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9551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传统美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传统美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传统美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传统美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美学文档格式.docx

《中国传统美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美学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传统美学文档格式.docx

李金发追求的纯艺术、唯美主义等。

主要学派有心理美学、艺术本体论美学、否定美学等。

第四个来源是中国传统哲学。

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哲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本世纪几次大的文化论战就充分说明这一点。

否定传统、民族虚无主义表现极为突出。

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20世纪中国的文化史就是反中国传统文化史。

但是中国传统哲学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是像商品一样可随意抛弃的,而是犹如集体无意识巳进入了每个华夏人的精神结构之中,是无法摆脱的。

这是我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

前见"

不管出现如此汹涌的"

欧化"

、"

西方中心论"

等现象,接受者、传播者包括鼓吹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反对西化。

这种怪论就兆示着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美学)在现代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

中国化"

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引起了许多学者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尤其是90年代更蔚为大观。

这里就引发了人们更深的新思索:

现代化"

是否就等于"

西化"

,中国的现代美学体系,能否照搬西方的美学体系?

几十年的引进和实践证明,只有立足中国当代的实际,充分考虑中国人自己的美学理论背景如民族特色等,大量吸取西方理论的优秀成果,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才是正道。

为此出现了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美学体系,如意象美学、和谐美学、伦理美学、和合美学、情象美学等。

以上的分类,只是就其研究者的主导方面或研究兴趣而言的,不是绝对的。

实际上各派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

从根本上说,在中国只有一个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出发来探讨中国当下美学问题的美学体系,只能说是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关注的程度如何而已。

如生命美学等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就观照得更多更深入些。

总之.各学说提法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

三个阶段

中国20世纪美学基本上是沿着中西冲突、选择、发展、对话、交融的发展轨迹进行的。

中国美学百年有一个由分到合再到新的分化的动态发展过程。

这就是:

50年代以前是"

分"

,马克思主义美学还未真正取得主导地位,还处于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内的各种美学思想纷争的时期,尤其是30年代。

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为"

合"

的阶段,经过两次美学大讨论,真正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实践论美学。

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由于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内在矛盾.引发了人们重新审视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及实践震等基本理论问题。

这就开始了新的分化.这个分化与前一个"

是有质的区别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基础的"

,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更高阶段。

因此,我认为这个"

分-合-分"

的发展趋势,兆示着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整合。

第一个分的阶段也就是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形成的阶段,这是由各种文化因素作基础相互冲突、相互交融、时代选择的结果。

从时间上看大体在50年代以前,经历近半个世纪,是三个阶段中最长的一个。

这个大的阶段又可分为几个小的时期。

(1)1917年前是旧的传统美学逐渐退位,西方思潮大量被引入的时期。

以王国维、梁启超等为代表,他们都体现出中国传统与西方理论的某些对号人座即贴标签的方式。

(2)1918-1937年间,更是大量译介西方理论,按各自所理解的进行美学建构。

这种建构实际上为移植,如吕荧的{美学概论}(我国最早一本美学原理教材)就是以西方的移情理论来建构的,还有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中表现出的。

直觉主义美学。

等。

同时,马克思主义美学也随政治思潮而大量译介,如陈望道译介马克思主义著作及其美学思想,形成了鲁迅的美学观。

这个时期可谓中国20世纪第一次"

美学热"

,开始出现了像宗白华、朱光潜、邓以蛰等美学大家。

(3)1938-1949年,各种思潮和观点继续论争,但马克思主义明显出现了强大势力,这可以毛泽东的美学观、蔡仪的美学观,周扬的美学思想、胡风的美学思想为代表。

同时也有中国美学民族化的呼声。

其中,蔡仪的《新美学》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力图用唯物主义观点探讨美学问题的专著。

在书中较完整地阐述了其基本观点。

美是典型。

这是中国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创立学派的开端。

这一学派为后来中国美学两次大讨论及其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它是科学主义在美学上的大胆运用,很有特色、有待拓展。

不过这一阶段总的特色是多元并存,但有了合的倾向。

第二阶段是50-80年代中期,这是"

的阶段。

也就是通过论争逐渐"

到马克思主义美学上。

马克思主义美学本质上是实践美学,因此.主要是"

到实践美学上。

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

50年代至1964年的"

美学大讨论"

这次大讨论是中国20世纪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上极为重大的事件。

这次大讨论普及丁美学.使美学在中国成了一门显学,已深人人心,为推动中国美学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极大贡献。

在这一大讨论中,出现了一些美学巨子,如朱光潜、宗白华、蔡仪、李泽厚、王朝闻、高尔泰等,产生了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论美学;

以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论美学;

以蔡仪为代表的绝对客观论美学,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四大学派,以及王朝闻为代表的主客统一论的审美学。

这次大讨论的主要论题是围绕"

美的本质"

即"

美的根源"

展开的,论争的焦点是从哲学观点出发来思考美学问题。

出现了或认为美是主观的.或认为美是客观的.或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等。

这一讨论过分圃于哲学命题,而忽视了美学自身的品格,过多地强调政治意识形态,制约了真正学术性的发挥。

不过,参加这次大讨论的人数之多,发表美学论文的数量之大,讨论的时间之长,都是罕见的。

第二个时期"

即在十年"

文革"

结束之后到8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可谓中国美学重见天日之时,大开国门,饱览新事物和呼吸新鲜空气的时期,是再次大规模地洗礼于"

欧风美雨"

的时期。

由于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国际性学术交流、外国美学名著的系统译介,加上对"

人"

的问题的论争,使美学再次成为街头巷尾文化人议论的中心。

这一时期,50年代的"

四大派"

继续论争。

同时美学的各种问题也已全方位展开。

尤其是从美的本源开始转向美的本体等基本理论问题,人们开始怀疑起已经认定的"

实践美学"

,并出现了积淀与突破的矛盾冲突。

再者"

由于自身的理论问题,随着学术研究的深人,话语权的转移,日益暴露出其致命的矛盾即理性与感性、社会与个体的对抗。

于是,这个"

也预示着走向新的分化。

第三阶段是从80年代末至世纪末,即"

新的分化"

的阶段,这一阶段至今还在延续。

随着经济社会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美学自身的研究的矛盾,"

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如何解决现实中人的生存问题,美学必须重新思考。

再加上美学由80年代的意识形态功能而走向90年代的非意识形态的边缘,使美学更有必要重新定位。

为此大规模出现反实践美学,超越实践美学的浪潮,"

再度成为焦点。

由此,整个美学的转型开始了。

由原来的过多地关注美的根源而转向更为根本的涉及到美学存在的合理化的美的本体问题,导引出了生命美学、生存美学、虚无美学、否定美学、体验美学、和合美学等。

另外,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体现出了科学主义美学的复兴。

这一阶段特别引人注目的有二大现象:

一是以潘知常为代表的生命美学。

他们从美学形上结构出发,为推动美学的整体建构,积极干预生活,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对当下以大众文化(市场文化)为代表的具有反美学性质的现象进行大量的批判,这一点可以从他的{反美学)等一系列著作中见出。

再一个就是从审美文化人手对美学进行重新定位,以期寻找到美学干预生活的话语权。

这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极为关注的,也可能是未来美学的一个基本趋向,即从纯理性思索走向美学的理性与感性的谐和。

不过这一阶段总的特色是平等对话,多元并存,为更高意义上的整合作准备。

总之,中国美学百年就是中国美学走出古典、走向现代。

走向成熟辩证发展的一百年。

未来走向

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我认为中国美学在21世纪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在新世纪主要有四大走向。

1.从新的分化走向更高的整合:

这个整合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消融中西美学传统,关注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整合。

2.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

人们对美学的把握不再囿于或哲学、或社会学、或心理学等单一的、片面的认识。

3.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辩证和谐:

美学就是美学.美学除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外,更多地考察自身的现状及其发展。

4.从纯理性思索走向美学的理性与感性的谐和:

从学院美学走向生活,关注人的当下生存。

目前对审美文化的研究可视为其开端。

中国美学百年是在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的目标下,正不断走出古典、走向现代的一百年。

中国百年美学几个主要倾向.还暗示出20世纪中国美学中所存在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斗争,关于这一点将另文撰写。

原载《学术研究》(2000、6)

 

叶朗: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美学的启示

当代社会生活和当代艺术的发展迫切要求产生一个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美学体系,即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

但是,所谓“现代美学”,绝不是如有些人所理解的,简单地等同于现代的西方美学。

“现代”是一个全球概念。

“现代美学”应该是站在21世纪的高度,吸纳东西方文化的全部精华所建设起来的、真正国际性的学科。

尽管当代西方各种美学流派层出不穷,但是我们还找不到一个可以真正称得上是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

因为到目前为止,西方的美学体系都局限在西方文化的范围之内,并没有吸纳、包涵中国美学(以及整个东方美学)。

所以,建设现代美学体系,并不意味着从西方引进一个现成的美学体系。

就我们中国学者来说,为了把美学建设成为一门立于时代高度的、真正国际性的学科,我们应该下力量系统地研究、总结和发展中国传统美学,并且努力把它推向世界,使它和西方美学的优秀成果融合起来,实现新的理论创造。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把自己的主要力量用于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美学。

我发现,中国传统美学中有许多富有现代意味的东西,和西方现当代美学中的一些思想有着相通的地方。

把中国传统美学的这些思想发掘出来加以重新阐释,将会启示我们在美学理论上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我以为,在以下三个美学基本问题上,中国传统美学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一)美在意象,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意象世界;

(二)意象世界照亮真实的世界,这个真实的世界就是中国美学所说的“自然”,它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是一个充满生命的有情趣的世界;

(三)审美活动是人的超理性的精神活动。

一、美在意象

美是什么?

这是一个老问题,一直到今天,人们依然还在讨论这个问题,而且看法极为分歧。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中国学术界曾有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的中心问题就是“美是什么”的问题,换个说法,就是“美在物还是在心”的问题。

当时称为“美的本质”的讨论。

参加讨论的学者很多,在讨论中分成了几大派。

对这个问题,中国传统美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在中国古代的多数思想家看来,并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

在这里首先要提到的是唐代思想家柳宗元。

他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邕州柳中丞马退山茅亭记》)柳宗元的意思是说,自然景物(“清湍修竹”)要成为审美对象,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去“唤醒”它,去“照亮”它,使它从实在物变成“意象”(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

外物和风景是不依赖于欣赏者而存在的,但美并不在外物和风景(自在之物)。

或者说,外物和风景并不能单靠了它们自身就成为美的(“美不自美”)。

美在体验。

这种审美体验,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沟通,就是后来王阳明说的“我的灵明”与“天地万物”的欣合和畅、一气流通,也就是后来王夫之说的“吾心”与“大化”的“相值而相取”。

柳宗元的命题,使我们想起当代法国哲学家萨特的一段话。

萨特说:

世界万物只是因为有人的存在,有人的见证,有人的唤醒,才显示为一个统一的风景,萨特说,“这个风景,如果我们弃之不顾,它就失去见证者,停滞在永恒的默默无闻之中”。

萨特这段话的意思,和柳宗元的命题极为相似。

没有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那么“美”在哪里呢?

中国传统美学的回答是:

“美”在意象。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建构一个意象世界,即所谓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这个意象世界,就是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广义的“美”(包括各种审美形态)。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

中国传统美学给予“意象”的最一般的规定,是“情景交融”。

但是这里说的“情”与“景”,不能理解为互相外在的两个实体化的东西,而是“情”与“景”的欣合和畅、一气流通。

意象世界不是物理世界。

一树梅花的意象不是梅花的物理的实在,一座远山的意象也不是远山的物理的实在。

意象世界是人的创造。

王国维说,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

陶潜的菊是陶潜的世界,林逋的梅是林逋的世界。

这就象莫奈画的睡莲是莫奈的世界,梵高画的向日葵是梵高的世界一样。

没有陶潜、林逋、莫奈、梵高,当然也就没有这些意象世界。

正因为它们不是的实在物,而是非实在的意象世界,所以王国维说“境界之生于吾心而见诸外物者,皆须臾之物”。

意象世界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之中。

二、意象世界照亮真实的世界

前面说,意象世界是人的创造(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意象世界不是物理世界,是对“物”的实体性的超越。

那么美(意象世界)和真是不是分裂了呢?

不。

中国美学认为,意象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王夫之一再强调,意象世界“显现真实”、“如所存而显之”—在意象世界中,世界如它本来存在的那个样子呈现出来了。

要把握中国美学的这个思想,关键在于把握中国美学对“真实”、对世界本来存在的样子的理解。

在中国美学看来,我们的世界不仅是物理的世界,而且是有生命的世界,是人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是人与自然界融合的世界,是天人合一的世界。

《易经》这部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它最关心的是人类与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并认为人和自然界的生命过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易经》的每一卦都是讨论天人关系,而天人关系的中心就是生命。

这就是《易经》的灵魂。

《易传》发挥《易经》的思想,提出了“生生之谓易”(《系辞上》)等命题。

按照《易传》的命题,自然界是生生不息的过程,自然界充满了生意,而从这里就产生了世界的意味和情趣。

这就是“乐”的境界。

这可以说是《易传》的生命哲学和生命美学。

所以,在中国美学看来,人和自然界不是分裂的,而是和谐的,所谓“大乐与天地同和”。

这种和谐就是“乐”的境界。

王夫之说过一段话,意思就是说,乐是人和自然界的本然状态。

宋代画论家董逌也说过一段话,意思是说,一幅画,如果能表现“一气运化”即就有生意,即就是自然,即就是真。

所以在中国哲学和中国美学之中,真就是自然,这个自然,不是我们一般说的自然界,而是存在的本来面貌。

这个自然,这个存在的本来面貌,它是有生命的,是“天人合一”的,因而是充满了情趣的。

中国美学所说的意象世界“显现真实”,就是指照亮这个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界和谐)的本然状态,回到这个自然的乐的境界。

意象世界是人的创造,是对“物”的实体性的超越,也是对人的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的超越,同时它又是复归,是回复自然。

所以司空图说“妙造自然”(《二十四诗品》),荆浩说“搜妙创真”(《笔法记》)——通过创造,而达到自然,达到真。

宗白华说,中国哲学的形上学是生命的体系,它要体验世界的意趣、意味和价值。

他又说,中国的体系强调“象”,“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

宗白华的这些话,也是说,意象世界是人的创造,而正是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了一个充满生命的有情趣的世界。

三、审美意识是人的超理性的精神活动

现在美学界多数人都主张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

审美活动这种精神活动的性质,是美学基本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过去我们把审美活动看作是一种认识活动。

认识活动,是人(主体)通过思维,力图把握外物或实体的本质与规律,它所认识的,只能是“是什么”,主体不能通过思维从世界之内体验人与世界的交融状态,不能通过思维从世界之内体验人是“怎样是”(“怎样存在”)和怎样生活的。

实际上,思维总是割裂世界的某一片段或某一事物与世界整体的联系,以考察这个片段或这个事实的本质和规律。

这就是求得逻辑的“真”。

逻辑的“真”会遮蔽存在的“真”。

所以我们平常说真理(逻辑的“真”)总是相对的,思维总是带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和片面性。

人如果仅仅依靠思维,便只能达到逻辑的“真”,因而只能生活在不同程度的抽象性和片面性中。

但是,过去对审美活动的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审美活动不是认识活动,而是体验活动。

审美活动通过体验来把握事物(生活)的活生生的整体。

它不是片面的、抽象的(真理),不是“比量”,而是王夫之说的“现量”、“显现真实”,是存在的“真”。

按照王夫之的说法,“比量”是逻辑思维活动的结果,是逻辑的“真”,它用人的概念、语言把一个完整的存在加以分割,因而不能显现事物(世界)的“本等实相”,当然就谈不上“如所存而显之”了;

而“现量”是超逻辑的直觉活动的结果(“一触即觉,不假思量比较”),它显现事物(世界)本来的体性,是存在的“真”。

意象世界就是“现量”,所以宗白华说,“象”是要依靠“直感直观之力”,直接欣赏、体味世界的意味。

又说,“象”是自足的、完形的、无待的、超关系的,是一个完备的全体。

过去,美学家一般都注意到了审美活动的超功利的性质,而没有注意(至少没有在理论上明确提出)审美活动的超理性(超逻辑)的性质。

但中国古代思想家,如庄子和禅宗的思想家,他们早就看到,功利世界和逻辑世界遮蔽了存在的本来的面貌,即遮蔽了一个本然的世界。

这个本然的世界,是天人合一的世界,是乐的境界。

这个本然的世界,也就是中国美学说的“自然”。

在这个本然的世界中,真、善、美是统一的。

当然这个真,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

这个善,不是功利的善,而是存在的善。

庄子和禅宗对美学的意义主要就在这里,也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审美活动的超功利、超理性的性质。

所以,用西方的理性主义哲学是不能解释审美活动的。

宗白华在他的美学提纲中批评黑格尔说;

“黑格尔使‘理性’流动了,发展了,生动了,而仍欲以逻辑精神控制及网罗生命。

无音乐性之意境。

就审美意识是超理性的精神活动这一点来说,美感与宗教感有相似之处,而且可以互相沟通。

从爱因斯坦到杨振宁,许多大科学家都谈到他们在科学研究的某个境界会得到一种美感和宗教感。

扬振宁说,研究物理学的人从牛顿的运动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方程、狄拉克方程、海森堡方程等等这些“造物者的诗篇”中可以获得一种美感,一种庄严感,一种神圣感,一种初窥宇宙奥秘的畏惧感,他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哥特式教堂想要体现的那种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最终极的美。

扬振宁这段话就提出了美感与宗教感沟通的问题。

美感有不同层次。

最大量的是对生活中一个具体事物的美感。

比这高一层的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我们称之为人生感、历史感。

最高一层是对宇宙的无限整体和绝对美的感受,我们称之为宇宙感,也就是扬振宁说的庄严感、神圣感、初窥宇宙奥秘的畏惧感。

正是在这个层次上,美感与宗教感有共同点。

它们都是对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的超越,通过观照绝对无限的存在、“最终极的美”(在宗教是神,在审美是永恒的和谐和完美,中国人谓之“道”、“太和”),个体生命的意义与永恒存在的意义合为一体,从而达到一种绝对的升华。

在宗教徒,这种境界是“与神同在”,在美的欣赏者,这种境界是“澄怀观道”、“饮之太和”。

这是瞬间即永恒的境界,是灵魂震动和无限喜悦的境界。

现在,我把我在以上说的意思简要概括一下。

我以为,在以下三个基本问题上,中国传统美学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第一,美在意象,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意象世界;

第二,意象世界照亮真实的世界,这个真实的世界就是中国美学所说的“自然”,它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是一个充满生命的有情趣的世界;

第三,审美活动是人的超理性的精神活动。

总之,我们在建设真正具有国际性的现代美学的时候,我们在进行新的理论创造的时候,不能离开中国的传统美学。

对于我们来说,中国传统美学仍然是一个没有完全被打开的宝库。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

郭卜乐中国心理热线

  参考资料:

  浅析传统美学(儒家、道家、墨家的音乐美学思想)琴棋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渊源,是人类文化历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推崇人格,自然即生命的统一体,人与自然密不可分,审美方式追求心灵体会,强调悟性。

中国传统音乐,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把美学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