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真题强化训练54眼睛和眼镜.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46330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真题强化训练54眼睛和眼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真题强化训练54眼睛和眼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真题强化训练54眼睛和眼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真题强化训练54眼睛和眼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真题强化训练54眼睛和眼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真题强化训练54眼睛和眼镜.docx

《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真题强化训练54眼睛和眼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真题强化训练54眼睛和眼镜.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真题强化训练54眼睛和眼镜.docx

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真题强化训练54眼睛和眼镜

2020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真题强化训练

——5.4眼睛和眼镜

一、填空题

1.(2019乐山,31)如图为小红看远处物体时,眼球成像情况的示意图。

由图可知,小红是(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为了能正常学习和生活,需要佩戴(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2019绵阳,13)人进入老年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远、太近的物体都看不清楚。

近视远视一体眼镜(双光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戴上这种眼镜,透过下半部分可以看清书上文字,透过上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远处景物。

由此可知,近视远视一体眼镜下半部分是______透镜,上半部分镜片对光具有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3.(2019德州,1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矫正方法的是  。

(填序号)

二、选择题

4.(2019哈尔滨,18)关于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B、小猫叉不到鱼,是因为看到鱼变深的虚像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D、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5.(2019成都,B卷2)如图.成都锦江之上.夜色中的安顺廊桥流光溢彩,让游人流连忘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张看到廊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人空气,再进人小张的眼睛

B.小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廊桥变模糊了,是因为廊桥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C.小陈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廊桥,看到了廊桥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

D.小李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越远,“取景”范围越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6.(2019荆门,18)关于生活中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夏天树荫下有很多光斑,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太阳光发生色散、鱼塘里的鱼看起来位置变浅变近了,都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D.近视眼镜利用了镜片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远视眼镜利用了镜片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7.(2019鄂州,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cm

B.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C.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原理

D.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像

8.(2019阜新,5)如图所示,小明将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像,然后进行了如下的判断和操作(每次操作均在如图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图中凸透镜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

B.将蜡烛和光屏对调,透镜位置不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

C.小明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小明戴的是近视镜

D.将蜡烛放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烛焰像

三、实验题

9.(2019北京,31)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A两侧,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

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线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透镜B能用来矫正  (选填“近视眼”成“远视眼”)。

10.(2019攀枝花,27)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情景。

(1)若光屏上清晰像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向(填“上”或“下”)移动;

(2)蜡烛发出的光在光屏上发生了(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为了模拟人眼成像特点,有同学提议将光屏和蜡烛位置互换,你认为可行吗?

答:

11.(2019淄博,2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________,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

(选填“照相机”、“幻灯片”、“放大镜”)

(2)小明把蜡烛依次放在A、B位置,在坐标纸上记录了光屏上像的大小。

如图丙所示(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所成的像)。

跟同学们交流后发现:

①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是________;

②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________。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明又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

聪明的小明拿起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拿起的眼镜是________。

(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

12.(2019年郴州,26)如图所示,小明和实验小组同学利用透镜、光屏、蜡烛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要使透镜中心、烛焰和光屏中心大致在  ;

(2)由实验数据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约为  cm;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像距逐渐增大;

(4)如果用该实验中的透镜来矫正视力,可以制成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020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真题强化训练

——5.4眼睛和眼镜

一、填空题

1.(2019乐山,31)如图为小红看远处物体时,眼球成像情况的示意图。

由图可知,小红是(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为了能正常学习和生活,需要佩戴(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答案】近视眼;凹透镜

2.(2019绵阳,13)人进入老年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远、太近的物体都看不清楚。

近视远视一体眼镜(双光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戴上这种眼镜,透过下半部分可以看清书上文字,透过上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远处景物。

由此可知,近视远视一体眼镜下半部分是______透镜,上半部分镜片对光具有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答案】

(1).凸

(2).发散

3.(2019德州,1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矫正方法的是  。

(填序号)

【答案】③;①。

二、选择题

4.(2019哈尔滨,18)关于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B、小猫叉不到鱼,是因为看到鱼变深的虚像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D、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答案】C

5.(2019成都,B卷2)如图.成都锦江之上.夜色中的安顺廊桥流光溢彩,让游人流连忘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张看到廊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人空气,再进人小张的眼睛

B.小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廊桥变模糊了,是因为廊桥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C.小陈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廊桥,看到了廊桥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

D.小李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越远,“取景”范围越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答案】A

6.(2019荆门,18)关于生活中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夏天树荫下有很多光斑,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太阳光发生色散、鱼塘里的鱼看起来位置变浅变近了,都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D.近视眼镜利用了镜片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远视眼镜利用了镜片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答案】B

7.(2019鄂州,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cm

B.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C.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原理

D.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像

【答案】C

8.(2019阜新,5)如图所示,小明将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像,然后进行了如下的判断和操作(每次操作均在如图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图中凸透镜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

B.将蜡烛和光屏对调,透镜位置不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

C.小明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小明戴的是近视镜

D.将蜡烛放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烛焰像

【答案】B

三、实验题

9.(2019北京,31)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A两侧,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

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线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透镜B能用来矫正  (选填“近视眼”成“远视眼”)。

【答案】

(1)缩小;

(2)发散;近视眼。

10.(2019攀枝花,27)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情景。

(1)若光屏上清晰像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向(填“上”或“下”)移动;

(2)蜡烛发出的光在光屏上发生了(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为了模拟人眼成像特点,有同学提议将光屏和蜡烛位置互换,你认为可行吗?

答:

【答案】下;漫反射;可行

11.(2019淄博,2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________,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

(选填“照相机”、“幻灯片”、“放大镜”)

(2)小明把蜡烛依次放在A、B位置,在坐标纸上记录了光屏上像的大小。

如图丙所示(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所成的像)。

跟同学们交流后发现:

①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是________;

②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________。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明又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

聪明的小明拿起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拿起的眼镜是________。

(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

【答案】

(1).D

(2).照相机(3).f>u>2f(4).增大(5).像在100cm之外(6).远视镜

12.(2019年郴州,26)如图所示,小明和实验小组同学利用透镜、光屏、蜡烛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要使透镜中心、烛焰和光屏中心大致在  ;

(2)由实验数据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约为  cm;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像距逐渐增大;

(4)如果用该实验中的透镜来矫正视力,可以制成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答案】

(1)同一高度;

(2)10;(3)变大;(4)远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