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简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95786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准噶尔盆地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简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准噶尔盆地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简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准噶尔盆地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简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准噶尔盆地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简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准噶尔盆地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简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准噶尔盆地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简述Word格式.docx

《准噶尔盆地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简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准噶尔盆地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简述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准噶尔盆地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简述Word格式.docx

104t,原油年产量达到301×

累产原油2693×

104t,其中1977年生产原油303×

4)1978~1989年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勘探手段和技术大为提高,勘探工作量剧增,油区勘探开拓了逆掩断裂带找油的新领域,发现了乌尔禾、夏子街、车排子、风城、火烧山等油田,扩大了百口泉、克拉玛依、红山嘴油田。

累计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2635×

104t,累产原油5524×

104t,1989年原油年产量为629×

5)1990年起加快阶段。

勘探进入沙漠区,腹部、东部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腹部发现了石西、石南、莫北、陆梁及莫索湾油气田,东部发现了北三台、三台、甘河、沙南油田及整装沙漠油田——彩南油田,南缘勘探取得历史性突破,发现了呼图壁气田、卡因迪克油田、霍尔果斯油气田,西北缘斜坡区发现了五区南油气藏、玛北油田、中拐侏罗系油气藏。

这一时期,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8455×

104t,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82×

108m3,新建百万吨级油田3个,累产原油9142×

104t,2003年生产原油1060×

104t、天然气22.1×

108m3。

截止到2003年底,共完成探井2570口,总进尺4994700m;

完成二维地震118615km,测网密度达到3km×

5km;

完成三维地震99块23674km2。

盆地石油资源总量为85.87×

108t,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5142×

108t,资源探明率20.4%;

盆地天然气资源总量2.1×

1012m3,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728.41×

108m3,探明率3.47%。

油气的综合探明率17.5%,不到20%,而且钻探程度较低,每10km2还不到1口井。

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还处于早中期,油气勘探潜力巨大,领域广阔。

2构造特征简述

2.1盆地基底结构

根据航磁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具有双基底结构:

下部为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上部为晚海西期(泥盆~早中石炭世)的褶皱基底。

根据航磁资料,盆地地壳有两个磁性界面,上面一个界面在盆地边缘地区的平均厚度为5~8km,下面一个界面平均深度为16km,两者之间的地层厚达10km。

从现有资料看,上面的界面相当于上古生界中磁性地层的顶面,在盆地南缘的北天山凹陷区,钻井资料与地面露头已证实为晚海西期褶皱基底,下面那个界面所反映的地层当然要比上古生界老得多。

从准噶尔盆地及其周边岩石的磁性来看,泥盆系以下的古生界及上元古界磁性都比较弱,难以形成磁性界面,只有比它们更老的太古界及下元古界磁性比较强,可以形成磁性界面。

所以将深达16km的那一个磁性界面作为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即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顶面。

盆地的这种双基底结构反映了前盆地阶段准噶尔地区在古生代极为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和稳定体制向活性体制的转化。

经历了加里东和早中海西两个时期,准噶尔由稳定路块完全变成了岛弧区。

纳谬尔期以后准噶尔岛弧开始回返(一些地区回返可延迟到早二叠纪末),在褶皱回返的复向斜中,出现了一些断坳结合的小盆地,于是准噶尔开始形成。

2.2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准噶尔盆地是晚古生代至中、新生代多旋回叠合盆地,其上沉积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

盆地中央地层平缓,具稳定地块特征,盆地南部是天山山前坳陷(或称天山北缘前陆盆地),盆地西北部为成吉思汗逆冲断褶带,盆地东北部为克拉美丽山山前坳馅。

盆地演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前陆盆地阶段。

二叠纪是盆地形成初期,盆地内部受造山期强烈构造运动的影响,在区域性南北方向的碰撞挤压下,形成了以北西、北西西向为主的大型隆起和坳陷,各个山前坳陷(西北缘山前坳陷、克拉美丽山前坳陷和北天山山前坳陷)间隔排列,形成了盆地早期特有的坳隆(或凹凸)间列的构造格局,使早期沉积产生了明显的分隔性。

晚二叠世沉积范围逐渐扩大,分割局面初步统一,一直到二叠纪末,盆地处于较为平坦的沉积状态。

2)坳陷盆地阶段。

从三叠纪至早第三纪漫长的陆内坳陷发育阶段,共经历了两次强烈的改造运动—印支、燕山运动。

自三叠纪后沉积主要受控于重力的均衡作用,沉积厚度一般表现为南厚北薄。

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总的表现为东强西弱、北强南弱,使得盆地周边主控断裂除了同生性活动外还有明显地左右扭动,盆地北缘一些主控断裂还表现为强烈的推覆活动,克—夏断裂就是在印支期发育起来的。

燕山运动在盆地内的表现为西强东弱,盆地腹部从盆1井西凹陷到三个泉凸起一带整体上隆,上侏罗统基本缺失,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基底断裂的活动使盆地内部各地的剥蚀程度有所差异。

燕山晚期,盆地内部表现为以腹部为中心的整体下沉,白垩系沉积厚度大且稳定。

3)再生前陆盆地阶段。

晚第三纪至第四纪为再生前陆盆地阶段。

此时的喜马拉雅运动对准噶尔盆地有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南缘,强大的挤压应力使北天山快速、大幅度隆升,并向盆地冲断,使盆地南缘发育陆内造山型前陆盆地,而盆地腹部和北部整体抬升,沉积坳陷收缩到南缘沿北天山一线,沉积了数千米的磨拉石建造,促使了该区侏罗系及下第三系烃源岩的成熟,同时扭压应力使得盆地南缘形成一系列成排成带的褶皱和断裂。

2.3断裂发育特征

盆地断裂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定向性,主要表现为三组不同走向的断裂体系,即北东向体系、北西向体系和东西向体系。

北东向体系主要发育于西北缘地区,以达尔布特断裂和克—乌断裂为主控断裂,以石炭系和侏罗系断裂分布看,其控制范围至玛湖东一带;

北西向体系主要发育于乌伦古、克拉美丽地区,以吐丝托依拉断裂,陆北断裂为主控断裂;

东西向体系主要发育于南缘坳陷区,以昌吉南断裂、奎屯—玛纳斯—呼图壁北断裂为主控断裂。

盆地内除上述三组断裂体系外,其余断裂均发育甚微,表明盆地所受构造应力具有较稳定的方向性。

从断裂发育强度和范围来看,受力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东北缘、西北缘、南缘、腹部。

断裂存在多期活动,一些海西、印支期形成的断裂,燕山期又进一步活动断开侏罗系地层。

准噶尔盆地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与喜马拉雅期等四期断裂活动具有分区性,活动方式也不一样,断开地层的层位也相差较大。

断裂活动方式:

海西期断裂活动主要是腹部、西北缘准东的逆冲作用;

印支期的断裂活动主要是在西北缘逆冲作用;

燕山期的断裂活动在盆地腹部有清楚的表现,正断层与逆断层都已见到;

喜马拉雅期断层活动主要是盆地南缘的逆冲断层,在下第三系安集海河组泥岩与侏罗系煤系中发生滑脱。

断裂的走向:

海西期断裂主要有NWW、NE与近EW向三组;

印支期的断裂主要为NE向;

燕山期的断裂主要是NEE、NE与近EW向三组;

喜马拉雅期断层主要呈NWW、近EW向。

2.4不整合发育特征

不整合面是构造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记录。

由于受频繁构造升降的影响,准噶尔盆地从石炭纪到第四纪主要发育了13期不整合,其中5期(K/J,J/T,T/P,P2/P1,P/C)为区域不整合。

1)二叠系与石炭系之间的不整合:

在盆地内陆梁隆起、东部隆起、莫索湾凸起、西部隆起等处广泛分布。

石炭系常常形成潜山构造,如石西油田的石炭系油藏即为潜山构造油藏,莫索湾石炭系背斜亦为潜山构造。

在陆梁隆起西部三南凹陷,下二叠统佳木河组与石炭系为削截不整合接触。

2)中二叠统与下二叠统之间的不整合:

风城期末的抬升造成风城组普遍削蚀,分布局限(仅在中央坳陷),夏子街期沉积范围逐渐扩大,使夏子街组与风城组或为超覆不整合接触,或为削截不整合接触,如在莫索湾凸起夏子街组超覆在风城组之上。

3)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与夏子街组之间的不整合:

在莫索湾凸起下乌尔禾组与夏子街组之间呈削截不整合接触,局部与风城组为削截不整合接触。

4)上、下乌尔禾组之间的不整合:

上乌尔禾组是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各岩组中分布最广的,在盆地周缘可与下伏地层普遍呈不整合接触,如在西北缘中拐凸起,上乌尔禾组与下伏中-下二叠统均为削截不整合接触。

5)三叠系与二叠系之间的不整合。

6)侏罗系与三叠系之间的不整合:

三叠纪末,盆地发生整体抬升,形成了三叠系和侏罗系之间的区域性不整合。

三叠系顶部不整合面超覆现象较明显,且主要分布工区西北部,腹部表现为大面积的平行不整合或整合区,局部发育多处削截不整合,被削地层均为上三叠统白碱滩组,上覆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也有多处八道湾组超覆在白碱滩组之上。

7)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与八道湾组之间的不整合。

8)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与西山窑组之间的不整合:

由燕山Ⅰ幕造就,在地震资料上是TJ4不整合面反射波。

9)上侏罗统齐古组与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之间的不整合。

10)上侏罗统喀拉扎组与齐古组之间的不整合。

11)白垩系与侏罗系之间的不整合:

由燕山Ⅱ幕造就,隆升较强烈,从车排子到陆梁隆起西部存在一个南西—北东向展布的大型古隆起,致使上侏罗统普遍缺失和中-下侏罗统遭受剥蚀。

在盆地边缘地震资料上表现为KT1反射波,与下伏地层反射波呈明显削截不整合。

12)第三系与白垩系之间的不整合:

由燕山Ⅲ幕造就,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在盆地东部地震资料上可清晰地看到ET1波与下伏地层反射波的相交现象。

13)第四系与第三系之间的不整合:

在盆地南缘地面剖面比较常见。

2.5构造单元划分

准噶尔盆地是西部大型复合叠加盆地,从晚海西期开始经历了“四期三阶段”的构造演化,其中晚海西构造运动对盆地构造格局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将晚海西的构造运动及形成的构造格局作为构造单元划分的基本依据与原则。

另外,之后的构造运动对盆地各区的影响和意义不同。

构造单元划分原则,概括为如下:

1)晚海西期盆地坳隆构造格局;

2)印支、燕山、喜马拉雅运动对盆地构造改造作用;

3)油气系统形成与演化特点;

4)尽可能符合科研工作者习惯。

依据以上4条原则,将准噶尔盆地的构造单元划分为6个一级构造单元和44个二级构造单元。

西部隆起:

包括乌夏断裂带、克百断裂带、红车断裂带、车排子凸起、中拐凸起5个二级构造单元,北东向展布,长300km、宽20~30km,总面积13500km2,主体由三个断裂带组成,该断裂带表现出了一个典型的冲断前锋构造带的推覆、分段、同生长、周期性活动的特征。

推覆活动时间始于二叠纪,到燕山晚期休止,推覆距离自北向南逐渐减小,最大可达16km。

陆梁隆起:

走向北西,是盆地中的一个大型隆起单元,面积19400km2。

二叠纪至三叠纪早中期一直处于隆升状态,除了与玛湖凹陷和盆1井西凹陷相邻的地方沉积有厚度不大的二叠系外,陆梁隆起大部分地区缺失二叠系沉积。

在这种隆升背景下,由于基底断裂的活动差异,形成了英西凹陷、石英滩凸起、三个泉凸起、滴南凸起、滴北凸起、三南凹陷等。

三叠纪中晚期至侏罗纪,陆梁隆起逐渐下沉,接受了上三叠统、侏罗系沉积,但厚度相对南北两个坳陷都要薄。

盖层厚度一般2000~5000m。

东部隆起:

为盆地东部呈北西向的隆起区,由五彩湾凹陷、沙帐断褶带、沙奇凸起、北三台凸起、石树沟凹陷、黄草湖凸起、石钱滩凹陷、黑山凸起、梧桐窝子凹陷、木垒凹陷、吉木萨尔凹陷、古城凹陷、古东凸起、古西凸起等14个次级组成,总面积26400km2。

二叠纪时期,因克拉美丽山褶皱成山并向南逆冲推覆以及博格达山的隆升、向北挤压,使东部形成了“两坳一隆”的构造格局,即五彩湾—大井坳陷、博格达山前坳陷、沙奇隆起,坳陷内二叠系厚度可达3000~6000m。

印支、燕山期运动强烈,将晚海西晚期形成的北西向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切块改造为北东向的棋盘格子式叠加。

北天山山前冲断带:

自西向东由四棵树凹陷、齐古断褶带、霍玛吐背斜带、阜康断裂带组成,总面积约24000km2,是一个以晚海西期前陆坳陷为基础长期发育、多期叠合的继承性坳陷带。

晚古生代中晚期该区发育大型山前前陆坳陷,沉积巨厚的海相、残留海相和陆相地层。

中生代一直到老第三纪,该区为陆相统一振荡型沉积盆地的坳陷中心地区,沉积厚度在5000m以上。

新第三纪至第四纪为再生前陆盆地阶段,该区再次大幅下降。

北天山山前冲断带作为盆地内受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影响最强烈的地区,在构造上与盆地其他地区明显不同,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排的特点,形成以第三系为主体的背斜构造带及滑脱推覆体。

中央坳陷:

位于陆梁隆起以南,北天山山前冲断带以北,是准噶尔盆地相对稳定的地区,沉积地层全且厚度大,最厚可达15000m,主要由大型凹陷如玛湖凹陷、盆1井西凹陷、沙湾凹陷、阜康凹陷等持续性凹陷群组成,在坳陷中部有一二叠纪形成的弧形低凸带(莫索湾凸起、莫北凸起、白家海凸起),坳陷总面积38200km2。

目前准噶尔盆地发现的油气几乎都是围绕这个大坳陷。

乌伦古坳陷:

乌伦古坳陷位于盆地最北部,由红岩断阶带、索索泉凹陷组成,面积为14700km2,和陆梁隆起一样在晚西期—早中三叠世也处于隆升状态,但在晚三叠—侏罗纪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箕状沉积凹陷,盖层厚一般4000~6000m。

2.6局部构造主要类型

1)基底隆控型。

受基底形变上隆控制而形成的沉积局部构造。

发育于盆地内部。

其类型大致分为以下四种:

(1)披覆背斜型:

受控于基底隆起,这种隆起的幅度不大,闭合度大小不一,虽然构造比较完整,但有时隆起顶部地层缺失,或同一地层在顶部变薄。

主要分布在盆地腹部,盆地东部和北缘也常见之,如陆南1、2、3号背斜等。

它们是在石炭系侵蚀不整合面的残丘基础上发育的。

此类构造的特点是:

形态各异,闭合度较小,一般不超过200m,幅度下部大上部小直至抹平。

(2)生长背斜型:

是在沉积作用与基岩生长作用——建造与改造同步进行的动态环境中形成的,特征是:

面积大(一般闭合面积皆在100km2以上)、闭合度大(一般大于400m)、形似穹隆、构造完整,如石南3号、沙南、沙丘、帐2号背斜等。

(3)断褶型:

盆地内的基底断裂一般都具有同生的特点,或者在后期某一构造活动中再次继承性上升,因而使得上覆沉积盖层明显弯曲变形,不是形成局部绕曲与断鼻,便是形成一翼陡另一翼缓的线状或长轴背斜,如盆地北缘的吐孜托依拉背斜等。

断裂相关褶皱可归入此类。

(4)断块型:

基底控制下形成的局部沉积断块。

发育于盆地西北缘基岩断裂上。

它与断褶型构造不同的是基岩断裂并未发生使沉积岩发生明显褶皱,而使其断开。

这种断块构造形式虽然自成封闭系统,但封闭条件十分复杂。

2)推覆挤压型。

系指单向挤压应力场中形成的构造,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以东的博格达山前及扎依尔山前,构造形态一般属同心褶皱。

如克拉玛依湖湾区的北黄沟背斜、南、北克拉玛依背斜,大侏罗沟等约40个左右的构造。

上述背斜轴向一般与扎依尔山平行,多为不对称背斜,两翼倾角一般不超过15,形成于燕山中期。

博格达山前褶皱带中的这类局部构造分布范围西起煤系、妖魔山背斜,东止大龙口、水西沟背斜,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般是顶部稍缓,向两翼变得陡立,两翼倾角一般在45~60,甚至倒转。

背斜与向斜之间皆因挤压甚紧,很难见到完整的波状连接,其间往往多为断层转换。

这类构造与扎依尔山前的构造环境不同,存在滑脱面,形成薄皮构造。

3)扭动型。

主要指乌鲁木齐以西山前褶皱带中的呈雁行状排列的局部构造,在三排构造之间为宽缓的向斜连接,这些背斜的一般规律皆表现为南缓北陡,南翼倾角40~50,北翼倾角可达70~80。

第三排构造较缓、近视对称,南翼倾角4~5,北翼倾角可达15~20。

其共同特点是沿轴面皆可见到南倾的逆断裂存在。

扭动成因的构造在克拉美丽山前也甚发育,如帐篷沟鼻隆、火烧山、火南背斜带、沙丘河背斜等,所不同的是以上背斜与克拉美丽山交角近于直角,形成时间系印支及燕山多期运动承袭叠加所致。

此外,在盆地内还发现有断裂活动引起的断裂附近地层局部变形而形成的背斜构造如断层牵引构造,从属于断裂相关褶皱类,该类构造在博格达山前有发现。

3地层划分与分布

准噶尔盆地在晚海西期褶皱基底之上发育了较为完整的自石炭系至第四系地层。

这些地层的分布、沉积相与厚度受到了各期构造活动的控制。

3.1二叠系

二叠纪地层分为西北缘、东部和南缘3各小区,分组名称各不相同。

1)西北缘地层小区。

西北缘二叠系自下而上可分为佳木河组(P1j)、风城组(P1f)、夏子街组(P2x)、下乌尔禾组(P2w)和上乌尔禾组(P3w)5个岩组。

腹部二叠系地层划分采用西北缘方案。

佳木河组:

为紫灰色、棕灰色、灰绿色的凝灰质碎屑岩及火山熔岩(安山岩及安山玄武岩等),露头剖面未见底。

可分为两个亚组:

下亚组为一套杂色砾岩、火山碎屑岩夹熔岩,是该层主要的含油气层段,陆梁地区为灰绿色、深灰色细砂岩;

上亚组在克拉玛依油田内的五、八区广泛钻遇,为一套火山熔岩夹火山碎屑岩,在陆梁地区为安山玄武岩及安山质熔结角砾岩夹棕红色砂质泥岩、细砂岩。

风城组:

为灰黑色泥质、凝灰质白云岩,白云质、凝灰质泥岩夹砂岩、粉砂岩、石灰岩互层,为滞流海湾或泻湖沉积。

夏子街组:

在五八区上部为棕色砾岩,下部为灰褐色、灰色砾岩,在夏子街地区变细,出现较多棕色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是一套山麓洪积扇体堆积。

下乌尔禾组:

分布于克~乌断裂、夏红北断裂下盘,为灰绿色、灰色砾岩与灰黑色泥岩互层,属山麓河流洪积~湖沼沉积,揭穿视厚度53~1359m。

上乌尔禾组:

仅分布于乌尔禾~夏子街地区的构造低部位,为棕褐色砾岩夹砂质泥岩,最大钻井揭穿视厚度401m,也为山麓洪积扇形堆积。

2)东部地层小区。

东部二叠系自下而上分为金沟组(P1j)、将军庙组(P2j)、平地泉组(P2p)和下仓房沟群(P3ch)。

金沟组:

相当于西北缘的佳木河组与风城组。

主要分布于帐北断褶带、原大井凹陷内及露头区。

帐北地区与大井地区岩性差异较大,帐北地区主要为巨厚的火山岩与正常的碎屑岩互层,碎屑岩自下而上总体由细变粗,其颜色也由还原色灰黑逐渐变为氧化色红褐色。

大井地区岩性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旋回,早期为辫状河流的杂色砂砾岩沉积,晚期为曲流河的砂泥互层沉积。

将军庙组:

相当于西北缘的夏子街组。

在帐北地区的沙丘河-老山沟一带为当时沉降中心,沉积厚度大,但岩性较粗,主要为冲积扇-河流相的粗碎屑岩沉积,砾岩具叠瓦状构造及冲刷构造,砂砾岩、砂岩具大型板状交错层理。

本组上部为湖相泥岩和泥灰岩沉积。

平地泉组:

相当于西北缘的下乌尔禾组。

平地泉组主要为一套湖泊相和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物源区主要是东北部的克拉美丽山,早期沙丘河、沙南凸起可能成为物源区。

平地泉组总体为一向上变细的水进层序。

随着湖侵规模的扩大,地层分布也随之范围扩大,向南超覆、减薄。

下仓房沟群:

相当于西北缘的上乌尔禾组。

横向上岩性变化较大,石钱滩凹陷岩性较粗。

中下部为辫状河亚相的砾岩夹细砂岩和碳质泥岩沉积。

中上部为曲流河亚相砾岩与粉砂岩、泥岩不等厚互层沉积。

顶部为湖泊相的泥岩夹粉砂岩的沉积。

沙帐地区的西大沟岩性较粗,为一套冲积扇~扇三角洲的沉积,向东南帐篷沟地区岩性较细,主要为滨浅湖亚相的泥岩夹粉砂岩、泥灰岩的沉积。

大井地区主要大套棕红色泥岩泛滥平原相沉积。

3)南缘地层小区。

南缘二叠系自下而上分为下芨芨槽群(P1jj)、上芨芨槽群(P2jj)和下仓房沟群(P3ch)。

下芨芨槽群可细分为石人子沟组(P1s,下)和塔什库拉组(P1t,上)。

上芨芨槽群自下而上可再分为乌拉泊组(P2w)、井井子沟组(P2j)、芦草沟组(P2l)和红雁池组(P2h),前两个岩组相当与西北缘的夏子街组,后两个岩组相当与西北缘的下乌尔禾组。

下仓房沟群可再分为泉子街组(P3q,下)和梧桐沟组(P3wt,上)。

下、上芨芨槽群:

广泛分布与博格达山北坡,厚度巨大,剖面最大厚度可达3700m,系由残留海相完全过渡到大陆体制的碎屑堆积:

下芨芨槽群主要为复理石,包括石人子沟组和塔什库拉组,上芨芨槽群主要为长石质硬砂岩建造和可燃有机岩建造,包括乌拉泊组、井井子沟组、芦草沟组和红雁池组,为下粗上细的巨型旋回沉积。

石人子沟组下部为灰黑色、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夹灰色厚层状砾岩、砂砾岩、粗砂岩和团块状灰岩,含海相动物化石;

上部为灰色薄层粉砂岩、细砂岩夹泥质粉砂岩及灰岩团块。

塔什库拉组为一套巨厚的灰黄色、灰绿色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的不均匀互层。

乌拉泊组以灰绿色、紫色、紫灰色长石岩屑砂岩、粉砂岩为主,夹深灰、灰绿色砂岩及灰白色凝灰质砂岩或凝灰岩,厚度在400—1400m之间。

井井子沟组为蓝色、蓝绿色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与黄绿色、灰绿色、深灰色砂、泥岩不均匀互层,上部夹薄层白云岩。

芦草沟组为灰黑色粉砂岩、砂质页岩、黑色油页岩夹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油页岩和白云岩富集于上部,下部砂页岩较多。

是准噶尔盆地的重要烃源岩。

红雁池组为灰绿色、黄绿色及灰黑色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夹薄层—中厚层状泥灰岩、砾状砂岩及少量油页岩,局部尚夹有碳质泥岩。

泉子街组:

为紫色、暗红色、褐黄色砾岩、棕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灰绿色泥岩、砂岩及钙质团块。

梧桐沟组:

为灰绿色块状砾岩、砂岩、砂质泥岩、碳质泥岩和薄煤线组成的正韵律状互层,厚87~286m,属曲流河相沉积,但横向变化大。

3.2三叠系

西北缘三叠系自下而上分为百口泉组(T1b)、下克拉玛依组(T2k1)、上克拉玛依组(T2k2)和白碱滩组(T3b)。

东部和南缘三叠系分为上仓房沟群(T1ch)和小泉沟群(T2-3xq);

小泉沟群相当于西北缘的克拉玛依组和白碱滩组。

博格达山前地区上仓房沟群自下至上可分为韭菜园子组、烧房沟组。

韭菜园子组广泛分布于山前地区和平原区的井下,一般分为两段:

下段为灰绿色厚层~块状砂岩、砾砂岩与灰绿色、暗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的互层,厚51~153m;

上段为红色块状泥岩、砂质泥岩为主;

烧房沟组分布与韭菜园子组相同,岩性要细,主要是中~细粒砂岩、粉砂岩为主。

克拉美丽山前上仓房沟群遍布全区,岩性较稳定,为棕红色砂质泥岩和砾岩、角砾岩的不整合互层,下部以泥岩为主,相当于韭菜园子组,上部以砾岩、角砾岩为主,相当于烧房沟组,是辫状水流的快速洪积物。

南缘西部下三叠统地表见于托斯台、玛拉斯河上游等地。

基本岩性为暗棕色砾岩,为山麓洪积扇形堆积,厚度在200~300m。

西北缘和北部下三叠统岩性主要是棕红色砾岩夹砂质泥岩和少量砂岩,为山麓辫状水流的沉积物,在盆地西北缘和腹部称百口泉组,厚度在30~319m。

小泉沟群总体上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