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70246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微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食品微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食品微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食品微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食品微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微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

《食品微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微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微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

八、微生物学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史前期:

该时期为感性认识时期;

2、形态学时期(初创期):

代表人物为列文虎克,他用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了微生物的存在;

3、生理学时期(奠基期):

该时期是形成微生物学科的时期。

代表人物为巴斯德和科赫:

巴斯德和科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巴斯德利用曲颈瓶实验彻底推翻了自然发生学说。

科赫提出了科赫法则,用于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同时科赫还创立了微生物的培养技术等一系列用于微生物研究的实验技术。

巴斯德的贡献:

(1)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 

(2)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3)创立了巴氏消毒法(4)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要点:

自然发生、发酵、巴氏消毒、预防接种

4、生化研究时期(发展期):

青霉素就是在这一时期发现的;

5、分子生物学研究时期(成熟期)。

九、自然界中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最多,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

十、促进促进微生物学诞生的实验技术是无菌操作技术和纯培养技术。

1、纯培养:

指一株菌种或一个培养物中所有的细胞或孢子都是由一个细胞分裂、繁殖而产生的后代。

2、无菌技术:

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技术被称为无菌技术。

3、从混杂的群体中获得单一菌株纯培养的方法叫做分离。

十一、常用接种的用具有接种针、接种钩、接种环等,常用于菌液的移接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

接种使用的接种用具要迅速经过火焰灭菌。

十二、单孢子分离法:

采取显微分离法从混杂群体中直接分离单个细胞或单个个体进行培养,以获得纯培养。

二元培养物:

培养物中只含有两种微生物,而且是有意识地保持二者之间的特定关系的培养物称为二元培养物。

病毒的培养就是利用二元培养物法进行的。

十三、决定显微观察效果的除了放大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是分辨率和反差。

普通光学显微镜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数值孔径NA=n·

sinθ(n:

物镜与介质的折射率,θ:

镜口角的一半)。

由于空气的折射率为1,所以干燥物镜的数值孔径总是小于1,

十四、灭菌:

杀死物体上全部微生物的方法。

消毒:

杀死或消除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防腐:

用理化方法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十五、干热灭菌是通过干热空气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常用的温度是160~170℃。

十六、细菌的基本形态包括 

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细菌大小的计量单位为纳米

十七、衰颓型:

培养时间过长,营养贫乏或自身代谢产物浓度过高等原因使细胞异常。

畸形:

细胞在理化因素的刺激下,细胞发育受到阻碍,从而形态异常

十八、细菌的细胞壁:

1、革兰氏染色法: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与细菌的细胞壁结构有关

(1)基本步骤:

涂片固定——结晶紫初染1min——碘液媒染1min——95%乙醇脱色0.5min——红色染料复染1~2min

固定、结晶紫|、碘液、乙醇|、复染

(2)结果:

革兰氏阳性菌(G+)为紫色;

革兰氏阴性菌(G-)为红色。

(3)意义:

将所有的细菌分成G+、G-两大类。

因此它是分类、鉴定菌种的重要指标。

(4)依据:

基于细菌细胞壁在化学组分和结构上的不同。

(5)原理:

细菌的不同染色反应是由于细胞壁对乙醇的通透性和抗脱色能力的差异,主要是由肽聚糖层厚度和结构决定的。

经结晶紫染色的细胞用碘液处理后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乙醇能使它溶解,所以染色的前两步结果是一样的。

但在G+细胞内,由于其肽聚糖含量高,酒精脱色时,乙醇还能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径缩小,由于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分子太大,不能通过细胞壁,保持着紫色。

在G-细胞中,由于其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含脂量高,乙醇处理不但破坏了胞壁外膜,还可能损伤肽聚糖层和细胞质膜,于是被乙醇溶解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从细胞中渗漏出来,当再用衬托的染色液复染时,显现红色。

红色染料虽然也能进入已染成紫色的G+细胞,但被紫色掩盖,红色显示不出来,因而显示紫色。

结晶紫、复合物、酒精脱色、肽聚糖含量高、孔径缩小、紫色、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含脂量高、红色

2、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1)革兰氏阳性(G+)细菌的细胞壁:

厚度大,化学组分简单,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肽聚糖单体由双糖单位、四肽侧链和五肽桥组成。

此外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还含有磷壁酸,包括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两种。

(2)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

较薄,化学组成和结构比G+复杂。

分为内壁层和外膜两层,内壁层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外膜的基本成分为脂多糖。

(3)脂多糖(LPS)的功能:

(1)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基础;

(2)可吸附镁离子、钙离子等以提高它们在细胞表面的浓度;

(3)决定了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表面抗原的多样性;

(4)是许多噬菌体在细菌细胞表面的吸附受体。

内毒素、吸附、抗原、受体。

3、缺壁细菌包括L型细菌、原生质体、球状体和支原体等等。

(二)细胞膜:

又称细胞质膜,原生质膜或质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包围着细胞质的一层柔软而具弹性的半透性薄膜。

组成:

占细胞干重的10%,其中脂类20~50%,蛋白质50~75%,糖类1.5~10%,并有微量的金属离子和核酸。

基本结构:

脂质双层即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第三章细菌的特殊结构、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部分内容

一、基本知识

1、细菌的质粒属于游离于染色体制外的遗传因子,是细胞质中的非颗粒状内容物。

2、细菌间体的功能包括:

参与壁膜形成、与核分裂有关、类线粒体功能、参与能量传递及芽孢形成

3、细菌鞭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构成,是一种很好抗原物质,鞭毛的功能:

细菌的运动器官。

鞭毛的分类:

单生、丛生、周生。

细菌的鞭毛由鞭毛丝、鞭毛钩和基体三部分组成。

4、菌毛的功能:

与菌的致病性、吸附等有关。

菌毛的分类:

普通菌毛(与病原菌的致病性有关)、性菌毛(与细菌的结合作用有关,常见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雄性菌株)

5、荚膜的分类:

大荚膜、微荚膜、粘液层、菌胶团。

荚膜的化学组成是水分,90%为水分。

6、芽孢: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构造,具有芽孢结构的细菌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

营养细胞或繁殖细胞产生芽孢的多为杆菌。

芽孢有多层结构,主要包括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心。

芽孢的特性:

(1)具有很强的抗热、抗干燥、抗辐射、抗化学药物能力;

(2)含水量低、壁厚而致密,通透性差,不易着色;

(3)新陈代谢几乎停止,处于休眠状态;

(4)一个芽孢萌发产生一个个体。

伴胞晶体:

某些芽孢杆菌,例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还可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呈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称伴胞晶体(δ内毒素)。

7、细菌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有裂殖、芽殖两种方式,有性繁殖即接合作用,通过细菌表面的性菌毛来完成。

细菌的繁殖方式以裂殖为主!

细菌裂殖过程可以分为细胞核及细胞质分裂、横隔壁形成和子细胞分离三步。

8、细菌的培养特征:

单个微生物细胞在固体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条件下迅速生长繁殖,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称为菌落。

由多个同种细胞密集接种长成的子细胞群体(大量的菌落连成一片构成菌苔)。

9、放线菌的形态和结构:

放线菌的菌体由分枝状的菌丝组成,菌丝大多无隔膜,菌丝的粗细与细菌中的杆菌宽度相近,为单细胞多核的G+原核微生物。

放线菌菌丝根据形态和功能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

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其中与繁殖有关的菌丝是孢子丝。

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质地致密、干燥、多皱、不易挑起,表面成絮状、粉末状或颗粒状,有放射状沟纹。

放线菌的繁殖:

主要通过无性孢子进行繁殖,无性孢子类型包括:

凝聚孢子横隔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和厚壁孢子。

10、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

酵母菌形态:

酵母菌是一群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无鞭毛、不能运动。

其形态因种而异,通常为球状、卵圆状或椭圆状。

酵母菌的细胞壁:

外层主要为甘露聚糖,中间层主要是蛋白质,内层主要为葡聚糖。

酵母菌细胞膜与细菌类似。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主要是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包括芽殖、裂殖和产生无性孢子;

有性繁殖主要是产生子囊孢子。

裂殖与细菌类似,进行裂殖的酵母菌种类很少,如裂殖酵母。

11、霉菌为丝状真菌的一个俗称。

凡是在营养基质上能形成绒毛状、网状或絮状菌丝体,但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统称为霉菌。

霉菌菌体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构成,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称为菌丝体。

一般情况下,霉菌在潮湿的环境下易于生长,特别是偏酸性(pH4.5~6.0)的基质当中。

霉菌菌丝类型按形态分为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

按分化程度分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

霉菌菌丝的细胞壁:

大部分霉菌细胞壁主要由几丁质组成。

霉菌菌丝的特化结构包括吸器、菌环、菌网、假根、菌核、菌索等等。

霉菌的繁殖以无性繁殖为主,当菌体衰老或营养不良时才进行有性生殖,主要以产生各种孢子作为繁殖单位。

霉菌的无性繁殖产生的无性孢子包括节孢子、芽孢子、厚垣孢子、分生孢子、孢囊孢子。

霉菌的有性繁殖过程十分复杂,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

霉菌的有性繁殖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有性孢子来进行:

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二、名词解释:

1、鞭毛:

是某些细菌在细胞表面着生有一根或数根由细胞膜中或膜下长出的细长呈波浪状的丝状物。

2、菌毛:

又叫纤毛、伞毛,是一类生长菌体表面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微丝,比鞭毛更细。

3、糖被:

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细胞壁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不定、松散透明的黏液物质。

4、芽孢:

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生长阶段,可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高度折光、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5、菌落:

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或深层由一个活细胞繁殖起来,形成能为肉眼观察到的群体堆积物。

6、出芽痕:

酵母出芽繁殖时,子细胞与母细胞分离,在子、母细胞壁上都会留下痕迹,在母细胞的细胞壁上出芽并与子细胞分开的位点称出芽痕。

7、霉菌:

为丝状真菌的一个俗称。

8、菌丝体:

真菌菌体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构成,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称为菌丝体。

9、吸器:

由专性寄生霉菌产生的菌丝变态,是从菌丝上产生出来的旁枝,侵入细胞内分化成根状、指状、球状和佛手状等,用以吸收寄主细胞内的养料。

10、匍匐丝:

某些真菌在固体基质上常形成与基质表面平行、具有延伸功能的菌丝,称匍匐菌丝

三、问答题:

1、荚膜的功能:

(1)抗吞噬作用

(2)粘附作用(3)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4)抗干燥作用(5)作碳源、能源和氮源

吞噬、粘附、有害物质、干燥、碳源

2、荚膜的应用:

(1)鉴定菌种,区分血清型

(2)制备疫苗(3) 

提取葡聚糖(4)利用粘液层提取黄原胶

(5) 

污水处理。

回答要点:

鉴定、疫苗、葡聚糖、黄原胶、污水

3、霉菌有性繁殖的过程:

(1)质配:

两个性细胞结合,细胞质融合,成为双核细胞,每个核均含单倍染色体

(2)核配:

两个核融合,成为二倍体接合子核,此时核的染色体数是二倍

(3)减数分裂:

具有双倍体的细胞核经过减数分裂,核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单倍体状态

质配、核配、减数分裂

4、 

霉菌有性孢子繁殖的特点是什么?

(1)霉菌的有性繁殖不如无性繁殖那么经常与普遍,多发生在特定条件下,往往在自然条件下较多,在一般培养基上不常见。

(2)有性繁殖方式因菌种不同而异,有的两条营养菌丝就可以直接结合,有的则由特殊的性细胞(性器官)来相互交配,形成有性孢子。

(3)核配后一般立即进行减数分裂,因此菌体染色体数目为单倍,双倍体只限于接合子。

(4)霉菌的有性繁殖存在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两种情况。

(5)霉菌的有性孢子包括接合孢子、卵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等。

自然条件、直接结合、交配、减数分裂、同宗配合、异宗配合、接合孢子、卵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5、酵母菌细胞壁的功能:

(1)固定细胞外形,具有保护功能

(2)作为菌体抗原的成分,是进行血清学分类的依据。

固定、抗原

6、放线菌的应用:

(1)能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抗生素,到目前为止,已分离得到的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达4000种以上。

(2)生产维生素和酶。

(3)进行甾体转化、烃类发酵和污水处理。

(4)生成许多新的生物药物。

抗生素、维生素和酶、甾体转化、药物

7、放线菌的危害:

(1)有的放线菌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

(2)有的放线菌能使水和食品变味或破坏棉毛织品和纸张等。

病害、破坏

8、什么是芽孢,细菌的芽孢有什么特性,研究芽孢有什么意义?

芽孢:

芽孢的特性:

(1)具有很强的抗热、抗干燥、抗辐射、抗化学药物能力。

(2)含水量低、壁厚而致密,通透性差,不易着色。

(3)新陈代谢几乎停止,处于休眠状态。

(4)一个芽孢萌发产生一个个体。

研究芽孢的意义:

(1)细菌的分类、鉴定中的重要形态学指标;

(2)作为科研材料;

(3)菌种保存;

(4)菌种分离;

(5)生物杀虫

抗热、含水量低、不易着色、休眠状态、萌发、形态学指标、科研材料、菌种保存、菌种分离、生物杀虫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第四章和第五章微生物代谢中的脱氢阶段

1、微生物所需的六大类营养要素是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

2、凡能构成微生物细胞或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都称为碳源。

3、微生物能利用的氮源包括无机氮、有机氮和分子氮,硝化细菌可以利用氮源提供能量。

4、狭义的生长因子一般仅指维生素。

5、异养型微生物所利用的碳源一般是有机化合物,包括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和光能异养型微生物。

6、以二氧化碳或者碳酸盐为主要碳源的微生物包括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和光能自养型微生物。

7、由于栖息场所和摄取养料不同,可将异养微生物分为腐生型、寄生型和中间型三大类。

8、自然界中存在最多的微生物类型为化能异养型微生物。

9、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中不消耗能量的有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需要消耗能量的是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

不需要载体参与的是单纯扩散,需要载体的是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

运送前后溶质分子发生改变的是基团转位。

主动运输是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10、利用血球计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时遇到压线的个体应该只数上边线和右边线或者下边线和左边线上的个体。

11、在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中,一般来说处于迟缓期的细菌细胞体积最大!

12、对数生长期的特点包括:

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胞进行平衡生长,菌体各部分的成分十分均匀。

酶系活跃,代谢旺盛,代时最短,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强。

13、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中代谢产物收获的最佳时期是稳定期。

稳定期出现的原因有:

营养的消耗,营养物比例失调,有害代谢产物积累,pH值、EH值等理化条件不适。

14、从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温度来讲,绝大多数微生物属于中温型微生物。

微生物在高渗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在低渗溶液中会发生吸水膨胀。

专性好氧菌所需氧气浓度要大于20%,微好氧所需氧气浓度为2%-20%,耐氧型所需氧气浓度为2%以下,兼性厌氧有氧无氧都能生存,但有氧生长更好,专性厌氧菌生长不能有氧气。

15、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通用能源为ATP。

16、生物氧化的过程包括脱氢、递氢、受氢。

生物氧化的功能是产能(ATP)、产还原力[H]和小分子中间代谢产物。

生物氧化根据递氢特点尤其是受氢体性质不同,可将生物氧化区分为发酵和呼吸两种类型。

17、酵母菌一型发酵的受氢体是乙醛,产物是乙醇,所需条件是pH值为弱酸性;

二型发酵的受氢体是磷酸二羟丙酮,产物是甘油,所需条件是含有适量NaHSO3;

三型发酵的受氢体是磷酸二羟丙酮,产物是甘油、少量的乙醇、乙酸和CO2,所需条件是弱碱性,pH值为7.6。

18、利用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时,如果发酵产物中只有乳酸而无其他成分,这种乳酸发酵称为同型乳酸发酵,其受氢体是丙酮酸,异型乳酸发酵的受氢体是3-磷酸甘油醛

1、营养:

指生物体从外部环境中摄取对其生命活动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正常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功能

2、生长因子:

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而且需要量很小,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的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

3、化能异养微生物:

以有机化合物为碳源,利用有机化合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为能源,合成细胞物质的微生物。

4、主动运输:

指一类须提供能量并通过细胞膜上特异性载体蛋白构象的变化,而使膜外环境中低浓度的溶质运入膜内的一种运送方式。

5、生长曲线:

在培养条件保持稳定时,定时取样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的菌体数目,如果已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单细胞增长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就可以作出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叫生长曲线。

6、生物氧化:

物质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逐步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7、发酵:

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三、问答题

1、简述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中单纯扩散的特点?

答:

(1)物质进入细胞的动力是细胞内外的浓度差

(2)这种运输方式不消耗能量

(3)没有特异性,被运输物质不与膜上物质发生任何反应,自身分子结构也不发生变化

浓度差、不消耗能量、没有特异性

2、简述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中促进扩散的特点?

(1)物质运输动力是细胞膜内外的浓度差。

(2)运输过程不消耗能量。

(3)有载体蛋白参与,载体蛋白有特异性。

浓度差、不消耗能量、载体蛋白、有特异性

3、简述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中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的特点。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

(1)被运送的物质可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内。

(2)要消耗能量。

(3)有膜载体参加,膜载体发生构型变化,这种变化需要消耗能量。

(4)被运送物质不发生任何变化。

基团转位的特点是:

(1)需要磷酸酶系统进行催化,被运输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被磷酸化。

(2)需要能量。

逆浓度梯度、消耗能量、构型变化、载体、不发生任何变化、磷酸酶系统、磷酸化、需要能量

4、简述微生物生长曲线中延滞期的特点,如何缩短延滞期?

延滞期的特点:

(1)生长速率常数为零;

(2)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细胞内DNA尤其是rRNA含量增多,为分裂做准备。

(3)合成代谢旺盛。

(4)对外界不良条件反应敏感。

缩短延滞期的方法有:

(1)接种对数生长期的菌种,采用最适菌龄。

(2)加大接种量。

(3)用与培养菌种相同组成分的培养基。

(4)通过遗传学方法改变种的遗传特性使迟缓期缩短。

零、为分裂做准备、合成代谢旺盛、敏感、最适菌龄、加大接种量、相同组成分、的培养基、遗传学方法。

5、微生物生长曲线中稳定期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生产上如何延长稳定期?

稳定期出现的原因:

(1)营养的消耗,特别是生长限定因子的耗尽。

(2)营养物比例失调。

(3)有害代谢产物积。

(4)pH值、EH值等理化条件不适。

生产上延长稳定期的方法:

(1)补充营养物质(补料)。

(2)移走代谢产物。

(3)调节pH。

(4)调节温度。

(5)对好氧菌增加通气、搅拌或振荡。

6、细菌生长曲线中对数生长期有哪些特点?

对数生长期的特点是:

(1)长速率常数R最大,因而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的时间——代时(又称增代时间)最短;

(2)细胞进行平衡生长,菌体各部分的成分十分均匀;

(3)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4)细胞群体的形态与生理特征最一致;

(5)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强。

7、微生物生物氧化的功能是什么。

微生物生物氧化的功能是:

(1)产能,主要是ATP形式的能量。

(2)产还原力[H]。

(3)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小分子中间代谢产物。

产能、产还原力、小分子中间代谢产物

8、简述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碳源的功能

碳源的功能:

(1)构成细胞及代谢产物的骨架

(2)是大多数微生物代谢所需的能量来源

骨架、能量来源

9、营养物质能否进入微生物细胞取决于哪三个方面的因素?

取决于:

(1)营养物质本身的性质

(2)微生物所处的环境

(3)微生物细胞的透过屏障

性质、环境、屏障

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第五章微生物代谢的递氢受氢及代谢调节和初次级代谢部分和第六章

一、基本知识:

1、有氧呼吸是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无氧呼吸是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无机盐呼吸属于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的过程除糖酵解过程外,还包括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电子传递链在真核细胞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在原核细胞发生在质膜上。

2、具有环式光合磷酸化的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真细菌中的光合细菌,均是厌氧菌,分类上一般属于红螺菌目。

3、微生物的代谢调节包括酶活性的调节和酶合成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包括前体激活和反馈抑制两种方式。

4、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营养生长所必需,所以初级代谢是活细胞最普遍、最重要的代谢途径,糖、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蛋白质、核酸均为初级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产物是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包括抗生素、色素、激素、微生物毒素等,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脂多糖。

5、微生物的表型是由遗传型所决定,但也和环境有关。

6、证实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肺炎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感染实验,证实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植物病毒重建实验。

7、又称基因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遗传因子即基因组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其实质是遗传物质上所负载的特定遗传信息。

8、原核生物的基因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启动子、终止子和编码序列。

真核微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小体。

9、质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