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2394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6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最新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最新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最新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最新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x

《最新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x

最新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2019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答案)

学校:

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1,归纳法;

2,演绎法;

3,对比法;

4,类比法;

2.“砥砺德行”所针对的不良社会风气是

【正确答案:

C】

A.求学是为了升官发财

B.读书是为了混取文凭

C.风俗日偷,道德沦丧

D.不敬师长,不爱学友

3.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象征南宋国势衰微的景物有()

A.落红

B.芳草

C.蛛网

D.飞絮

E.斜阳

答案:

A、E

4.下列议论文,善于运用类比论证方法的有()

A.庄子《秋水》(节选)

B.梁启超《论毅力》

C.胡适《容忍与自由》

D.钱钟书《吃饭》

E.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解析:

考点是语文知识和课文。

答案:

A、B、D

5.下列作品,体现“含泪的微笑”独特风格的是()

A.《苦恼》

B.《麦琪的礼物》

C.《婴宁》

D.《哦,香雪》

解析:

课文、考试大纲、考试提示都有明确说明。

答案:

B

6.《长恨歌》的诗句中,描绘杨玉环“闻道汉家天子使”时情态的是()

A.回眸一笑百媚生

B.梨花一枝春带雨

C.雪肤花貌参差是

D.芙蓉如面柳如眉

解析:

考点是课文。

答案:

B

7.《纪念傅雷》:

“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六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

”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A.肖像描写

B.行为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解析:

B、C是错误的,A、D都有道理。

肖像描写写人的服饰,有一张我的照片,衣襟上有一朵黄花,这是肖像描写。

细节描写通过这个细节来刻画出我对傅雷去世的悲痛,所以细节描写也有道理。

答案:

建议选D

8.《始得西山宴游记》文章开篇并不切入正题,而是先写平日游览众山的情景,这里采用的表现方法是(B)

A.侧面衬托

B.铺垫

C.暗示

D.烘托

9.《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强调大学宗旨时所批评的不良风气是()

A.不正当娱乐泛滥

B.求学为升官发财

C.不尊重师长学友

D.不注重购置书籍

解析:

蔡元培强调大学宗旨时所批评的不良风气是求学为升官发财。

答案:

B

10.《种树郭橐驼传》中用以凸现橐驼种树之理正确性的表现方法是(B)

A.类比

B.对比

C.烘托

D.暗示

11.《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B)

A.正面刻画

B.侧面烘托

C.对比反衬

D.类比彰显

12.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B)

A.背诵《汉书》

B.为国让贤

C.拔刀断指

D.抽矢射塔

13.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宗教感情”,指的是(A)

A.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着追求

B.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C.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

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

14.下列作品,体现“含泪的微笑”独特风格的是()。

A《苦恼》

B《麦琪的礼物》

C《婴宁》

D《哦,香雪》

【正确答案:

】B

【解析】考点是课文内容,考试大纲、提示第四段都有说明,本是一个喜剧故事,可其中又浸染着悲剧色彩,体现了小说“含泪的微笑”独特风格。

15.下列诗篇,表达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情怀的是()。

A闻一多《一句话》

B徐志摩《再别康桥》

C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

D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正确答案:

】B

【解析】考点是课文内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怀,寄托着他对西方文明的深挚向往和追求。

16.《马伶传》的中心意旨是()。

A反映当时金陵梨园的激烈竞争

B讽刺当朝宰相顾秉谦

C叙述名演员马伶一生经历

D赞扬马伶深入生活、精益求精的精神

【正确答案:

】D

【解析】马伶先败后胜的经验说明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和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而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吃苦耐劳、潜心专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17.《香市》的主要特点是()

A.层层深入

B.夹叙夹议

C.即小见大

D.因人见我

解析:

教材提示。

答案:

C

18.《容忍与自由》所体现的基本社会理念是(B)。

A一分为二

B和而不同

C言论自由

D党同伐异

【正确答案:

】B

【解析】大家在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之后我们应该知道关于"容忍"这儿理念、态度中还渗透着一种精神,就是"和而不同"。

"容忍"不是谁说什么就赞成,从而放弃自己的观点,而是我深信我是对的,但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应该是一种宽容,也就是和而不同。

19.《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的象征意义是(C)

A.古老中国负重前行

B.祖祖辈辈希望失落

C.新时期中国如旭日东升

D.新时期青年热血沸腾

20.下列关于《宝黛吵架》一文的描述,正确的有()。

A《宝黛吵架》选自长篇章回小说《石头记》

B作者是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C吵架起因是"金玉相对"说

D宝黛吵架是假意试探

E文中主要运用心理描写方法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考核文学常识、语文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

 

21.按《香市》的描述,当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香市对于农民的意义有()。

A烧香拜佛求平安

B农村的"狂欢节"

C借拜佛游赏春光

D预酬蚕节的劳作

E祈求桑蚕好收成

【正确答案:

】BCD

【解析】考核课文内容。

22.下列《秋水》中的论据,通过对比法来证明人的认识有限的有()。

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B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C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D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

E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正确答案:

】ABC

【解析】A、B、C选项是通过对比法来证明人的认识有限的。

D、E选项是通过例证法来证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23.下列《婴宁》的人物中,导演一幕幕喜剧的是(A)。

A鬼母

B狐母

C婴宁

D王子服

【正确答案:

】A

【解析】小说表层是叙事,是王子服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的经过,但小说的实情是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的过程。

表面上的种种巧合,实际上是鬼母为完成托养义务的有意安排,鬼母无所不能,则是她导演这一幕幕喜剧的真正机杼。

24.《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中,体现夫妇感情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词句是(C)。

A同来何事不同归

B头白鸳鸯失伴飞

C旧栖新垅两依依

D谁复挑灯夜补衣

【正确答案:

】C

【解析】体现夫妇感情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词句是"原上草,露初唏,旧栖新垅两依依"。

是借物抒情,写自己对妻子的怀念,虽然人死,不同在一起了,旧栖、新垅、但依依之情仍然存在。

25.《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具有()

A.深厚的情感蕴涵

B.鲜明的对比色彩

C.新颖的意象群落

D.清晰的情感逻辑

E.古朴的语言风格

解析:

教材提示和课文。

答案:

A、B、C、D

26.下列《西湖七月半》文句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B)。

A名妓闲僧,浅斟低唱

B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C匿影树下者

D或逃嚣里湖

【正确答案:

】B

【解析】"巳出酉归,避月如仇"就是说杭州人游湖,早上九十点钟出来,下午五六点钟回去,就像对待仇人一样对待月亮,看这时间就知道,他们并不赏月,缺乏赏月的雅兴。

27.下列《长恨歌》诗句中,移情于景的是()

A.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移情于景)

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融情入景)

C.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融情入景)

D.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融情入景)

分析:

诗词部分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就是诗词的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其中六种间接抒情是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知识重点与难点。

借景抒情又分为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四种,这四种借景抒情的区别就在于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思想感情的多少。

直接抒情:

《湘夫人》,《长恨歌》,《声声慢》《一句话》《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自然天成:

《饮酒》

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湘夫人》《秋兴》《长恨歌》

移情于景:

《声声慢》《长恨歌》《秋兴》《再别康桥》

因情造景:

《湘夫人》《长恨歌》《雨巷》

诗歌的抒情

借事抒情:

《蒹葭》《湘夫人》《鹧鸪天》《再别康桥》《八声甘州》

《长恨歌》

借举止抒情:

《行路难》《长恨歌》《饮酒》《鹧鸪天》《摸鱼儿》

《再别康桥》《八声甘州》

间接抒情

借比喻抒情:

《虞美人》《长恨歌》《声声慢》(自喻)《摸鱼儿》

《再别康桥》

借象征抒情:

《行路难》《一句话》《蒹葭》《早雁》《摸鱼儿》

《雨巷》《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借典故抒情:

《行路难》《鹧鸪天》《摸鱼儿》

参考答案:

A.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移情于景)

28.下列四组词语中,最能体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心旨意的一组是(C)。

A忧劳与逸豫

B盛与衰

C天命与人事

D满与谦

【正确答案:

】C

【解析】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国家盛衰、兴亡的关键在人事。

文章第一句"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9.下列文章运用类比论证的有(BC)

A.《论毅力》

B.《选择与安排》

C.《种树郭橐驼传》

D.《论学问》

E.《始得西山宴游记》

30.下列作品中,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ABCDE)

A.《答李翊书》

B.《始得西山宴游记》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答司马谏议书》

E.《前赤壁赋》

31.在《灯下漫笔》一文中,作者用钞票折价兑换银元的叙述是为了引出(C)

A.袁世凯的倒台

B.鲁迅经济的拮据

C.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论述

D.银行即将倒闭

32.《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B)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司马昭

D.司马相如

33.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所记叙的主要人物是(C)

A.张籍、张巡、许远

B.雷万春、张巡、许远

C.张巡、许远、南霁云

D.于嵩、张巡、许远

34.下列《蚂蚁大战》的语句中,兼用了比喻与比拟手法的是(D)。

A森林并非总是一片歌舞升平的和平景象

B木柴堆上到处都有这样奋力厮杀的勇士

C但是人类之战都从未如此奋不顾身

D在小山谷顶上出现了一个荷戟独彷徨的红蚂蚁

【正确答案:

】D

【解析】比喻:

打比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

比拟:

就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就是比拟。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35.南霁云抽刀断指,“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属于(D)

A.心理描写

B.比喻描写

C.议论描写

D.侧面描写;

36.下列文章中,主要采用今昔对比写作方法的是(B)

A.《哭小弟》

B.《香市》

C.《纪念傅雷》

D.《都江堰》

37.《秋夜》所写的形象中,象征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是(B)

A.小青虫

B.小粉红花

C.蝴蝶

D.蜜蜂

38.《吃饭》中,从吃饭想到结婚、想到政治,这种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