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总结第二章网络基本概念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6923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技术总结第二章网络基本概念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网络技术总结第二章网络基本概念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网络技术总结第二章网络基本概念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网络技术总结第二章网络基本概念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网络技术总结第二章网络基本概念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技术总结第二章网络基本概念文档格式.docx

《网络技术总结第二章网络基本概念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技术总结第二章网络基本概念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技术总结第二章网络基本概念文档格式.docx

3、局域网按规模分类: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1)广域网的通信子网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包括电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两种方式),利用公用分组交换网、卫星通信网和无线分组交换网互联。

为了实现正确传输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

使用多种传输介质,有线与无线。

(2)广域网(远程网)以下特点:

1适应大容量与突发性通信的要求。

2适应综合业务服务的要求。

3开放的设备接口与规范化的协议。

4完善的通信服务与网络管理。

(3)X.25网是典型的公用分组交换网,是早期广域网中广泛使用的通信子网。

它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但因此增大了网络传输的延迟时间。

数据通信环境的变化主要是3个方面:

1传输介质由原来的电缆走向光纤.2多个局域网之间高速互连的要求越来越强烈.3用户设备性能提高.在数据传输率高,误码率低的光纤上,使用简单的协议,以减少网络的延迟,而必要的差错控制功能将由用户设备来完成。

这就是帧中继(FR,FrameRelay)技术产生的背景。

异步传输模式ATM是新一代的数据传输与分组交换技术。

促进发展的因素:

1用户对未来贷款与对带宽高效、动态分配的需求的不断增长.2用户对网络实时应用需求的提高.3网络的设计与组建进一步走向标准化的需要.关键:

能保证用户对所据传输的服务质量的需求。

ATM技术结合了线路交换方式的实时性好,分组交换方式的灵活性好的特点。

因此,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选择ATM作为数据传输技术.

(4)广域网扩大了资源共享的范围,局域网增强了资源共享的深度。

(5)早期计算机网络结构实质上是广域网结构。

功能:

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

逻辑功能上可分为:

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

主要包括主机和终端。

主机通过高速通信线路与通信子网的通信控制处理机相连接。

终端是用户访问网络的界面。

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

结构功能上可分为:

资源子网→传统分为:

主机和终端现代分为:

服务器和客户机;

通信子网→传统分为:

CCP(通信控制)和通信线路现代分为:

路由器和通信线路.包括物理层、网络层、传输层

(6)通信控制处理机在网络拓扑结构中被称为网络节点。

通信线路为通信处理机之间以及通信处理机与主机之间提供通信信道。

(7)早期的城域网产品主要是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缩写是FDDI,其协议是802.2与802.5)。

(8)城域网建设方案相同点:

传输介质采用光纤,交换接点采用基于IP交换的高速路由交换机或ATM交换机,在体系结构上采用核心交换层,业务汇聚层与接入层三层模式。

城域网MAN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

宽带城域网的发展FDDI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具有双环结构和快速自愈能力。

数字会聚会导致三网(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电视传输网)融合。

(9)局域网的特点和主要技术:

范围比较小,一般一个单位所有,比较容易使用和维护,速度快.1~20Mbps.主要技术:

以太网、令牌总线、令牌环网

4、局域网按传输技术分为:

广播式网络(通过一条公共信道实现)和点--点式网络(通过分组存储转发实现)。

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是点-点式网络与广播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

5、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

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

拓扑设计是设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对网络性能、系统可靠性、通信费用有重大影响

6、网络拓扑可以根据通信子网中通信信道类型分为:

(1)广播式通信子网的拓扑:

总线型,树型,环型,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型。

(2)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

星型(结点经线路与中心结点连接),环型,树型,网状型(广域网实际使用)。

1.星型拓扑[结点通过点-点通信线路与中心结点连接,中心结点控制全网的通信]优点:

容易在网络中增加新的站点,易于实现和管理;

缺点:

中心节点的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瘫痪。

2.环型拓扑[结点通过点-点通信线路连接成闭合环路]优点:

容易安装和监控;

容量有限,网络建成后,难以增加新的站点3.树型拓扑[结点按层次进行连接,信息交换主要在上、下结点之间进行,相邻及同层结点之间一般不进行数据交换或数据交换量小]4.网状拓扑[结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没有规律]优点:

系统可靠性高,缺点:

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与流量控制方法,广域网基本上都是采用网状拓扑构型.

7、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

微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

即用户计算机通过校园网、企业网或ISP联入地区主干网,再联入国家间高速主干网,再联入互联网;

路由器是网络中最重要的部分。

8、描述数据通信的基本技术参数有两个:

数据传输率与误码率。

(1)数据传输速率:

在数值上等于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it/second),记作bps。

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

S=1/T(bps),其中,T为发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时间。

(2)奈奎斯特(Nyquist)准则:

信号在无噪声的信道中传输时,对于二进制信号的最大数据传输率Rmax与通信信道带宽B(B=f,单位是Hz)的关系可以写为:

Rmax=2*f(bps)

(3)香农(Shannon)定理:

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

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号噪声功率比之间的关系。

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率Rmax与信道带宽B、信噪比S/N关系为:

Rmax=B×

log2(1+S/N)其中:

B为信道带宽,S为信号功率,n为噪声功率。

(4)误码率是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它在数值上近似等于:

Pe=Ne/N(传错的除以总的)。

a、误码率应该是衡量数据传输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传输可靠性的参数。

b、对于一个实际的数据传输系统,不能笼统地说误码率越低越好,要根据实际传输要求提出误码率要求;

c、对于实际数据传输系统,如果传输的不是二进制码元,要折合成二进制码元来计算。

d、差错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在实际测量一个数据传输系统时,只有被测量的传输二进制码元数越大,才会越接近于真正的误码率值。

9、分组交换技术概念:

分为电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交换(又分为:

报文存储转发交换即报文交换、报文分组存储转发交换即分组交换)

报文分组存储转发交换即分组交换又分为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数据报方式:

不需要预先建立线路连接,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径,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丢失,必须带地址;

虚电路方式:

需用预先建立逻辑连接,所有分组依次传送,不必带地址,不会出现乱序、重复、丢失,不需要路由选择,线路不专用,可一对多。

10、网络协议

(1)概念:

为网络数据传递交换而指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被称为网络协议。

定义了交换数据的格式和时序。

(2)协议分为三部分:

(1)语法,即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

(3)时序,即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将计算机网络层次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体现出的两个内涵请补充: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具体的,是能够运行的一些硬件和软件。

第一个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IBM公司的SNA

(2)计算机网络中采用层次结构,可以有以下好处: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高层通过层间接口使用低层的服务,不需要知道低层如何实现)、灵活性好(只要接口不变,各层变化无影响)、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各层、易于实现和维护、有利于促进标准化。

12、ISO/OSI(国际标准化组织/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功能:

构建网络和设计网络时提供统一的标准

(2)概述:

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采用了三级抽象:

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规格说明。

实现了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连性、互操作性、与应用的可移植性。

(3)ISO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划分层次的原则是:

网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各种协议精确定义了应当发送什么样的信息,但不涉及如何实现)。

(4)OSI七层:

物理层:

主要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递比特流。

(网卡、集线器)

数据链路层:

分为MAC和LLC,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采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

(网卡、交换机)

网络层:

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络互连功能,可以认为使用IP协议(路由器)

传输层:

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进程间的端到端服务,向高层屏蔽细节,透明的传送报文,最关键的一层。

可以认为使用TCP和UDP协议。

会话层:

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据的交换,使用NETBIOS和WINSOCK协议。

表示层:

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

应用层: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最高层。

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13、TCP/IP参考模型

(1)TCP/IP协议的特点:

a、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b、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更适用于互联网。

c、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具有唯一的地址。

d、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2)TCP/IP参考模型可以分为:

应用层,传输层,互连层(报文分组、路径、拥塞),主机-网络层。

TCP/IP参考模型和OSI模型的对应关系:

应用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传输层←→传输层;

互连层←→网络层;

主机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互连层主要是负责将源主机的报文分组发送到目的主机,源主机与目的主机可以在一个网上,也可以不在一个网上。

互连层功能:

1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

2处理接受的数据报。

3处理互连的路径、流控与拥塞问题。

主要协议:

IP协议:

互连层的核心协议;

ICMP: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用于差错控制;

IGMP:

Internet组管理协议;

ARP:

地址解析协议,负责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负责将物理地址转换IP地址

(3)传输层主要功能是负责应用进程之间的端到端的通信。

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定义了两种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协议;

UDP协议是无连接的不可靠协议。

主机-网络层负责通过网络发送和接受IP数据报。

包括各种物理协议。

按照层次结构思想,对计算机网络模块化的研究结果是形成了一组从上到下单向依赖关系的协议栈,也叫协议族。

地址解析协议ARP/PARP并不属于单独的一层,它介于物理地址与IP地址间,起着屏蔽物理地址细节的作用。

IP协议横跨整个层次。

(3)应用层协议分为:

a、依赖于可靠的面向连接的TCP协议:

主要有:

文件传送协议FTP、电子邮件协议SMTP以及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等;

b、依赖于不可靠面向连接的UDP协议:

主要有: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

c、既依赖于TCP协议,也依赖于UDP协议:

域名服务DNS,实现网络设备名字即主机名到IP地址映射。

还包括:

网络终端协议TELNET;

路由信息协议RIP;

网络文件系统NFS.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共同点:

层次结构的概念;

传输层功能相似.

OSI参考模型主要缺陷:

模型的层次数量与内容不是最佳的选择;

把“服务”与“协议”的定义结合起来使得模型变得很复杂,寻址、流量控制与差错控制在每一层重复出现,效率低;

受到通信思想的支配,不适合计算机与软件的工作方式

TCP/IP参考模型主要缺陷:

在服务、接口与协议的区别上不清楚;

在某些层次的划分上不够合理.

(4)典型的计算机网络:

1ARPANET阿帕网(APRANET)是Internet的前身;

一个分组交换网;

促进了TCP/IP协议的发展;

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

一部分仍叫做ARPANET,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另一部分成为著名的MILNET,用于军方的非机密通信;

2NSFNET第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广域网,初始速率56kbps;

层次型结构: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与校园网;

主机连入校园网,校园网连入地区网,地区网连入主干网,主干网再通过高速通信线路与ARPANET相连。

NSFNET:

包括主干网与地区网;

第二个主干网:

采用T1载波,速率1.544Mbps;

ANSNET:

与ANS提供的T3主干网连通,速率44.746Mbps;

3Internet由NFSNET与ARPANET发展起来的传统的应用:

电子邮件:

E-Mail文件传输:

FTP远程登录:

Telnet网络新闻:

USERNETWWW(WorldWideWeb,万维网)的发展,使Internet应用达到新高潮4Internet21996年10月付诸实施;

初始运行速率可达10Gbps;

网络层运行的是IPv4,但同时也支持IPv6业务;

IPv4地址是32位,地址有限;

IPv6地址是128位,地址空间非常大

(5)多媒体网络是指能够传输多媒体数据的通信网络。

多媒体网络需要支持多媒体传输所需要的交互性和实时性要求。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多媒体系统。

多媒体网络应用对数据通信的要求:

1高传输带宽要求;

2不同类型的数据对传输的要求不同;

3网络中的多媒体流传输的连续性与实时性要求(采用脉冲编码调制技术);

4网络中多媒体数据传送的低时延要求;

5网络中的多媒体传输同步要求;

6网络中的多媒体的多方参与通信的特点。

(6)改进传统网络的方法是:

增大带宽与改进协议。

增大带宽可从传输介质和路由器性能两方面入手。

改进协议主要表现在支持IP多播、资源预留协议、区分服务与多协议标识交换等方面。

(7)移动计算是将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计算模式。

移动计算包括移动计算网络和移动internet。

并行网络计算的研究和应用1.概念松耦合与紧耦合2.分类:

机群计算和网格计算。

应用目标:

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处理机类型:

PC机群、工作站机群、服务器机群;

处理机的配置:

对称多处理、单处理机、网格.

14、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Web技术,89年Web技术诞生于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91年伊利诺伊大学开学第一个图像化浏览器Mosaic;

搜索引擎,运行在Web上的应用软件,运用蜘蛛原理沿超链接爬行,94年Lycos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搜索引擎;

Google等播客技术,分为传统播客、专业播客、个人播客;

04年底,中国第一个播客网站土豆网诞生;

博客技术,即网络日志或日志,技术上属于共享空间;

网络电视,IPTV,03年上海文广传媒集团“东方宽频”推出此业务;

P2P技术,传统信息资源是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共享方式,而P2P是非集中式网络结点;

各结点在共享资源与服务上地位平等,即可以作服务器又可以作客户机;

不依赖DNS,适应动态拓扑。

基于internet上的存储应用,网络存储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存储服务提供商(ssp).数据存储量的剧增和对数据高效管理的要求导致了存储区域网络(san)和网络连接存储(nas)的出现。

15、无线网络研究与应用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相关协议802.16,WiMAX组织,全双工、宽带通信,155Mbps带宽;

无线局域网,相关协议802.11,支持2Mbps传输系统已经成熟,主要是红外线、扩频、窄带微波局域网;

蓝牙技术,相关协议802.15,10米范围内,2.4GHz;

无线自组网,自组织、对等式、多跳,即Adhoc网络,军事上可支持野外联络;

无线传感网络,传感器、感知对象、观察者三个要素,将Adhoc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

无线网格网,一般仅限于军事网络;

16、宽带网络可以分为传输网、交换网、接入网三个部分。

我国目前的internet包括2个层次,互联网络与接入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