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0106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Z02121

课程名称:

商品学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学时:

64

适用对象:

市场营销专业一年级学生

考核方式:

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

数学、英语

二、课程简介

商品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这门学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从1780年开始的,至今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的产生、发展与商业的兴起、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密切相关。

18世纪德国经济学教授约翰贝克曼创建了经济学与商品学教研室,开设了“工艺学和商品学”课程,并编著了〈〈商品学导论〉〉,主要包括商品产地、生产、性能、用途、分类、包装等内容,构成了古典商品学的基本体系,后来这一体系的商品学被称为“自然科学与技术派商品学”。

19世纪初,这一体系的商品学从德国相继传入欧洲和亚洲。

进入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与技术派商品学有了进一步发展,理论体系也更趋于完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西欧一些国家从经济和技术经济观点出发逐步形成了研究商品与人类、经济、技术、资源、环境等关系的“社会科学与经济派商品学”。

1976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成立了“国际商品学学会”。

国际学术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商品学的发展,使自然科学与技术派商品学和社会科学与经济派商品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出现了综合派体系的商品学。

近年来,商品学教学和研究在国际上发展迅速。

商品学是以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内容,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一门学科。

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不仅需要自然科学理论知识,也需要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说,商品学既是一门边缘科学,又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技术学科。

商品学其基本体系可分为商品学概论和商品学分论两大部分。

商品学概论是商品学分论的基础,它是研究商品的共同属性。

目前,《商品学概论》是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

讲授有关商品学的一般知识,商品的分类、商品质量、商品标准、商品检验、商品包装、商品养护、商品与环境、资源等。

培养学生介绍商品、鉴别商品、正确使用商品、保养维护商品的能力。

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具备从事市场营销、商务、会计等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商品基本知识,为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商品不同于一般物品、产品的特征;

2.明确现代的商品概念及构成;

3.掌握商品使用价值的本质和结构层次;

4.熟悉商品学德研究对象和重要研究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商品及其本质

1.主要内容:

商品的特征、现代商品的概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现代商品概念模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商品概念及其本质

第二节商品的使用价值

1.主要内容:

商品使用价值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使用价值的本质;商品使用价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商品使用价值相关知识点

第三节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1.主要内容: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第四节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1.主要内容: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以具体商品为例,试说明其功能(或效用)、商品体、有形附加物和无形附加物,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如何正确理解商品使用价值的本质?

商品学如何研究水平使用价值?

3.为什么说“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概念,以及国内外主要的商品分类与编码标准;

2.了解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3.掌握分类标志的选择原则及其正确使用;

4.熟悉商品条码及其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商品分类的概念和作用

1.主要内容商品的基本概念;商品分类的概念;商品分类的原则;商品分类的作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商品;商品的整体概念;商品分类及其作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商品分类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商品分类标志和分类体系

1.主要内容:

商品分类标志;商品的分类体系;应用分类体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商品分类标志的选择;商品分类体系;应用分类体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商品分类标志和分类体系

第三节商品目录和商品代码

1.主要内容:

商品目录;商品代码;商品条形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商品目录的概念与种类;商品代码的概念和编制方法;商品条形码的概念和应用;常用条形码;条形码的结构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商品目录、代码、及条形码的概念,掌握商品条形码的结构及常用条形码。

(三)课后练习

1.解释有关概念:

商品、商品分类、商品目录、商品代码、商品条码

2. 商品分类应遵循那些原则?

3. 商品分类的常用标志有那些?

各举一实例说明。

4. 我国商品目录的种类有那几种?

5. 条码技术有何优点?

应用范围有那些?

6. 商品条形码由哪几部分构成?

7. 常用的条码有哪几类?

8.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生产的“白云山”牌风油精,其零售包装上条码下部的数字代码是6902401002291,试解释它的代码构成及其含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第三章商品品种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和掌握商品品种及商品品种结构的概念;

2.熟悉商品品种分类和类别;

3.正确理解商品品种、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4.明确商品品种发展规律与商品品种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商品质量、品种和效益

1.主要内容商品质量、品种、效益与商品使用价值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商品品种的概念;商品使用价值规律;质量、品种、效益与使用价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商品质量、品种、效益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

第二节商品品种类别与结构

1.主要内容商品品种类别与结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商品品种的分类与类别;商品品种结构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商品品种的类别与结构。

第三节商品品种的发展规律

1.主要内容商品品种的发展规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商品品种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规律;商品品质合理增长的规律;商品品种新陈代谢的规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商品品种发展的规律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提供相应实物现场教学,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组织学生到工厂、商店参观,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对各类商品的感性认识。

2、商品品种的概念是什么?

如何进行分类?

3.概述商品品种、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4.试用实例说明商品品种新陈代谢的规律。

5.如何利用商品品种结构的合理性来指导商业企业商品品种计划的制定?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课堂讨论与实地参观相结合。

第四章商品质量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商品质量的概念及其演变;

2.掌握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3.了解商品质量监督与认证、了解商品质量的有关法规;

4.了解伪劣商品的危害及表现形式并掌握基本的识别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商品质量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1.主要内容:

商品质量的概念;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商品质量的概念及其演变;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的意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商品质量的概念及其演变

第二节商品质量特性和质量指标

1.主要内容:

商品质量特性、质量指标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商品质量特性和质量指标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商品质量的特性和质量指标

第三节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1.主要内容: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对有形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和对服务性商品的要求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影响有形商品质量的因素

1.主要内容:

影响有形商品质量的因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生产过程中、流通过程中、以及使用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各因素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影响商品质量的内外部因素

(三)课后练习

1.怎样正确理解质量和商品质量的概念?

2.什么是现代商品质量观?

3.举例说明对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4.简述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5.试结合银行服务讨论影响其服务质量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第五章商品质量管理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统计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方法和ISO9000族国际标准的构成及其重要性;

2.理解质量管理的概念、基本要求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全面”含义以及PDCA循环管理方法;

3.熟悉ISO9000:

2000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和质量管理模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质量管理及其发展历程

1.主要内容:

质量管理及其发展历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质量管理的定义;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制定要求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质量管理及其发展历程

第二节全面质量管理

1.主要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特点和基本方法、PDCA循环、统计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特点和基本方法

第三节质量管理体系和ISO9000

1.主要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和发展、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及其理论基础、ISO9000与TQM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ISO9000:

2000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和质量管理模式

(三)课后练习

1.怎样正确理解质量管理概念?

简述其基本构成要素。

2.全面质量管理有哪些特点?

试简要说明。

3.试阐述质量螺旋的含义及其对企业质量的意义。

4.比较PDCA循环和朱兰三部曲的联系和区别。

5.说明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及其理论基础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第六章商品标准与标准化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和掌握商品标准和商品标准化的概念,了解标准化的作用;

2.掌握我国商品标准的分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熟悉商品的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商品标准;

3.理解商品标准的制定原则和基本内容,知道如何使用技术要求这把尺子去度量商品质量;

4.通过了解商品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以及贸易技术壁垒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着重理解标准化对于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的作用;

5.熟悉商品标准化的形式和方法,懂得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商品标准概述

1.主要内容:

商品标准的概念;商品标准的分类;商品标准的分级;商品标准的基本内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标准、商品标准、商品标准的分级、商品标准的制定原则、商品标准的基本内容及其实施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商品标准概念及基本要求

第二节商品标准化

1.主要内容:

商品标准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商品标准化的概念、作用、商品标准化与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