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单招数学知识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27590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5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单招数学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职单招数学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职单招数学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职单招数学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职单招数学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单招数学知识点.docx

《高职单招数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单招数学知识点.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职单招数学知识点.docx

高职单招数学知识点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

数学探索©所有考试容:

数学探索©所有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

数学探索©所有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数学探索©所有考试要求:

数学探索©所有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数学探索©所有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01.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要点

一、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

二、知识回顾:

(一)集合

1.基本概念:

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

2.集合的表示法:

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果,同时,那么A=B.

如果.

[注]:

①Z={整数}(√)Z={全体整数}(×)

②已知集合S中A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则集合A也是有限集.(×)(例:

S=N;A=,则CsA={0})

③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3.①{(x,y)|xy=0,x∈R,y∈R}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y)|xy<0,x∈R,y∈R二、四象限的点集.

③{(x,y)|xy>0,x∈R,y∈R}一、三象限的点集.

[注]:

①对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

例:

解的集合{(2,1)}.

②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例:

A={(x,y)|y=x+1}B={y|y=x2+1}则A∩B=)

4.①n个元素的子集有2n个.②n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1个.③n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2个.

5.⑴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原命题逆否命题.

例:

①若应是真命题.

解:

逆否:

a=2且b=3,则a+b=5,成立,所以此命题为真.

②.

解:

逆否:

x+y=3x=1或y=2.

故是的既不是充分,又不是必要条件.

⑵小围推出大围;大围推不出小围.

3.例:

若.

4.集合运算:

交、并、补.

5.主要性质和运算律

(1)包含关系:

(2)等价关系:

(3)集合的运算律:

交换律:

结合律:

(二)含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延伸

1.整式不等式的解法

特例①一元一次不等式ax>b解的讨论;

②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ox>0(a>0)解的讨论.

二次函数

()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相异实根

有两相等实根

无实根

R

 

 

2.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1)标准化:

移项通分化为>0(或<0);≥0(或≤0)的形式,

(2)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组)

3.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公式法:

与型的不等式的解法.

(2)定义法:

用“零点分区间法”分类讨论.

(3)几何法:

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

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1)根的“零分布”:

根据判别式和韦达定理分析列式解之.

(2)根的“非零分布”:

作二次函数图象,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列式解之.

(三)简易逻辑

1、命题的定义: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2、逻辑联结词、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

p或q(记作“p∨q”);p且q(记作“p∧q”);非p(记作“┑q”)。

3、“或”、“且”、“非”的真值判断

(1)“非p”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F的真假相反;

(2)“p且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时为假;

(3)“p或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

4、四种命题的形式:

原命题:

若P则q;逆命题:

若q则p;

否命题:

若┑P则┑q;逆否命题:

若┑q则┑p。

(1)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逆命题;

(2)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否命题;

(3)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是逆否命题.

5、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有如下三条关系:

(原命题逆否命题)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q那么我们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若pq且qp,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记为p⇔q.

 

7、反证法:

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假设),引出(与已知、公理、定理…)矛盾,从而否定假设证明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高中数学第二章-函数

考试容:

数学探索©所有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

数学探索©所有数学探索©所有指数概念的扩充.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指数函数.

数学探索©所有对数.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函数.

数学探索©所有函数的应用.

数学探索©所有考试要求:

数学探索©所有

(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

数学探索©所有

(2)了解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

数学探索©所有数学探索©所有(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数学探索©所有(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数学探索©所有(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02.函数知识要点

知识回顾:

(一)映射与函数

1.映射与一一映射

2.函数

函数三要素是定义域,对应法则和值域,而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因为这二者确定后,值域也就相应得到确定,因此只有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二者完全相同的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二)函数的性质

⒈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

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

⑴若当x1

⑵若当x1f(x2),则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若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则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这一区间叫做函数y=f(x)的单调区间.此时也说函数是这一区间上的单调函数.

2.函数的奇偶性

7.奇函数,偶函数:

⑴偶函数:

设()为偶函数上一点,则()也是图象上一点.

偶函数的判定:

两个条件同时满足

①定义域一定要关于轴对称,例如:

在上不是偶函数.

②满足,或,若时,.

⑵奇函数:

设()为奇函数上一点,则()也是图象上一点.

奇函数的判定:

两个条件同时满足

①定义域一定要关于原点对称,例如:

在上不是奇函数.

②满足,或,若时,.

8判断函数单调性(定义)作差法:

对带根号的一定要分子有理化,例如:

在进行讨论.

9.⑴熟悉常用函数图象:

例:

→关于轴对称.→→

→关于轴对称.

⑵熟悉分式图象:

例:

定义域,

值域→值域前的系数之比.

(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a>1

0

(1)定义域:

R

(2)值域:

(0,+∞)

(3)过定点(0,1),即x=0时,y=1

(4)x>0时,y>1;x<0时,0

(4)x>0时,01.

(5)在R上是增函数

(5)在R上是减函数

 

对数函数y=logax的图象和性质:

对数运算:

(1)定义域:

(0,+∞)

(2)值域:

R

(3)过点(1,0),即当x=1时,y=0

(4)时

时y>0

(5)在(0,+∞)上是增函数

在(0,+∞)上是减函数

(四)方法总结

⑴.相同函数的判定方法:

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相同.

⑴对数运算:

(以上)

注⑴:

当时,.

⑵:

当时,取“+”,当是偶数时且时,,而,故取“—”.

例如:

中x>0而中x∈R).

⑵()与互为反函数.

当时,的值越大,越靠近轴;当时,则相反.

⑵.函数表达式的求法:

①定义法;②换元法;③待定系数法.

⑶.反函数的求法:

先解x,互换x、y,注明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

⑷.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

布列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不等关系式,求解即可求得函数的定义域.常涉及到的依据为①分母不为0;②偶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不小于0;③对数的真数大于0,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④零指数幂的底数不等于零;⑤实际问题要考虑实际意义等.

⑸.函数值域的求法:

①配方法(二次或四次);②“判别式法”;③反函数法;④换元法;⑤不等式法;⑥函数的单调性法.

⑹.单调性的判定法:

①设x,x是所研究区间任两个自变量,且x<x;②判定f(x)与f(x)的大小;③作差比较或作商比较.

⑺.奇偶性的判定法:

首先考察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计算f(-x)与f(x)之间的关系:

①f(-x)=f(x)为偶函数;f(-x)=-f(x)为奇函数;②f(-x)-f(x)=0为偶;f(x)+f(-x)=0为奇;③f(-x)/f(x)=1是偶;f(x)÷f(-x)=-1为奇函数.

⑻.图象的作法与平移:

①据函数表达式,列表、描点、连光滑曲线;②利用熟知函数的图象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③利用反函数的图象与对称性描绘函数图象.

高中数学第三章数列

考试容:

数学探索©所有数列.

数学探索©所有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数学探索©所有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数学探索©所有考试要求:

数学探索©所有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数学探索©所有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探索©所有(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03.数列知识要点

数列

数列的定义

数列的有关概念

数列的通项

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项数

通项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定义

等差数列的通项

等差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定义

等比数列的通项

等比数列的性质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递推公式

通项公式

()

中项

()

()

前项和

重要性质

1.⑴等差、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n-1)d=+(n-k)d=+-d

中项公式

A=推广:

2=

推广:

性质

1

若m+n=p+q则

若m+n=p+q,则。

2

.成等差数列。

成等比数列。

3

⑵看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有以下三种方法:

②2()

③(为常数).

⑶看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有以下四种方法:

②(,)①

注①:

i.,是a、b、c成等比的双非条件,即a、b、c等比数列.

ii.(ac>0)→为a、b、c等比数列的充分不必要.

iii.→为a、b、c等比数列的必要不充分.

iv.且→为a、b、c等比数列的充要.

注意:

任意两数a、c不一定有等比中项,除非有ac>0,则等比中项一定有两个.

③(为非零常数).

④正数列{}成等比的充要条件是数列{}()成等比数列.

⑷数列{}的前项和与通项的关系:

[注]:

①(可为零也可不为零→为等差数列充要条件(即常数列也是等差数列)→若不为0,则是等差数列充分条件).

②等差{}前n项和→可以为零也可不为零→为等差的充要条件→若为零,则是等差数列的充分条件;若不为零,则是等差数列的充分条件.

③非零常数列既可为等比数列,也可为等差数列.(不是非零,即不可能有等比数列)

2.①等差数列依次每k项的和仍成等差数列,其公差为原公差的k2倍;

②若等差数列的项数为2,则;

③若等差数列的项数为,则,且,

.

3.常用公式:

①1+2+3…+n=

[注]:

熟悉常用通项:

9,99,999,…;5,55,555,….

4.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常见应用题:

⑴生产部门中有增长率的总产量问题.例如,第一年产量为,年增长率为,则每年的产量成等比数列,公比为.其中第年产量为,且过年后总产量为:

⑵银行部门中按复利计算问题.例如:

一年中每月初到银行存元,利息为,每月利息按复利计算,则每月的元过个月后便成为元.因此,第二年年初可存款:

=.

⑶分期付款应用题:

为分期付款方式贷款为a元;m为m个月将款全部付清;为年利率.

6.几种常见的数列的思想方法:

⑴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在时,有最大值.如何确定使取最大值时的值,有两种方法:

一是求使,成立的值;二是由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的值.

⑵如果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乘积,求此数列前项和可依照等比数列前项和的推倒导方法:

错位相减求和.例如:

⑶两个等差数列的相同项亦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此等差数列的首项就是原两个数列的第一个相同项,公差是两个数列公差的最小公倍数.

2.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常有三种方法:

(1)定义法:

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为同一常数。

(2)通项公式法。

(3)中项公式法:

验证都成立。

3.在等差数列{}中,有关Sn的最值问题:

(1)当>0,d<0时,满足的项数m使得取最大值.

(2)当<0,d>0时,满足的项数m使得取最小值。

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

(三)、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

适用于等差、等比数列或可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数列。

2.裂项相消法:

适用于其中{}是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c为常数;部分无理数列、含阶乘的数列等。

   3.错位相减法:

适用于其中{}是等差数列,是各项不为0的等比数列。

4.倒序相加法:

类似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5.常用结论

1):

1+2+3+...+n=

2)1+3+5+...+(2n-1)=

3)

4)

5)

6)

高中数学第四章-三角函数

考试容:

数学探索©所有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

数学探索©所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数学探索©所有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数学探索©所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周期函数.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数学探索©所有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斜三角形解法.

数学探索©所有考试要求:

数学探索©所有

(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数学探索©所有

(2)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了解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掌握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

数学探索©所有(3)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数学探索©所有(4)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

数学探索©所有(5)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会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理解A.ω、φ的物理意义.

数学探索©所有(6)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并会用符号arcsinx\arc-cosx\arctanx表示.

数学探索©所有(7)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

数学探索©所有(8)“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sin2α+cos2α=1,sinα/cosα=tanα,tanα•cosα=1”.

§04.三角函数知识要点

1.①与(0°≤<36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角与角的终边重合):

②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

③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

④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⑤终边在y=x轴上的角的集合:

⑥终边在轴上的角的集合:

⑦若角与角的终边关于x轴对称,则角与角的关系:

⑧若角与角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则角与角的关系:

⑨若角与角的终边在一条直线上,则角与角的关系:

⑩角与角的终边互相垂直,则角与角的关系:

2.角度与弧度的互换关系:

360°=2180°=1°=0.017451=57.30°=57°18′

注意:

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

、弧度与角度互换公式:

1rad=°≈57.30°=57°18ˊ.1°=≈0.01745(rad)

3、弧长公式:

.扇形面积公式:

4、三角函数:

设是一个任意角,在的终边上任取(异于原点的)一点P(x,y)P与原点的距离为r,则;;;;;..

5、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

(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

6、三角函数线

正弦线:

MP;余弦线:

OM;正切线:

AT.

7.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三角函数

定义域

sinx

cosx

tanx

cotx

secx

cscx

8、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9、诱导公式: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三角函数的公式:

(一)基本关系

公式组二公式组三

公式组四公式组五公式组六

(二)角与角之间的互换

 

公式组一公式组二

.

10.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A、>0)

定义域

R

R

R

值域

R

周期性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当非奇非偶

当奇函数

单调性

上为增函数;上为减函数()

;上为增函数

上为减函数

()

上为增函数()

上为增函数;

上为减函数()

注意:

①与的单调性正好相反;与的单调性也同样相反.一般地,若在上递增(减),则在上递减(增).

②与的周期是.

③或()的周期.

的周期为2(,如图,翻折无效).

④的对称轴方程是(),对称中心();的对称轴方程是(),对称中心();的对称中心().

⑧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具有奇偶性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奇偶性的两个条件:

一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奇偶都要),二是满足奇偶性条件,偶函数:

,奇函数:

奇偶性的单调性:

奇同偶反.例如:

是奇函数,是非奇非偶.(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

奇函数特有性质:

若的定义域,则一定有.(的定义域,则无此性质)

⑨不是周期函数;为周期函数();

是周期函数(如图);为周期函数();

的周期为(如图),并非所有周期函数都有最小正周期,例如:

.

⑩有.

11、三角函数图象的作法:

1)、几何法:

2)、描点法及其特例——五点作图法(正、余弦曲线),三点二线作图法(正、余切曲线).

3)、利用图象变换作三角函数图象.

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有振幅变换、周期变换和相位变换等.

函数y=Asin(ωx+φ)的振幅|A|,周期,频率,相位初相(即当x=0时的相位).(当A>0,ω>0时以上公式可去绝对值符号),

由y=sinx的图象上的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伸长(当|A|>1)或缩短(当0<|A|<1)到原来的|A|倍,得到y=Asinx的图象,叫做振幅变换或叫沿y轴的伸缩变换.(用y/A替换y)

由y=sinx的图象上的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伸长(0<|ω|<1)或缩短(|ω|>1)到原来的倍,得到y=sinωx的图象,叫做周期变换或叫做沿x轴的伸缩变换.(用ωx替换x)

由y=sin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当φ>0)或向右(当φ<0)平行移动|φ|个单位,得到y=sin(x+φ)的图象,叫做相位变换或叫做沿x轴方向的平移.(用x+φ替换x)

由y=sin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上(当b>0)或向下(当b<0)平行移动|b|个单位,得到y=sinx+b的图象叫做沿y轴方向的平移.(用y+(-b)替换y)

由y=sinx的图象利用图象变换作函数y=Asin(ωx+φ)(A>0,ω>0)(x∈R)的图象,要特别注意:

当周期变换和相位变换的先后顺序不同时,原图象延x轴量伸缩量的区别。

高中数学第五章-平面向量

考试容:

数学探索©所有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线段的定比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平移.

数学探索©所有考试要求:

数学探索©所有

(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数学探索©所有

(2)掌握向量的加法和减法.

数学探索©所有(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数学探索©所有www.de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