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7914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与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与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与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与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与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与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与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与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与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导入

1、在你们的脑海中,谁是有学问的?

(评:

把话说完整。

)(对,表达要完整。

2、你能把学问换个词语吗?

(知识,学识,才华)

古今中外,有知识,有才华的人啊,举不胜举。

3、(板书:

与)加了一个与字如何理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齐读课题)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议论文。

议论文通常在开头鲜明地提出观点,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观点。

听了老师关于议论文这一文体的介绍。

以及看了课题,你心中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

提出论点

证明论点

总结论点)

(预:

1、两者有什么关系?

评:

对,这就是这篇课文重点要阐述的观点,学与问的关系?

(2、这些有学问的人成才的秘诀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要解决这些问题,答案就在书中。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要求:

(1)标上小节序号;

(2)读准字音;

(3)难读的长句,多读几遍。

2、在读课文之前,先来读一读难读或重点理解的词语。

出示:

不懈探求、沈括、瞬息万变、翱翔、相辅相成、年长年幼、勤学好问

(1)指名读

(2)再请同学读(你特别要提醒同学注意的是?

字音:

(长、好)

字义:

(瞬息万变)瞬:

眨眼之间,息:

吸气之间,真的是一万种变化吗?

(3)全班齐读

三、轮读课文,部分释疑

1、生字新词已经会读,那课文能否读通读顺呢?

(谁愿意来试一试)

(1)划出本课开篇提出的观点和总结观点的语句。

(2)交流文本中提出的观点和总结的观点。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3)出示:

辅的解释。

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4)根据这个解释,“知识是问来的,也是学来的”还可以怎么说?

知识是问来的,也是学来的。

所以说:

“(引读第二句)”

2、作者在谋篇布局上可谓“用苦良心”,开头就说(引读),结尾再总结?

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

四、理清文脉,分段概括段意

1、学到这里,你能给课文分段了吗?

2、是啊,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第一、第三段概括得不错,可第二段要真正概括的既简练又完整,可不容易,谁想来试试。

五、初步学习证明观点的方法

1、过渡:

是啊,只有学与问相辅相成,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默读课文2-4小节,想一想为了证明作者的观点,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

2、举例子

是啊,课文分别在2-3小节举了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和第4小节举了北宋沈括例子。

这就是一种论证方法:

举例子(板书)

3、波兰哥白尼

哥白尼的脑海里有许许多多,数不胜数的稀奇古怪的问题,从课文哪里看出来?

这就是“不懈”的意思?

谁能来说一说

(不放弃,不松懈,是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1)“能者为师”能者什么意思?

用问中的句子解释。

(2)这就叫作“引用”,引用名人说的话,或俗语更能令人信服。

其实关于“学与问”的名言有许多,请拿到书签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这一句,还能换成什么?

4、沈括

读4小节,出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谁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当你说不出的时候,不用急。

“人间”对“山寺”谁先说一说“山寺”的意思?

芳菲在字典中是指花草的意思,哪在这里呢?

特指什么?

白居易正是带着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才写下了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

(读句),也才有了今天,同学们与北宋科学家沈括,一起去经历这个思考历程,也才有了文中的感悟

5、小结:

刚刚我们初步学习了议论文中证明自己观点的二种方法:

举例子、引用。

今天,同学们回去再收集一些有关“学与问”的故事和名人名言。

六、回顾总结全文

1、今天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想问的?

3、总结:

虽然今天我只给同学们上了一堂(读课题),但是在生活,学习中,每位同学们都这样问问自己,你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你也会成为像哥白尼、沈括一样成为有学问的人。

七、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学与问”的名人名言或谚语?

2、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2、这里的“学”和“问”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勤学好问)

3、介绍文体及写作方法

《学与问》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也就是议论文。

议论文通常在开头鲜明地提出观点,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4、那么,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又是怎样把这个观点说清楚的呢?

让我们打开语文书,一起走进第二十三课。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齐读

课文的结尾也强调了作者的这个观点,请同学们找一找。

齐读(板书:

真知)

2、这两句话一句在开头,起的作用是——总领全文,一句在结尾,起的作用是——总结全文。

两句话形成的关系是——首尾呼应。

3、这两句话的意思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就是——勤学好问。

4、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第一、第五小节摆出了勤学好问这个观点,围绕这个观点,课文中间三小节各写了什么?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三个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给我们讲了两个名人的小故事,分别讲了谁的故事?

(哥白尼和沈括)

2、过渡:

这三小节中,写到了两个伟人,一个是哥白尼,一个是沈括,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哥白尼。

3、(课件出示图片)看,这就是哥白尼。

你们知道哥白尼取得了哪些成就吗?

尼古拉.哥白尼:

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

他20多岁到意大利留学,攻读数学、天文学、法律学、哲学和医学。

1506年回国后大部分时间在大教堂当教士,但始终潜心于天文学的观察和研究。

他的著名天文学说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为了取得天文观测数据,他建立了一座小型天文台。

不论寒暑,每天坚持观测、计算、研究,30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写出了划时代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创立了“日心说”。

哥白尼的“日心说”,打开了自然科学的大门,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它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

4、同学们,我们了解了哥白尼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不禁要问——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大的成就呢?

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

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

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

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

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

……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1)请同学们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点红)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的好问的?

(点红:

经常、缠)

“经常”说明什么?

(哥白尼思考的问题多,提出的问题多)

“缠”怎么理解?

谁能给我们来表演一下?

(3)哥白尼缠着妈妈问了哪些问题?

只问了这些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4)这个省略号告诉我们什么?

(5)哥白尼还会提出哪些问题呢?

(6)从哥白尼的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7)我们一起把第二自然段读一遍,再次感受一下问的重要性。

5、原来哥白尼从小就有一个好习惯——勤学好问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哥白尼的事例也论证了课文开头的一段话:

“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距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又该怎么做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

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

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1)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

(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2)能根据这三个词语,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我们这个世界怎么样吗?

(3)面对这样一个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有了疑惑,该怎么办?

(拜——能者为师)

(4)找一找,书上哪句话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能者为师”的意思。

2、关于这个道理,孔子也说过这样两句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不耻下问。

(1)讲解: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说明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

不认为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是耻辱。

(2)齐读

3、小结:

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还列举了北宋时的大科学家沈括的例子,

沈括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晚年以平生见闻,撰写了《梦溪笔谈》。

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历法,与今天的阳历相似。

在物理学方面,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方法;

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

又曾阐述凹面镜成像的原理;

还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

在地质学方面,他对冲积平原形成、水的侵蚀作用等都有研究,并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

在医学方面,撰写了多部医学著作。

2、请大家自由读第四段,思考一下沈括能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观察思考)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

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他想:

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他去问妈妈,妈妈说:

“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

”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1)大家有没有发现第4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2)那大家能快速找出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吗?

(3)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讲到沈括读了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后产生了疑问,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

(出示诗句)

(农历四月,春去夏来,山外的百花都已凋谢了,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正在盛开。

)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

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4)了解了这些内容后,老师想出个填空题考考大家。

(出示)( 

)时期的沈括是个( 

),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时,产生了一个疑问:

( 

)?

于是她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后来他随大人到在山的寺庙里,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了原因:

原来( 

)。

A、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惑,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沈括时刻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他是怎么做的?

B、原来山上的桃花开得晚的原因是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那是不是这么回事呢?

我们来看几张图片,(出示图片),看,山顶还是白雪皑皑,而山下已经是绿草如茵,百花盛开。

C、同学们有没有爬过山,有没有体会过山上和山下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六、总结拓展

课文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懂得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因为——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

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是的,勤学好问,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希望我们同学也能掌握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也能拥有这种可贵的学习品质。

古代有许多的名人名言也验证了这一点,下面请大家看几则名人名言。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4)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

3、关于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也有很多,下面先听老师来给大家讲一个。

(屈原洞中苦读。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

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

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

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

有人笑道:

“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

”孔子听了说:

“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

”他的弟子问他:

“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

”孔子道:

“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

”弟子们想:

“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

4、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看来,同学们真是获益匪浅,下面我们布置一下今天的作业。

七、布置作业:

1、搜集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跟父母一起分享,并说说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

2、想一想,我们在求知的道路上除了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是否还需要具有其他良好的品质?

教后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