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
《中小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围绕促公平、提质量的总体要求,以全面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为目标,以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为动力,统筹规划、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质量,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培养目标
两年内,培养市骨干教师7名;
两年内,培养县骨干教师12名。
四、具体措施
(一)深入开展师德教育,塑造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全体教师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立足于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书育人,身先示范,争作奉献。
从小事入手,从小处着眼,推进教师精神家园建设,优化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和谐促发展,以质量铸品牌。
引领全体教师严格依法治教、依法从教,规范职业行为。
强化师德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教师岗位竞聘等挂钩,加大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加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培训,推进专业化建设,打造一流的班主任队伍。
(二)切实抓好师资培训,全面提高师资质量。
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规范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努力培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新亮点。
1.认真抓好校本培训工作。
进一步落实教师工作目标和要求,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氛围。
要加大对教师工作情况的检查力度和密度,做到定期与随机督查相结合,细化检查过程,建立资料跟踪机制。
继续推动教育反思走向深入,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
为教师快速成长搭建广阔舞台。
深入开展评优课、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切实抓好教研组、备课组建设,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开拓视野。
创造一切机会,让更多的教师走近名师。
每学期学校要组织相关科目教师外出培训学习,通过定期开展学术或教学方法讲座的形式,不断帮助教师获取新知识新方法。
3.加快学历进修、学历提高步伐。
根据学校确定的到20xx年本校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95%以上的目标,对教师量身定衣设定成长目标,协调好课务、提供方便等途径,继续鼓励教师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鼓励更多的教师攻读研究生,扩大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队伍。
(三)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打造优秀的管理团队
学校领导在理论学习、专业进步、依法办学、民主决策、精细管理等方面作出榜样,要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创设上下一心、和谐相处、团队合作、敬业奉献、勇挑重担、追求强大、不断进取的良好氛围:
校长要努力成为学习型、学者型、事业型、研究型的校长,坚持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实行民主化科学化决策,实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艺术,为全体行政班子成员带好头。
五、开展全员校本培训
以"
三大"
活动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全员校本培训。
(1)专业知识大学习
深入实施“读书富脑工程”,坚持“四个为主”的读书策略,学习内容以教育理论书籍和新课程理论为主;
学习形式以个人自学为主;
学习时间以业余为主;
学习效果以理论指导实践为主;
努力使广大教师通过读书具有一种高尚的精神,一种充实而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一种追求完美的人生信念,不断增长与教学智慧,提升人生价值,每月年级组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定期组织全校读书感悟交流会。
(2)教育思想大讨论
结合下发的讨论专题,进行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育科研,教育创新,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通过举行主题沙龙,征集教育随笔,教学案例等形式,切实转变教育思想,以引导教师用先进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3)教学技能大练兵
按照自主学习,积累式培训,拓展式提高的原则,做好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及提高,通过赛课,研讨课,汇报课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技能,进一步加强对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技能培训,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做好优秀课件的收集和整理,初步建成学校教学课件资源库。
六、建立校内骨干教师评选,管理机制
结合教育局下发的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意见和骨干教师评选办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评选出首期学校骨干教师,任期一学年,制订出相关义务和待遇,以及管理考核办法,并建立校级骨干教师发展档案,以争取完成市、县骨干教师的培养目标。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创新发展并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为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意识的教师队伍,确保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主线,着眼于教师素质的提高,狠抓学校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二、建设目标
通过以校为本的培训,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大幅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尤其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任务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通过以校为本的培训,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大幅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一)实施“师德建设工程”。
1、强化师德教育。
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
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制度,尤其是对学校班主任等德育工作者进行师德教育专题培训。
2、加强师德宣传。
利用教师节组织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以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为契机,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
要结合“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挖掘师德典型,大力弘扬我校教师的崇高师德,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3、严格考核管理。
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的,要严肃处理;
学校在年终考核时,要把师德表现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继续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和评价体系,为广大教师提供教科研平台,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建立教科研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职业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邀请名家讲座、指导,介绍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育信息,改变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索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
2、实施“名师工程”,组织好“名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要求指导教师认真履行职责,真正做到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
3、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和管理。
备课组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做到定时间、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活动的全程记录;
教研组是专业、学科教科研的主体,把握好每学期的教科研重点,明确教研的主题;
科学地处理教材,组织编写校本教材,优化教学过程;
要求每个教研组要根据专业和学科特点,结合学校办学实际,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定切合实际的课题研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撰写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教科研论文。
4、加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增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每学年各学科确定1-2名教师作为校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每学年要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每人至少上一节示范课,跟踪指导一名青年教师的成长。
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5、因地制宜推行各类公开课活动,推进校本学习。
开设“高级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评优课”、“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示范课”、“学校公开课活动周”等,倡导“推门课”,倡导教师走出校门,多渠道多平台形成相互学习、共同切磋的氛围。
(三)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师资水平
1、加强新课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主要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全员参加新课程培训,提高新课程培训的实效性。
2、开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现代化教育科学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积极配合开展班主任专项培训。
促进教师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学校的人文关怀,更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认识,增强学习的动力,也需要学校各部门、各年级、各教研组组通力协作,各尽其责。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成长,是学校的战略性举措,强校必先强师,持之以恒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并取得成效,必将推动我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校长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第一责任人,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教导处主任王红星担任,负责日常事务及具体操作执行和管理。
2、制度保障:
以完善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优秀教研组评选制度、教学事件认定及处理方法等。
3、经费保障:
学校设立专款,在公用和人员经费中确定一定比例,用于队伍建设。
4、监督保障:
根据规划,落实责任制,加强年度总结和考核评价。
每学年召开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加强监督。
有关信息及时反馈沟通,研究解决新的问题,不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接受上级部门的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