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浙江历史选考选择题模拟练习共150题内含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900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浙江历史选考选择题模拟练习共150题内含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精选浙江历史选考选择题模拟练习共150题内含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精选浙江历史选考选择题模拟练习共150题内含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精选浙江历史选考选择题模拟练习共150题内含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精选浙江历史选考选择题模拟练习共150题内含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浙江历史选考选择题模拟练习共150题内含参考答案.docx

《精选浙江历史选考选择题模拟练习共150题内含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浙江历史选考选择题模拟练习共150题内含参考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浙江历史选考选择题模拟练习共150题内含参考答案.docx

精选浙江历史选考选择题模拟练习共150题内含参考答案

历史选考·选择题练习(共150题)

1.学界一般认为,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下列史料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出土的商代遗物中多次出现玉蚕B.浙江钱山漾遗址发现绢片和丝线

C.甲骨文中出现了祭祀蚕神的内容D.《周礼》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作“妇功”

2.白寿彝对宗法分封制曾作如此评价:

“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

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

”这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家国同构B.神权统治C.等级森严D.中央集权

3.西周统治者认为,他们能够获得统治天下的权力,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周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而使“皇天弘厌(满意)厥(其)德”。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西周:

                

A.儒家思想得到了认可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政治特点

C.获取政权的根本原因D.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相对稳定

4.卫国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是商朝都城朝歌所在地;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原来是商代重要的属国奄国所在地;齐国是姜太公吕尚的封国,是周公东征对象蒲姑所在地。

这反映出西周的分封:

A.依据严格的宗法等级B.得到同姓子弟的支持

C.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D.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5.《新唐书》记载:

“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

……姑侄与母子孰亲?

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

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

”由此看出,促使武则天“感悟”的历史因素是:

A.宗法制B.封建等级制C.分封制D.君主集权制

6.

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

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察举制

7.分封诸侯之制度肇始于西周。

研读下图,可知:

①诸侯国主要集中于都城以东

②当时的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③周文化形式覆盖黄河中下游

④同姓亲族多受封于边远地区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

8.有学者认为:

“既然周王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当时人便称宗族为‘家’,意味与‘国’相对立的团体,因而宗族成员常常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该学者的认识反映了西周时期:

A.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B.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

C.分封制不利于稳定政治局势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9.东汉卫宏《汉旧仪》载:

“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

至秦始皇帝,灭诸侯为郡县,不世官。

”该材料反映了:

①世官制开始于西周,结束于秦王朝②西周开始实行家国合一的政治体制

③西周分封制与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结合④执政集团权力由分散逐渐走向统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孟子曰:

“人之初,性本善”。

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C.“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D.“人性之无分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11.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里写道:

“中国最伟大、最富创造性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在兵连祸接的时代,即完成政治统一之前。

”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12.公元前215年,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

秦在其地设置的郡是:

A.九原郡B.陇西郡C.辽东郡D.象郡

13.秦汉时期中央政府担心郡守的权力太大,与己不利。

于是每郡派一个官员去监视他。

该官员的职务是:

A.郡尉B.枢密使C.监御史D.刺史

14.秦朝设郡的数目,《史记》记载是36郡。

后世学者根据其他史料记载又有46郡等说法。

新近出土的秦简,进一步印证了秦郡设置的数目前后是有变化的。

这说明:

A.《史记》和出土秦简都是第一手资料B.出土秦简的史料价值高于文献记载

C.考古资料通常可以验证或补充文献记载D.新近出土文物史料价值高于以前出土文物

15.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

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世官制

16.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

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皇帝制与郡县制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D.丞相制与刺史制

17.

“秦”字(大篆,如右图)形如“双手持杵舂打禾穗”之状,表达了嬴氏先人对丰收的美好愿望;到战国时期,秦国终获“丰收”,成为关中强国。

促成秦人愿望得以实现的条件,包括:

①铁犁牛耕的使用②都江堰的开凿 

③郑国渠的修建 ④王景对黄河水患的治理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18.下列关于两汉“刺史”与“州”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武帝时设刺史②刺史最初主要监察地方政治

③该制度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④州在东汉后期演变为郡县之上的高一级地方机构

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9.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后期的选官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地位低下的寒人的要求,从而孕育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对这种新制度的评述,恰当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C.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20.林则徐在1845年日记中记录他在某地的见闻:

“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此处田土膏腴,岁产木棉无算,皆卡井之利为之也。

”关于“卡井”的表述有误的是:

A.由关中农民创造B.至今还流行于新疆一些地区

C.起源于战国时期D.有利于木棉等经济作物种植

21.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

它确立于隋朝,唐朝为了方便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还设立了政事堂。

当时政事堂设在: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枢密院

22.诗能叙史。

从唐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

A.夜市商业繁荣B.市的管理制度已经发生变化

C.草市设施齐全D.商业活动完全突破时间限制

23.唐太宗曾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下列属于唐太宗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有:

①对突厥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②设置安西都护府 

③文成公主与吐蕃和亲 ④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少数民族王公贵族的官方机构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24.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嘎仙洞的发现,为了解鲜卑族人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有的学者结合北魏官修国史的记载,认为这是鲜卑民族起源的重要实物考古资料证明。

而有的学者认为,结合这一时期各游牧民族的关系史,嘎仙洞的文物只能证明,当时北魏统治者太武帝为配合官修国史的编撰并加强统治,从而制造了嘎仙洞的材料,并发明了鲜卑人的迁徙史。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研究者分析考古材料是从自己提出的问题出发的

B.研究者认识考古材料应结合多种史料做谨慎辨析

C.不同的史学家研究相同的考古材料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D.历史学的真实性因为研究者的主观认识不同而难有定论

25.有学者认为元朝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的牵制与制约,故“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下列能佐证其观点的有:

①行省重大民政事务呈报中书省②行省官员定期觐见皇帝并述职

③监督行省官员,实行省官互迁④全国宗教事务均需呈报枢密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6.有学者认为:

“极端中央集权并不是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最佳模式。

最理想的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应该是,既能保证中央政府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好全国,又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建设好地方。

”最为符合这一看法的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

27.元大都周围地区由于地位重要,不属于任何行省,由中书省直辖,被称为“腹里”。

下列地区属于“腹里”的是:

A.西藏B.内蒙古南部C.四川D.青海部分地区

28.下列文字是对古代中国某一政治机构的描述:

“……设院使二人,其中一人以吐蕃上层喇嘛国师充任。

其下设官分职,僧俗并用。

吐蕃喇嘛教主八思巴被任命为国师,……遇地方有事,则临时在当地设立分院处理。

”该机构出现于:

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

29.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宰相刘沆因范师道(侍御史)、赵抃(殿中侍御史)“尝攻其短,阴上书出之”。

范师道、赵抃被罢台职以后,御史中丞张异抗议说:

“天子耳日之官,进退用舍必由陛下,奈何以幸相怒斥之?

愿明曲直以正名分。

”宰相刘沆“亦力诋台官朋党”。

张异怒不可遏,“益论辩不已,凡上十七章,沆知不胜,乃请以本官兼一学士守南京”。

十二月,刘沆罢相知应天府。

据此可知:

①宰相处理行政事务的权力基本被剥夺②御史中丞一定程度上监督宰相规范执政

③御史中丞的设立是为了分散宰相权力④御史中丞及属下官员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0.帝尝召缙等曰:

“尔七人朝夕侍左右,朕嘉尔勤慎……因各赐五品服。

”又以立春日赐缙等金绮衣,与尚书埒(等同),缙等入谢,帝曰:

“代言之司、机密所系,且旦夕侍朕,俾益不在尚书下也。

”据此判断,下列关于明朝内阁制说法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两个“帝”是指明太祖B.内阁官员与六部尚书地位相等

C.内阁是协助皇帝处理国政的重要机构D.内阁代替皇帝处理机密的重要事务

31.清代军机处有官而无吏,故其中洒扫庭院、勤杂送水等工作皆由15岁以下不识字的儿童若干人充任。

这说明清代军机处:

A.独掌政务决策权B.重视保密较为封闭

C.理政人员素质低D.职官简练事务清闲

32.据粗略统计,从努尔哈赤天命初年到乾隆末年,清王朝下嫁蒙古外藩的公主(包括和硕公主)和郡主就有43人。

蒙古王公上至亲王、郡王,下至吉台、塔布囊,各个阶层中都有很多人与满洲宗室通婚。

这说明:

A.清政府充分尊重蒙古社会习俗B.蒙古势力已经威胁北部边疆安全

C.清王朝重视笼络蒙古上层贵族D.清朝在蒙古地区的统治力量薄弱

33.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帝在多伦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标志着外蒙古纳入了清帝国的版图。

这次会盟:

A.接受了全体喀尔喀蒙古贵族的臣服B.为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创造了条件

C.册封了达赖、班禅、章嘉等四大活佛D.彻底平息了噶尔丹分裂叛乱势力

34.康熙帝曾说: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

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

”这说明康熙帝主张:

A.民族团结,自无外患B.兵农合一,外夷莫入

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D.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35.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

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

这说明当时: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36.1756年,多年不到浙江贸易的英国商船迭连北上宁波,引起乾隆疑虑:

“顾向来洋船进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