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第二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6853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1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第二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第二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第二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第二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第二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第二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Word格式.docx

《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第二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第二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Word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第二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Word格式.docx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含有15g甲C.t2℃时甲的溶液和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蒸发溶剂方法提纯甲

B.t1℃时,将25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5gC.将100g10%的甲溶液稀释到5%需加入水100gD.t3℃时,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丙>甲

1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表示么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的质量相等

B.由图可知,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可能相等

C.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最少的为a

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a

12.我校化学兴趣小组欲将粗盐提纯,再用制取的精盐配制7.5%的氯化钠溶液

100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时要称量7.5g氯化钠,量取92.5mL的水B.本实验多次使用玻璃棒,有三种作用:

搅拌、引流、转移C.本实验的主要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和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D.本实验提纯的氯化钠可能不纯,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大

13.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A.

取样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14.粗盐提纯实验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

的是()

取用粗盐

量取水

移蒸发皿

称取氯化钠

15.中国丝绸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

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处理丝绸,该“碱剂”可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这种“碱剂”可能是

A.食醋B.烧碱C.碳酸钾D.生石灰

16.生活离不开化学。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蚊虫叮咬时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

可在叮咬处涂抹食醋以减轻痛痒B.自来水用煮沸的方法即可杀菌又可降低水的硬度C.面团发酵后会产生酸味,可加入少量的纯碱后再揉成馒头D.可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1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熟石灰可以作建筑材料,还可以配制波尔多液B.小苏打可以作洗涤剂,还可以将硬水软化C.浓硫酸可以作食品干燥剂D.二氧化锰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18.将某固体物质X分成三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该物质X可能是()

加入物质

氯化钡溶液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微热

实验现

产生白色沉

产生无色无味气

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气

A.(NH4)2SO4B.FeC.Na2CO3D.(NH4)2CO3

19.以下对不同工业废水的处理措施及对应的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

A

纯碱

加石灰水

蒸馏法

B

氯化铜

加硫酸钠

过滤法

C

不溶性颗粒物

加明矾

结晶法

D

异味物质

加活性炭

吸附法

A.AB.BC.CD.D

20.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B.C.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1.如表是3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溶解度,根据表格信息答题.

温度/℃

20

40

60

80

100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Ca(OH)2

0.18

0.16

0.14

0.12

0.09

0.07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2)在室温20℃时要配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

(3)某KNO3晶体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要得到纯净KNO3的方法是:

先加水溶解,然后.

(4)40℃时,把20gNaCl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填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2.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学过的知识完成以下问题(不同温度下相关的溶解度数据见表)。

温度(℃)

10

氯化钠(克)

35.8

36

3.8

30

90

纯碱(克)

7.1

12.5

21.5

38.8

43.9

(1)冬天不能“捞盐”的原因是。

(2)夏天获得的粗盐中含有很多杂质,为将其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去除,提纯时正确顺序是溶解→过滤→。

这样得到的盐仍然混有少量纯碱,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纯碱的一种方法是:

将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置于适量水中,加热,搅拌,待固体部分溶解,趁热过滤,将过滤所得的氯化钠晶体进行洗涤和干燥。

上述方法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3)20℃时,将30g氯化钠放入6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数是。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3.如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的方法提纯;

若要在某一温度下配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KNO3和NaCl饱和溶液,则该温度所在的范围是.

溶解度g

50

70

13.

3

20.

9

32

45.

8

64

85.

5

138

202

35.

7

36.

6

37

37.

38.

4

39

39.

24.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氯化钠/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2)要将氯化钠晶体从氯化钠的溶液中析出,通常采用方法.

25.如表是固体A、B、C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溶解度/g

固体A

固体B

固体C

35.0

44.5

57.6

55.0

50.0

(1)若饱和溶液B中混有少量的A,最好采用的方法提纯B.

(2)将8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其中溶质质量分数

不变的物质是.

(3)精制A时,通常采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请据表分析,其原因.

(4)20℃时,溶解3.5g的固体C,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mL.

26.如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溶解度

/g

Ca(OH)

2

0.19

0.17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1)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Ca(OH)2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其中正确的是.A.②④⑥B.③④C.①③⑤⑥D.①②⑤⑥

(2)20℃时,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得溶液的pH(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27.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①如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

g/100g水)

I、请写出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Ⅱ、20℃时,将20g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②用硫酸铜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用编号表示).所得三个溶液中:

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28.(4分)将80g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

化曲线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

(3)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29.用盐矿提取得到的粗盐样品中常含有杂质氯化镁、氯化钙。

小林设计了以下提纯方案:

若方案中先除去的是氯化镁,接着除去氯化钙,请回答:

(1)试剂b的化学式是。

(2)操作过程中加适量稀盐酸时,发生的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中操作c的名称是,若所取粗盐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为mg,经过操作c后得到精盐的质量为ng,试分析n>m的原因是。

30.今年1月我省持续多天降雪,南京禄口机场使用了环保型融雪剂醋酸钾

(CH3COOK)除雪,避免因积雪导致大面积航班延误。

(1)采用撒固体盐融雪,其原因是形成溶液的凝固点(选填“升高”或“降低)。

(2)环保型融雪剂醋酸钾,属于(选填“氧化物”或“有机物”)。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物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碳、氢、氮B.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固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C.NaOH和NaCl两种固体溶于水都会使溶液温度升高D.饱和石灰水露置一段时间表面形成一层白膜(若水没有减少),该溶液仍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

【解答】解:

A、生物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碳、氢、氮,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硝酸钾含量较少,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不出硝酸钾,不能除去硝酸钾,故选项说法错误。

C、NaOH和NaCl两种固体溶于水,温度分别升高、变化不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饱和的石灰水溶液放置较长时间后(若水没有减少),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质质量减少,由于有水生成,溶剂的质量增加,故放置一段时间后的溶液不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B.加热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C.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D.将碳和氧化铜混合物在高温下反应

A、加热蒸发混有少量NaCl的KNO3溶液,开始没有固体析出,加热一段时间后当达到饱和溶液后,再蒸发水分才有晶体析出,故A错误。

B、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开始时固体质量是零,随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会减小,固体会不断析出,直至加热结束,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故B正确。

C、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由于氧气的放出,固体的质量会不断地减小,图象应该下降,故C错误。

D、将碳和氧化铜混合在高温下反应,由于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所以固体的质量会不断减小,图象应该是下降的,故D错误。

故选:

B。

在一定温度下,有一杯完全溶解的、饱和的氯化铵溶液,氯化铵固

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氯化铵的溶解度增大,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温度越低,氯化铵的溶解度减小,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

加入氯化铵固体,不能继续溶解,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加溶剂,氯化铵能继续溶解,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恒温蒸发溶剂,有氯化铵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故②④能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C。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2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增加硝酸钾、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等方法。

A、若采用的是增加硝酸钾、蒸发溶剂的方法,溶液的质量发生了改变,故选项错误。

B、若采用的是增加硝酸钾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

C、采用增加硝酸钾、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等方法,溶液的状态一定不变,故选项正确。

D、若采用的降低温度的方法,溶解度发生了改变,故选项错误。

5.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A、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故A说法正确;

B、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在不断运动,不是静止不动,故B说法错误;

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故C说法正确;

D、通过蒸发水或加蔗糖都能使某温度下接近饱和的蔗糖溶液达到饱和,故D说法正确。

A、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化合物含有

两种以上元素,故说法错误;

B、有氧元素参与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如酸碱之间的反应,故说法错误;

C、气体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会从溶液中跑出来,故说法错误;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会改变,故说法正确;

D。

A、恒温蒸发溶剂,因溶剂减少而使不饱和溶液达饱和,故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降低温度,使同量水溶解硝酸钾的量减少而达到饱和,故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C、加入一些硝酸钾固体能够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故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D、由于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而加入较多同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由于没有多余的硝酸钾固体,所以溶液仍然处于不饱和状态,故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t2℃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b中混有少量的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正确,因为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a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将b的溶液由N点变成M点可以用加入适量固体b的方法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不正确,比较溶解度要指明温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不正确,溶解度对于的溶剂是100克,所以5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不到15克。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正确;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

A、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蒸发溶剂方法提纯甲错误,是降温结晶;

故选项错误;

B、t1℃时,将25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20g+50g=70g,

75g错误;

C、将100g10%的甲溶液稀释到5%需加入水的质量为x,100g×

10%=(100g+x)

×

5%,x=100g;

故选项正确;

D、t3℃时,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乙>丙>甲错误;

A、P点表示么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由图可知,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溶解度相等,故B错误;

C、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b物质的溶解度次之,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最少的为a,故C正确;

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所以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c,故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