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关于过氧化钠碳酸钠的实验探究与计算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2524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关于过氧化钠碳酸钠的实验探究与计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关于过氧化钠碳酸钠的实验探究与计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关于过氧化钠碳酸钠的实验探究与计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关于过氧化钠碳酸钠的实验探究与计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关于过氧化钠碳酸钠的实验探究与计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关于过氧化钠碳酸钠的实验探究与计算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化学 关于过氧化钠碳酸钠的实验探究与计算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关于过氧化钠碳酸钠的实验探究与计算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 关于过氧化钠碳酸钠的实验探究与计算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一组:

①Na2O2+CO2 ②Na2O2+SO2

第二组:

③Na2O2+FeCl3(溶液) ④Na2O2+FeCl2(溶液)

第三组:

⑤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加热 ⑥Na2O2加入品红溶液中,加热

第四组:

⑦NaOH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⑧Na2O2固体加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1)若第一组②不产生气体,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2)预测第二组中③④的现象是否可能相同。

(3)预测⑤⑥反应中可能产生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4)预测⑦⑧反应中可能产生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答案:

(1)Na2O2+SO2===Na2SO4

(2)可能相同

(3)⑤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⑥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不能恢复红色。

前者是因为SO2与品红溶液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后者是因为Na2O2具有强氧化性,将品红溶液氧化为无色

(4)⑦溶液变蓝,⑧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前者是因为NaOH溶液呈碱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后者是因为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溶液呈碱性,同时Na2O2又有漂白性

2.

(1)某学生判断SO2和Na2O2反应能生成硫酸钠,你认为他的判断合理吗?

,简要说明理由:

(2)该同学无法判断反应中是否有氧气生成,拟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

装置中B的作用是,

D的作用是

(3)为确认反应产物,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你认为应进行的操作按顺序排列是(填字母)。

A.用带火星的细木条靠近干燥管口a,观察细木条是否着火燃烧

B.将C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溶于适量水配成溶液

C.在配成的溶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在配成的溶液中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或沉淀生成

(1)合理 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将+4价的硫氧化为+6价的硫而生成硫酸钠

(2)干燥SO2气体,防止水蒸气进入C装置与Na2O2反应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进入C装置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同时吸收过量SO2气体,便于氧气的检验和防止污染空气 (3)ABD

(二)过氧化钠与CO2、H2O反应中的计算关系

电子转

移关系

当Na2O2与CO2、H2O反应时,物质的量的关系为2Na2O2~O2~2e-,n(e-)=n(Na2O2)=2n(O2)

气体体积

变化关系

CO2、水蒸气(或两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2O2时,气体体积的减少量是原来气体体积的

,等于生成氧气的量,即ΔV=V(O2)=

V(混合)

固体质量

CO2、水蒸气分别与足量Na2O2反应时,固体相当于吸收了CO2中的“CO”、水蒸气中的“H2”,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Δm(CO2)=28g·

mol-1×

n(CO2),Δm(H2O)=2g·

n(H2O)

3.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

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选项

二氧化碳

碳酸钠

转移的电子数

A

1mol

NA

B

22.4L

C

106g

D

2NA

解析:

选AC 

2mol2mol56g2mol

1mol1mol28g1mol

由上述关系,不难得出A、C项正确;

B项中未指明标准状况,错误。

4.200℃时,11.6g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g,则原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  )

A.0.125mol       B.0.25mol

C.0.5molD.1mol

选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O2的质量为11.6g-3.6g=8g,n(O2)=

=0.25mol,根据Na2O2与H2O(g)、CO2反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CO2和H2O(g)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25mol×

2=0.5mol。

考点二 碳酸钠制备、性质实验探究

(一)侯氏制碱法)

1.制备原料

食盐、氨气、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是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反应方程式为C+H2O(g)

CO+H2,CO+H2O(g)

CO2+H2。

2.工艺流程

3.反应原理

①产生NaHCO3的反应:

NH3+NaCl+CO2+H2O===NaHCO3↓+NH4Cl。

②产生Na2CO3的反应:

2NaHCO3

Na2CO3+CO2↑+H2O。

4.绿色思想

循环使用的物质为CO2、饱和食盐水。

1.以下是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的示意图: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气体是CO2,B气体是NH3

B.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C.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D.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 

选AD A项,利用NH3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可以提高CO2的吸收,因此先通NH3后通CO2,错误;

B项,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利用了溶解度的差异,正确;

C项,操作Ⅲ是过滤,因此用到玻璃仪器:

烧杯、漏斗、玻璃棒,正确;

D项,晶体是NaHCO3,利用NaHCO3的不稳定性,2NaHCO3

Na2CO3+CO2↑+H2O,错误。

2.侯氏制碱原理:

NH3+CO2+H2O+NaCl===NaHCO3↓+NH4Cl,需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及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C A项,氯化铵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HCl,温度稍低时二者又可化合生成氯化铵;

B项,气体应长管进,短管出;

C项,从溶液中分离固体,可用过滤的方法;

D项,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不能直接加热干燥,且不能在烧杯中加热干燥固体。

(二)碳酸钠质量分数的测定

1.气体法

(1)测定原理: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依据CO2的体积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2)实验操作:

向mg纯碱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准确测量产生CO2气体的体积为V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

(3)数据处理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

mol×

106g·

mol-1=

g,则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100%=

%。

2.沉淀法

Na2CO3+BaCl2===BaCO3↓+2NaCl。

依据BaCO3沉淀的质量,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先将mg纯碱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BaCO3沉淀的质量为ng。

100%。

3.为精确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aCl),准确称量W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合理的是(  )

实验方法

实验方案

测量数据

滴定法

将样品配成100mL溶液,取10mL,加入酚酞,用标准盐酸滴定

消耗盐酸的体积

量气法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碱石灰增加的质量

重量法

将样品放入烧瓶中,置于电子天平上,加入足量盐酸

减少的质量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气体通过排水量气装置量气

排出水的体积

选A 用酚酞作指示剂时,Na2CO3与盐酸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依据消耗盐酸的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Na2CO3的量,进而确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A项正确;

测量碱石灰增重的方法是重量法而不是量气法,B项错误;

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因盐酸的质量未知,无法通过重量法测量Na2CO3的质量,C项错误;

因部分CO2能溶解到水里,与水反应生成H2CO3,故排出水的体积并不是CO2的体积,D项错误。

4.为了测定NaCl、Na2CO3·

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通过测量反应前后②和③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②③中可以依次盛装碱石灰、无水CaCl2、碱石灰

B.硬质玻璃管加热前,应关闭b,打开a,缓缓通入空气,直至a处出来的空气不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止

C.若将①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偏大

D.实验过程中先停止通空气,再停止加热

选CD 根据实验目的和装置的连接顺序可知:

装置①用于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可以使用碱石灰;

装置②吸收Na2CO3·

10H2O和NaHCO3分解生成的水蒸气,可以使用无水CaCl2;

装置③吸收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CO2,使用碱石灰,A项正确;

实验前必须将装置中的水蒸气和CO2赶净,避免影响测定结果,硬质玻璃管加热前,应关闭b,打开a,缓缓通入空气,直至a处出来的空气不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止,B项正确;

若将①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会增加水的质量,使测得Na2CO3·

10H2O和NaHCO3的含量偏高,NaCl的含量偏低,C项错误;

实验过程中一直通入空气,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空气使存留在装置中的CO2和水蒸气完全被吸收,D项错误。

随堂检测反馈

1.事实上,许多非金属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2O2反应,且反应极有规律,如Na2O2+SO2===Na2SO4、2Na2O2+2SO3===2Na2SO4+O2。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2Na2O2+2N2O4===4NaNO3

B.Na2O2+2NO2===2NaNO2+O2

C.2Na2O2+2N2O3===4NaNO2+O2

D.2Na2O2+2Mn2O7===4Na2MnO4+O2↑

选A Na2O2具有强氧化性,可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生成高价的氧化产物,N2O4中的N为+4价,因此和Na2O2反应生成+5价N,即生成NaNO3,A正确;

Na2O2可把NO2氧化为NaNO3,B错误;

Na2O2可把N2O3氧化为NaNO3,C错误;

化学方程式中原子不守恒,应为2Na2O2+2Mn2O7===4NaMnO4+O2↑,D错误。

2.过氧化钾与水的反应类似于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K2O2+2H2O===4KOH+O2↑,当0.5molK

O2与足量H2O完全反应后,下表对生成物O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K

O2的质量

O2的叙述

57g

O2的质量为9g

生成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5.6L

114g

O2的摩尔质量是32g·

mol-1

生成0.5molO2

选C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

O2+2H2O===2KOH+2K18OH+18O2↑,故生成的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6g·

mol-1,标准状况下生成的氧气的体积为5.6L,其质量为9g,物质的量为0.25mol,故C、D错误,A、B正确。

3.

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

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

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选C 由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而NH3极易溶于水,所以在实验中要先通入溶解度较大的NH3,再通入CO2,由于NH3极易溶于水,在溶于水时极易发生倒吸现象,所以通入NH3的导气管的末端不能伸入到溶液中,即a先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A、B、D均错误;

因为NH3是碱性气体,所以过量的NH3要用稀硫酸来吸收,故答案选C。

4.实验室按如下装置测定纯碱(含少量NaCl)的纯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滴入盐酸前,应将装置中含有CO2的空气排尽

B.装置①、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③

C.必须在装置②、③间添加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D.反应结束时,应再通入空气将装置②中CO2转移到装置③中

选C 根据实验目的和装置图,实验原理为:

样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CO2用足量Ba(OH)2溶液吸收,通过测量装置③中产生沉淀的质量计算纯碱的纯度。

A项,为了排除装置中含有CO2的空气对CO2测量的影响,滴入盐酸前,应将装置中含有CO2的空气排尽,正确;

B项,装置①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通入的空气中的CO2,防止空气中CO2进入装置③中,装置④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③中,正确;

C项,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反应产生的CO2中混有HCl,若在装置②、③间添加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HCl与NaHCO3反应产生CO2,使得测得的CO2偏大,测得纯碱的纯度偏大,错误;

D项,为了保证测量的CO2的准确性,反应结束,应继续通入除去CO2的空气将滞留在装置②中CO2全部转移到装置③中,正确。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Na2CO3和NaHCO3可作食用碱。

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

A.Na2CO3溶液可除油污:

CO

+H2OHCO

+OH-

B.NaHCO3可作发酵粉:

Na2CO3+H2O+CO2↑

C.可用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来制备Na2CO3:

2OH-+CO2===CO

+H2O

D.NaHCO3与食醋混用,产生CO2气体:

HCO

+H+===CO2↑+H2O

选CD A项,Na2CO3除油污是因为碳酸根能水解生成OH-,正确;

B项,NaHCO3作发酵粉,是因为在加热时能分解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食品疏松多孔,正确;

C项,NaOH溶液与过量CO2反应生成NaHCO3,错误;

D项,NaHCO3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醋酸是弱电解质,在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错误。

2.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

A.②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是氢气

B.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C.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的

D.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

选AD A项,过氧化钠遇水生成氧气,错误;

B项,酚酞遇碱变红色,正确;

C项,红色褪去可能是含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具有漂白性使其褪色,正确;

D项,二氧化锰主要作用是催化剂,错误。

3.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和氯化铵溶液,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

操作

目的

制取氨气将其溶于饱和食盐水

过滤获得碳酸钠晶体

灼烧碳酸氢钠制取碳酸钠

蒸发浓缩氯化铵溶液

选B A项,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共热制备氨气,正确;

B项,侯氏制碱法中溶液析出的晶体为碳酸氢钠,过滤获得碳酸氢钠,且过滤时需要玻璃棒引流,错误;

C项,在坩埚中灼烧碳酸氢钠分解制备碳酸钠,正确;

D项,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氯化铵溶液,并不断搅拌,正确。

4.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工艺中NaHCO3的制备。

A.③、⑤中可分别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氨水

B.应先向③中通入足量NH3,再通入足量CO2

C.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CO2+H2O===NH

+HCO

D.装置①也可用于制H2

选C 本实验利用浓氨水与碱石灰混合制取氨气,所以装置⑤中盛装浓氨水,装置③中盛装饱和食盐水,A项正确;

先通入足量氨气,再通入足量CO2有利于NaHCO3的生成和析出,B项正确;

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CO2+Na++H2O===NaHCO3↓+NH

,C项错误;

装置①适合块状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反应,可以用其制取氢气,D项正确。

5.实验室使用pH传感器来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HCO3的含量,称取1.59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00mL溶液,取出该溶液25.00mL用0.010mol·

L-1盐酸滴定,得到曲线图。

A.此样品n(NaHCO3)=(28.1-11.9)×

10-4mol

B.计量点②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HCO

C.计量点①~②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

+H+===H2O+CO2↑

D.使用该方法测定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的NaOH含量,将会得到1个计量点

选BD A项,向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是CO

+H+===HCO

、HCO

+H+===H2O+CO2↑,根据图知,0~11.9mL时发生的反应为CO

、11.9~28.1mL时发生的反应为HCO

+H+===H2O+CO2↑,11.9mL~28.1mL发生反应的NaHCO3包含原来的和Na2CO3转化的,根据HCO

+H+===H2O+CO2↑知,样品n(NaHCO3)=n(HCl)=(28.1-11.9)×

10-3L×

0.01mol/L×

10=(28.1-11.9)×

10-4mol,正确;

B项,溶液pH=4显示酸性,溶液中溶质为NaCl、H2CO3,则计量点②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Cl-,错误;

C项,计量点①~②之间是NaHCO3和稀盐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O

+H+===H2O+CO2↑,正确;

D项,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反应先后顺序依次是NaOH、Na2CO3、NaHCO3,所以应该有3个计量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6.甲同学将Na2O2分别与H2O和浓盐酸反应,有如下现象:

实验序号

使用药品

Na2O2、H2O

①试管壁发热;

②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Na2O2、

浓盐酸

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③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黄绿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中:

(1)该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证明无色无味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实验Ⅱ中:

(4)根据现象②、③,推测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Cl2,产生Cl2的化学方程式是。

(5)若往“浅黄绿色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立即产生与实验Ⅰ相同的气体,原因是

(1)试管壁发热,说明反应是放热反应。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3)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黄绿色,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氯气,过氧化钠氧化浓盐酸生成氯气,化学方程式为Na2O2+4HCl(浓)===2NaCl+Cl2↑+2H2O。

(5)随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稀盐酸,而稀盐酸与Na2O2可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过氧化氢,所以溶液中存在的过氧化氢在氯化铁催化作用下产生氧气。

(1)放热

(2)2Na2O2+2H2O===4NaOH+O2↑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4)Na2O2+4HCl(浓)===2NaCl+Cl2↑+2H2O

(5)浅黄绿色溶液中存在H2O2,加入的FeCl3使H2O2分解速率加快,立即产生氧气

7.Na2O2具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某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测Na2O2与H2能发生反应。

为了验证此推测结果,该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Ⅰ.实验探究

步骤1:

按如图所示的装置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已省略)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

步骤2:

打开K1、K2,在产生的氢气流经装有Na2O2的硬质玻璃管的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步骤3:

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淡黄色的粉末慢慢变成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未变蓝色。

(1)组装好仪器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简述检查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2)B装置中所盛放的试剂是,其作用是

(3)步骤3中的必要操作为打开K1、K2,(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字母)。

A.加热至Na2O2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

B.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关闭K1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4)由上述实验可推出Na2O2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数据处理

(5)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欲测定C装置硬质玻璃管内白色固体中未反应完的Na2O2含量。

其操作流程如下:

①测定过程中需要的仪器除固定、夹持仪器外,还有电子天平、烧杯、酒精灯、蒸发皿和。

②在转移溶液时,若溶液转移不完全,则测得Na2O2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Ⅰ.

(1)关闭K1,向A装置中的漏斗加水至漏斗内液面高于漏斗外液面,并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稳定不降,说明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良好;

(2)A中生成的H2中混有水蒸气和挥发出的HCl,应利用B装置中所盛放的碱石灰吸收氢气中的水和氯化氢;

(3)步骤3中的必要操作为打开K1、K2,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并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当装置内空气完全除去后,加热C中至Na2O2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停止加热,充分冷却,最后关闭K1,故操作顺序为BADC;

(4)Na2O2与H2反应无水生成,说明产物为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H2

2NaOH;

Ⅱ.①NaCl溶液蒸发操作需要用玻璃棒搅拌,操作过程中需要的仪器除固定、夹持仪器外,还有电子天平、烧杯、酒精灯、蒸发皿和玻璃棒;

②在转移溶液时,若溶液转移不完全,则得到N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