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修行者须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3284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初修行者须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完整版初修行者须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完整版初修行者须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完整版初修行者须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完整版初修行者须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初修行者须看Word文件下载.docx

《完整版初修行者须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初修行者须看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初修行者须看Word文件下载.docx

天地分六道四生三界,从无始以来,生死轮转于此六道四生三界,或贵或贱,或天或人,或畜或鬼,或乐或苦,周而复始,无有尽期。

今既得人身,应专心修行,以了生死,解脱轮回,出离苦海,证无上道,方不枉此人身。

行者当知,畜道鬼道等众生是很难成道的,唯人身修道,最易成就,今既得人身,应珍之惜之。

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阳焰空花,电光火石,一闪即逝。

转眼即人老珠黄,死期近咫,有何值恋?

能填饱肚子,不至饿坏家小,能合家平安,已是幸事。

所余时间,应专心修,莫管余事,莫动他心。

什么功成名就?

古往今来,有多少帝王将相之身,今尽化泥土,每天静卧我辈脚下,任由踩踏。

是故当知,功名利禄,不过是阳焰空花,不值枉费生命追求,唯了生脱死,方为人生大事。

故欲证无上道者,了生脱死者,不可不知。

二:

要真修行,就应舍弃俗求,做一名隐士。

如何是隐士?

放下俗求,与世无争,默默修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即是隐士。

能为隐士,方为真修人。

古德云: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山林。

隐士不一定要隐于山林才叫隐士。

你如能放下俗求,默默修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即是真修行人,真贤者,真隐士。

与隐不隐出林,毫无关系。

什么叫俗求?

什么出将入相,什么大富大贵,什么功成名就,就是俗求。

修行者,能放下求大富大贵一类俗心,但求平安温饱,余时默默耕耘,方为真修行,至于是否隐于山林,不过形式而已。

你若隐于山林,食思山珍海味,卧梦抱群芳,那与身置于色声犬马又何异?

修行以修心为要,夫若舍所求,即是真菩萨,天人礼赞,诸佛所护。

三:

明修行方向,莫执指为月。

我见众多修行者,一生穷究经典,终老无实修真证,浪费光阴,实是可惜。

佛经,乃佛证佛果后,于佛境所说,非凡夫能于书面所能解,乃修证方能实见实知实悟。

若光读经不实修实证,尽恒河劫不能解佛旨。

世众多凡夫一大错误,即把佛经当世间凡书来读,认为读读就能懂,不配实修实证实悟,此等人即是谤佛谤经。

那是不是不要读经念经?

当然不是。

佛经若于众生无益,世尊又何必说?

而是要一方面读佛经,一方面依佛经修证,一方面依佛经修正行为,三管齐下,方为真佛弟子,真修行人。

有人光穷究经典,不修禅定,不修六度万行,此等人非真修行人。

有人光修禅定,不依经典修,不累积资粮,如盲人探路,前面是悬崖竟不自知,此等人乃瞎修,亦不可取。

有人光做善事,不懂经论佛旨,不修禅定,乃纯修福报,天人小果而已,亦不究竟。

应把修行的时间做个规划:

三之一时间读经修智慧。

三之一是时间修四禅八定,五蕴解脱,亲证道果。

三之一时六度万行,积累福德资粮。

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尚福报不修福,亦愚见。

释迦如来为利众生,尚不舍穿针之福,君福德几何,敢如此狂慢?

此修行三要,乃南怀瑾大德所云的:

见地、修证、行愿。

见地,对应法身。

修证,对应报身。

行愿,对应化身。

三要不可缺一,如鼎三足不可缺一,否则站不稳。

此三要初修行者具体要达到什么样的境地才是初步的开始?

1:

悟佛旨,见本来面目。

所有的大乘经典,主要说的不外一乘佛法,心即是佛,自性不生不灭,无边无量。

当你真正解理自性不生不灭,无边无量,无时间,无空间时,是谓悟道。

悟道不是修行的终结,一悟便休,而是修证的开始。

因为悟道后要转化色身,灭三毒,断八十八结使。

故《楞严经》云: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有人先修四禅八定,后开悟,此即先渐后顿。

读经读至知道什么是自性、什么是法身时,经书可放一放了,因为即使是大阿罗汉也不见得能把《大藏经》背下来。

象佛亲传的大阿罗汉也只能解佛旨,证道果,不见得能背下众多经典,唯独阿难尊者博闻强记。

如果你把有限的生命去强记无穷尽的经律论,是没必要的。

2:

了悟佛旨,了悟法身自性,那就应把重放在实修上,当然不是说绝对不读经典了,只是重点在修证,而不复停留于仅读究经典。

至于深入禅定,首先应证到光明,证到光明才算进入修证大门,进入五蕴中的色蕴区宅,步步解脱。

在实修的四禅八定中,应知二个基本的常识,一个是五蕴解脱的开始,另一个是四禅八定的开始。

五蕴解脱从证到光明,进入色蕴区宅开始,那证四禅八定中的初禅从那里开始?

证初禅从证初禅十六触开始。

初禅十六触分八正触八副触。

八正副触不外是气脉初通的不同阶段变化。

八正触即:

动、痒、轻、重、冷、暖、滑、涩。

八副触即:

掉(动摇)、倚(依靠)、冷、热、浮、沉、坚、软。

八正触与八副触,合起来就是十六触。

在十六触发生之前,会发经过欲界定、未到地定。

欲界定与未到地定要证得并非很难,凡夫心静久,很快就可证得此二定,不谈也罢。

四禅八定中的八定从欲界定开始。

而四禅从初禅十六触十功德开始。

欲证道者,当先明白什么叫初禅十六触。

初禅八正触是修证的大门,是内外道共法。

而八副触是近似八正触的禅触,在此不谈,在此要谈的什么叫初禅八正触,简称初禅八触。

证初禅八触十分重要,要证初禅八触当先明了什么是初禅八触,其意义何在?

假使有人以一城七宝布施与你,不及告知你什么叫初禅八触更珍贵。

网上及书上关于四禅八定、初禅八触的资料数以万计,但有多少真正说到点上的,我从未见过。

南怀瑾大德说:

“当今世上有谁证到了初禅?

我孤陋寡闻,从未见过!

”以南老访遍天下高僧名士尚未见过真正证初禅者,由此可见,证四禅八定是何其艰难!

阿罗汉有慧解脱阿罗汉及俱解脱阿罗汉,而慧解脱阿罗汉很多都未证得初禅及神通,唯俱解脱阿罗汉能证四禅八定,得三明六通。

连很多慧解脱阿罗汉都未证初禅,君敢狂言云已证初禅?

初禅八触的过程与人死时四大分离是近似的。

初禅八触说白了,就是凡夫四大转换成天人圣贤之四大的过程,是“投胎换骨”的过程。

成凡成圣,初禅八触是一个重要的关口。

对心性见地而言,悟空境,证三际托空为见地第一关,而证四禅八定而言,初禅八触为凡圣二界关。

是不是证初禅就是圣人?

那不一定,因为还要配合见地,断了多结使及习气来印证果位的。

初禅八触对应地水火风四大而现。

很多人都把初禅八触解释成很轻松,很容易的,有点轻安就是初禅八触了,胡说八道。

古往今来为什么很多修行人都空有见地,证不到果位?

因为没有正确了解初禅八触,没有经过初禅八触十功德这一阶段。

你如果要证二禅三禅四禅以上,必须先经过初禅。

要证初禅,必先经过初禅八触这凡夫四大换成天人四大的阶段。

要经过初禅八触,是活人换皮换骨,是很痛苦的。

但你不经过这换皮换骨的阶段,你很难证果的。

在发起初禅八触前,经过了欲界定及未到地定。

在未到地定,常见会定在海边水面上,或湖面上,或泉边,或月亮边,不上不下,又因已近初禅又未到初禅,故云未到地定。

未到地定久了,精气充足了,三毒习气也薄了,定力也渐深了,便发起初禅八触。

初禅八触发起时常见的手脚肿如桶,或现青紫色,或皮肉生疮而烂,拉肚子,拉完肚子后不想吃饭、辟谷,等等。

如动触发起时,是由定久气足,气机发动。

初时由脉轮发起冲力,渐至全身不由自主手舞足蹈,时似舞蹈,时似打太极拳,气功界云“自发功”。

如痒触发起时,由心头开始发痒,渐由心到身,由里到外,由肉到皮,奇痒难忍,想抓却又不知那里痒,这是代表真气正进入气脉,正在打通气脉。

此时真气正在打通久未通的气脉,冲出无始以来的宿邪气阴气湿气病气毒气,迫出全身皮肉表里,由此生疮或发烂或肿或乌青紫,痛苦万分,如活人换皮换骨。

是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这样?

不是的。

每个人从无始以来,心性根基不同,所造宿业不同,起心动念不同,习气不同,所积累的寒湿热邪毒阴气不同,所以所发出的禅触,迫出的寒湿热邪毒阴气不尽相同,故所经历的禅触是苦是乐,是快是慢也不尽相同。

如轻触发起时,先是心喜乐,渐遍全身轻安,自觉身轻如燕,甚至身体腾空,离地三尺。

如有些人能在水上飘,能水上坐禅,在定中能身体腾空,没什么希奇,乃初禅八触中轻触也。

如重触发起时,先是自觉禅心稳定,感全身发胀发重,渐至身重如千斤。

如民间有奇人会千斤坠之法,一个人坐下,几输汽车拉不动,初禅八触中的重触也。

如冷触发起时,心静久如止水,心身冷如冰,即便是六月酷暑,亦清凉如冬,此乃初禅八触中冷触也,乃水大的现量。

如暖触发起时,乃定久心中发起三昧真火,真火代取凡夫之凡火,从心而暖,渐至全身,甚至火光透出肉身。

如目莲尊者在修禅时,火光从禅房之窗透出,烧掉了禅房外的木柴。

此等现象乃初禅八触中暖触也。

如涩触发起时,因之前发起三昧真火暖触,烤干身内精血髓中凡水,故皮干如木皮,身如槁木,此等现象乃初禅八触中涩触也,心莫慌乱,非生病也。

如滑触发起时,因之前发起三昧真火,炼化了身中精血髓,凡水已灭,真水未生,故身干涩如木皮,继涩触后,凡夫水谷精气尽炼,真精真气真髓充满于身,故身皮圆满如球,光滑如蜡,内外透明,血如奶纯,至此乃初禅八触之滑触也。

在经过初禅八触后,继而来的是初禅十功德,至此境,乃名苦尽甘来,离苦得乐,投胎换骨。

至于初禅十功德是:

空、明、定、智、善心、柔软、欢喜、乐、解脱、境界相当。

此十功德及二禅、三禅、四禅等,以后有空再说,先证到初禅八触再谈后面的事。

初禅后,呼吸很久才会有一次,常常一定数日,饭不想吃或吃得很少,贪嗔痴也薄了,心如止水。

关于初禅八触是否每一人都一样?

我前面已说过,因每个人善恶宿业不同,寒湿热阴邪毒气不同,起心动念不同,所以所发的禅触也是不尽相同的。

所经历的禅触的时间也不尽同,有人仅几天就经历了八触,有人经历数月,有人经历一年以上。

本身心性根基及身体素质好,经历八触快,本身心性根基及身体素质差则经历慢。

如何能快点发起初禅八触?

以我个人经验最快发起初禅八触不是单双盘,而是站桩,以桩姿入静。

世上修禅的姿势数以千数,不独单双盘,桩姿入静也是修禅。

如坐禅单双盘前可先站桩。

一口气单双盘坐禅一二小时易,一口气站桩站一二小时就难了。

站桩很快就会行气通脉,如发现那个地方痛或不适,即代表此处有阴寒湿热病气,宜以手对此处拍打至乌青紫,很快就通气行脉,此乃秘法。

四:

生活中如何修行。

不问凡圣,凡人在世间要衣食住行,圣人在世也要衣食住行。

究竟圣人是如何生活的?

而凡夫在生活中又如何修行?

很简单,在生活上,衣食住行中当如是修行:

饥即食来困即眠,此即圣人的生活态度,若成圣者,当如是修行。

也许你会说:

“那个人不是饥即食来困即眠?

不是的,很多人该吃饭时不好好吃饭,该睡觉时候不好好睡觉。

要不然就是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不该吃的时候却又吃饭了,这叫非时食。

又如该睡觉的时候不睡,不该睡觉的时却又睡觉了,这叫黑白癫倒。

不管修什么门派,学什么法门,终归都是要归到心静,心不杂,心不妄想这个点上的,故世间一切日常生活所做之衣食住行,若心不癫倒,心不妄想不杂乱,不迷不执,专心致志,即是修无上妙法。

故《法华经》云:

“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违背。

吃饭的时候好好吃饭,心无旁念,一口一口的把饭吃好,即是修行,与平时修禅并无二样。

上厕所就好好上厕所,心莫急,好好拉,莫旁杂,此即修行。

睡觉时候好好睡,好好休息,身心都好好休息,此即修行。

上班干活的时候好好上班,尽心尽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

如果你的做服务行业的,尽心尽力服务好每一个客人,此即修行。

如果你是干技术活的,手艺活的,专心致志的做好技术,做好手艺。

古德云:

艺精必近道,文工心必善。

当你专心,精心做手技时,心无旁杂,这不是修行又是什么?

是故,行者当知,为人处世,所食所行所作,若能心无旁杂,远离癫倒梦想,何处不是净土?

何时不在修行?

行者!

于日常生活中,当如是修行。

若人解我所说,乃千百劫中常种善根。

若能依此修行并心行合一,行者当速证无上菩提,远离三道苦。

读者读至此,或者有很多人禁不住想问我,你证到了第几禅?

五蕴解脱你到了那一区宅?

你有没有大彻大悟?

我常常遇到人问这类问题。

我告诉你: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证到第几禅,证到了什么果位,无异于告诉你他的增上慢人。

所以请大家不要问这类问题,我也不会回答。

你能看到我的文章,那是我你的缘份。

你是否能分辩我所说是对否非,那是你个人的智慧问题,与我无关。

我所言论,不作圣解。

是错否对,君自参悟。

祝君早证圣道,吉祥如意!

永乐居士莫棂鹰,2010年11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