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检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04945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1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四单元检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四单元检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四单元检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四单元检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检测Word格式.docx

《第四单元检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检测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单元检测Word格式.docx

第3题,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

洪,可以大大减少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发生。

三峡工程的建设,也可能会带来

一些不利影响,如水库上游地区由于水流减缓而淤积,下游的水生生物特别是

一些迴游鱼类因断绝路线而减少或绝迹等。

第4题,长远来看,三峡库区可能

成为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区。

答案:

1.D 2.D 3.A 4.D

读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5~7题。

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

5.甲地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6.乙地的农业生产主要发展(  )

A.水田种植业B.旱地耕作业

C.草原畜牧业D.山地畜牧业

7.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不利于玉米、水稻等喜温作物生长

B.气候寒冷,冻土广布,不利于农作物春播

C.光热条件优越,大部分地区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冬季厚厚的积雪,到第二年春季融化,保证了春播农作物对水的需求

第5题,由图可知,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坡,为山地迎风坡,属于温带

季风气候,降水较多,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第6题,乙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是内蒙古草原的一部分,该地为山地背风坡,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农业生产以草原畜牧业为主。

第7题,东北地区夏季温暖,且降水集中于夏季,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

基本上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

春季升温快,冰雪融化,成了稳定的水源,

保证了春播农作物的需求。

5.B 6.C 7.D

8.三江平原土地肥沃,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A.东北地区粮食产量过多,出售困难

B.将剩下的荒地作为后备土地资源

C.近些年气候干旱,土壤肥力降低

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三江平原沼泽广布,不宜大规模开发。

D

图甲是我国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图乙是世界发达国家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

读图回答9~10题。

9.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第一产业对城市化没有贡献

B.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

C.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三产业对我国城市化贡献率差异逐步增大

D.二战后,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10.与发达国家相比,图中信息无法反映我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是(  )

A.产业结构不合理B.城市空间分布不合理

C.单位产值耗能高D.城市环境污染较严重

第9题,据图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二、三产业对我国城市化的贡献率差距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而二战后,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第10题,我国第二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大,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大,说明我国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第三产业比重小,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说明单位产值耗能高,对城市化的贡献大,说明城市化是由工业带动的,环境污染较严重。

9.D 10.B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建制镇由167个发展到1998年的1006个,2008年又减少到758个,城市化水平达到45%。

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对浙江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B.乡镇工业的发展造成污染加重,范围扩大

C.小城镇数量过多、过密,造成资源浪费

D.大城市数量不断减少,规模不断扩大

12.下列关于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对策,正确的是(  )

A.进一步优化小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

B.分步骤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C.合理发展小城市,突出小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辐射作用

D.调整工业化战略,促进工业的发展

第11题,建制镇的增加说明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增快,后

期建制镇的数量减少,可城市化水平却达到45%,是由于中小城镇发展为大

中城市。

第12题,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

11.D 12.A

二、综合题(共26分)

1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 见下图

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见下图

 

     

(1)E河段的汛期在    季,补给方式主要为    。

(2)简要说明G曲线较平稳的原因以及与流域防洪防汛的关系。

(3)简要分析G河流河口地区形成世界著名大港的有利区位条件?

(4)分析E、G两河段及流域的开发利用条件与方向,完成下表。

河段

开发利用

流域

地形、气候条件

农业发展方向

E

G

(1)题,E河段位于莱茵河上游,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

(2)题,

G河段位于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季节变率小,流量比较平稳;

第(3)

题,G河流河口的大港是荷兰境内的鹿特丹,该港口陆域条件和水域条件都比

较优越;

第(4)题,河流上游地区水能资源比较丰富,河流下游由于地势平

缓,流量平稳,航运价值较高。

(1)夏 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2)G河段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均匀,流量平稳。

 由于不同的河段(或支流)形成汛期的季节不一样,因此降低了河流中下游洪水的洪峰值;

河流中下游水量较平稳有利于防洪防汛工作。

(3)鹿特丹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港口四季不冻,常年畅通无阻。

鹿特丹具有河海结合的区位优势。

鹿特丹经莱茵河与有关运河、高速公路、铁路、石油管线连接西欧陆上运输网,以鹿特丹市为依托。

西欧国家的主要工业区是其主要经济腹地。

这一地区工农业和贸易高度发达,为鹿特丹提供了充足的转运货源和优良的转口贸易条件。

(4)

水能、旅游

高原和山地,纬度较低,河谷地区热量充足

粮食和啤酒花等种植业

航运

平原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

花卉业

14.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见图1和图2。

图11993~2005年该地区酸雨频率年际变化

图2 该地区污水排放量变化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    (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其产生的原因是    。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运用相关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分析:

1998年以后,酸雨频率较高,赤潮发

生次数多,该地区海水污染严重。

(1)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 

(2)B、D、E (3)大气污染或酸雨污染;

污水污染;

地表径流污染 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生产活动);

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

农业活动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 (4)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

②兴建污水处理厂;

③农业污染防治;

④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

⑤加强环境法津法规管理(或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排放。

单元测验(B)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下图为新疆肯斯瓦特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新疆玛纳斯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面积广,植被覆盖率高

B.流域内地形雨丰富、蒸发量小

C.地处温带非季风区内,降水稀少

D.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2.玛纳斯河上的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建成后,对原有水电站的影响为(  )

A.发电量减少B.冬季发电量增大

C.利用率降低D.夏季发电量增大

3.玛纳斯河上的肯斯瓦特水利枢纽的建设,对当地的影响有(  )

①满足当地对电力的新要求 ②有效控制和调蓄山区洪水,降低洪灾的发生频率和减轻对下游的危害程度 ③使下游灌溉区水资源配置量减小 ④改善玛纳斯河的航运条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第1题,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地处温带大陆内部,降水稀少、蒸发量巨大、

植被覆盖率低。

第2题,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建成后,目前已经在玛纳斯河上建

成的水电站将由径流式水电站变为坝后式水电站,可以改善其枯水季节少发电

或不发电的季节性运行现状,能有效提高水电站的利用率。

第3题,工程建成

后,可有效控制和调蓄山区洪水,降低洪灾发生频率和减轻对下游的危害程度;

优化灌溉区水资源配置,适当增大下游灌溉区水资源配置量。

1.C 2.B 3.A

读图,完成4~6题。

4.田纳西河治理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的资源是(  )

A.水资源B.煤炭资源

C.铅锌资源D.土地资源

5.田纳西河流域目前构成了美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先开发的电能为(  )

A.火电B.水电

C.核电D.风力发电

6.田纳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兴建了大量水库,为发展渔业打下了基础

B.平原多种玉米、棉花等

C.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把林业发展作为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坡地发展温室蔬菜生产

第4题,结合图示可知综合开发利用的资源是水资源。

第5题,田纳西河流域主要利用的是水能。

第6题,温室蔬菜生产应布局在地势平坦的地区。

4.A 5.B 6.D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7~8题。

7.对图中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冬季有较长的结冰期

B.春季可能发生凌汛现象

C.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D.一年中有两次汛期

8.图示省区主要农业生产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水热充足,积温较高

③交通便利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③④

根据经纬度、河流、铁路等信息推知该区域为我国的东北地区。

结合东

北的区域特征可判断东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农业生产条件。

7.C 8.B

(2012·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当前,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  )

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

C.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

10.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

A.开辟水资源、合理灌溉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保护草场,合理放牧D.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第9题,甲为东北林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森林减少;

乙为内蒙古草

原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丙为黄土高原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是水土流失。

第10题,乙为内蒙古草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保护草场,

合理放牧。

9.A 10.C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读图回答11~13题。

1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A.江苏省B.河南省C.四川省D.海南省

1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1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该省的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

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该省的工农业发达,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11.A 12.D 13.A

二、综合题(共24分)

14.读下面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甲为我国    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    。

乙为我国

    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    。

(2)从土地利用的角度考虑,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地区

土地资源类型

土地类型是否稳定

不同类型间的转化关系

甲地

乙地

(3)从上面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乙地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4)甲、乙两地应如何开发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

(5)综合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分析,甲地的发展方向应是什么?

为什么?

解决该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

(1)由两地区轮廓图判断甲、乙两地区名称。

(2)由于两地所处的纬度差异,使两地水热资源、土地资源等存在差异。

(3)东北地区需合理开发耕地、林地,保护沼泽地,南方低山丘陵区应依托

充足的水热资源和山地地形发展立体农业。

(1)东北 平原 南方 山地丘陵

(2)

耕地、林地、沼泽地

较稳定

可相互转化

山地、坡地、耕地

不稳定

难以转化

(3)类型多样。

(4)甲地要做好保护利用工作,耕地要施加有机肥和防止冲刷;

沼泽地开发要有计划,保护生态环境;

林地应综合开发森林资源,以营林为主。

乙地应综合利用地形、气候条件,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农业牧渔全面发展。

(5)建设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

①当地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人均耕地在全国比重最高;

可垦荒地多,可有计划地整治开发利用。

②这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但森林资源要综合开发,变过去以采运原木为主的皆伐生产为综合开发利用。

15.2010年5月24日新华网消息,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长三角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

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目前很多外商选择在长三角地区投资建厂,长三角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原因有哪些?

(2)随着经济发展,长三角地区资源、环境压

力日益增大,你认为长三角地区要保持区域可

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对策?

(3)资料显示长三角地区气温在不断升高,专

家估计,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到2013年,江苏

沿海海平面将上升27毫米。

这会对沿海地区的

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

(4)简述长三角区域规划的重要意义。

(1)在长三角地区投资设厂的原因可以从长三角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社会

经济条件分析。

(2)实现可持续发展,减轻长三角地区的资源、环境方面的压

力,可以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产业、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治理污染

等方面回答。

(3)海平面上升,会造成沿海低地被淹,海水入侵加强,危害沿

岸和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

(4)长三角区域规划主要是要将上海、江苏一些地

区形成一个发展整体,这样就会带动相关区域的整体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

用。

(1)交通便利;

科技发达;

有丰富的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资源;

市场广阔等。

(2)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减少耗能多、资源型工业,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效益好的新兴工业,发展高科技产业;

大力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等。

(3)风暴潮灾害破坏程度加剧;

沿海滩涂湿地、珊瑚礁等生态群也会减少或丧失;

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

沿海土地盐渍化;

海岸、河口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等。

(4)可带动沿江、辐射南北;

可使长三角获得资源优先配置权;

区域联动发展,长三角将迎来产业整体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