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导论复习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6048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媒导论复习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传媒导论复习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传媒导论复习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传媒导论复习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传媒导论复习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媒导论复习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传媒导论复习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媒导论复习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媒导论复习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4)在社会上具有权威性,可制造共同话题,增强对传媒的依赖感。

5、常见的传媒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观察法、深度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和实地调查法。

6、常见的传媒定量研究方法有哪些?

主要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抽样调查法和测验法。

7、论述传媒发展的规律。

(1)传媒的发展呈现出加速的态势。

(2)传媒的发展处于相互叠加和相互干涉的状态。

(3)每一次传媒的突破性发展都使人类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同时也面临更大的挑战。

(4)传媒对人类的影响不只是技术层面,更多的是社会层面与心理层面。

8、传媒业的发展趋势

(1)传媒生态化

(2)传媒融合化

(3)传媒市场化

(4)传媒全球化

第二章传媒的性质、功能与分类

1、一般将传媒产业归入(C第三产业)。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

1、印刷媒介

顾名思义就是借助大量复制、快速显现的印刷技术而进行的图形和文字传播媒介,虽然可以用于小团体范围和人际传播,但主要属于大规模印刷技术的大众传播手段。

例如报纸、杂志、图书、传单、招贴、海报等。

2、主流媒介

是指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一系列能迅速传送信息的各种技术系统的社会设施。

主流媒介(Mainstreammedia)是一个舶来词,在欧美国家主要是指高级报纸(或称严肃报纸),如《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这些报纸报道严肃、深入,信誉卓著,社会地位很高。

3、非主流媒介

是一种在有限范围内进行传输的媒介,具有鲜明的个体性、亲历性和小众性,常常是一种对主流媒介进行补充的信息来源。

如有线电视、专业化频道、个人座机电话、移动电话、内部组织编辑、发行的小报、杂志、内部交流的会员资料、配合特定主题内容编制的文案、影集、画册或宣传手册、海报、宣传品、横幅,彩旗等。

4、简答现阶段我国传媒的基本性质。

传媒是党、政府和人民三位一体的服务载体,承担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重要任务。

5、传媒的政治属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接受党和政府对传媒的宏观控制和直接管理。

(2)受到所在国家和地区法律法规的约束。

(3)必须按一定时期的传媒政策行事。

6、传媒的功能有哪些?

信息传播、宣传教育、舆论监督、提供娱乐、社会协调、文化传承等功能。

7、电子媒介的优点有哪些?

(1)即时性。

(2)跨时空性。

(3)亲和力强。

(4)真实感强。

(5)易接受性。

(6)影响力大。

8、非主流媒介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关注被主流媒介回避的事件。

(2)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可以还原部分历史的真实。

(3)表达一种反舆论权威。

(4)受众不再是笼统意义上的一群人。

9、印刷媒介的主要优点有有哪些?

(1)印刷媒介具有便携性和易存性。

(2)受众拥有较大的主动权。

(3)印刷媒介开始适应分众化的发展趋势。

10、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传媒娱乐功能的认识。

娱乐与传媒的结合的根本动因在于人的需要。

传媒应当为人们提供娱乐的功能。

娱乐节目的盛行使传媒的娱乐功能不断强化。

如今,新闻娱乐化趋势的增强更强化了传媒的提供娱乐功能。

新闻娱乐化不同于娱乐新闻,娱乐新闻是娱乐节目的一种形式,它是与娱乐相关的信息节目,把新闻和娱乐两方面的特点综合起来。

而新闻的娱乐化至今没有公认的定义,基本内涵为传媒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硬新闻的比例,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

传媒娱乐功能得到强化的主要原因有四点,即传媒的市场价值得到重视、传媒多维功能的开发、受众主体权力的体现、受众价值取向的转变。

那么,如何适当增强传媒的娱乐功能?

首先,传媒应该注重信息传播的视觉效果。

其次,扩大娱乐元素。

第三,创新媒介产品,减少雷同,增加差异化。

第四,贴近受众生活,切忌迎合媚俗。

11.结合实际分析新媒介会不会替代传统媒介。

由于新技术的发明,总是极大地影响信息传播领域。

那么,新媒介会终结传统媒介吗?

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介在刷新人们的媒介接触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传统媒介带来巨大的冲击,但目前尚难撼动电视这一传统媒介。

不过,新媒介并非意味着盈利或增长,如我国目前很多商业网站还处于亏损状态,新媒介发展速度太快,很多东西来不及沉淀和反思,绝大部分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这也为传统媒介的跟进和转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内容资源是传统媒介引以自豪的核心竞争资源,受政策限制,目前新媒介的内容在相当程度上都要依赖传统媒介,传统媒介如果能将新技术与内容优势相结合,将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凭借传统媒介积累的众多时机,后来居上也极有可能。

可以说,在新媒介尚未形成有效的规模和较为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之前,传统媒介的主导地位仍不会受到颠覆式的挑战。

总之,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融合。

传统媒介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媒介的挑战,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进行优势互补,在战略层面进行深入合作,加快向数字内容提供商转型,发挥新闻和原创内容优势,借助网站巨大的流量,来扩大影响,为自己吸引潜在受众群。

如广播与手机的融合、电视媒介与手机、互联网的内容和广告呈现全方位的融合趋势。

同时,新媒介也需要和传统媒介相结合,因为“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存在”。

如手机媒介可包括手机报纸、手机电台、手机电视、手机电影等新的媒介形态。

所以新和旧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传统多一些还是新潮多一些,取决于受众的观点和态度。

12、结合实际分析传媒怎样才能发挥好舆论监督功能。

为了发挥好舆论监督功能,传媒需要在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首先要关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硬道理。

传媒所反映的舆论问题应当符合社会发展的大势规律。

如近年来对抗击“非典”、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发展观问题等,都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其次,舆论监督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

舆论监督不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或者其他任何添乱的目的,而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如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90年代初由《解放》日报发表的一组“皇甫平”的文章引发的关于姓社姓资的大讨论等,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

第三,舆论监督应当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

公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集中反映了社会中的复杂事务,公众关注程度比较高。

而且大多数公众的关注也说明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意义,及时的舆论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及时反映大众呼声也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原则的具体体现。

最后,舆论监督必须把握好舆论监督之“度”。

“度”既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个政治命题。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

“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

一切哲学、一切思想,一切日常生活,都要作两条战线斗争,去肯定事物与概念的相对安定的质。

”在实施舆论监督时,应以国家稳定和经济建设为大局,透过现象看本质,防止传播的片面性。

第三章传媒理论及其影响

1.“培养理论”也称为“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由开创的。

A.沃尔特·

李普曼B.迈尔文·

德弗勒C.麦奎尔D.乔治·

格博纳

2.哈贝马斯特别关心的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技术利益的主宰。

他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公共领域和互相纠缠在一起,以至于公共领域无法防止私人的、技术性的压制。

在理想状态下,两者应当取得平衡。

强有力的公共领域可以为自由发表意见和进行争论创造一种“大气候”。

A.私人空间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

3.传媒不仅仅是传播信息的简单的工具,同时也是重要的机构和复杂的组织,其中讨论传媒的社会机构功能的最为重要的理论派别。

A.符号学理论B.传媒结构理论C.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D.传媒效果理论

4.纵观麦克卢汉的著作,他关于传播传媒的主要理论有:

媒介是人的延伸;

媒介即讯息以及。

A.适度效果理论B.培养理论C.议程设置理论D.冷媒介和热媒介

5.自由主义理论源于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它要求完全的“出版自由”,反对政府干涉,体现了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A.社会责任论B.社会主义国家传媒体制理论

C.发展中国家传媒理论D.集权主义理论

6.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传媒理论和实践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

英国学者D.麦奎尔根据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点,概括出一种“发展中国家的传媒理论”。

其核心观点为:

放在第一位。

为了国家发展的利益,政府有权介入,限制新闻工具的活动以至实行检查制度。

A.政党的建设和宣传B.国内的阶级斗争

C.国家的建设、经济的发展D.和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

7、大众传媒的主要包括魔弹论、有限效果论和强大效果论。

A.期望值-价值理论B.宏观效果理论C.微观效果理论D.使用与满足理论

一.题目

1.“知沟”理论——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说: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传媒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这便是“知沟”理论。

2.“传播偏倚论”——是英尼斯传媒理论的中心论点。

英尼斯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传播媒介都是有“偏倚”的,传媒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

他相信任何历史时期的热点问题都是其所使用的占优势地位的媒介倾向所致,一个社会的文化模式和组织形式均受到“传播偏倚”的影响。

3.“传播流”——所谓“传播流”,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列举麦克卢汉的四部传媒理论著作。

麦克卢汉的著作主要有《机械的新娘》(1951)、《戈登堡的灿烂新星》(1962)、《理解媒介:

人的延伸》(1964)、《媒介即讯息》(1967,与昆廷·

菲奥尔合著)。

5.简答“发展中国家的传媒理论”的核心观点。

英国学者麦奎尔根据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点,概括出一种“发展中国家的传媒理论”。

把国家的建设、经济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为了国家发展的利益,政府有权介入、限制新闻工具的活动以至实行检查制度。

6.自由主义传媒制度的原则

(1)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性原则。

(2)对传媒进行法律调控原则。

(3)信息传递的多样化原则。

7.魔弹论的主要观点。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也是大众传媒迅速普及和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核心观点认为:

传媒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可以引起直接快速的反应;

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具体来说,个体受到媒体信息的直接而强大的影响,传媒在塑造舆论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这种观点,后来被称为“魔弹论”。

8、论述麦奎尔关于发展中国家的传媒理论的内容。

根据麦奎尔的归纳和概括,发展中国家的传媒理论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1)在传媒方针上,大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方针、政策步调一致;

(2)传媒既是自由的,又是负责的,传媒的自由必须在经济优先原则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下接受一定限制;

(3)在传播内容上,要优先传播本国文化和优先使用本民族语言;

(4)在新闻和信息的交流合作领域,应优先发展与地理、政治和文化比较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合作关系;

(5)传媒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国家有权对传媒进行检查、干预、限制乃至实行直接管制。

9.19世纪英国的哲学家密尔的集自由主义之大成的《论自由》第二章中提出的观点,是迄今为止支持出版自由最简洁、最精确的表述之一。

“如果除了一个人以外,人类的意见都相同,人类迫使这个人保持沉默的理由也不比这个人迫使人类保持沉默——如果他有足够的权力这样做的话——的理由更正当。

……如果被压制的意见是正确的,人们就剥夺了抛弃错误而获得真理的机会;

如果那种意见是错误的,人们就失去了一个几乎同样宝贵的机会,即利用真理与错误的碰撞而获得的对真理理解更清晰、印象更鲜明的益处。

”密尔在继承前人自由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清晰地阐明了言论表达自由的一些基本概念,为意见的自由市场理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使得自由主义理论臻致成熟。

结合密尔的言论,请你谈谈对言论自由的看法。

第四章传媒自由、所有权与伦理道德

1.中国社会主义传媒伦理道德的基本核心是领导权问题,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无产阶级传媒有鲜明的政治目的性,是,无一例外要服从党的领导,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性,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A.是党和人民的喉舌B.是社会的良心

C.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是社会公器

2.1989年起草、1991年颁布的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传媒伦理道德规范正式制订。

A.《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B.《记者行为原则宣言》

C.《国际新闻道德公约》D.《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3.我国社会主义传媒及其从业人员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导向意识,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始终把放在第一位,决不能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宣扬色情、凶杀和暴力迷信的内容。

A.社会效益B.经济效益C.政党利益D.道德建设

4.我国出版的《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提出了新闻自由的定义:

“新闻自由,亦即出版自由,属公民民主权利中的一种,是所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

A.宪法B.民法C.刑法D.国务院文件

5.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

“民族制度是从那种没有任何内部对立的社会中生长起来的,而且只有适合于这种社会。

除了舆论之外,它没有任何强制手段。

A.马克思B.黑格尔C.列宁D.恩格斯

6.英国政论家在他的《论出版自由》中第一次提倡出版自由,针对当时英国实行的以维护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享有绝对统治权为核心的“出版特许制度”,他主张废除代表这一制度的《出版物管制法》,这无疑是向封建统治阶级的禁锢言论出版自由提出的公开挑战。

A.约翰·

密尔B.杰斐逊C.约翰·

弥尔顿D.普利策

7.在资本主义社会,传媒自由实质上是的自由,是垄断财团收买、兼并传媒的自由,是资产阶级内部各个集团之间相互攻击的自由。

A.资本B.执政党控制C.资产阶级表达D.人权

题目:

1.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是指公民特别是新闻工作者依法享有通过新闻传播的形式表达思想、观点的自由。

如同表达自由、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一样,新闻自由也是公民的一项民主权利,是基本人权“权力链”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政治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传媒所有权——所谓传媒所有权,是指传媒拥有者对传媒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

简而言之,传媒所有权表示谁拥有传媒,即传媒的产权归属形式。

3.简述传媒伦理道德的作用。

传媒伦理道德的作用有下列两个方面:

(1)在传播活动中的调节作用。

即它通过评价、教育、示范、激励、沟通等方式来指导人们在传播活动中的职业活动,调节各方面的关系。

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诉诸舆论评说褒贬、沟通疏导、教育感化等方式实现的,它尤其注重唤起传媒从业人员的知耻心、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对社会道德层面具有重要影响。

传媒是社会信息传递的枢纽,传媒从业人员是社会信息传递的“把关人”,传媒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关系到整个社会,因此,传媒伦理道德的好坏直接反映和影响着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

这在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尤其如此。

4.列举三种最基本的传媒所有权存在形式。

传媒所有权的存在形式最基本的模式只有三种,即国有国营型、公有公营型和商(私)有商(私)营型。

其他模式都是三者不同程度或不同比例的结合或组合。

5、试论述传媒伦理道德的本质特征。

传媒伦理道德作为职业道德的一种,它既具有道德及职业道德的一般属性,也具有传媒伦理道德的特性。

传媒伦理道德作为道德的一种,它具有下列本质特征:

(1)它是一种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决定于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且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体现出不同的道德价值所向和不同的道德价值追求。

换言之,在不同的社会中有不同的传媒伦理道德规范,在相同的社会的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传媒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或价值追求。

(2)它比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

这是因为传媒的传播活动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比其他意识形态同经济基础的关系更直接、更密切,比其他职业道德对经济基础的作用更明显,其政治色彩也更鲜明。

(3)它是对传媒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它只是一种内在、内省、自律、自警的规范,并非是刚性的法律、法规和纪律。

但这种规范一旦形成并为从业人员自觉认同而遵守,能够起到比法律、法规和纪律更深刻、更广泛的作用。

6.我国报刊传媒界有句话说得好:

“人格决定报格,报格反映人格。

”对此,我国早期的出版、新闻等传媒学者作过充分的论述,如梁启超在《新闻学摄要·

序言》中说“训练较善之新闻记者以编辑较善之报纸,俾服务公众亦较善”。

请你结合当下传媒的现实状况和传媒伦理道德的相关理论,谈谈你对这些言论的理解。

第五章图书

1、国出版社目前实行的制度是(A)

A企业单位,实行现代企业制度B事业单位,实行事业管理C事业单位,企业管理D企业单位,事业管理

2、版市场的三大毒瘤是(C)

A盗版、逃税和侵权B盗版、制黄贩黄和垄断C盗版、制黄贩黄和侵权D垄断、制黄贩黄和逃税

3、出不是我国现行出版体制改革的基本措施的一项(D)

A进行图书出版组织改革,调整和完善所有制模式,优化图书出版事业的层次和结构

B改革图书出版经营体制,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形式

C实行党政职能、政企职责分开,依法管理图书出版事业,推进出版管理体制改革

D放弃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4、于电子图书,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D)

A电子图书是带声音的多传媒图书,看书时能使人身临其境

B出版周期短,成本低,符合环保要求

C不受时空限制,全球覆盖,可电子支付

D由于成本低,因此图书质量相对较差

5、界读书日是几月几号?

(A)

A4月23日B9月23日C3月12日D4月12日

6、于美国图书业,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

A美国是世界图书市场的最大出口国

B美国虽只有2.5亿人,但其图书出版业在世界图书出版业的地位举足轻重

C美国独立后,图书业有了一定发展,但它真正的大发展是在工业革命时期

D美国图书业起步很早,因而为图书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图书——以传递较为系统的信息和知识为目的,用文字或其他信息符号记录在一定形式载体材料之上的传媒。

2.简述现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态势表现.

第一,市场法则使出版产业向集团化、跨国化(国际化)、垄断化方向发展。

第二,出版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分工更适应集团化、规模化经营的要求。

第三,推动发行渠道的多样化及开通国际书刊市场,成为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第四,产业合作与冲突并存,尤其表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全球出版产业的垄断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出版产业的独立和崛起之间。

3.图书的特点

第一,图书内容全面、深入和系统,容量大,主题集中,可以全面深入地观照某一人物或者事件,可以系统地反映某一学科领域的进展,记录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轨迹。

第二,与其他传媒相比,生命周期也持久一些,而且没有固定周期的限制。

第三,尽管图书有“图”,但最能体现图书特质的信息表现方式是文字,而文字作为古老的信息呈现方式,具有深邃、抽象的特点,图书需要人们平心静气地阅读和参透。

4、目前图书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图书的发展对策和趋向是什么?

困境:

1.受其他传媒的影响,图书阅读率和阅读质量下降;

2.技术的发展和版权意识的淡薄导致盗版严重,从而制约了图书出版业的发展;

3.书价上涨与印数减少的恶性循环

发展对策和趋向:

1.内容:

满足读者的需求,引领读者的兴趣;

2.形式:

适应技术发展潮流,坚守图书的本质,并吸收其他传媒的特点;

3.推动阅读,促进多传媒互动,营造图书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六章杂志

1.从杂志产业化发展的前景角度,我国杂志的发展状况可分为(A)

A 发展类和生存类杂志B 高价和平价杂志C 全国性和区域性杂志D 畅销和平销杂志

2.世界上最早的杂志是(A)

A《学者学报》B《牛津公报》C《美洲杂志》D《公共期刊》

3.美国杂志的主体由哪三类杂志构成(C)

A消费类、商业类和娱乐类杂志B专业类、商业类和机构类杂志

C消费类、商业类和机构类杂志D专业类、娱乐类和机构类杂志

4.《礼拜六》标志着我国哪一类型杂志的产生发展?

(B)

A科学杂志B都市休闲杂志C时政杂志D医学杂志

5.我国第一本发行量超千万的超级杂志是(C)

A《青年视觉》B《财经》C《读者》D《新华月报》

6.中国杂志史上的第一种漫画杂志是(A)

A《上海泼克》B《新女性》C《大中华》D《礼拜六》

1.杂志——所谓杂志,是一种定期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