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LP的五山正丰超市布置改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4396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SLP的五山正丰超市布置改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基于SLP的五山正丰超市布置改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基于SLP的五山正丰超市布置改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基于SLP的五山正丰超市布置改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基于SLP的五山正丰超市布置改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SLP的五山正丰超市布置改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基于SLP的五山正丰超市布置改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SLP的五山正丰超市布置改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SLP的五山正丰超市布置改进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指导教师:

 

1前期准备

1.1选题背景

从“啤酒与尿布”的成功案例我们不难得知,超市的货架布置对超市的营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影响用户体验,不同类型顾客的需求是有着明显的区别,而同一类型顾客的需求商品间又存在着某种潜在的联系,如果超市能将某一类型顾客可能购买的商品尽量摆放在邻近的货架上,那将很大程度地方便顾客快速找到他们所需的商品,这样人性化的布置将很好地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提高顾客满意度;

另一方面能起到促销的作用,类似于电商网站的自动推荐功能,购买同一商品的顾客群通常还可能有其它相似的需求,如果能将存在某种需求关系的商品摆放在邻近的货架上,可激发顾客的潜在需求,促进消费,提升营业额。

可见,若能对超市货架布置进行优化将给超市带来更大的利润,但优化的难点在于不同商品间的潜在关系不容易得知,有些可根据经验推理得知,但有些是无从知晓的,正如啤酒和尿布的关系,很难被发现,因此需要做好前期调研,获得一定量的顾客购物数据,并使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优化。

本课程设计即围绕超市商品布置,通过调研获取顾客购物信息,使用SLP分析技术对超市现有布局进行分析及优化。

1.2模型抽象

系统布置设计(SLP)技术是通过对系统内各作业单位进行物流关系分析及非物流关系分析来计算各作业单位间的综合接近程度,从而对各作业单位进行重新布置,得到更合理的系统布局。

因为超市与生产系统间有较大的区别,若要将SLP技术运用到超市的货架布置上,还需要对超市模型进行抽象,步骤如下:

1)作业单位的划分:

根据不同商品,将整个超市划分为若干个工作单位,同类商品也可进一步分类。

2)物流强度的确定:

物流强度是用来量化各作业单位间的物流相关关系,对于超市,物流强度可以人次为单位,由顾客同时在两商品区选购商品的人次数来计算。

若某顾客从A区选购了某商品,之后在B区选购了另一商品,则AB两商品区的物流强度加一。

2现场调研

2.1调研时间及调研单位

调研时间:

2016年1月3日至2016年1月9日

调研单位: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岳州路19号五山购物中心内正丰超市

2.2调研内容

本次现场调研内容主要包括:

1)五山正丰超市现有布置,包括超市空间结构特征、商品分类、各类商品占据的货架数量及摆放位置。

2)35位顾客的购物数据,只考虑所买商品所属的商品区。

2.3调研方式

本次调研共持续一周,每天随机时间到超市现场,随机分别跟踪5位顾客,记录每位顾客从进入超市到结算之间所选购的商品所属的商品区,只考虑顾客最终结算的商品,如中途经过某商品区但未选购商品则不予以考虑,并且考虑顾客选购顺序和顾客所走路径。

2.4调研数据

1)五山正丰超市的基本平面布置图大致如图1所示。

图1正丰超市的基本平面布置图

2)正丰超市可初步分为收银区、食品区和日用品区三大区域,根据商品具体类型可将食品区细分出A、B、C、D、E、F和G七个区域,而日用品区可细分出H和I两个区域,划分后的超市平面图如图2所示。

图2正丰超市分区平面图

3)假设每个货架的容量是相等的,则每个区域所占的空间可用货架数作为单位,每个区域所占空间及所包含商品类别如表1所示。

下文将用“A区”、“B区”、“C区”、“D区”、“E区”、“F区”、“G区”、“H区”、和“I区”来表述“食品A区”、“食品B区”、“食品C区”、“食品D区”、“食品E区”、“食品F区”、“食品G区”、“食品H区”和“食品I区”。

表1正丰超市分区信息表

区域

空间(货架数)

商品

收银区

2

食品A区

糖果,巧克力等

食品B区

3

按重量计费的梅和糖果等

食品C区

6

饼干,薯片等

食品D区

饮料,啤酒等

食品E区

泡面,麦片等

食品F区

7

酱料等

食品G区

猪肉,蔬菜等

日用品H区

纸巾,洗发水等

日用品I区

5

扫把、毛巾等

4)图3至图11为部分分区的实景图。

图3收银区

图4B区

图5C区

图6D区

图7E区

图8E区

图9H区

图10C区

图11I区

5)35位顾客的购物数据如表2所示

表2顾客的购物信息表

序号

顾客选购商品的区域

1

C-A

D-C

F-E-D

4

A

G-F

A-C-H

F-E

8

A-B

9

F-G

10

B

11

E-D

12

H

13

D-G

14

C-H-I

15

A-C

16

C

17

E-H

18

C-E

19

I-H

20

21

22

B-C-A

23

24

D-F

25

I

26

27

F-G-D

28

C-H

29

30

E

31

D-E-F

32

33

A-C-D

34

35

D-E

3SLP分析

3.1绘制物流强度从至表

把一位顾客先后在两个不同区域购买商品的情况视为这两区域间存在一个单位的物流强度,用人次表示,只在一个区域内购买商品的顾客购物数据不能体现不同区域的物流强度关系,按无效数据处理,则根据表2数据,最终得到图12所示的物流强度从至表。

D

F

G

图12物流强度从至表

3.2绘制物流强度汇总表

根据图12中的数据,将方向相反的作业单位对合并,并将每个作业单位对的物流强度进行汇总,可得到如表3所示的物流强度汇总表。

表3物流强度汇总表

单位作业对

物流强度

B-C

C-D

E-F

H-I

3.3划分物流强度等级

将表3中所有作业单位对的物流强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按1:

2:

3:

4的比例将所有作业单位对划分为A、E、I和O四个物流强度等级,结果如图13物流强度等级表所示。

作业单位对

物流强度等级

O

图13物流强度等级表

3.4绘制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

根据图13可绘制出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没有物流关系用O级表示,如图14所示。

图14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

3.5绘制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表

根据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图14),按照A=4、E=3、I=2、O=1和U=0的计算方式,计算每个作业单位的综合接近程度,并进行排序,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

作业单位(商品区)

综合接近程度

排序

3.6确定相关限制和约束

根据正丰超市的实际空间结构和方位,在进行作业单位位置的重新布置时应考虑以下几个约束条件:

1)收银区必须布置在右下角。

2)为了美观,食品区B应靠近收银区。

3)所有食品区和所有日用品区应尽量靠近,不被其它商品区隔断。

4)受建筑特征限制,货架的位置和方向基本固定,无需改变。

3.7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依据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4)和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图14),参照正丰超市分区平面图(图2),使用线形图法对正丰超市进行重新布置,以获得最佳的位置布置图,布置结果如图15所示。

图15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4新布置方案

在原有的分区平面图(图2)的基础上,依据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图15)和正丰超市分区信息表(表1),考虑每个商品区所需的空间(即货架数),对原有布置进行优化,得到新的布置方案,如图16所示。

图16新布置方案的分区平面图

5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对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理解,不再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本次课程设计最大的特点在于需要学生自己寻找研究单位并进行现在调研,这样不仅仅可以考查学生对设施规划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同时也考查作为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基本的调研能力。

我原以为调研是非常简单而呆板的工作,但当我真正要开始调研时,我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毕竟是实践性操作,有许多细节问题都要在调研过程中才能发现,很难事先预料到的。

例如在收集顾客购物信息环节中,理论上顾客可以自由到达任意商品区,但现场调研发现,人流的拥挤对顾客所走的路径会有很明显的影响,顾客通常都会绕开人群,选择其它路径。

本次课程设计最让印象深刻的是最后的新方案设计环节,我按照SLP技术绘制出了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原以为基本上大功告成了,可在考虑了超市平面图尺寸,货架数量和货架位置时,我发现很难按照设计好的位置相关图来布置各商品区,要么是某个商品区分布太散乱,不集中,要么是E级或I级关系的作业单位间距离比O级关系的还远。

后来我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认为应当以实际情况优先考虑,如:

实际中超市的一个商品区很少呈长条形状分布,一般都尽量趋近矩形,因此,在设计分区平面图时,不能出现长条形的分区,具体到本案例中,不应该出现一个分区3个以上货架以长条形状布置。

这次课程设计中,我认为自己还是有很多没有做好的地方,例如调研所收集的数据较少,可能不太接近实际情况。

但总的来说,我对于设施规划的整个过程有了比较全面的掌握和训练,基本做到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