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家代表著作以及理论.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0505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家代表著作以及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心理学家代表著作以及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心理学家代表著作以及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心理学家代表著作以及理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心理学家代表著作以及理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家代表著作以及理论.doc

《教育心理学家代表著作以及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家代表著作以及理论.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家代表著作以及理论.doc

1.默顿(美1910—2003)提出功能是客观的,即可能是正向促进,也可能是负向阻碍。

教育的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2.勒图尔诺(法)“生物起源说”,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3.孟禄(美1869—1947)心理起源说,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4.保罗·朗格朗(法)提出教育终身化。

5.昆体良(古罗马)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还有著作《演说术原理》。

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对教育现象进行的一种科学研究而非经验观察。

6.柏拉图(古希腊)认为人是肉体是灵魂的影子,灵魂才是人的本质。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灵魂转向”,提倡“寓学习于游戏”。

灵魂是由理性、认识、情感三部分组成的。

他把人分为三个等级:

哲学家、军人、劳动者。

著作《理想国》。

7.苏格拉底(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

产婆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由来)。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以及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为三步:

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8.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首次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儿童成长过程的年龄分期。

著作《政治学》。

他认为,心脏是思维的器官,大脑的作用不过是使血液冷却。

他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痕迹衰退说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

9.培根(英1561—1626)“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实验归纳法,首次把教育学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10.夸美纽斯(捷克1592—1670)著作《大教学论》的出版,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

提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估计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注意儿童的个性特征,有目的地去发展儿童的才能。

他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

11.洛克(英1632—1704)著作《教育漫话》提出“白板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主张绅士教育。

文化传递主义。

12.卢梭(法1712~1778)著作《爱弥儿》,认为人性本善,只是被环境和教育破坏了,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

人本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

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13.康德(德1724—1804)深受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影响,“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

人本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代表人物。

14.裴斯泰洛齐(瑞士1746—1827)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深受卢梭和康德思想影响,教育应该做到德育、智育和体育的一体化。

人本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代表人物。

形式教育论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形式教育之父”。

他在《论教学方法》中首次提出了使教育心理学化的设想。

15.赫尔巴特(德1776-1841)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教育观点: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提出“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上。

“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在《普通教育学》中首次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该书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

16.福禄贝尔(德1782)著作《人的教育》。

17.斯宾塞(英1820—1903)著作《教育论》他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专门术语,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斯宾塞的书中。

实质教育论代表人物。

18.乌申斯基(俄1824—1871)著作《人是教育的对象》。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最早在教育中尝试系统运用心理学知识,他明确提出“心理学就其对教育学的作用和对教育学者的必要性方面来说,当然站在一切科学的首位。

”“智慧不是别的,而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19.卡列杰夫,1877年,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卡列杰夫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20.杜威(美1859—1952)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机能主义心理学流派,实用主义教育流派,教育无目的论。

著作《民本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提倡教育应从儿童兴趣出发,进步主义教育学。

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儿童中心论”、“以活动为中心”和“从做中学”。

21.克伯屈(美1871—1965)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作《设计教学法》。

22.克鲁普斯卡娅(苏联1869—1939)《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23.加里宁(苏联)《论共产主义教育》

24.马卡连柯(苏联)指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与德育的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相一致。

著作《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

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25.凯洛夫(苏联)《教育学》,该书系统地总结了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育经验,其基本结构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相一致,都是“目的—方法论”式的,该书最大的特点是重视智育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书在1951年被翻译成中文,对我国教师产生过重大影响。

他以传授系统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将课划分为两大类别:

单一课和综合课。

26.杨贤江,化名李浩吾写的《新教育大纲》(1930)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27.科尔伯格(美)道德发生论。

柯尔伯格把道德认识划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三个不同的发展水平。

28.皮亚杰(瑞士1896—1980)发生认识论,分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

提出道德认知发展论,把品德的第一阶段称为“他律阶段”,第二阶段称知为“自律阶段”。

29.维果斯基(苏联)心理发展理论,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提出了“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提出最近发展区,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于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这两种水平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30.布隆斯基(苏联)强调儿童的个性统一性和对儿童心理进行整体综合研究。

31.鲁宾斯坦(苏联)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

32.赞科夫(苏联1901-1977)“教育与发展”理论倡导者。

“教学与发展”的实验研究,这一研究持续了15年之久,其成果直接推动了本国的学制和课程改革,并且还编写了几本《年龄与教育心理学》。

改革传统的小学教学体制的实验教学研究,提出三条教学的“新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33.加里培林(苏联),提出“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理论,该过程包换五个阶段:

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化活动阶段、有声的外部语言阶段、无声的外部语言阶段和内部语言阶段;称注意为“智力监督动作”。

34.达维多夫(苏联),“教学中的概括类型”理论。

35.批判教育学,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法国的布迪厄等,代表作有鲍尔斯和金蒂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和文化再生产》。

36.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教育学,出现在19世纪末德国,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主要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问题》、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等。

37.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君子。

基本科目:

诗、书、礼、乐。

教学纲领:

“博学于文,约之于礼”。

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

其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论语》中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述了环境与教育对儿童心理的作用。

《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是积极的思维过程。

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提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是治国的三个要素。

提出“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8.墨子,以“兼爱,非攻”为教,注重运用科学技术传习,对于知识的理解,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

39.孟子,“心之官则思”;内发论,“万物皆备于我”;《孟子》中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强调学习是积极的思维过程。

40.道家的教育思想,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41.荀子,按照人的认识过程把学习过程分为“闻见”、“征知”、“行”;外铄论。

42.威尔逊(美1929—)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内发论,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43.格塞尔(美1880—1961)心理学家,支持内发论,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人的发展顺序受基因决定。

他提出发展有五个原则:

发展方向的原则、相互交织的原则、机能不对称的原则、个体成熟的原则、自我调节原则。

44.梅伊曼,1901年,德国教育家莫伊曼首先将实验教育思想称为“实验教育学”,代表《实验教育学纲要》。

45.拉伊,1907年,德国教育家拉伊又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系统阐释了实验教育思想。

拉伊是德国“实验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

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46.布鲁纳(美1915—)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从事人的知觉、学习、思维、记忆等一系列研究。

教学理论是“在某种意义上的约定俗成的通例,它阐明有关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的规则。

”代表作《教育过程》。

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

47.加涅,提出信息加工学习论,他认为学习过程是对信息的接受和使用的过程,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他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1970年,他根据学习的简繁水平不同,提出了八类学习: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的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1971年,他做了修正,分类为:

连锁学习、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概念学习、规则的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

1977年,他又根据学生在学习后所获得的各种能力,把学习结果分为五类:

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

48.舒尔茨(美国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1960年创建该理论。

49.布拉梅尔德(美1904-)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的代表人物。

50.托尔曼(美1886~1959)提出心理人的概念,新行为主义的代表,目的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力图客观了解行为的目的性。

对学习心理学有较大的贡献,提出整体行为模式和中介变量的概念,弥补华生古典行为主义的缺陷。

并建构符号完形理论,也成为认知心理学的先驱。

他提出的学习理论,认知—目的论,他的学习理论有两大特点:

一切学习都是有目的的活动;为达到学习目的,必须对学习条件进行认知。

51.冯特(德国1832—1920)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摆脱哲学的附庸地位,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是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构造主义学派。

52.铁钦纳(1867—1927)构造主义流派。

53.詹姆斯(1842—1910)机能主义心理学流派。

54.华生(1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