阻器和限温电阻器-受限电阻。

8.1.3在等级105温度范围上操作的镇流器,其绝缘系统应符合UL1446——绝缘材料系统:

一般要求。

镇流器完全密封于符合第10章(聚合材料)的聚合罩壳中,且载流时不可触及无弹

性金属部件无须符合UL1446的要求。

8.2功率电容应符合UL935中相应的要求。

9间距

9.1通过空气(空气间隙)和绝缘材料外表面(爬电距离)的间隙:

a)在相反极性的非绝缘带电零件之间;

b)在非绝缘带电零件和可触及无弹性金属部件之间,

应至少如9.2-9.4所述。

变化的间隙要求施加部位要求如9.6-9.8的规定。

9.2无弹性金属,如螺帽或铆钉帽,埋入表面上5mm(0.197英寸)深、直径至少为7mm(0.275

英寸)的孔中时应不可触及。

9.39.1中所述装置内干燥位置的间隙不应低于表9.1中规定的值。

表9.1干燥位置

电压,伏特最小间隙,毫米(英寸)

空气间隙爬电距离

小于130(176)a3.2(1/8)6.4(1/4)

131—250(177—353)a6.4(1/4)9.5(3/8)

251—600(354—846)a9.5(3/8)9.5(3/8)

a)括弧内的数值为峰值。

当估计电路电压时(除了由正弦波产生的),要同时记录均方根值

和峰值,且施加最大间隙的要求。

9.49.1中所述装置内潮湿间隙不应低于表9.2中规定的值。

表9.2潮湿和多雨位置

小于1000(1410)a9.5(3/8)12.7(1/2)

和峰值,且符合最大间隙的要求。

9.5用于安装镇流器的间隙应符合UL935——萤光灯镇流器的要求。

9.6如9.3-9.5中规定间隙要求的不同值,在导电部件(可靠固定并在产品中隔开)之间的

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可依据UL840——包括电气装置的间隙和漏电距离的绝缘配合进行评

估。

暴露的无弹性金属罩壳需要符合UL840中的间隙要求。

爬电距离不应低于空气间隙。

9.7当施加UL840中规定的要求以测定空气间隙时,装置可认为是在过压II类电源电路上

进行操作。

9.8当施加UL849中规定的要求以测定环境污染时,装置可用不同的环境污染程度进行评

以下条件适用:

a)用于潮湿条件的装置应暴露在环境污染等级3中;

b)用于干燥位置的装置应暴露在环境污染等级2中。

c)覆盖有灌注混合物或保形涂料的印刷电路板部分应符合第32章保形涂料的要求,

应暴露在环境污染等级1中。

10聚合材料

10.1用于罩壳电气部件或给带电部件提供直接或间接支撑的聚合材料,应符合UL746C(聚

合材料在电气装置评估中的使用)中对移动装置的要求以及本标准中10.2-10.6中规定的要

10.2用于罩壳电气部分的聚合材料应有相对热指数(RTI),包括电气和机械

10.3聚合罩壳的易燃额定至少应为V-1。

10.4用于潮湿位置的装置的聚合材料应符合UL746C(聚合材料在电气装置评估中的使用)

中规定的紫外线暴露试验。

10.5参考UL746C,以下适用:

a)无须进行异常操作和严格的条件试验;

b)通过空气烤炉方法消除模压变形而不用试验室方法;

c)在消除模压变形试验后无须进行输入;

d)无须进行体积电阻率试验。

10.6参考UL746C中电气/机械性能表,材料仅需符合以下:

a)对比跟踪指数(CTI);

b)对点火的高电流电弧抗性(HAI);

c)热电线点火(HWI);

d)相对热指数(RTI)。

11重量,尺寸和力矩

11.1装置的重量,尺寸和力矩限制如表11.1中的规定:

表11.1——重量,尺寸和力矩极限

装置底座最大重量

a,c

千克(磅)

最大尺寸,

毫米(英寸)

最大力矩

a,b

牛顿*米(英寸-磅)

E12(烛台)0.50(1.15)100(3.92)0.60(5.54)

E17(中间物)0.75(1.63)143(5.56)0.09(7.85)

E26(介质)1.15(2.5)216(8-1/2)

d,e1.35c

(12)

E39(坡Mogul)1.70(12.75)324(12.75)2.05(18)

a)对于重量和力矩测量,在灯适配器带有灯管的情况下进行。

b)力矩为装置重量乘以装置的中心触点和装置重心之间的距离。

c)包括任何玻璃器具的重量和/或装置的外壳。

见11.3。

d)如说明书给出灯或灯的支撑在安装前和装置最大尺寸不超过317mm(12.5英寸)时,可不包括灯管或

灯管支撑。

e)如果装置带有集电环灯管底座(可通过集电环降低过转矩的可能性至1.13牛顿*米(10英寸-磅),则最

大尺寸为317mm。

11.2装置应构造成与白炽灯照明固定装置或移动式电灯(要求用与装置剩余部分相关的装置

底部调整对电灯调整至少±

20°

)对齐。

例如:

a)矩形装置,当此装置安装在天花板固定装置中时,与墙平行;

b)结合有镇流器外壳或灯管支撑臂的装置,应沿移动式电灯内相应的转台旋转大于

20度。

11.3附件应提供与遮光物或玻璃器具一起使用的装置。

11.4灯适配器应带有一装置如夹具、止动弹簧或类似物将一个或数个灯管固定在任何可能的

安装方向。

仅依赖灯座电接触的安全装置无须符合此要求。

11.5当灯管安全装置的完整性不能确定时,灯管适配器应符合ANSIC81.62——电气灯管用

灯座中规定的最小保持力,且使用与灯管类型相适应的插头量规应符合ANSIC81.63——电

气灯管底座和灯座用量规的要求。

12需考虑的环境事项

12.1仅用于干燥位置的装置无需经受额外的环境条件试验且其标记应符合27.8(a)。

此装置

在纸箱上无须提供任何资讯如标记、说明书或图解。

12.2用于潮湿位置的装置,应在一密封户外固定装置内,经受第23章——潮湿试验且其标

记应符合27.8(b)。

12.3用于多雨位置的装置应经受第24章——溅水试验和第25章——冷冲击试验且其标记应

符合27.8(c)。

性能

13概述

13.1装置应经受第14-23章中描述的适当试验。

13.2第14-23章中的要求使得型式试验确定产品取样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13.3所有试验应在装置与额定频率电源电路连接的情况下进行。

电源电压为最大值,但不应

大于120V。

额定为50-60Hz的装置仅须在60Hz下进行试验,除非在50Hz的试验要求更

为严格的条件。

没标有频率的装置在60Hz下进行试验。

13.4除了电源电路中的电压,电压应使用一伏特计或伏特计扩程器组合,其阻抗至少为10000

欧姆/伏特。

如经试验电路阻抗保证,可使用高输入阻抗的仪表。

无须规定测量电源电路的

伏特计。

13.5为测定电压值,应使用带录放幅频回应(至少有3倍频率且振幅因数足够大,振幅因数

为峰值到均方根的比值)的均方根值显示器。

如适用,应考虑波形的d-c成分。

如有必要进

行电压均方根值测量,可使用10欧姆输入阻抗(用30皮法的电容对其分流)的仪表。

13.6如有必要测定电压峰值,应使用带高阻抗(最小10兆欧)输入探针的示波镜。

13.7在进行第14-16章的测量前,应使用示波镜进行预测量以测定电流属性。

测量直流时可

使用交流/直流计。

13.8装置和一个或数个灯管在连接到标称额定电压电源时要经过100小时的老化。

老化后,

设备应与额定电压电源相连并操作30分钟,或直到瓦特计稳定。

此试验在第14章——输入

测量试验前进行。

13.9当一个底座上带有多个萤光灯时,例如5、7和9瓦双管灯管在G-23底座上;

10和13

瓦灯管在G-24q-1底座上,对灯管适配器进行的试验在能引起最不利条件下进行。

对于灯管

底座类型,见IEC61——灯头、灯座及检验其互换性和安全性的量规。

同时请参考6.2。

14输入测量试验

14.1当镇流器输入电压和频率符合13.3、13.7和13.8时,输入电流不得大于标记额定的

110%,且输入瓦特数应不得大于标记额定的110%+0.5瓦特,装置在底朝上的位置控制:

a)与装置灯座相适应的一个灯管和数个灯管;

b)如为灯管适配器,则无须灯管。

14.2对于标有功率因数额定的装置,功率因数的计算方程式:

P.F.=输入瓦特数/(输入电压×

输入电流)

输入瓦特数、电压和电流依据14.1进行测量。

测得的功率因数应等于或大于标记的额

定值。

对附属标记要求,见27.7。

15灯管启动和操作测量

15.1将13.3中规定的输入电压和频率施加在灯管适配器上,且装置灯座无须依据IEC61-2

(灯头、灯座及检验其互换性和安全性的量规)锁上,适配器应符合灯管生产商的规格。

每个灯管类型(与装置灯座相适应)进行测量。

测得的灯管电压和电流与额定值之间的差值

不能大于10%。

16泄露电流试验

16.1带暴露的无弹性金属零件装置应符合UL935——萤光灯镇流器标准中的泄露电流要

在装置罩壳的任何可触及无弹性金属上进行测量。

17温度试验

17.1装置应依据17.2-17.12中所描述的进行试验。

当房间环境温度为25℃时,最大温度不

应超过表17.1中规定的值。

表17.1最高温度

材料和成分℃℉

A成分

1电容a,ba,b

2熔断器90194

3线圈绝缘系统e

105类绝缘系统

热电偶方法90194

电阻方法95203

130类绝缘系统

热电偶方法110230

电阻方法120248

155类绝缘系统

热电偶方法135275

电阻方法140284

180类绝缘系统

热电偶方法150302

电阻方法165329

4灌注混合物cc

5印刷电路板aa

6内部布线aaa

7电阻镇流器焊接点150302

8删除

9不带启动器的灯管底座150302

B电气绝缘

1除了线圈系统,电器绝缘使用硬化纤维90194

C表面

1任何外部聚合表面aa

a)使用材料或成分的额定温度。

b)对于自镇流灯管,可调整零件的额定温度至符合灯管照明电源的最大值。

c)除非材料为热硬化性,当环境温度为40℃(104℉)时,最大灌注混合物温度

低于混合物软化点温度15℃(27℉),如通过ASTME28-67——使用‘环与球’装

置对软化点试验方法中测得。

d)对在高温中使用的硬化纤维,可施加更高的温度。

e)对符合8.1.3例外中的镇流器,最高可接受温度应为镇流器中使用的任何绝缘材

料或零件的最低额定温度。

17.2装置应按以下进行试验:

a)如装置能安装在图17.1所示的较小试验固定设备上,则在装置安装于试验装置(可

类比隐藏式固定装置操作)的条件下测量温度。

试验时装置底朝上。

b)装置与图17.1所示较小固定设备不匹配但可安装于更大的试验固定设备中,则应在

此试验固定设备中进行试验。

c)如装置直径超过试验固定设备的直径,则设备应安装在光滑的工作台上,在底朝上

和底朝下的方向进行温度测量。

17.3固定装置由钢或铝制成,顶部闭合。

较小容器直径为152mm(6英寸),深为216mm(8.5

英寸),较大容器的直径为203mm(8英寸),深为280mm(11英寸)。

容器由厚度在

0.76-1.27mm(0.03-0.05英寸)的钢制成。

容器的每一侧边都被刷成白色。

每个容器安装在

矩形试验盒(有4个侧边,一顶部和一底部)中。

容器为暗装到试验盒底部且木制底部有一

容器直径尺寸的开口。

试验盒的侧边由等级大于等于C-D、最小厚度为10mm(0.39英寸),

的夹板构成。

可使用厚度为1/2英寸的贸易尺寸的夹板。

三个侧边距容器顶部最近的部分

13mm(0.5英寸),第4个侧边则相距76mm(3英寸)。

17.4设备标记应符合17.9,在温度试验中,试验固定装置的打开式底部应保持打开,否则应

在试验固定设备开口处安装3mm(0.125英寸)厚的镜片。

17.5灯适配器应带有相匹配的瓦特数和灯管类型进行操作。

可能有必要使用不同瓦特数和灯

管类型进行多次温度试验,以测定最精确的温度。

17.6在试验过程中,输入电压和频率应符合13.3。

用于调光电路的装置应经受第22章中描

述的调光试验。

17.7热电偶由不小于NO30AWG(0.05mm)且不大于N.o24AWG(0.21mm)的电线构成。

热电偶和恒电势或电气设备的电线为No.30AWG铁和铜镍合金线;

如有必要,此设备可在

任何温度测量的情况下使用。

对特殊的热电偶,热电偶丝符合ANSIMC96.1——温度-测量

热电偶中热电偶误差范围表中所述的要求。

如高频镇流器操作导致铁康铜合金热电偶涡流加热,则镍铬合金(K类)或铜-

康铜合金(K类)丝构成的热电偶无须符合要求。

17.8热电偶接点和邻近热电偶的引线应固定在热触点内,其材料表面的温度已经测量。

在大

多数情况下,充分的热触点是由充分粘牢热电偶得到。

如包含一金属表面,有必要通过铜焊

或焊接将热电偶与金属连接在一起。

17.9通过热电偶方法或可变电阻器方法,使用17.11中的方程式计算线圈上的温度,。

17.10持续进行试验直到温度稳定。

在以下情况下可认为温度稳定:

a)试验已进行了3个小时;

b)每间隔15分钟读数,一共读3次,每次温升不得超过1℃。

17.11线圈的温度可由以下方程式计算得到:

TH=RH/RC×

(K+T1)—(K+T2)

式中:

T1为测得TC时线圈的温度,单位:

摄氏度℃;

T2为试验末线圈的温度,单位:

RH为试验末,线圈的电阻;

RC为试验开始时,线圈的电阻;

T2为试验末,在C度内线圈的电阻;

对铜导线,K为234.5;

对等级为(EC)的铝导线,k为225.0。

17.12在测量R前一般都必须对线圈进行分压,在断电后立即进行测量试验末的R值——在

较短时间间隔内采取几个电阻测定方法测得。

可测定电阻值的曲线(与时间相对)并推算出

试验末R值。

18介电耐压试验

18.1带可触及非弹性金属的装置,在所有带电零件和所有可触及非弹性金属部件之间施加

1240V的试验电压1分钟,施压过程中不得出现击穿现象。

试验应在正常操作后装置变热时

进行。

18.2介电耐压试验应使用带500伏特-安培或较大变压器的试验设备(输出电压可调)进行。

施加的电压从0一直增加到试验所需的电压值,保持此电压值1分钟。

施加电压应匀速增长

且其值能在伏特计上正确显示出来。

18.3试验设备的灵敏度如:

当一120000欧姆最小校正电阻在输出端交叉相连时,对小于规

定试验电压的任何输出电压,设备显示可接受的性能;

对大于规定试验电压的任何输出电

压,设备显示不可接受的性能。

19谐波失真试验

19.1用于电源电路的谐波因素(HF)或累计谐波失真(THD)的设备按19.2和19.3进行试

验。

当控制结合有一个或数个灯管的灯座时,对设备施加13.3中的输入电压和频率,HF或

THD应不超出生产商规定的额定10%。

19.2试验电源由电子功率电源提供,其谐波失真小于0.5%。

因电源电压会影响谐波的大小,

为了更好的测量,电源阻抗应为0.08欧姆。

对于一些电子电源,应增加电阻以得到规定的

电源阻抗。

19.3记录电源频率不同谐波的大小到第33个谐波。

谐波因数为谐波容量与基本的均方根值

的比率。

谐波因数(HF)的计算如下:

HF=(√(I2

2+I3

2+I4

2+…))/I1

累计谐波失真(THD)计算如下:

THD=√[(I2

2+…)/(I1

2+I2

2+…)]

I1=完整的基频;

I2=二次谐波的基频百分比大小;

I3=三次谐波的基频百分比大小。

20滴落试验

20.1装置应经受20.2和20.3中所描述的试验。

在试验中,不应损伤罩壳,导致非绝缘带电

零件或内部接线可被触及或破坏设备内部零件的机械绝缘。

20.2装置应经受(a)和(b)中所描述的试验:

a)装置从0.91m(3英尺)的高度跌落在一硬木板上。

硬木板由标称25mm(1英寸)

厚的企口板安装在二层标称厚度为19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