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大题复习全Word下载.docx
《中医内科大题复习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大题复习全Word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参苏饮加减
人参15
茯苓20
甘草5苏叶12葛根30前胡15
枳壳15
桔梗15陈皮10
木香10
外感发热
1.简述真寒假热与真热假寒的区别。
答:
真寒假热:
身虽热而反欲得衣被;
口虽渴但喜热饮;
脉虽数,而不鼓指,按之乏力。
或微细欲绝,舌苔虽黑而润滑。
真热假寒:
身虽大寒,而反不欲近衣被;
口渴而喜冷饮;
胸腹灼热,按之烙手;
脉滑数,按之鼓指舌苔黄燥起刺,或黑而干燥。
2.简述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的鉴别要点。
内伤发热:
由脏腑之阴阳气血失调,郁而化热,热势高低不一,常呈低热而见间歇,其发病缓,病程长,多伴有内伤久病虚证证候。
外感发热:
由感受外邪而发体温较高,多为中度或中高度发热,发病急,病程短,热势重,常见其它外感热病之兼证
3.简述肺热证的主证、治法及方药。
肺热证的主症:
壮热,咳嗽或喘促,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胸痛,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麻黄
杏仁
石膏
炙甘草
1.男性,62岁,反复咳喘10余年,加重伴发热3天入院。
患者于10余年前起咳嗽痰多,每于秋冬季发作,近几年咳喘并作,1周前因感冒发热,咳嗽气喘加剧,伴周身疼痛。
3天前起咳吐黄痰,咳时伴有有人胸痛气促,口渴喜饮,大便干结。
查体:
体温38.5℃,急性病容,肺气肿征,双肺呼吸音增粗,双肺底可闻及散在细湿罗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伴周身疼痛。
舌淡边红,苔黄稍干,脉滑略数。
请回答:
本病例应如何诊断、辨证治疗?
外感发热(肺热证),是为本虚标实之证。
辨证分析:
老年病人,反复咳喘10余年,肺气已虚,抗邪无力。
感受外邪,入里化热,壅阻肺气,而见发热、咳喘、胸痛、双肺底湿罗音等实变征;
热邪耗气伤阴而见口渴喜饮、大便干结。
治则:
急则治其标。
麻杏石甘汤加味。
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黄芩、鱼腥草、银花、连翘、蒲公英、葶苈子。
2.女性,32岁,因恶寒发热,尿频尿急尿痛2天就诊。
患者曾有类似病情发作而诊为“肾盂肾炎”,每次发作均经使用抗生素或中药治疗好转。
诊见急性病容,面赤,诉尿涩、尿频急、尿痛,伴腰痛腰酸。
查体温39.1℃,双肾区叩痛,右侧明显,舌尖红,苔黄,脉弦数。
诊断:
外感发热(膀胱湿热证)。
女性病人,感受湿热之邪,正邪交争于体表而见恶寒发热。
湿热下注膀胱,致膀胱湿热蕴结,气机不利,肾失开阖,水道不利,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
湿热内蕴,薰蒸于肾,而见腰痛腰酸。
舌尖红,苔黄,脉弦数为膀胱湿热的征象。
清利膀胱湿热。
方药:
八正散合小柴胡汤。
湿阻
1.湿阻的证候特征可简练地概括为哪些字?
治疗原则是什么?
湿阻的证候特征可概括为:
重、闷、呆、腻、濡。
治疗原则是祛湿与运脾。
2.湿阻的立法处方应根据什么?
湿阻治疗的立法处方应根据湿邪困阻与脾虚不健的主次,寒化与热化的偏盛,权衡轻重,灵活掌握。
1.王某某,男性,30岁,居住频海,捕鱼为业,喜食腥秽之物。
症见胸脘胀闷,肌肤色黄,食欲不振,身重发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辨证分型:
湿热中阻
证候分析:
患者久居湿地,饮食不洁,内外湿邪阻滞中焦,升降失常,故脘腹痞闷,纳呆,恶心呕吐;
湿遏热壅,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肌肤,故发热,身目发黄;
湿邪内阻,清阳不得发越,故头身困重,舌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中阻之象。
清热化湿
王氏连朴饮
黄连6
山栀15
厚朴15
法夏10
石菖蒲15
芦根30
滑石30
苡仁30
茵陈15
甘草5
猪苓15
2.李某,女性,19岁,外出旅游,受雨淋后出现:
恶寒,四肢困重乏力,头重如裹,胸闷腹胀,纳食不香,便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湿困脾胃
患者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湿浊困遏,清阳不能伸展,固肢体困倦,头重如裹,湿困中焦,脾失健运,则胸闷腹胀,纳食不香。
舌苔白腻,脉濡滑均为湿阻中焦之象。
芳香化湿
藿香正气散
藿香10
紫苏10
白芷15
桔梗15
白术15
厚朴15
半夏10
大腹皮15
陈皮10
甘草5
痢疾
11.痢疾与泄泻的鉴别要点?
12.痢疾其特征性的表现是什么,并简述其诊断本病之主要依据?
本病以大便次数增多,量少不爽,腹部疼痛,里急后重,下赤白脓血粘冻样便为特征(五大主症)。
这些征候是各种痢疾所共有的临床表现,是诊断本病之主要依据(尤其是里急后重及纯粘液脓血便为其特征性的表现)。
13.噤口痢实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表现?
实证多由湿热、疫毒蕴结肠中,上攻于胃,胃失和降所致;
其表现为下痢、胸闷、呕逆不食,口气秽臭,舌苔黄腻,脉滑数。
1.某男,27岁,平素嗜食生冷,近日突发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相杂,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腻微黄,脉滑数。
请分析其证候,病名,提出治疗方案用药并解析药用。
湿热之邪壅滞肠中,气机不畅,传导失常,故腹痛,里急后重。
湿热熏灼肠道,脂络受伤,气血滞瘀,化为脓血,故下痢赤白。
湿热下注,则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腻为湿,黄为热,脉滑为实,数是热的征象。
其病为湿热痢,本型以肛门灼热,尿短赤为辩证要点。
清热解毒,调血行气。
芍药汤加银花。
芍药汤出于《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本方具有调气行血,清热解毒作用。
方中芍药、甘草、当归和营以治脓血,木香、槟榔行气以除后重。
芩、连、大黄能清热解毒。
肉桂辛温以通郁结;
银花甘寒解毒,故加之。
2.某男,急骤发病,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明显,并壮热口渴,头痛烦躁,一天后见神昏痉厥,舌质红绎,苔黄燥,脉滑数。
疫毒之邪,伤人最速,所以发病骤急。
疫毒之邪壅塞肠中,气血相搏,使肠道传导失司,脉络受伤,气血凝滞,腐败化为脓血而痢下鲜紫脓血。
气机阻滞,腑气不通,所以腹痛,里急后重明显;
毒盛于里,助热伤津,所以壮热口渴;
毒邪上攻则头痛,毒邪内扰则烦躁;
热毒蒙蔽心窍则神昏痉厥。
其病为疫毒痢,本型以发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壮热口渴及里急后重最明显为特点。
清热凉血解毒。
白头翁汤加味。
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清热化湿。
疟疾
11.请简述疟疾与感冒伤寒的鉴别要点?
12.请简述一般疟疾与瘴疟的鉴别要点?
13.治疗疟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分型加以说明?
祛邪截疟是治疗疟疾的基本原则。
在确定诊断为疟疾后即可截疟。
在此基础上,具体的病症分述如下:
①正疟应配合和解表里;
②温疟应配合清热疏表;
③寒疟应配合辛温达邪;
④热瘴治宜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⑤冷瘴治宜解毒除瘴,燥湿化浊;
⑥劳疟治应益气养血,扶正祛邪;
⑦疟母治宜软坚散结,祛瘀化痰,并应酌情配合补益气血之剂,虚实兼顾。
14.病例分析:
某男,27岁,症见寒战壮热,休作有时,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栗鼓颔,寒罢则内外皆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
请分析其证候,病名,提出治疗方药。
疟邪侵入,伏于半表半里。
若疟邪与营卫相搏,正邪相争,而引起疟疾的症状发作,疟邪入与阴争,阴盛阳虚,阳气被遏故致呵欠乏力,寒战鼓颔;
出与阳争,阳盛阴虚,则壮热,头痛面赤;
热盛伤津,故口渴引饮。
终则邪气伏藏,热蒸肌肤,腠理疏松,故遍身出汗,热退身凉,发作停止。
病初苔多薄白,化热则见苔黄腻,疟脉自弦,弦紧主寒盛,弦数主热。
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加减。
某男,症见壮热不寒,头痛,肢体痠痛,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甚则神昏谵语,病者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垢黑,脉弦数请分析其证候,病名,提出治疗方药。
此型是在山瘴地区,感染瘴毒,邪郁于内,或蒙闭心窍,发为瘴疟。
其发病急骤,病情较重。
瘴毒疫邪侵入,由于素体阳盛,或热重于湿,或湿从化热,而成热瘴。
因热毒内盛,故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肢体痠痛,热毒上冲则头痛,面红目赤。
热毒内蕴中焦,致使胃气上逆,则胸闷呕吐。
热盛伤津,故烦渴饮冷,大便秘结。
热移于膀胱,则小便热赤。
热毒上蒙心窍,神明失司,故神昏谵语,舌红绛,苔黄腻,脉洪数或弦数,均为热毒内盛之征。
故其病为热瘴。
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清瘴汤加减。
肺病证
咳嗽
1.简述咳嗽与哮病、喘证的鉴别点。
咳嗽是以咳嗽、咳痰为主症;
哮病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气促,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症。
发作与缓解均迅速。
喘证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
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2.临床上如何区别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区别点如下:
类别
外感咳嗽
内伤咳嗽
起病
急
慢
病程
短
长
症状
新咳,多兼有寒热身痛等表症
久咳,反复咳嗽,多兼有脏腑内伤证
病性
多实
虚实夹杂
治法技团
疏邪宣肺
调理脏腑
禁忌
忌收敛
忌辛散
3.咳嗽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外感咳嗽治宜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主。
内伤咳嗽治宜调理脏腑为主,健脾、清肝、养肺补肾,对虚实夹杂者应标本兼治。
1.患者男性,48岁,近3年来反复咳嗽,咳声重浊,胸闷气短,尢以晨起咳甚,痰粘腻色白,伴体倦、食少、脘痞、便溏,舌苔白腻,脉濡滑,X线胸片提示双肺野纹理增粗、紊乱。
根据上述描述,请给出:
本病诊断、辨证分型、辨证依据、治法及方药。
诊断为:
内伤咳嗽
证型为:
痰湿蕴肺
辨证依据:
1.中年男性,反复咳嗽三年不愈,此为正气不足、抗病无力的内伤咳嗽之特点。
2.胸闷所气短,痰粘难咯,体倦、食少、便溏脘痞,这些均是由于肺气不足,日久损伤及脾,脾失健运,痰湿内停的表现。
是为肺脾气虚、痰湿壅阴的虚实夹杂证。
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白术、党参健脾益气。
2.患者女性,38岁。
三天前外出归来,即感身热,微咳,恶风。
自认为是受寒,取热发汗,汗出微舒。
今日咳嗽加。
痰粘而少,不易咳出,咳甚则胸痛,有时痰中带血丝,鼻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
外感咳嗽
风燥伤肺
风燥之邪外侵,卫气不和,肺失清宣,故身热,恶风,微咳。
但经发汗,津液外泄,则肺津耗伤,气机不利,故见咳嗽加重,甚则朐痛,痰粘而少,不宜咳出;
咳伤肺络,血液外溢故可见痰中带有血丝,鼻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均为风温燥邪伤津之象。
疏风清热,滋燥止咳
桑杏汤加减
哮证
1.哮证与喘证如何鉴别?
哮病与喘证都有呼吸急促的表现,但哮必兼喘,而喘不兼哮;
哮指声响言,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
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2.热哮与寒哮临床特征有何不同
寒哮临床以胸膈满闷如塞,咯痰色白不爽,面色晦暗,口不渴,天气变冷或受寒后易发病,舌苔白滑,脉弦紧为特征;
热哮临床以气粗息涌,咳呛阵作,咯痰黄稠难出,面赤,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特征。
1.病者以往有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病史,昨天晚上不慎受凉后,鼻塞头痛,周身酸痛,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喉中有哮鸣音,口淡不渴,形寒怕冷,咯痰不多,色白,面色晦暗,舌淡苔白滑。
哮病
寒哮
症候分析:
病者以往有发作性呼吸困难病史,由于晚上不慎受风寒而致呼吸困难,喉中有哮鸣音,故可诊断为哮病发作期。
病者表现为口淡不渴,形寒怕冷,咯痰不多,色白,舌淡苔白滑,脉弦紧,中医辨证属寒哮;
另患者感受风寒,表证仍存,故见鼻塞头痛,周身酸痛,恶寒等症候。
温肺散寒,辛温解表
代表方药:
小青龙汤加减
麻黄、细辛、法夏、五味子、桂枝、干姜、白芍、甘草
2.某男,42岁,经常发作性呼吸困难,喉中有哮鸣音,经治疗可缓解,但反复发作,平素痰多清稀,腹胀,胃纳差,大便溏,稍吃虾、蟹肉或生冷瓜果,则呼吸困难发作,面色痿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写出该病诊断、证型、症候分析、治法、代表方药
哮病(缓解期)
脾虚型
病者有发作性呼吸困难,喉中有哮鸣音,反复发作,经治已缓解,故可诊断为哮病(缓解期)。
病者每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哮病,面色萎黄,平素痰多,腹胀,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脾虚之象,故为脾虚型。
健脾化痰
六君子汤加减
法夏、陈皮、党参、白术、茯苓、甘草
喘证
1、喘证与气短、哮病如何鉴别?
相同点是呼吸异常,不同点是喘证临床特征是呼吸困难,张口抬肩,甚至不能平卧。
气短临床特征是呼吸微弱而浅促,或短气不足以息,似喘而无声,亦不抬肩,尚可平卧。
相同点是都有喘、咳、痰症状,不同点是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一般来说,哮必兼喘;
喘未必兼哮。
而哮指声响言,为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有宿根,反复发作的疾病;
2、如何鉴别实喘和虚喘?
虚喘可分那两种证候?
证治有何不同?
实喘呼吸深长有余,以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
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
虚喘分为肺虚和肾虚两种证候。
肺虚喘证,症见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中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或咳呛痰少质粘,烦热口干,咽喉不利,面潮红,舌质淡红或舌红苔剥,脉软弱或细数。
治以补肺益气养阴,用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肾虚喘证,症见:
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息少,气不得续,形瘦神惫,跗种,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苔淡白或黑润,脉微细或沉弱。
或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如油,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以补肾纳气,用金匮肾气丸、参蛤散加减。
3、什么是喘脱?
如何治疗?
喘脱是指喘证严重时,不但肺肾俱虚,也可导致心气、心阳衰惫,造成心阳欲脱之重症。
临床症见气喘痰鸣,气不得续,张口抬肩,不得卧,四肢厥冷,面色晃白,汗出如珠如油,脉微弱。
治疗可采用扶阳固脱,镇摄肾气之法,选用参附汤合黑锡丹。
病例1:
文某,女,56岁。
初诊日期:
2001年2月1日。
患者咳喘反复发作十余年,三天前不慎受凉而诱发。
症见:
喘促息粗,胸闷憋胀,咳痰色白,粘稠不爽,伴有发热,恶寒,周身酸痛,汗少,烦闷口渴,舌苔薄黄,舌质红,脉浮数。
要求:
写出本病例的辨证分型、诊断、治法、处方。
喘证(表寒里热)
宣肺泄热
麻杏石甘汤加味
处方:
炙麻黄6g
杏仁10g
生石膏(先煎)30g
甘草5g
桑白皮10g
黄芩10g
全瓜蒌15g
知母10g
葶苈子10g
防风6g
病例2:
刘某,男,72岁。
2001年8月16日。
患者咳喘反复发作6余年,一周前不慎受凉而诱发。
喘咳气逆,呼吸困难,难以平卧,咯痰清稀色白,胸闷心悸,肢体浮肿,小便量少,畏寒肢冷,面唇青紫,舌胖黯,苔白滑,脉沉细。
要求:
喘证
(水凌心肺)
温阳利水,泻肺平喘。
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处方:
附子10g茯苓15g白术15g芍药12生姜6g葶苈子15g大枣12g益母草15g
桂枝10g
肺胀
1、
简述肺胀与哮证之区别?
肺胀是多种慢性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虚损,而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涨。
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咳喘上气,动后尤甚,胸闷胀满如塞,或伴痰多,心悸,烦躁,甚则面色晦暗,唇舌青紫,脘痞腹胀,颜面四肢浮肿,或发生喘脱等危候。
本病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
肺胀与哮证,均以咳而上气,胸满为主症,有其类似之处。
但二者确有区别: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日久渐积而成,是一个常见的老年病。
哮证是反复发作的一个独立病种,在发作之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2、简述肺胀与喘证之区别?
喘证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
3、简述肺胀的发病机理?
患者久患肺病,肺气虚弱,卫外不固,外邪乘虚侵入,邪气内犯于肺,使得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出现咳喘。
肺病日久,子病及母,致肺脾两虚,脾虚则失运,津液不布,聚而生痰,痰浊上犯于肺,肺气壅滞不畅,肺气胀满不能敛降,而发肺胀。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病日久,母病及子,肺肾两虚,肾气衰惫,摄纳无权,气逆于上,则气短不续,动则加重。
且肾主水,肾阳衰微,则气不化水,水邪泛滥肌肤则肿,上凌心肺则喘咳心悸。
后期病变累及于心,肺与心脏相通,同属上焦,肺朝百脉,肺气辅助心脏运行血脉,肺虚则治节失职,心脉不畅,而致喘悸不宁。
心气阳虚,无力推动血脉,则心脉瘀阻,血瘀肺脉,肺气更加壅塞,临床可见心悸,脉结代,唇黯舌紫,甲床紫绀,颈脉动甚等症。
心阳根于命门真火,如肾阳不振,进一步导致心肾阳衰,可以出现喘脱等危侯。
此外、病变还可涉及到肝,如在感受外邪急性发病阶断,可因痰热内郁,热极生风,或因阴液耗损,肝风内动,出现抽搐,肢颤等症。
若肝火迫血妄行,则动血而致出血。
若痰浊壅盛,蒙蔽心窍,心神失主可出现意识蒙胧,嗜睡甚至昏迷。
肺胀的病因是久病肺虚,痰瘀潴留,每因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或加剧。
病机是肺气壅滞,气道不畅,胸膺胀满不能敛降。
病变部位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
时ΧΧ,55岁,女性,干部,2001年1月20日就诊。
患者患咳喘病二十余年,近三年病情加重,每年需住院治疗二三次。
患者于一周前刚出院,昨日又一夜未眠,咳嗽加剧,痰稀薄量多,易咳出,胸部膨满,喘息不能平卧,喉中偶有痰鸣,心悸,下肢浮肿,恶寒无汗。
舌淡胖,苔白腻浮黄,脉浮滑。
请写出辨证、诊断、立法、方药。
肺胀(外寒内饮,有化热之势)
解表化饮
桂枝10g
干姜10g
白芍10g
细辛3g
半夏12g
五味子10g
紫菀10g
冬花10g
射干6g炙甘草3g
黄芩10g日一付
水煎服
2、患者许某,64岁,男性,工人,2001年6月20日就诊。
患者反复咳喘10多年,每年冬季多发作,近三天来出现咳喘加重,胸闷气短,声低气怯,喘息不得平卧,咳嗽,痰白稀如沫,咯吐不利,心悸,形寒,汗多,面包晦暗,舌淡黯,苔白润,脉结代。
请写出辨证、诊断、立法、方药
肺胀(肺肾两虚)
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补肺汤合参蛤散
人参10Gg、黄芪15g、茯苓20g、甘草6g、蛤蚧一对、五味子8g、熟地15g、桑白皮15g、桃仁10g日一付,水煎服
肺痈
1.肺痈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咳嗽、胸痛、发热和吐痰腥臭,甚则咳吐脓血为主要表现。
2.肺痈如何分期?
肺痈按其病程发展共分为四个期,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
3.如何从溃脓期的病情变化来判断肺痈的预后?
溃脓期是肺痈顺证与逆证的转折点。
如溃脓后声音清朗,脓血稀释而渐少,臭味亦减饮食知味,胸肋稍痛,身体不热,坐卧如常,脉缓而滑,则属顺证,预后好;
如溃后音嘎无力,脓血如败卤,腥臭异常,气喘鼻煸,胸痛,坐卧不安,食少身热,脉短涩或弦急,为肺叶腐败之候,属逆证,预后不好。
⑴患者陈某,男,26岁,因发热,咳吐腥臭脓痰3天而入院,症见咳吐腥臭脓痰,壮热汗出,寒战,口干咽燥,烦燥不安,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查血象见WBC15.5*109/L,胸片提示右下肺可见大片状阴影。
试述该病的诊断、治法和方药。
肺痈(成痈期)治法:
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苇茎汤
苇茎、桃仁、苡仁、冬瓜仁
加减:
加黄芩、黄连、栀子、石膏、葶苈子、桑白皮
⑵患者黄某,男,28岁,因咳嗽2周,咯腥臭脓血痰痰5天入院,该患者约2周前因受凉引起咳嗽,咯腥臭浊痰,未及时治疗,病情惭重,来诊时,症见咳吐脓血,其味腥臭异常,伴胸中烦满而痛,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舌红绛,苔黄腻,脉滑数。
胸片提示右上叶空洞性改变,血象显示WBC22.5*109/L,试述该病的诊断、治法和方药。
肺痈(溃脓期)
排脓、清热、解毒
桔梗汤合千金苇茎汤
桔梗、甘草、苇茎、桃仁、薏苡仁、冬瓜仁、鱼腥草
肺痨
1.简述肺痨的概念。
肺痨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