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40173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1.docx

《最新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1.docx

最新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

1.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发生的原因相同之处

A.都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所引起的B.都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C.都是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D.都是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平衡引起

2.流通中的纸币量与实际需要的纸币量不协调,会导致()

A.通货膨胀B.通货紧缩

C.钱不值钱D.经济波动,影响人民生活

3.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会议首次提出“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

一般来说,下列形势下必须关注通货膨胀现象()

①经济快速增长②银行信贷规模增大③物价下降④消费减少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30000亿件,每件价格为1元,若发行纸币12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5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________,出现了较明显的________经济现象。

(  )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膨胀B.0.5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紧缩

C.1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膨胀D.1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紧缩

5.下列有关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不利,通货紧缩有利

B.通货膨胀时,物价必上涨

C.通货膨胀时,经济发展减缓

D.物价上涨时,必是通货膨胀

6.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物价总水平也出现下行。

有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正在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特征。

下列对于通货紧缩认识正确的是

A.产能过剩——供给不足——纸币升值——物价下降

B.物价下降——生产成本降低——更新设备——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C.供过于求——生产要素流动放缓——贷款减少——经济衰退

D.纸币升值——购买力上升——加快还贷——拉动消费

7.近年来,公安机关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制售假人民币的违法犯罪行为。

公安机关这样做是基于

①假币泛滥容易引发通货紧缩的问题

②人民币是我国现行的法定货币

③公民要珍惜爱护人民币

④制售假币破坏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2016年6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通货紧缩压力仍然较大。

下列政策或行为可以缓解通货紧缩压力的有

①扩大有效需求提高居民购买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国家深化改革,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用新兴需求引导生产

③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刺激社会总需求

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100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0万亿元。

假如今年该国待售商品数量增加20%,货币流通速度提高20%,供应货币25万亿元。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该国物价水平(  )

A.上涨25%B.上涨20%C.下降20%D.下降25%

10.2015年全年,我国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低迷,同比上涨1.4%,创6年新低,存在通货紧缩风险。

对通货紧缩可能带来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总需求提高,经济过热

B.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

C.企业产品积压,利润下降

D.投资收益提升,投资热情提高

11.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2.0%,,当一个国家CPI节节攀升,专家发出了通胀预警,这时就会引起部分居民的恐荒,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

①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②外汇汇率必然升高

③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人们的存款数量增加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2009年11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6%,由负转正。

有专家发出了通胀预警。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发生时

①物价上涨②居民购买力提高

③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④外汇汇率升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为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

①物价持续上涨,纸币持续贬值

②纸币发行量超过上一年的发行量

③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④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14.2020年6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5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数据:

截至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17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102亿美元,升幅为0.3%。

由此可以推断出()

A.我国外汇储备充足,调节国际收支能力增强

B.人民币会贬值,不利于我国企业对外还债

C.人民币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不断增强

D.必然导致国内物价下跌,我国陷入通货紧缩的境地

15.通常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以通胀率正负划分的,如果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小于1或者是连续下降,则表明有轻微通货紧缩趋势。

2017年6月份,我国CPI总水平同比上涨1.4%,连续5个月处于“1时代”。

持续低迷的物价指数令市场对通缩风险的担忧情绪有所上升,人们期盼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齐上场。

这说明

A.通货紧缩会恶化经济下行趋势,但对消费者有利

B.国家可以实施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

C.国家可以实施减税和减少国债的财政政策

D.CPI跌破“1时代”表明我国已发生通货紧缩

16.2019年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通胀整体仍保持温和态势。

预计下半年CPI仍会平稳运行,实现全年涨幅低于3%的通胀控制目标。

关于通货膨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②会出现“持币待购”现象,造成商品销售困难

③导致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秩序

④只要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实际需要的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关于纸币的发行()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②由国家规定人民币的面值与购买力

③每种面值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发行量过多会引起物价下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8.2019年前4个月,汽油和柴油价格就已经调了九次。

能源一涨,各类商品价格必然都得涨。

有人感叹:

钱又要不值钱了。

所谓“钱不值钱”指的是

A.纸币贬值B.收入增多C.纸币减少D.通货紧缩

19.假设某一年里货币发行量为8000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元,这就会引起

A.0.5通货膨胀B.0.2购买力降低C.2纸币升值D.3购买力提高

20.据国家统计局网站7月15日讯,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预防通货膨胀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下列措施有助于预防通货膨胀的是

①稳定物价总水平

②增加货币的供应量

③增加商品的有效供应

④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下列关于国家发行纸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家可以多发行纸币,以便人们消费

B.为了让纸币的购买力增大,提高人们的购买力水平,国家可以少发行纸币

C.为了政府需要,国家可以随意发行纸币

D.国家应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来发行纸币

22.2018年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通胀整体仍保持温和态势。

分析人士预计,下半年CPI仍会平稳运行,全年涨幅维持在2%左右,远低于3%的通胀控制目标。

下列关于通货膨胀说法正确的是()

①会出现“持币待购”现象,造成商品销售困难

②导致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秩序

③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消费者将会得到更多的实惠

④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上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假定一国2019年全社会使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亿单位,平均价格水平为10美元/单位,在这一年里单位货币平均周转5次。

那么,2019年该国货币发行量应为_____亿美元。

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2000亿美元,这时1美元相当于原来的______美元,会引起_______.(  )

A.20001币值稳定B.50002.5通货紧缩

C.10000.5通货膨胀D.40002币值升值

24.假定某国2016年市场上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4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4次,且这些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

那么该国这一年应发纸币多少?

如果该国当年发行纸币2000亿元所导致的经济现象是什么?

()

A.1000亿纸币购买力提高

B.1000亿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C.2000亿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

D.4000亿出现通货紧缩

现象

25.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就会( )

①引起物价上涨           

②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③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    

④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A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也不会引发通货紧缩,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通货膨胀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紧缩不是,排除。

C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通货紧缩是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通货膨胀不是,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平衡引起,入选。

故本题选D。

2.D

解析:

D

【详解】

D: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流通中的纸币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通货膨胀,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如果流通中的纸币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通货紧缩,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经济滞缓。

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会造成经济波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由此可见,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BC:

选项观点都比较片面,故ABC不能入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

3.A

解析:

A

【详解】

①②: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数量,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银行信贷规模增大导致流通中货币量增多。

以上两点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

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

物价下降、消费减少是通货紧缩时常出现的经济现象,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项。

4.A

解析:

A

【详解】

ABCD:

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30000亿件需要的货币量为:

30000*1/5=6000亿,而此时发行了12000亿元,多发行了6000亿,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0.5元货币的购买力,出现了通货膨胀经济现象。

故A正确,BCD错误。

故本题选A。

5.B

解析:

B

【详解】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经济过热,需求过旺,纸币贬值,购买力下降,故B符合题意,C错误。

A错误,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过度的通货膨胀会使经济秩序混乱,居民生活水平下降,阻碍经济发展,而通货紧缩严重阻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不利于经济发展。

D错误,通过膨胀是指全面持续的物质上涨的经济现象,如果仅有少数部分商品物价上涨,则不是通货膨胀。

【点睛】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经济过热,需求过旺,纸币贬值,购买力下降,国家应采取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抑制社会总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而通货紧缩是指全面持续的物价下跌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经济萧条,经济衰退和危机,通货紧缩的危害性极大,严重影响企业生产和居民就业,阻碍国家经济发展。

因此,宁可有适度的通货膨胀,不可有通货紧缩。

6.C

解析:

C

【解析】

试题分析:

产能过剩说明供给过剩,故选项A错误,排除;通货紧缩不利于投资与生产,故选项B错误,排除;通货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故选项C正确;通货紧缩时,购买力会下降,故选项D错误。

本题答案选C。

考点: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7.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人民币的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人民生活赖以维持和发展的血脉。

爱护人民币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制售假人民币的违法犯罪行为,这是因为人民币是我国现行的法定货币,制售假币破坏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②④适合题意;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假币严重破坏金融秩序,①不适合题意;③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故本题选D。

8.A

解析:

A

【解析】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国家深化改革,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用新兴需求引导生产,能够缓解通货紧缩。

通过扩大有效需求提高居民购买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缓解通货紧缩。

①②项符合题意;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不利于刺激社会总需求。

③项说法错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而不是增加社会总供给。

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①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②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③国家通过宏观调控,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抑制通货膨胀,防止通货紧缩,实现经济平稳发展。

9.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A正确,根据题意,运用相关公式作如下计算: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平均流通次数,货币平均流通次数=100÷20=5次,当该国待售商品数量增加20%,货币流通速度提高20%时,100×(1+20%)÷5×(1+20%)=20万亿,实际发行货币25万亿,那么通货膨胀率,即物价上涨幅度=发行超过的部分货币量÷市场实际需要的货币量,(25-20)÷20=25%;

BCD不符合题意,与上述计算结果不符;

故选A。

10.C

解析:

C

【解析】

A项是通货膨胀可能带来的影响,不选;通货紧缩使市场萎缩,生产低迷,人们收入减少,B项不选;通货紧缩会造成产品积压,利润下降,C项正确;在通货紧缩时,生产低迷,投资收益普遍下降,D项不符实际,故本题答案选择C。

【考点定位】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名师点睛】通货紧缩是指纸币的发行量低于流通过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的物价全面持续下降现象。

这种现象会导致生产缩减,市场萧条,失业人数增多,居民收入下降,对经济发展不利。

11.A

解析:

A

【详解】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货币供应量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故通货膨胀发生时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①③适合题意;通货膨胀发生时,物价上涨,人们生活支出会增加,存款数量减少;外汇汇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必然升高”说法绝对,②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12.D

解析:

D

【详解】

①③④: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发生时,会出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国货币贬值,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

通货膨胀发生时,由于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会导致居民购买力降低而不是提高,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3.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通货膨胀的相关知识。

通货膨胀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因此,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纸币的发行量是否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否出现物价持续上涨,纸币持续贬值的现象,①④正确;纸币发行量超过上一年的发行量不一定会引发通货膨胀,②错误,排除;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会引起通货紧缩,不会引起通货膨胀,③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14.A

解析:

A

【详解】

A:

截至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31017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102亿美元。

这表明我国外汇储备充足,调节国际收支能力增强,A项符合题意。

B:

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相对升值,我国偿还外债的能力增强,B项说法错误,排除。

C:

材料强调的是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没有涉及人民币国际化问题,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D:

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会相对升值,但不意味着国内物价必然下跌,也不意味着一定会陷入通货紧缩境地,D项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

15.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A说法片面,通货紧缩会恶化经济下行趋势,短期内对消费者有利,但是从长远看对消费者则是不利的,故排除A。

C选项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物价指数持续低迷,经济不景气,这需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而减少国债的发行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故排除。

D选项错误,题目中,2017年6月份,我国CPI总水平同比上涨1.4%,连续5个月处于“1时代”,并没有表述CPI跌破“1时代”。

持续低迷的物价指数令市场对通缩风险的担忧情绪有所上升,人们期盼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齐上场,这时国家可以通过实施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来加以应对,B选项正确。

16.B

解析:

B

【详解】

本题考查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①③: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实际需要货币量一定限度,这时往往伴随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秩序,①③符合题意。

②:

通货紧缩会出现“持币待购”现象,造成商品销售困难,②不符合题意。

④:

货币的发行量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一定限度,会导致通货膨胀,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纸币的流通规律

纸币:

①含义:

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

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

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货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的依据:

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①其内容是: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②其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17.B

解析:

B

【详解】

①③: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每种面值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①③符合题意。

②:

国家可能规定人民币的面值,其与购买力则由市场形成,②说法错误。

④:

纸币发行量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而非下跌,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纸币的含义,纸币的发行量如何规定?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和发行量,但国家不能滥发纸币。

因为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否则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18.A

解析:

A

【详解】

A:

能源一涨,各类商品价格必然都得涨。

有人感叹:

钱又要不值钱了。

所谓“钱不值钱”指的是随着物价上涨,纸币贬值,A符合题意。

BCD:

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故选A。

19.A

解析:

A

【详解】

A:

假设某一年货币发行量为8000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0.5元,这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纸币购买力降低,A符合题意。

BCD:

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故选A。

20.A

解析:

A

【详解】

②:

发生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纸币供应太多了,超过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可见,增加货币的供应量会加剧通货膨胀,②排除。

④:

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会进一步刺激需求,从而加剧通货膨胀,④排除。

①③:

通货膨胀的重要表现是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因此,稳定物价总水平、增加商品的有效供应,有助于预防通货膨胀,①③正确。

故本题选A。

21.D

解析:

D

【详解】

A:

国家虽然有纸币的发行权,但不得任意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A错误。

B: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既不能多发也不能少发,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会引发通货紧缩;纸币的购买力由市场决定,B错误。

C:

国家虽然有纸币的发行权,但不得任意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C错误。

D:

货币发行量规律是客观的,国家应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来发行纸币,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

纸币发行规律

(1)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国家有纸币的发行权,可以决定纸币的面额和纸币的发行量,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3)国家虽然有纸币的发行权,但不得任意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4)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等于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乘以均价)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22.C

解析:

C

【详解】

②④: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持续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秩序,②④说法正确。

①:

通货紧缩会出现“持币待购”现象,造成商品销售困难,①错误。

③:

通货紧缩会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消费者将会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更多的价格实惠,③错误。

故本题选C。

23.C

解析:

C

【详解】

C:

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可以计算出2019年该国货币发行量=500×10÷5=1000亿美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2000亿美元,这时1美元相当于原来的1000÷2000=0.5美元,会引起通货膨胀,C正确。

ABD:

这三项均计算错误,排除A、B、D。

故本题选C。

24.B

解析:

B

【详解】

A:

纸币购买力降低,而不是提高,A错误。

B:

市场上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4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4次,且这些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