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00040法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9954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00040法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00040法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00040法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00040法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00040法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00040法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00040法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00040法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00040法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法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04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我国法律的性质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是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即(C)1-P48

A.1949年B.1951年C.1956年D.1958年

2.下列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是(A)4-P135

A.个体经济

B.国有经济

C.集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根据行政立法的部门不同把行政立法分为部门立法和跨部门立法,下列不属于部门立法的是(D)5-P202

A.林业立法B.教育立法C.水利立法D.计划立法

4.根据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规定》,我国行政法规的名称不包括(B)5-P202

A.条例B.命令C.规定D.办法

5.我国行政执法的生效要件不包括(C)5-P203

A.行政执法的主体合法B.行政执法的内容合法

C.行政执法的意思表示不真实D.行政执法的形式合法

6.我国行政处罚的种类不包括(B)5-P207

A.警告B.罚金C.罚款D.没收违法所得

7.习惯上认为,商法不包括以下单行法部门(D)7-P291

A.公司法B.证券法C.保险法D.税法

8.我国现行公司法的施行时间为(A)7-P292

A.1994年7月1日B.1995年7月1日

C.1998年7月1日D.1999年7月1日

9.下列关于总公司与分公司的阐述,不正确的是(D)7-P292

A.立法上以公司间的组织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将公司分为总公司和分公司

B.总公司又称为本公司,是指设立并管辖公司全部组织的具有法人资格的总机构

C.分公司是总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

D.分公司是总公司的分支机构,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0.国家从长远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关系实行全局性的管理过程中与各类社会组织所发生的具有隶属性或指导性社会经济关系是(B)8-P323

A.企业组织管理关系B.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C.市场规制关系D.社会分配调控关系

11.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所进行的分配,不包括(A)8-P324

A.价格关系B.财政收入关系

C.企业收入关系D.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12.下列不属于按照税收征管权限划分的税种是(C)8-P327

A.中央税B.地方税

C.印花税D.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13.纳税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是(D)8-P332

A.偷税B.漏税C.逃税D.抗税

14.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主要渊源是(A)10-P402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15.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B)10-P406

A.对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追究原则

B.保证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原则

C.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原则

D.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16.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分工是(A)10-P408

A.级别管辖B.地域管辖C.指定管辖D.移送管辖

17.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通过审判以保护其民事权益的请求称为(D)11-P437

A.诉讼B.申诉C.控诉D.诉

18.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在国内民事诉讼中,允许协议管理的只限于(B)11-P436

A.离婚案件B.合同纠纷案件

C.遗产纠纷案件D.抚养权纠经案件

19.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又可称为(C)11-P439

A.集体诉讼B.群体诉讼C.集团诉讼D.团体诉讼

20.根据人民法院的指定行使代理权的人是(D)11-P440

A.法定代理人B.委托代理人C.委托人D.指定代理人

21.行政诉讼中的争议只能由(C)12-P455

A.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引起B.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引起

C.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D.行政机关的合法行为引起

22.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权限范围由法律加以具体规定,这是行政诉讼中的(A)12-P456

A.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B.合理性审查原则

C.合法性审查原则D.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执行原则

23.我国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不包括(D)12-P461

A.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

B.海关处理的案件

C.对国务院各部门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D.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24.在国际法上确立国家对其领空拥有绝对主权的原则源自(B)13-P495

A.1958年《公海公约》B.1919年《巴黎航空公约》

C.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D.1963年《东京公约》

25.20世纪60年代以来,空中劫持日益增加,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联合国先后制定了三个国际公约,我国加入这三个国际公约的时间是(A)13-P497

A.1978年和1980年B.1979年和1980年

C.1978年和1981年D.1978年和1982年

26.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是在(C)13-P498

A.1970年B.1980年C.1990年D.1999年

27.国家之间相互派驻常设外交代表机关的实践始于(B)13-P501

A.15世纪的亚洲B.15世纪的欧洲C.15世纪的非洲D.15世纪的美洲

28.《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定,外交代表的特权和豁免权不包括(A)13-P502

A.使馆馆舍不可侵犯B.人身不可侵犯

C.行李免受查验D.财产不可侵犯

29.联合国正式成立于(D)13-P504

A.1945年7月24日B.1945年8月24日

C.1945年9月24日D.1945年10月24日

30.以涉外民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部门是(C)14-P509

A.国际法B.国际公法C.国际私法D.国内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性包括(ABCDE)1-P12

A.法和国家同时产生

B.由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

C.不断地从个别调整上升为一般调整

D.从权利、义务的合一到权利、义务的严格区分

E.从法律与宗教、道德的浑然一体到法律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32.我国社会主义宪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因包括(ACDE)4-P155

A.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消灭和它的产生一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B.宗教信仰具有阶级性

C.宗教信仰具有群众性

D.宗教信仰具有民族性

E.宗教信仰具有国际性

33.有商法典的国家,其商法典中商法总则的内容通常包括(ABCDE)7-P291

A.商人、商号B.商行为C.商业登记

D.商业使用人E.商业账薄

34.下列属于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是(ABDE)8-P323

A.企业组织管理关系B.宏观经济调控关系C.行政关系

D.市场规制关系E.社会分配调控关系

35.我国行政法的任务包括(ACD)12-P456

A.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

B.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刑事案件

C.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D.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E.监督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行使权利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社会主义法制3-P81

答:

社会主义法制是指国家所确立的法律和制度,包括立法、执法、守法和监督法的实施,其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其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所必不可少的法律秩序。

37.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6-P223

答: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他能够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38.危害行为9-P364

答:

是指人在自己的意识和意志的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39.刑事诉讼法10-P402

答:

是指国家制定的关于刑事诉讼活动所应遵循的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0.国际民事诉讼14-P520

答:

是指在诉讼主体中至少有一方当事人为外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1.简述人类历史上依次存在过的法律历史类型。

1-P14

答:

法律的历史类型是从纵向的历史发展上对法律进行的最基本的本质性的分类。

(1分)

人类历史上依次存在过的法律历史类型有:

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4分)

42.简述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

6-P270

答:

(1)一方的婚前财产。

(1分)

(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1分)

(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1分)

(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1分)

(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1分)

43.简述我国犯罪预备的构成要件。

9-P371

答:

(1)行为人已经进行犯罪预备,即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或者制造条件。

(2分)

(2)行为人在犯罪预备阶段停顿下来,尚未着手实施犯罪。

(2分)

(3)在犯罪预备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