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新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教案大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6461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新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教案大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美版新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教案大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美版新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教案大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美版新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教案大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美版新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教案大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美版新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教案大全文档格式.docx

《人美版新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教案大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新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教案大全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美版新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教案大全文档格式.docx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人物头像的能力。

学习、掌握人物头像的速写知识和速写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表现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头像的特点。

画出人物头像的基本特征。

绘画用具材料等。

组织教学:

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1、观察头像特征

速写是写生的一种方式,要通过观察,在短时间里用流畅的线条画出事物的大体形状、基本特征。

而画人像速写要仔细观察人物头部的基本特征。

请你们来观察这位同学的头像,说说有些什么特征?

2、初步了解人物的基本脸型及五官特征

你们说的很好,我们在画人物速写时,还应注意人的基本脸型和五官特点。

共同归纳脸型:

椭圆形的,瓜子形的,方形的,圆形的等。

我们还可以看出下巴到鼻尖、到眉毛,眉毛到发际线之间的距离大体相同。

这是人的脸型、五官的基本情况。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我们在画之前都要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3、教师示范

速写同学,我们可以从最明显的部位开始画,注意各部位的位置、大小、特征。

(板书:

大小适当、比例准确)并用流畅、概括的线条画。

4、学生练习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在准备好的白纸上画一画,直接用笔来画这同学的头像,并结合用流畅、简捷的线条,看谁画的又快又好!

请大家选择脸部特征稍明显的同学来画人物头像。

(提示:

注意脸部特征,线条要流畅,速度要快一点)

三、课堂小结:

评价作业:

对照自己的作品,你是否进步了?

并说说这些作品还有哪些不恰当、不足的地方?

(1)线条

(2)形体特征(3)五官特征(4)布局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第3课认识抽象画

体验色彩与音乐的跳动,发现抽象画与音乐的共同点。

能够运用点、线、面及色彩表现方法绘制新奇的视觉形象。

打破学生对绘画的固有认识的局限,发掘其共性与内涵,欣赏自己与他人作品,发表不同意见。

视听两种艺术的理解与融汇。

运用颜色的感觉,创作出抽象艺术作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铅画纸、铅笔、颜色、毛笔、水杯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电脑课件显示,《日出印象》这幅画让学生想象画中情景。

2、播放《晨曲》。

3、让学生谈二者的感受。

1、什么是抽象画呢?

抽象绘画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形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

因此抽象绘画现出来的纯粹形色,有类似于音乐之处。

抽象绘画大致可分为:

(1﹞抒情抽象﹝或称热抽象﹞。

这是以高更的艺术理念为出发点,经野兽派、表现主义发展出来,带有浪漫的倾向。

这个画派可以康丁斯基﹝Kandinsky﹞为代表。

(2﹞几何抽象﹝或称冷抽象﹞。

这是以塞尚的理论为出发点,经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形主义....,而发展出来。

其特色为带有几何学的倾向。

作品有一种冷静的秩序感,哲理性很强。

这个画派可以蒙德里安(Mondrian)为代表。

三、创作与要求

1、根据音乐运用各种色彩和线条表现画面。

2、运用点线画色彩造型因素,按照对比协调等艺术手法,创造可视音乐。

四、尝试与发现

聆听不同节奏、韵律的音乐,闭上眼睛,任由手中笔随音乐在纸上游动,划出粗细、疏密不同的线条,乐曲结束后睁开眼,把刚才的换成色彩,加强感然力。

五、展示与交流

1、感受用一句话说出你的创作体会,小组交流,并请代表发言。

2、互评:

按创作要求互评。

3、总结:

发现闪光点,激励学生创作愿望。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第4课学画抽象画

能够初步了解抽象画,感受抽象画。

2、能够运用点、线、面及色彩表现方法绘制新奇的视觉形象。

3、能够运用抽象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同学们对抽象绘画中线性造型要素的运用;

音乐感受与美术表现。

综合运用线性造型要素,结合色彩语言比较准确地表达音乐的旋律。

学具准备:

图画纸,色彩颜料,色彩笔等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上一课认识了抽象画。

你们想不想再尝试一下画一幅抽象画呢?

引入课题——学画抽象画。

二、师生探讨、表现创新:

1、出示波洛克作画图片及简介波洛克:

波洛克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

他后期的绘画是把画布钉在地板上,用棍棒浇上油漆,随着自己的走动,任其在画布上滴流成混乱的点、线、画面,因此也被称为“行动派绘画”。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此大师作品《秋的节奏》,同学们看到什么?

(提问个别同学)

2、抽象绘画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型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

3、大师作品欣赏:

(1)康丁斯基作品赏析,世界美术史上的第一幅抽象画作者是俄国的康定斯基(1910年),被誉为抽象表现艺术之父。

(2)蒙德里安作品赏析,几何抽象派代表画家,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但有时也用灰色,是荷兰风格派的主将。

对比热抽象风格,体会秩序美。

(3)克利作品,二十世纪变化最多、最难以理解和才华横溢的杰出艺术家之一,德裔瑞士画家。

运用色彩调和及抽象的手法,创作了许多含有哲理性和富稚拙趣味的作品。

(同学们尝试感受作品,畅所欲言)

三、艺术实践:

欣赏音乐听的音乐,感受旋律,渲染心情。

用色彩创作抽象画,可以同桌两人合作。

注意色调及点,线,面,色的巧妙运用

四、课堂小结:

选出优秀作品同学代表展示本组创意,给予同学们自评,互评的平台。

五、板书设计:

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通过观察伸向远方的路、风景图片、认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在平时的绘画中加以运用。

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尝试表现。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能力。

认识各种透视现象(特别是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在绘画中运用透视知识。

图片,2B铅笔等。

一、欣赏

1、出示数幅图片(风景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后归纳透视现象:

物体的远近位置发生变化后,物体的变化是:

近——?

远——?

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长远短,近粗远细……。

2、思考:

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是由于距离不同,位置不同,我们就会有近大远小、形状改变的感觉。

我们站在路的中心,会看到路面和两旁的树木、房屋都渐渐集中到我们眼睛正前方的一个点上,这一点称为主点。

通过主点的水平线叫视平线,通过主点的垂直线叫主点垂线,但这些通常是不画出来的,但在作画的过程中通常要用到。

(师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画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

视平线、视中线、心点、消失点。

3、出示摄影风景图片

生活中除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以外,还有其他的透视现象,请结合书本上的图片,和自己的同桌讨论一下,看看谁能有新的发现。

学生答(略)

师小结:

同样高度的建筑或柱子,树木等都有近高远低的透视现象;

一条同样宽阔的马路、铁轨都有近窄远宽的透视现象,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

二、学生练习

通过学生临摹写生作品,感受各种透视现象。

在作画过程中,发现各种容易犯的错误。

(在此过程中逐一纠正,避免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犯这种错误)

三、展评作业

1、透视现象是否合理把握。

2、线条是否流畅。

3、画面是否完整。

第6课美术中的比例

教学目的:

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此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运用比例在美术中的关系,分析美术作品。

从比例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好看的花瓶。

课前准备:

教具:

教学图片、花瓶等。

学具:

剪刀、胶水、彩纸、油画棒。

教学设计:

1、《出示溪山行旅图》:

(1)画上画的什么?

(2)山和人物的大小对比如何?

(3)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师:

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佛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伪气势。

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的杰作。

2.出示《维鲁维斯的人》

(1)人存站立和伸张四肢时,在圆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关系?

(2)师简单介绍这幅作品。

4、师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

(1)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址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

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

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美而得名。

(2)师用黄金分割的知识分析《吧黎圣母院》。

5、欣赏课本例图

(1)这些作品你觉得哪件最漂亮?

为什么?

(2)从比例的角度分析,它们成功之处在哪里?

三、作业练习:

(1)用比例知识先在稿纸上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再用彩纸剪下来。

(2)为这个花瓶添加图案花纹。

四、作品展示

1.你为什么设计这种式样的花瓶。

2.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设计的?

3.你最喜欢哪幅作品。

五、课堂小结,提出希望,布置下节课工具。

第7课偶戏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偶戏,了解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组成部分,由此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

欣赏偶戏图片,了解偶戏的种类。

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偶戏人物,并自编偶戏故事,进行偶戏表演,激发学生喜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了解偶戏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魂宝及偶戏的种类。

制作偶戏人物并利用偶戏人物表演。

课前准备:

疲旧布料、手套、剪刀、胶水、彩纸

一、组织教学:

1、你们喜欢看偶戏吗?

2、你知道偶戏是怎么动起来的吗?

3、请一学生上台说出或表演出来。

4、师小结:

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魂宝。

板书:

《偶戏》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作品:

《木偶戏演出图》

(1)这些人在看什么?

(2)上面的木偶是怎么动起来的?

(3)还有什么办法使木偶人也能动起来?

2、出示示范作品:

(1)提线偶

(2)扙头偶

(3)布袋偶

(4)皮影

3、你们知道这些木偶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名称吗?

(请学生翻开课本填空)

4、师出示学生的创作作品:

这些木偶是用什么材料、方法制作的?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三、作业设计:

与小组同学合作或自己独立制作一个偶戏角色。

四、作品展示:

展示自己作品并表演。

五、课堂小结。

第8课提线纸偶

应用纸等材料制作纸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用制作难道纸偶编故事并表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与小组合作分工并表演,分享快乐。

制作纸偶、背景、道具。

示范作品、绳线、彩纸、铅画纸、木偶戏录象片段等。

剪刀、胶水、绳、彩纸等

一、组织教学

1、观察图片

(1)图中的人物是做什么?

道具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2)进行这样的表演需要些什么?

(背景、简单的道具、配音等)

2、师: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提线纸偶。

板书:

提线纸偶。

二、讲授新课

1、师拿出一件自制提线纸偶的作品:

(1)师演示,并配音

(2)分析一下,这个纸偶是如何动起来的?

系线的关键点在哪里?

师:

再拿出一些范作,分小组讨论方法,并交流。

(3)问:

你们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纸偶动起来?

2、师:

知盗纸偶的做法,那么你们准备做什么纸偶呢?

(可自冉讨论)

3、合作编故事,并进行角色分工。

(1)主要人物的制作

(2)背景的制作

(3)必要道具

(4)配音设计

三、作业设计:

用各种材料制作纸偶,并尝试表演。

学生作业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提线的连接。

2、形象的设计。

展示作品并评价。

六、教学反思:

第9课创造绿色的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一些有关家庭生活中的环保知识,即“绿色生

活”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绿色消费,环保选购”这一绿色理念。

发展自主探究,参与实践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家乡美好生态环境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从生活的细微处入手,为着心中的绿色家园不断努力。

了解“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完家乡的美丽风光,你想说什么?

2、但是我们身边的的确确还存在着破坏环境的生活现象。

“咸阳是我家,环保靠大家。

”我们应该进一步规范个人生活行为,营造绿色家居,追求绿色生活!

(板书课题)

二、绿色知识——衣、食、住、用、行知多少

1、必答题测试。

(课件),考题是涉及“衣、食、住、用”四个方面的选择题,等下请各组长上来抽题,然后组织同学解答,注意要想好所选的理由并推选好汇报员,答对一题得20分。

题目如下:

衣:

以下哪种服装消费行为是符合绿色生活理念的。

()A尽量选棉、麻、真丝类的天然纤维服装B多买时尚的人造纤维服装C购买各种名贵皮衣

食:

购买食品时,()是符合绿色生活理念的。

A选购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

B选购好吃的食品C选购价钱便宜的食

住:

装修房子时,下列行为中符合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A选择便宜的装修材料(较省钱)。

B选择“绿色”建材,如水性涂料、环保复合木地板等。

用:

买()符合绿色生活理念。

A电热水器B太阳能热水器C燃气热水器

2、反馈交流。

衣(答案要点:

时尚的人造纤维服装会刺激皮肤;

而购买各种皮衣则间接杀害了动物)师小结:

同学们,从中我们知道了绿色生活要求我们穿着要环保,即——“穿绿”,板书:

穿绿(贴于绿树上)

食(答案要点:

因为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叫绿色食品,它不受污染,不使用添加剂)

师引:

(面向全班发问)怎样辨认是否是绿色食品?

A、指名回答(绿色食品上贴有绿色食品标志)

单单贴有绿色食品标志够吗?

(师引导学生观看标志旁的编码,相机点机出示“绿色食品身份证”:

瞧,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给每一种绿色食品配了一张"

身份证"

,身份证上有“绿色食品标志”,还有以“LB”开头的一串编码。

B、大家动动脑筋,想想这枚绿色食品标志有什么特殊含义?

要点:

标志上的太阳、叶片和蓓蕾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生机;

它提醒着我们,在饮食方面要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即食要绿(板书:

食绿)。

C、这一串以“绿标”开头的绿色食品身份证号码各表示什么呢?

请大家仔细观察(点击逐一出示)

住(答案要点:

许多人造板材、油漆、涂料、壁纸、家具等质量不合格,伤害到人体健康,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应该选择绿色建材。

师小结并补充一条信息:

装修污染已经被列入对公众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因素之一。

全国每年因装修污染引发呼吸道感染的儿童高达210万人。

210万,多么可怕的数字呀!

你们想说什么?

是的,我们应该堤防这个"

室内杀手"

,请同学们提醒家长装修房子时选购带有“绿色建材产品标志”(出示“绿色建材产品标志”)的“绿色材料”,做到“住绿”(板书:

住绿)

(答案要点:

我国的水、电、燃气能源非常有限,我们南方日照时间长,太阳能是无污染又无须花钱购买的清洁能源。

)师引:

对,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环保型的绿色用品,上面贴有“中国环境保护标志”(出示标志)师:

再次动动脑筋,这枚标志想告诉我们什么?

(标志外围那十个紧密相扣的环,表示公众要共同参与保护图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等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师小结:

从这一题,我们又学懂了生活中要尽量选购绿色用品,做到——用绿,板书:

用绿。

师再引:

我们的学习伙伴冬冬家是否选用绿色用品呢?

(出示课文插图)指答。

生1:

冬冬家使用无磷洗衣粉,不污染水资源。

生2:

冬冬家准备购买无氟冰箱,不污染大气。

是呀,大到热水器、冰箱,小到洗衣粉,我们都要自觉选用绿色用品。

通过这一轮的竞赛,大家互帮互学,我们懂得了绿色生活要求人们做到:

穿绿、吃绿、住绿、用绿,即绿色消费,环保选购,使得我们手中的钞票成为一张张绿色选票。

3、抢答题测试

提示:

(哪组站起来的同学多那组就优先获得发言权),答对一题就给大组再加30分,答错的倒扣30分,请听题。

①行:

以下哪种生活时尚属于绿色生活时尚?

()A一出门就打的或开私家小轿车。

B根据实际情况尽量以步当车或骑自行车。

理由是:

小结:

是呀,交通方面也要“绿”。

②以下哪种行为是绿色生活所不提倡的?

()

A.随手关上电源B.一水多用C.垃圾混装在一起D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用品

(要点:

垃圾混装是把垃圾当成废物,而垃圾分装是把垃圾当成资源。

4、归纳:

我们又学懂了绿色生活还要求我们做到举手投足做环保,即个人生活行为也要绿。

行为绿

“绿色生活知识竞赛”到此结束,公布各组得分并总结通过学习后自己对绿色生活的理解。

(“绿色生活”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保护环境,做到穿绿、食绿、住绿、用绿、行为绿。

第10课色彩的色相

引导学生寻找色彩,认识色彩,表现色彩。

体验不同色彩表达的不同感觉。

学习色彩的知识,认识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

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运用喜爱的色彩,培养运用色彩的能力。

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了解色彩的色相知识。

更好的运用色相的知识进行美术创作。

颜料,水,毛笔,调色盘等

大自然是美妙的,有千变万化的色彩。

(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学生观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了解的色彩。

思考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有多少种?

二、授新课:

1、复习三年级开始的色彩知识:

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间色,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所有色彩的“母亲”,又称三原色。

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三间色。

2、什么是色相?

色相,顾名思义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

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

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

所有的颜色都有自己的相貌,这叫色相。

3、认识色相:

十二色相环上包含了许多颜色,你能认一认这些颜色吗?

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十二色相环上的色彩名称。

4、欣赏课本中的图片:

(1)、学生结合图片同桌讨论:

画面表现了什么内容,选了什么颜色?

(2)、挑选自己喜欢的色相,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运用今天所学习的色彩知识,进行自由绘画的创作。

1、作业评价,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2、整理用具及清理环境卫生。

第11课色彩的明度

了解色彩的明度知识。

尝试用色彩的明度变化表现一幅作品。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

感受色彩有明度变化,体验色彩的美感。

表现一张有明度变化的作品。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如颜料、毛笔、铅笔等。

1、复习学习过的色彩知识。

让学生辨别不同颜色,再引出新课内容。

出示一种不同明度的色彩,请学生辨别。

2、指导:

得出结论是深浅不同的同种颜色。

3、明度的概念:

是指导色彩的明亮程度,即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变化。

4、如何改变色彩的明度。

加白——变浅、变淡、变亮——明度高。

加黑——变深、变浓、变暗——明度低。

还可以加水来改变色彩的明度。

5、教师演示:

调色的方法,教学生练习调色。

6、欣赏课本中的装饰画。

讨论装饰画是怎样画的?

你想怎样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幅有明度变化的作业。

1、画一个简单的图形。

2、用尺子将每个图形分割成均匀的几份。

3、用色彩调成不同深浅的明度细心填入。

4、画好底色。

学生绘制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1、谈收获:

请学生说说通过色彩的明度的认识和绘画练习,自己了解了哪些内容,掌握了哪些色彩调配的方法,学会用色彩的明度渐变绘制装饰画。

2、展示作业并引导学生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