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年论文.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0177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学年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生学年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生学年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生学年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生学年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学年论文.doc

《大学生学年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学年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学年论文.doc

学年论文

(财务管理专业)

学生姓名:

XXX

班级:

XXX

学号:

XXX

指导教师:

XXX

二○XX年XX月

6

中国机构投资者的现状分析

专业:

财务管理班级:

XX姓名:

XX

摘要:

目前我国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包括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其中证券投资基金是机构投资者的主体。

为此,本文将对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及此过程中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我国机构投资者规范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我国;机构投资者;现状;障碍;分析

一、中国机构投资者的构成

机构投资者的构成呈现多元化,机构投资者的构成按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

第一种思路是按照政策的标准可以分为一般机构投资者和战略机构投资者。

目前的政策限定中战略配售仅限于法人,按政策的标准来划分实际上侧重于一级市场的角度,因此,此是针对行为所进行的划分,即遵从两个标准:

与发行人业务的关联度及持股期限。

由此导致同一法人实体可能既是一般投资者又是战略投资者的出现,加之政策变动的因素,一般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的划分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

第二种思路是按照投资者的业务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来划分,又包括金融机构投资者和非金融机构投资者。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是高风险市场,按主体的业务范围和专业程度进行划分便于制定投资比例和投向方面的限定,利于分类管理。

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属于金融机构投资者,受到的监管相当严格,而且由于信用化为基础导致风险的影响面比较大。

而其它类型的机构如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绝大多数属于非金融机构投资者,按此划分的着眼点是管理层的监管政策。

第三种思路是按发展的趋势和需要来划分,一般又分为现行机构投资者和潜在机构投资者。

现行机构投资者的主体是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三类企业等法人机构,而潜在机构投资者目前主要指社会保险资金管理机构,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还应包括银行、财政结余资金运营机构。

其中,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社保资金及三类企业应是研究的重点。

二、机构投资者的现状

目前我国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包括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其中证券投资基金是机构投资者的主体。

(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

1.证券投资基金初具规模。

从规模上看,截止到2000年,我国有10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达到33只,发行规模560个亿,基金资产净值总计为846个亿,约占沪深股市总流通市值的5.26%;从规模结构上看,33之投资基金中,30亿规模的基金有9家,占基金总数的27.3%,20亿的基金10家,占30.3%,10-15亿的基金3家,占9.1%,5亿以下的小盘基金11家,占33.3%。

2.证券投资基金,包括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1).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1年到1998年,第二个阶段是1998年至2001年秋。

在第一阶段设立的投资基金又称为老基金,而在第二阶段则以1998年3月基金开元、金泰的设立为标志,称之为新基金。

第三个阶段是2001年9月华安开放式基金的推出为标志,公募基金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

自1997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颁布以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得以快速发展。

一方面大力发展新基金,另一方面加快对老基金的整理规范,包括首创集团、联合证券、对外经贸、河北证券在内的各类机构投资者通过对老基金不良资产的置换,实现了买壳入行的目的。

与此同时,中国基金业的创新紧锣密鼓地进行,尤其是开放式基金的推出对基金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投资者新的投资渠道的开通。

至2001年12月31日,共有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48只,基金管理公司16家

基金资产规模为690亿元,净值694亿元,当年未经审计的拟分配收益约25亿元,基金整体表现超过大盘。

与此同时,共发行了华安创新、南方稳健、华夏成长等3只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规模超过100亿元。

(2).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是指向特定的投资对象募集的资金。

据专家估计,中国这种非真正意义的“私募基金”大约有7000—9000亿元,主要由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投资顾问公司、投资管理公司以及不挂投资公司的其他类型公司的投资部、个人等以代客理财方式筹集资金并负责运作。

资金来源主要有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民营企业资金、国有企业资金、个人资金等。

从这种意义上看,私募基金并不是规范意义上的机构投资者,而更多意义上被认为是“灰色的投资者”,它一般采取券商、管理人和投资人三方捆绑的方式。

由于其自身的特定角色定位,私募基金并未形成有效的组织形式,基本没有经营资产管理的资格,投资者大多依赖于保底收益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因其中的部分条款与现行法规不符而使投资者的利益很难得以保证。

私募基金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实,由于统计口径和立场不同,对其的政策取向也不尽相同。

在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前提下,私募基金的问题应作进一步的研究,关键是“趋利去弊,堵疏结合”,以求事半功倍之效。

3.现有基金管理公司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业绩较为理想。

目前10家基金管理公司中,除嘉实基金管理公司外,其余9家均管理2只以上总规模超过50亿的基金,最多的博时基金管理了5只共75亿规模的基金;同时,基金管理公司的运作水平有所提高,基金净值增长总体令人满意。

如果不考虑2000年设立或扩募的基金,22只运作满一年的基金中,有8只基金的净值增长超过了指数51.73%的涨幅,22只募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50.03%,略低于指数涨幅。

1999年末,我国22只基金的单位基金资产净值平均为1.17元,而2000年末我国33只基金的平均单位基金资产净值达到1.51元,比1999年增长了29%。

4.基金管理公司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

在出台一系列管理法规的基础上,新基金品种的不断推出和降低管理费用、报酬与业绩挂钩相结合,有助于形成真正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基金管理的优胜劣汰。

(二)再看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发展现状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依据《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第二条,是指符合本办法的规定,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批准投资于中国证券市场,并取得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外汇局)额度批准的中国境外基金管理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其他资产管理机构。

中国证监会于2003年5月起开始批准符合QFII资格的机构,国家外汇管理局2003年6月起开始确定各机构的投资额度。

2003年7月9日,合资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第一次在中国A股市场进行交易。

在2006年,经过修订后的版本《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也于2009年发布了相应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

截至2012年,在中国的在A股市场,QFII已经是第三大机构投资者,并获得了超过1500亿人民币的收益。

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12年5月表示,将会降低QFII的审批门槛,额度将达到800亿美元。

三、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中国证券市场自正式运作以来,可以说是一直处于剧烈动荡之中,股指年年大跌大涨,股民岁岁俯仰由人——缺乏足够数量的机构投资者无疑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管理层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措施,超常规培育机构投资者,功效显著,但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

机构投资者作为人格化的个人,具有个人投资者所无法企及的集合体的优势。

在由劳动优势向资金优势进而向人才优势转变的次序之中,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优势可以将众多的人力资源汇聚其下。

因为劳动力作为可交换的商品,其成本构成既包括耗费的支出又包括再教育的各种费用,在人力流动增值的过程中,资本成本的补偿方式之一就是货币形式的收入,而个人投资者从个体意义上讲,除了自雇之外,一般存在受雇的现象,所以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着对个人投资者调节与控制的现象。

机构投资者一定程度上是信用化的产物,集个人资金而成规模化资金,对赢利的要求较高,各种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竞争,使得法律框架体系之下的各种创新活跃。

出于获利或逃避监管的压力,机构投资者往往成为资本产品创新的先导者,即便是在现有模式之下,出于流动性、安全性及赢利性考虑,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也会得以疏通。

比如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的有关投资限制逐步地缩小,既可以参与国债、一级市场的投资又可以从事二级市场的投资。

正是在这种竞争中不断形成业务创新并加以规范化,随后推而广之,准许个人投资者参与其中,而这种规范化的结果最终在高层次以法的形式出现,由此可见,机构投资者有逐步影响现有的监管状态的可能。

四、促进我国机构投资者规范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优化投资者结构,倡导理性投资,提高证券市场的稳定性

据初步统计分析,1998年年末我国机构投资者拥有的市场流通市值约占20%多;至2002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上升到55.7%左右。

相对于散户来说,机构投资者的入市资金量大,持股时间较长,且拥有信息、研究分析优势以及科学完善的决策、监控体制优势,它们更注重投资的安全性和长期利益,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市场的短期波动。

此外,机构投资者的快速发展,促使投资者结构不断改善优化,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市场“稳定器”作用的发挥,有助于引导广大中小投资者走向成熟和理性,遏制市场投机,有力地促进了处于发展初期的我国证券市场稳健、规范、高效地运行。

(二)促使证券市场体系的运行效率趋于提高券商、基金、信托及其它机构投资者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整个证券市场体系的竞争,导致证券发行、交易乃至购并、咨询等成本的降低,服务质量不断改进,从而大大提高了证券市场体系的运行效率。

如基金业的壮大促使基金的认购、赎回、管理等费用下降。

在证券发行业务中,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促使证券发行的营销和监督成本下降,那些机构投资者持有大量份额的公司发行成本得以大幅度的降低。

新券商的加盟、银行及网络技术公司的渗透促使证券实际交易佣金趋于降低,固定佣金制最终被浮动佣金制替代而走向终结,佣金水平也大幅下降;同时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本身也增加了大宗交易的数量,直接导致交易成本的下降。

不仅如此,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所导致的证券大规模交易的增加,也刺激了现代证券交易技术、清算系统效率的提高。

此外,机构投资者本身相对于散户的投资优势也有助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整个证券市场运行效率的提高。

(三)激活了证券市场的金融创新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使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投资品种单一雷同的格局得以改观。

随着市场需求日趋多样化,机构投资者利用自身资金、信息和研究能力方面的优势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

如保险公司推出的集储蓄与投资于一身的各种投资联结产品;基金管理公司推出的各种优化指数型基金:

分别跟踪上海综合指数(A股)、深圳A股综合指数的基金兴和、基金普丰,采用抽样法组建投资组合以跟踪上证A股指数的基金景福,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型基金等等都是市场创新的结果。

此外,机构投资者出于投资组合与规避系统风险的需要,积极呼吁和推动我国股指期货、相关衍生产品的设计,有力地推动了市场金融创新不断深化。

(四)加快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与行业整合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主体之一,机构投资者已发展成为我国企业改制和市场扩容的中坚力量。

首先,机构投资者为我国企业改制成现代化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上市要经过提出改制申请、选聘中介机构、制定并实施企业改制重组方案、提出股票发行及上市申请、发行及上市辅导、发行股票并召开创立大会等一系列步骤。

机构投资者中的证券公司承担或参与了我国绝大部分上市企业的改制重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