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00916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肥料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土壤肥料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土壤肥料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土壤肥料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土壤肥料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壤肥料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土壤肥料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肥料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壤肥料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测土配方施肥即“平衡施肥”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减少肥料浪费,防治环境污染为目的的最新科学施肥技术。

概括来说,一是测土,取土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

二是配方,经过对土壤的养分诊断按照作物需要的营养“开出药方,按方配药”;

三是合理施肥,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

复习思考题:

1、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有哪些?

土壤肥力四大因素是什么?

2、土壤肥料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第一章土壤的基本组成本章重点:

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土壤空气和土壤生物等共同组成的疏松体,它们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本章将介绍组成土壤的各类物质的特性,它们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如何对土壤肥力各因素进行调节,培肥土壤。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

固相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以及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含有植物需要的各种养分并构成土壤的骨架,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持。

土壤液相就是土壤水分;

土壤气相就是土壤空气,它们共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在数量上互为消长。

土壤固相、液相、气相三相物质的容积比例,因土壤的性质和环境条件而异。

大体上固相部分约占土壤总容积的一半,土壤水分和空气占一半。

土壤的三相物质不是机械的混合在一起,而是共同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断运动的统一体。

它们的比例关系及其运动变化对土壤肥力有直接影响,它们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土壤矿物质学习要点:

1、理解土壤矿物质的组成。

2、掌握不同质地土壤的生产特征。

3、了解土壤质地的利用改良途径。

一、土壤矿物质组成一切自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化合物或单质称为矿物质。

土壤中的矿物质是指土壤中所有的无机物质的总和。

土壤中的矿物质按来源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

1、原生矿物:

原生矿物是指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而遗留在土壤中的原始成岩矿物,是由熔融的岩浆直接冷凝所形成的矿物。

如石英、正长石、钠长石、黑云母、白云母、角闪石、磷灰石等。

2、次生矿物:

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经分解破坏后再形成的矿物,是原生矿物的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后新形成的矿物。

如:

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和铁、铝、硅氧化物及其水化物,还有一些简单的盐类,如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等。

二、矿物质土粒

(一)矿物质土粒的分级土壤由各种不同的矿物质土粒组成,它们大小差异很大,大的几毫米以上,小的在1毫米以下。

根据其粒径的大小和性质差异,将大小、成分及性质基本相近的矿物质土粒划分为一组,这就是矿物质土粒的分级,每组就是一个粒级。

一般把土粒分为石砾、砂粒、粉粒、粘粒四个粒级。

土粒的基本级别中将0.011mm的土粒称为物理性砂粒,而将粒径小于0.01mm的土粒称为物理性粘粒。

两类土粒在性质上存在质的差别,在生产上使用较为方便。

(二)各类级土粒的性质1、石砾:

山区土壤和河漫滩土壤中常见。

土壤中含石砾多,导致土壤孔隙过大,易漏水漏肥、损坏农具,列保水保肥能力,不含养分,农业上利用时应进行改良。

2、砂粒:

冲积平原的土壤中含量较高。

因颗粒大,形成的孔隙大,导致土壤通透性强,保水保肥能力弱,养分含量低,无可塑性、粘结性和粘着性,湿时不膨胀,干时不收缩。

3、粉粒:

在黄土中含量较高。

因颗粒小,形成的孔隙小,导致通透性差,保水保肥能力较强,营养元素含量多,可塑性粘结性较小。

4、粘粒:

含粘粒多的土壤,通透性极差,保水保肥能力强,营养元素丰富,可塑性强,粘结性、粘着性强,湿时膨胀,干时坚硬。

三、土壤质地在自然界,没有一种土壤是由单一粒级的土粒所组成。

有的土壤粘粒多,有的土壤砂粒多,有的土壤粉粒多。

土壤中各粒级土粒所占的比例及其所表现的物理性质称为土壤质地,即土壤的砂粘程度,它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

在有机质含量少的情况下,土壤质地是影响土壤肥力高低及耕性好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一)土壤质地分类按照土壤中各粒级土粒的构成情况,人为地将土壤质地划分为几个类别。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卡庆斯基的质地分类制,按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的百分含量把土壤质地划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二)不同质地土壤的农业生产性状土壤质地是决定土壤蓄水、透水、保肥、供肥、导热和耕作等性能的重要因素,不同质地的土壤在农业生产性状上表现有很大的差异。

1、砂土类:

(1)通透性好,保蓄性差。

(2)养分含量低,施肥见效快。

(3)温度变幅大。

(4)耕作性能好。

(5)发小苗不发老苗。

(6)有毒物质积累少。

2、粘土类:

(1)通透性差,保蓄性好。

(2)养分含量高,肥效时间长。

(3)温度变幅小。

(4)耕作性能差。

(5)发老苗不发小苗。

(6)有毒物质较易积累。

3、壤土类:

这类土壤在北方又称为二全土,其砂粒粘粒的比例比较适中,大小孔隙比例比较合理,兼有砂土类和粘土类的优点。

保水保肥,耕性好,既发小苗又发老苗,土壤肥力因素协调,是较理想的土壤质地类型。

(三)土壤质地的利用改良1、土壤质地的利用:

不同作物种植和生长所适宜土壤条件不同。

因土种植就是根据土壤质地状况结合相应的农业生产措施,合理安排作物布局,种植适宜的作物种类,使得土壤的生产能力得以充分体现。

砂土类土壤适合种植花生、豆类、芝麻、薯类、瓜类、烟草等;

粘土类土壤适合种植水稻、小麦、高粮、油菜等;

壤土适合种植的范围较广。

2、土壤质地的改良:

对于过粘、过砂、夹砂、夹粘的土壤应进行改良。

具体的改良途径和措施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循序渐进地进行。

(1)粘土加砂,砂土加泥,客土调剂。

(2)翻淤压砂,翻砂压淤。

(3)引洪漫淤,引洪漫砂。

(4)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性状。

(5)种草种树,培肥改土。

第二节土壤生物和土壤有机质学习要点:

1、了解土壤生物的作用。

2、了解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组成。

3、理解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

4、掌握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

一、土壤生物土壤中的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

土壤中的生物有动物常见的有蚯蚓、蚂蚁以及各种蠕虫和昆虫的幼虫。

它们以植物残体为食物,因而有机质含量越高,这些动物越多。

此外土壤中还居住着各种鼠类。

土壤中植物主要是高等植物根系的残存物。

土壤中生命活动最旺盛的是土壤微生物。

土壤越肥沃,微生物的数量越多。

(一)土壤微生物的类型1、土壤微生物的形态类型:

根据形态分为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2、土壤微生物的呼吸类型:

根据呼吸类型分为好气性、嫌气性、兼气性三类。

3、土壤微生物的代谢类型:

根据代谢类型分为自养型生物和异养型生物。

(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1、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素2、合成和分解土壤有机质3、参与土壤中营养物质的转化4、提高土壤温度5、对化学毒素物质的分解作用二、土壤有机质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组成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所有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分解和合成有机化合物。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虽然不高,但在土壤肥力中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含量多少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于植物的残落物和根系,生活在土壤中的大量微生物和少量动物,施入土壤的有机肥料等。

2、土壤有机质的组成:

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分为两大类。

(1)非腐殖物质。

(2)腐殖质。

(二)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是指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分解和合成作用,可分为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

1、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2、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三)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条件1、土壤条件

(1)土壤湿度和通气状况。

(2)土壤温度状况。

(3)土壤酸碱度。

2、有机残体本身的碳氮比及其物理状况(四)土壤腐殖质的组成和性质1、腐殖质的组成:

土壤腐殖是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转化后重新合成的一类高分子含氮化合物。

根据腐殖质的溶解性和颜色可将其大致分为胡敏素、胡敏酸和富里酸三个组成万分。

2、腐殖质的性质

(1)腐殖质的颜色。

(2)腐殖质的元素组成。

(3)腐殖质的带电性。

(4)腐殖质的酸碱性。

(5)腐殖质的溶解性。

(6)腐殖质的吸水性。

(7)腐殖质的凝聚。

(五)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和调节1、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1)提供作物所需养分,提高养分的有效性。

(2)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增加土壤的缓冲性能。

(3)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耕性,提高土壤温度。

(4)促进微生物生命活动。

(5)其它作用。

2、土壤有机质的调节

(1)增施有机肥。

(2)调节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

(3)合理轮作倒茬(4)调节土壤水、气、热状况。

第三节土壤水分学习要点:

1、认知土壤水分的类型及其有效性。

2、掌握土壤含水量的计算方法。

3、综合分析土壤水分调节的途径。

一、土壤水分的类型和性质由于土壤水分受到作用力的类型、大小、性质不同,并考虑到被植物利用的关系,从形态上把土壤水分分为四大类型。

1、吸湿水:

干燥的土壤颗粒借助表面的分子引力吸收大气中的气态水分而保持在土粒表面的水分,称为吸湿水。

当土壤空气湿度接近饱和时,土壤吸湿水含量达到最大,此时土壤含水量称为最大吸湿量或吸湿系数。

2、膜状水:

土壤水分达到最大吸湿量以后,土壤颗粒依靠剩余的分子引力对液态水分子吸附,并在吸湿水的外围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称为膜状水。

膜状水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最大分子持水量。

当植物出现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萎蔫系数或凋萎系数。

3、毛管水:

毛管水指存在于毛管孔隙中,由毛管力保持的水分。

毛管孔隙中所保持的水量是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水的总和。

根据地下水与毛管水是否连接,可将毛管水分为悬着水和上升水两种类型。

(1)毛管上升水:

在低洼地区,地下水位浅,地下水沿土壤毛管力保持在封中。

这种沿毛管上升的水分,称为毛管上升水。

毛管上升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毛管持水量。

(2)毛管悬着水。

在地形部位较高,地下水位较深的地区,当降水或灌溉后,借助毛管力保持在上层土壤中水分,与地下水不连接,就像挂在上层土壤中一样,称为毛管悬着水。

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4、重力水:

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超过的水分由于不能被毛管力所保持,而受重力支配,沿着土壤中大孔隙向下移动,这种水分称为重力水。

当土壤孔隙全部充满水时的土壤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又称全蓄水量或最大持水量,是计算水稻田最大灌溉水量的依据。

二、土壤水分含量表示方法土壤水分含量是土壤生产性能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利用方便,有质量百分数、体积百分数、相对含水量和土壤贮水量等多种表示方法。

1、土壤水质量百分数:

土壤水质量百分数是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水分的质量在烘干土质量中所占百分比。

在生产实践中,如果没有指明是何种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则为质量百分数。

土壤水质量百分数土壤水质量100烘干土质量2、土壤体积水百分数:

土壤水体积百分数是指单位体积土壤中水分体积在土壤总体积中所占的百分比。

土壤水体积百分数土壤水体积100土壤总体积土壤水质量百分数土壤容重3、土壤相对含水量:

土壤相对含水量是指土壤实际的水分含量在田间持水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实际含水量100田间持不量4、土壤贮水量:

土壤贮水量是指一定面积一定厚度土层内水的贮量。

土壤贮水量(m3/hm2)土层厚度(m)10000(m2)土壤容重(t/m3)土壤水质量百分数三、土壤水分的运动土壤水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主要包括气态水运动和液态水运动。

(一)气态水运动土壤中的液态水可以不断地气化成气态水,气态水也不断地凝结成液态水,它们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

1、水汽凝结:

随着昼夜和季节的变化,土壤上、下土层温度常有明显的差异,水汽压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土体内水汽的移动,气态水变成液态水,产生凝结和夜潮现象。

2、土壤水分蒸发:

土壤水以水汽状态扩散到大气而散失的现象叫土壤蒸发或跑墒。

(二)液态水运动1、毛管水运动:

毛管水运动是在毛管力的作用下引起的水分移动。

2、重力水运动:

水分在重力和压力的作用下向下或横向移动,称为重力水运动,也可以称为土壤水分的渗透。

四、土壤水分的调节1、灌溉:

灌溉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灌水定额,指单位面积土壤一次灌溉所需的水量。

灌水定额(m3/hm2)田间持水量(%)土壤实际含水量()土壤容重(t/m3)10000(m2)土壤计划湿润深度(m)2、排水:

3、蓄水保墒:

(1)秋耕或伏耕

(2)冬灌(3)中耕(4)春耙(5)镇压(6)地膜覆盖4、发展节水农业:

(1)建立节水和耗水少的输水系统,防止渠系渗漏,减少渠道蒸发。

(2)在条件许可时,尽量采用沟灌、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减少大水漫灌。

(3)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节水农业技术。

第四节土壤空气学习要点:

1、了解土壤空气的特点。

2、理解土壤通气性的含义。

3、掌握土壤通气状况的调节措施。

土壤空气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土壤肥力因素之一。

土壤空气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土壤空气的特点1、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大气中含量。

2、土壤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稍低于大气中的含量。

3、土壤空气中水汽的含量高于大气中的含量。

4、土壤空气中还原气体的含量高于大气中的含量。

5、土壤空气各成分的浓度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土壤深度内变化很大。

二、土壤通气性土壤和大气之间不断进行气体交换的性能,称为土壤的通气性。

这种交换主要是氧气由大气进入土壤,二氧化碳由土壤向大气排出,又称土壤的呼吸作用。

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进行交换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整体交换,另一种是气体的扩散。

1、整体交换:

土壤空气在温度、气压、风、降水或灌水耕作等因素的作用下,整体排出土壤,同时大气也整体进入土壤。

整体交换能较彻底地更新土壤空气,其作用的动力是存在气体压力差。

2、气体的扩散:

土壤空气的扩散是指土壤空气与大气成分由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扩散。

三、土壤空气对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一)土壤空气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影响种子萌发2、影响植物根系发育

(二)土壤空气对土壤肥力的影响1、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2、影响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状况。

四、土壤空气状况的调节1、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

2、改良土壤质地。

3、灌溉结合排水。

4、中耕松土。

第二章土壤的基本性质本章重点:

组成土壤的各种物质具有哪些性质?

这些性质如何影响植物的生长?

本章将介绍影响土壤肥力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们与作物生育的关系。

在农业生产中,常常采取适当的措施调节或改良土壤各种性状,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

第一节土壤孔性学习要点:

1、理解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的含义,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2、了解土壤孔性的生产意义。

一、土粒密度、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1、土粒密度:

单位体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质量,称为土粒密度。

土粒密度一般在2.65g/cm3左右。

2、土壤容重:

单位体积原状土壤(包括粒间孔隙在内)的干土质量称为土壤容重。

旱地土壤容重在1.11.5g/cm3之间;

水田土壤容重通常小于1.0g/cm3。

3、土壤孔隙度:

单位体积自然状态的土壤中所有孔隙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叫做土壤孔隙度,它表示土壤中各种孔隙的总量。

土壤孔隙度孔隙体积/土壤体积100(1土壤容重/土粒密度)100二、土壤孔隙的类型1、非活性孔隙:

土壤孔径小于0.002mm的孔隙。

土壤中所有非活性孔隙的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称为非活性孔隙度。

2、毛管孔隙:

土壤孔径在0.0020.02mm之间的孔隙。

土壤中毛管孔隙的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毛管孔隙度。

3、通气孔隙:

土壤孔径大于0.02mm的土壤孔隙。

土壤中通气孔隙的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称为通气孔隙度。

土壤总孔隙度非活性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通气孔隙度()三、土壤孔性的生产意义课后习题:

某土壤耕层20cm,经测定土壤水分质量百分数为18%,田间持水量为30%,土壤容重为1.2g/cm3,试计算:

(1)该土壤体积含水量?

(2)该土壤相对含水量?

(3)该土壤耕层贮水量?

(4)此时若进行灌溉,每公顷耕层需灌水量是多少?

解:

根据已知条件:

(1)该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水质量百分数土壤容重=18%1.2g/cm3=21.6%

(2)该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实际含水量100田间持不量=18%30%100=60%(3)该土壤贮水量(m3/hm2)土层厚度(m)10000(m2)土壤容重(t/m3)土壤水质量百分数=0.2100001.20.18=432(m3/hm2)(4)灌水定额(m3/hm2)田间持水量(%)土壤实际含水量()土壤容重(t/m3)10000(m2)土壤计划湿润深度(m)=(0.3-0.18)1.2100000.2=288(m3/hm2)答:

该土壤体积含水量是21.6%;

该土壤相对含水量是60%;

该土壤贮水量是432(m3/hm2);

此时灌水每公顷耕层需灌水288立方米。

第二节土壤结构和耕性学习要点:

1、认识不同的土壤结构体2、掌握团粒结构的生产意义及创造团粒结构的方法3、理解土壤耕性的标准一、土壤结构土壤中的土粒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都不同的土团、土块和土片等团聚体,这种团聚称为土壤结构或结构体。

这些不同形状的结构体,直接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影响土壤耕作性能。

(一)土壤结构体的类型依据结构体的几何形状、大小及其肥力特征,土壤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块状结构:

土块呈不规则的立方体,长、宽、高三轴大体相当,直径在5cm以上的称为块状结构,俗称坷垃;

较小些的、称为碎块状结构,又叫碎坷垃。

缺乏有机质的粘重土壤多形成块状结构。

块状结构内部紧密,土块之间孔隙过大,易漏水、漏肥,作物易受干旱与冻害,对作物播种和幼苗生长影响很大。

2、核状结构:

3、柱状结构:

4、片状结构:

5、团粒结构和粒状结构:

(二)团粒结构1、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1)团粒结构土壤大小孔隙兼备。

团粒结构具有多级孔隙,不仅总孔隙度高,而且大小孔隙比例适当。

(2)协调水分和空气的矛盾。

团粒内部的毛管孔隙保水能力强,起着小水库的作用;

团粒之间的大孔隙是良好的通气透水通道,从而协调了水气矛盾。

(3)能协调保肥与供肥性能。

(4)具有良好的物理和耕性。

2、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方法

(1)多施有机肥料,通过深耕,适当使用耕、锄、耙、耱、镇压等耕作措施,使土体破裂松散。

(2)实施绿肥作物或牧草轮作,使土壤中增加新鲜腐殖质。

(3)采用微灌、喷灌和地下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并结合深耕进行晒垡、冻垡,充分利用干湿交替、冻融交替作用。

(4)施用胡敏酸、树脂胶、纤维素粘胶等土壤结构改良剂。

二、土壤耕性土壤耕性是指耕作时土壤所表现的性质以及在耕作后土壤的生产性能。

1、土壤耕性的表现

(1)耕作的难易程度。

(2)耕作质量的好坏。

(3)宜耕期的长短。

农业生产上,可用眼看、手摸、试耕来确定宜耕期。

看土验墒、手摸验墒、试耕。

2、土壤耕性的改良第三节土壤热性质学习要点:

1、理解土壤温度状况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2、掌握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土壤调温措施。

一、土壤热量来源二、土壤的热性质1、土壤的热容量:

土壤的热容量可用容积热容量来描述。

容积热容量是指单位容积土壤的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土壤导热性:

土壤从温度高处向温度低处传导热量的性能称为土壤导热性。

土壤传导热量能力的强度用导热率来表示,指土层厚度为1mm,两端温度相差1,在1面积上每秒钟通过的热量。

3、土壤吸热性和散热性:

土壤吸收太阳辐射能的性能称为土壤吸热性。

土壤向大气散失热量的性能叫土壤的散热性。

三、土壤温度与作物生长1、土壤温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2、土壤温度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四、温度的调节土壤温度调节的原则是:

春季要求提高土温,以适时提早作物的播种期和促进幼苗的早生快发;

夏季要求土温不要过高,防止作物受干旱和热害危害;

秋季要求保持和提高土温,使作物及时成熟。

具体措施:

1、耕翻松土:

2、灌溉:

3、地膜覆盖:

4、增施有机肥:

第四节土壤的保肥性和供肥性学习要点:

1、理解土壤胶体的类型和土壤保肥的途径。

2、掌握离子交换吸收保肥作用的意义。

3、学会综合判断土壤的供肥性能。

一、土壤胶体直径在11000nm之间的土壤颗粒,称为土壤胶体。

二、土壤保肥性土壤具有把进入土壤的各种分子态、离子态或气态、固态养分保存起来的能力和特性,称为土壤保肥性。

1、机械吸收2、物理吸收3、化学吸收4、生物吸收5、离子交换吸收三、土壤供肥性1、土壤供肥性:

土壤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内,持续不断地供应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速效养分的能力和特性,称为土壤供肥性。

(1)迟效养分的有效化。

(2)交换性养分离子的有效性。

2、土壤供肥性的表现

(1)看作物长相。

(2)看土壤形态。

(3)看肥料效应。

四、土壤保肥性和供肥的调节1、增加肥料投入,调节土壤胶体状况。

2、科学耕作,合理排灌。

3、调节土壤胶体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组成,改善养分供应状况。

第五节土壤的酸碱性学习要点:

1、了解土壤酸碱度的分级。

2、掌握不同酸碱性土壤的改良利用。

一、土壤酸碱性1、土壤酸碱性的概念和分级:

土壤酸碱性是指土壤溶液中H+浓度和OH-浓度比例不同而表现出来的酸碱性质。

土壤酸碱性分级土壤pH4.54.55.55.56.56.57.57.58.58.59.59.5酸碱性强酸性酸性微酸性中性微碱性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