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图文讲义复苏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7835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9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护理学图文讲义复苏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外科护理学图文讲义复苏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外科护理学图文讲义复苏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外科护理学图文讲义复苏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外科护理学图文讲义复苏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学图文讲义复苏Word下载.docx

《外科护理学图文讲义复苏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学图文讲义复苏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科护理学图文讲义复苏Word下载.docx

  可轻拍病人肩部并在两侧耳边大声呼喊,如病人无反应,则可判断无意识;

  2.判断循环、呼吸障碍

  触摸颈动脉搏动,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旁开2~3cm,触摸颈动脉搏动时间小于10秒。

  同时观察患者有无胸廓起伏,简单判断有无呼吸。

  3.呼救

  院内抢救时,呼叫更多的医生、护士,准备急救药品、器械和设备;

院外拨打120,说明地点、事件、伤员情况等。

  二、心肺脑复苏

  

(一)初期复苏

  1.人工循环(circulation,C)

  病人仰卧在硬板上,护士立于病人一侧,将一手掌根部放在病人胸骨下段(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另一只手掌根部压在前一手背上,两臂伸直,以上身的体重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5cm,每一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但手掌始终不离开按压部位。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

如此反复按压,每分钟至少100次。

  2.气道开放(airway,A)

  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的原因。

  若有气道阻塞,应先去除气道内异物(包括口、鼻)。

  若无颈部损伤,用仰头抬颏法打开气道;

  若有颈部损伤,用双手托颌法。

  3.人工呼吸(breathing,B)

  气道通畅后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最简单、有效。

  病人仰卧,护士一手托其下颌使头后仰,张开下唇,另一手捏鼻孔,护士吸气后对病人口内用力吹气,然后放开鼻孔,待胸廓回缩呼气。

  4.注意事项

  

(1)人工循环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

2,即心脏按压30次,吹气2次。

  5个按压/通气周期(约2分钟)后,进行检查和评价,如仍无循环体征,立即重新进行CPR。

  

(2)心脏按压避免用力过大引起肋骨骨折。

  (3)复苏操作不可轻易间断,要组织好人力,若有条件,每2分钟更换按压者并积极准备二期复苏。

  (4)对小儿心肺复苏,心脏按压用单手掌根按压胸骨中段,每次下压2~3cm;

  对新生儿,双手环抱胸廓,两拇指按压胸骨中点,下压1~2cm,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5.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标志

  ①大动脉出现搏动;

  ②收缩压在8.0kPa(60mmHg)以上;

  ③瞳孔缩小;

  ④皮肤转红润;

  ⑤自主呼吸恢复。

  

(二)二期复苏(药物与器械复苏)

  借助专用设备及专门技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和循环功能;

  监测心电图,识别和治疗心律失常;

  维持静脉输液,采用药物维持病人的循环功能稳定。

  1.继续保持呼吸道通畅

  用各种类型的通气导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口咽和鼻咽通气管。

  有条件时宜施行气管内插管,必要时可施行气管切开术。

  2.采用机械人工呼吸

  

(1)简易气囊呼吸器:

由带有活瓣装置的呼吸气囊、面罩等组成,使用方便,效果确切。

应用时将面罩紧扣于病人的口鼻部,挤压气囊,将空气压入肺内。

气囊由于本身弹性作用,放松后随即复原。

病人肺内气体排出时,可经气囊上活瓣排入大气,同时气囊还可接氧气管供氧。

  

(2)麻醉机:

通过面罩或气管内插管给病人输氧,并可用呼吸囊控制呼吸,效果比简易气囊呼吸器为佳。

  (3)人工呼吸机:

可自动控制人工呼吸并根据需要调节频率、通气量和通气压力,是进行长时间人工呼吸的理想设备。

  3.复苏药物的应用

  

(1)用药目的:

激发心脏复跳并增强心肌收缩力;

防治心律失常;

纠正急性酸中毒;

补充血容量和电解质;

防治脑水肿。

  

(2)给药途径:

先静脉,其次气管内给药,最后考虑心内注射。

  (3)常用心脏复苏药物

  1)肾上腺素——心脏复苏首选药。

能增强心传导系统的自律性和心脏收缩力,提高血压,并能使除颤器效果更好。

  2)阿托品:

使心率加快,对心动过缓有较好疗效。

  3)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首选药,能抑制心室的异位激动,治疗室颤。

  4)碳酸氢钠: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同时应进行有效通气,以免二氧化碳蓄积。

  (4)呼吸复苏药物:

  在心跳未恢复前不宜应用,因中枢神经系统处于严重缺氧状态,用呼吸兴奋药可能加速中枢衰竭。

  4.心电图监测

  明确心脏停跳的类型以及各种心律失常,指导复苏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5.除颤 

  在停搏1分钟之内,最初目击者给予1次胸前叩击,有时可使心搏恢复。

  胸外除颤时,电极板涂以导电糊,紧密接触皮肤,减少皮肤电阻抗并避免皮肤烧伤,一个电极板置于左侧第5肋间腋前线交点,另一电极置于胸骨右缘第2~3肋间,除颤电能一般成年人单相波360J或双相波200J。

在放电时任何人不得接触病人和病床,防止触电。

  初期复苏和二期复苏并无绝对界限,如在医院抢救,一开始即应迅速做好药物与器械复苏的准备。

  过去认为,对反复除颤仍不能复跳的心脏,均可进行胸外或胸内电极临时起搏。

实践中发现,室颤心脏或严重缺氧而无收缩的心脏,用起搏器不能复跳。

复跳后心率小于60次/分且对阿托品和肾上腺素反应不佳者,或有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可用起搏提高心率。

  (三)脑复苏及复苏后处理

  1.脑复苏及护理

  心跳呼吸骤停引起脑损伤的基本病理是脑缺氧和脑水肿,防治脑水肿——脑复苏的关键。

  

(1)降温:

体温每降低1℃可使氧耗率下降5%~6%。

  物理降温前先用降温辅助药物,如丙嗪类药、硫喷妥钠或其他巴比妥类药,以防寒战反应。

  然后戴冰帽,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置冰袋,使体温降至35~33℃,肌张力松弛,且呼吸血压平稳为准。

降温需持续至神志恢复。

  复温时先逐步撤除冰袋,待体温恢复1~2天后再停用辅助降温药。

  

(2)脱水疗法:

  使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降低脑水肿,每次200~250ml静脉快速滴入,15~30分钟内滴完。

根据需要每6小时可以重复应用。

  (3)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稳定溶酶体膜,减轻脑水肿和保护脑细胞,常用药有氢化可的松和地塞米松。

  (4)改善脑细胞代谢药治疗:

脑活素,能量合剂。

  (5)高压氧:

2~3个大气压的高压氧。

有利于脑细胞供氧,促进脑细胞恢复。

  (6)镇静解痉:

安定、苯巴比妥钠或冬眠1号半量肌注,每6小时应用1次,要加强护理,当有癫痫发作时应用苯妥英钠静滴。

  2.复苏后的治疗和护理

  

(1)保持呼吸功能及氧疗:

常规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自主呼吸功能不足的,可给呼吸兴奋药。

  

(2)维持有效的循环:

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血压过低影响心脑供血,应维持在略高水平。

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压、血气分析、心电图等。

  (3)处理原发疾病:

多数的心脏呼吸骤停的原因都比较明确,少数原因不明者应尽快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4)预防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急性肾衰、压疮等。

  【实战演习】

  病人呼吸骤停后,最简单且有效的建立人工呼吸的方法是

  A.麻醉机

  B.人工呼吸机

  C.气管插管呼吸

  D.简易气囊呼吸器

  E.口对口人工呼吸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题中5选项均可为病人建立人工呼吸,但最为简单的方法是口对口人工呼吸。

  当病人的神志丧失,诊断心搏停止的指标是

  A.呼吸停止

  B.瞳孔散大

  C.脉搏扪不清

  D.血压测不到

  E.大动脉搏动消失

【答案解析】心脏停搏时丧失其排血能力,使全身血液循环处于停止状态。

可表现为三种类型:

①心室停顿,心脏完全处于静止状态;

②心室纤颤,心室呈不规则蠕动而无排血功能;

③电-机械分离,心电图显示有心电活动(心室复合波),但无机械收缩和排血功能。

当患者的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触诊颈总动脉或股动脉)及无自主呼吸,即可诊断为呼吸循环骤停。

  复苏药物的最主要的给药途径是

  A.心内注射

  B.肌内注射

  C.静脉注射

  D.皮下注射

  E.气管内给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药物治疗复苏时用药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心脏复搏并增强心肌收缩力,防治心律失常,调整急性酸碱失衡,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复苏时的给药务必做到迅速准确。

由于心内注射引起的并发症较多,如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心肌或冠状血管撕裂等,因而首选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

  两人协同进行心肺复苏时,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比例

  A.1:

5

  B.1:

15

  C.2:

  D.2:

  E.2:

30

【答案解析】成人人工循环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二者的比例为30:

2(单人或双人抢救比例相同),即心脏按压30次,吹气2次。

  判断口对口人工呼吸效果正确的依据是

  A.口唇红润

  B.胸廓起伏

  C.自主呼吸恢复

  D.大动脉出现搏动

  E.散大的瞳孔缩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要见胸廓有明显起伏才表示有效。

  为成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应使胸骨下陷

  A.1~2cm

  B.2~3cm

  C.3~4cm

  D.4~5cm

  E.大于6cm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胸外按压方法是病人仰卧在硬板上,护士立于病人一侧,将一手掌根部放在病人胸骨下段(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另一只手掌根部压在前一手背上,两臂伸直,以上身的体重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5cm(如考试中没有5cm选项,就选择4~5cm),每一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但手掌始终不离开按压部位。

  为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应

  A.心脏按压

  B.心内注射

  C.心前区叩击

  D.清理呼吸道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复苏的步骤是CAB,人工循环(circulation,C)现场抢救——最为紧迫,包括气道通畅、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关键,所以现场心肺复苏操作首要步骤是心脏按压。

  下列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平卧、背部垫硬板

  B.每按压30次做2次口对口呼气

  C.按压次数每分钟50~60次

  D.按压时双肘伸直

  E.按压时使胸骨下陷4~5cm

【答案解析】病人仰卧在硬板上,护士立于病人一侧,将一手掌根部放在病人胸骨下段,另一支手掌根部压在前一手背上,两臂伸直,以上身的体重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5cm,如此反复按压,每分钟至少100次。

  心搏骤停病人首选的复苏药物是

  A.阿托品

  B.碳酸氢钠

  C.利多卡因

  D.肾上腺素

  E.异丙肾上腺素

【答案解析】肾上腺素是心脏复苏首选药。

  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复苏后医嘱使用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将该液体滴注完毕最多需要

  A.5分钟

  B.5~10分钟

  C.10~15分钟

  D.15~30分钟

  E.60分钟

【答案解析】使用20%甘露醇降低脑水肿,每次200~250ml静脉快速滴入,一般在15~30分钟内滴完,根据需要每6小时可以重复应用。

  心搏骤停最容易发生病理变化的器官是

  A.肺

  B.肾

  C.肝

  D.脑

  E.心脏

【答案解析】当心跳呼吸完全停止即进入临床死亡期,此期一般只有4~6分钟,在此期之内迅速抢救,恢复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时间长,组织、细胞发生不可逆变化,尤其是脑和心肌对缺氧的耐受力极差,特别是脑组织。

  正常体温时,脑细胞对缺氧耐受的时间是

  A.30分钟

  B.60分钟

  C.1~2小时

  D.4~6分钟

  E.45分钟

【答案解析】正常体温时,脑细胞对无氧缺血耐受力为4~6分钟,脊髓45分钟,交感神经节60分钟,心肌和肾小管细胞的不可逆的无氧缺血损伤阈值约30分钟;

肝细胞可支持无氧缺血状态约1~2h;

肺组织由于氧可以从肺泡弥散至肺循环血液中,所以肺能维持较长时间的代谢。

  患者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主要措施是

  A.维持有效的循环

  B.确保呼吸道通畅

  C.降温和脱水疗法

  D.加强基础护理

  E.治疗原发疾病

【答案解析】脑组织在人体器官中是最易受缺血伤害的这是由于它的高代谢率、高氧耗量和对高血流量的要求,心跳呼吸骤停引起脑损害的基本病理是脑缺氧和脑水肿。

脑复苏是复苏后处理的重点之一,其重点在于防止和减轻脑水肿,主要措施是脱水、降温。

  应用复苏药物的目的不包括

  A.防止心律失常

  B.纠正酸中毒

  C.补充血容量及电解质

  D.防止脑水肿

  E.防止感染

【答案解析】防止感染是复苏后预防并发症的治疗,防止心律失常、纠正酸中毒是心肺复苏的治疗;

防止补充血容量及电解质、脑水肿是脑复苏的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