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2253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6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课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

(2)听反语:

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

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

3.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能够表示上下关系的画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

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上下

货车在火车的上面

火车在货车的下面

货车在船的上面

船在火车的下面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基本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大部分学生还能掌握,小部分学生对相对位置还不理解。

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但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就较难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跟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的比较密切,学生的积极性还是挺高的。

特别是在后面画画时,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个别学生还画得不错,图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处理得很好。

从这里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课堂上我还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从中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系。

表达能力。

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不过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欠缺,在以后教学方面还需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前、后

教科书第2页,做一做的第2题。

1.使学生初步了解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前、后”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使学生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三者相比的相对性。

教具、学具准备:

第2页的情景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做个游戏。

咱们玩“老鹰捉小鸡”好不好?

(师做母鸡,一生做老鹰,其他生做小鸡)

二、学习新知:

1.师生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2.师提问:

我的后面是谁?

生1:

是xxx。

生2:

是班里的很多小朋友。

……

我在谁的前面?

我前面是谁?

我后面的3位小朋友是谁?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3.

4.出示第2页主题图。

(1)自己根据图画及实际情况提出问题。

(2)学生解决问题。

(3)在书上填写。

三、练习:

做一做第2题。

1.学生自己根据图意提出问题。

2.小组解决问题。

3.在书上填写。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前后

李林在王英的前面,王英在李林的后面

张宁在李林的后面,王英在张宁的前面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也是跟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讲到主题图时学生一看到公共汽车就欢呼起来。

看此情景,我就设立场景,东圃站。

学生一听到自己熟悉的地方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我马上叫几个同学来表演上车的情景。

再具体让学生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最后出示书本的练习让学生完成。

在课堂上,学生情绪比较激动,课堂秩序稍乱,但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初步了解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还是基本达到了。

学生的语言表达比上节课好了一些,但还是不够的,还需加强。

至于位置的相对性及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还需加强。

左、右

教科书第3页内容、2做一做第1题,练习一第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者相比的相对性。

课件

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一位老朋友,想知道是谁吗?

(课件演示米老鼠智慧交通)指挥交通干什么?

我们平时走路靠那边走?

由此引出左右。

1.分辨自己身体的左右。

(1)你能指出你的左边、右边吗?

(2)其实我们身上有些部分也左右,你能找出来吗?

(3)米老鼠想做健身操给大家看一看。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一起做)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伸出来。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右手伸出来。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左手伸出来。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左肩抖一抖。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右肩抖一抖。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右脚跺一跺。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左脚跺一跺。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放下来。

出示手模型板帖。

)4(.

2.进一步认识左和右。

(1)你会用左和右说一句话吗?

(2)在日常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事?

(3)说一说你现在坐的位置(左右、左边几个人),

3.左右的相对性。

(1)准备好你的各种学习用品。

同位两个合作,动手摆一摆。

(2)提出要求:

①把数学书放在课桌的中间。

②铅笔放在数学书的左边。

③尺子放在数学书的右边。

④橡皮放在数学书的左边、尺子的右边。

⑤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

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3)小组内打乱顺序摆一摆、说一说,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我的左边有什么,你的左边有什么?

(4)师生共同活动:

我举右手,小朋友也举右手,发现了什么?

1.第4页做一做第2题。

你的前面是(),后面是(),

左边是(),右边是()。

从前往后数你是第(),

从左往右数你是第()。

2.完成练习一第6题。

四、小结。

认识左、右

左右

左右.

本节课通过课件演示米老鼠智慧交通和米老鼠做健身操来创设情景,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毕竟是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动画故事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再加上通过多媒体来演示显得更加生动。

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自然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差。

对此给我的感触是: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他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

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在教学中大展身手,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

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

学生也非常喜欢用这种方式上课。

多媒体的应用使原来较难讲清的问题变得简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激发学生的信心,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自然好。

位置

教科书第5~9页

1.结合学生实际,根据行、列确定物体位置。

2.学会确定物体位置。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结合实际正确描述物体位置,理解相对性。

理解相对性。

主题图。

小朋友们,今天有一位小客人来到我们班里,首先让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二、学习新知:

1.这位小客人坐在哪里呢?

他坐在第1组第2个,谁能很快地找出他来?

(出现四种找法,分别从前、后、左、右找起)

2.我们一般都是怎样找?

(使学生明确一般第一排是从前数,第几个是从左边开始数。

3.在自己的书上找出第1组第2个小朋友,他就是我们的小客人。

4.教师提问学生指:

(1)第5组第4个。

(2)第2组第3个。

5.学生小组活动:

互相提问并在书上找出相应的小朋友。

6.先说一说你自己的座位,再填空。

你的座位是第()组第()个。

你前面的同学是第()组第()个。

你后面的同学是第()组第()个。

你左边的同学是第()组第()个。

你右边的同学是第()组第()个。

(一)第6页做一做。

(1)教师提出问题:

第1行第2个是(),狗在第()行第()个。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3)解决问题。

(二)完成练习一

1.第1题。

(1)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坐成一排,教师提出要求,如:

从前往后第4位同学请站起来,请xxx后面的同学举起右手。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

(2)学生自己提出要求,其他学生根据要求做。

2.第2题。

(1)教师提出要求:

我们来做拍手游戏。

两个小朋友一组,做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

学生分组活动。

)2(.

3.第3题。

(1)教师出示第三题图画,提出要求:

请帮小明布置房间。

说一说东西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2)学生先在小组中说,指名在图画板上贴。

(3)教育学生要养成自己整理房间的好习惯。

4.第5题。

(1)看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

(2)你能根据图提出什么问题?

(3)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4)在书上填空。

5.数学游戏:

听反话

听老师说位置,小朋友做出相反的动作。

(2)教师说学生做。

(3)学生在小组里活动。

四、生活中的数学。

1.上下楼梯靠右边走。

2.自行车、汽车都是靠右行。

3.北京的公共汽车停在马路右边。

4.香港的公共汽车停在马路左边。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位置

前后左右

本节课根据学生实际,根据行、列确定物体位置,

学会确定物体位置。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上兴趣盎然、学生积极投入。

对此给我一个启发:

从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而在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

欢这样的课堂。

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其著作《论语》中指出:

“不愤不启,不启不发。

”而近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学生课堂思维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需要。

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心愤口悱的时机,使学生处于“心求追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急需状态,这样能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此时,创设实际的生活问题情景犹如一块石头投入学生的脑海,必会激起思维的浪花。

可见,创设实际问题情景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十几减九

教科书第9~12页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师:

第9、10页主题图、课件;

学生:

小棒

一、复习:

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9+4=9+8=9+6=9+2=

9+9=9+5=9+3=9+7=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玩吗?

有一些小朋友也喜欢到公园来玩,他们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公园情景图,先突出气球部分).

2.你能不能根据气球部分提个问题?

风车部分呢?

3.气球图列式:

15-9=

风车图列式:

16-9=

小结:

刚才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提出了问题,并列出了算式。

4.公园另一角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猜谜、套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列式:

13-9=14-9=

5.观察所列出的算式,引导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揭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板书课题)

6.

(1)15-9用手中的学具(小棒)摆一摆怎样计算?

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2)小组交流自己的方法。

(3)学生汇报,教师把各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方法,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在小组众说一说为什么?

(4)小结:

小朋友们都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方法,那你能不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剩下的式题,并说一说你的想法。

(5)你还知道那些十几减九的算式吗?

(6)教师板书算式,指名口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刚才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了这些题。

下面我们来做分水果的游戏。

1.做一做第2题;

练习第2题。

2.课件练习:

跳木桩比赛(用树桩上的数减小白兔身上的数)。

3.课件练习:

帮小蚂蚁回家。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十几减9

15-9=616-9=713-9=414-9=5

11-9=218-9=917-9=812-9=3

本课是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但探讨13-9的计算方法时,我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估计不足,以致于没有出现预期的算法多样化,只出现了几种算法。

我没有进行很好的引导,一味地追问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以致于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不愿说。

其实,从课后了解的情况来看,并不是都不会。

有的学生确实不会,有的学生不敢说,有的学生是不能正确地表述。

只要正确的引导就能激活学生思维。

实现算法多样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当学生的探究活动出现困惑时,我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索,而是急着给学生提供帮助,以得到正确的答案为目的。

但是如果无视学生遇到的困难,一味地让学生自主探究,浪费宝贵的时间不说,也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积极情感地培养。

在以后的计算课上一定要吸取这次的失败经验教训。

练习

练习二1~6题。

熟练掌握十几减九的内容。

注意对学困生的辅导。

口算卡片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练习:

1.第1题:

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1)学生自己看图,同位两个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口算得数。

2.第2题:

这是一道计算题。

(1)教师读要求:

得数是几就圈上几个。

(2)根据算示圈相应的水果。

(3)根据自己圈的写出得数。

3.第3题:

这是一道游戏形式的计算题。

(1)看图,明确图意:

帮小鸟回家。

(2)快速口算得数,说给同位听。

(3)连线,小组订正。

4.第4题:

这是一道口算十几减九的题。

学生独立口算,订正。

5.第5题:

(1)明确要求:

根据两个图形口算得数。

(2)同位两个互相检查,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写算式。

(4)教师面批面改。

6.第6题:

(1)学生自己看图,明确图意。

(2)同位两个互相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3)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写在书上。

(4)全班一起订正。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九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

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练习二7、8题,课堂巩固练习。

巩固所学十几减九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根据第8题提出多个问题。

想一想,填一填。

9+()=129+()=189+()=15

9+()=119+()=139+()=16

9+()=149+()=179+()=19

二、课堂巩固练习:

快速写出得数,比一比谁写得又对又快又好(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9+4=12-9=13-10=

14-9=18-9=15-9=

17-9=11-9=16-9=

三、练习二7、8题。

1.第7题。

快速写出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学生自己练习。

(3)全班一起订正。

2.第8题。

(1)引导学生看图,明确图意。

(2)学生自己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

(3)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列算式解答(口头)。

(4)学生在书上填写。

(5)全班一起订正答案。

十几减几

教科书第15页例2,练习三第1、2题。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掌握“十几减几”的算法。

教学准备:

根据例2制作的“小猫观鱼”动画课件;

口算卡片。

一、复习(卡片出示):

8+5=7+8=7+6=15-9=

6+8=5+7=5+9=13-9=

18-9=14-9=17-9=16-9=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识。

1.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

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

然后,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在右边小猫的嘴边出现“有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

”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象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

小组内可能出现如下意见。

(1)两只小猫的对话中,已说出了花金鱼8条,黑金鱼5条。

(2)求黑金鱼的条数,10-8=2,2+3=5,5条黑金鱼。

求花金鱼的条数,10-5=5,5+3=8,8条花金鱼。

条。

5条,黑金鱼8我一条一条仔细数的,花金鱼)3(.

(4)这样算得快,8+5=13,13-8=5,13-5=8,5条黑金鱼,8条花金鱼。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

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

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那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教师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1题,先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它同学。

一方面扩大练习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课把“做一做”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的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

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

教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十几减几

8+5=13

13-8=5

13-5=8

教学这节课时我先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

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

然后,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在右边小猫的嘴边出现“有条,花的有几条?

再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5条金鱼,黑的13.

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因为有了多媒体学生学习的兴致高,积极性提高。

教学效果也不错。

所以利用多媒体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一课又得到了验证。

此外,学生对计算时算法的多样化方面还是欠缺,大部分是用我上节课教的想加法算减法和拆十法来计算,更有者竟扳手指来计算。

因此,在教学计算课时还应多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及择优算法。

练习三1~6题。

巩固所学十几减几的知识。

对学困生的辅导。

一、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来说一说?

二、完成练习:

1.第3题:

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2)同位合作,互相检查,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全班用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4)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写算士并算出得数。

(5)教师进行面批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第4题:

看谁都能算对。

(2)学生练习,在书上填写。

(3)对速度特别快的学生要提出表扬。

(4)全班共同订正。

(5)对全部做对的学生提出表扬。

(6)请做错的同学讲讲自己错在那里,改正错题。

3.第5题:

这是一道游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