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9赤壁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2120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9赤壁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9赤壁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9赤壁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9赤壁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9赤壁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9赤壁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9赤壁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9赤壁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9赤壁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将下列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③而今安在哉

④客有吹洞箫者 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⑧何为其然也

A.①⑥/②⑤/③⑧/④/⑦

B.①⑧/②③/⑤⑥/④⑦

C.①⑥/②③/⑤⑧/④⑦

D.①⑥/②⑤/③④/⑦⑧

①⑥判断句,②⑤状语后置句,③⑧宾语前置句,④定语后置句,⑦被动句。

A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B项均为“遥望,眺望”之意,动词。

A项歌唱,动词;

歌词,名词。

C项下面,名词;

攻下,动词。

D项往,动词;

好像,动词。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歌窈窕之章 ②羽化而登仙 ③击空明兮溯流光 ④舞幽壑之潜蛟 ⑤泣孤舟之嫠妇 ⑥西望夏口 ⑦东望武昌

⑧顺流而东也 ⑨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⑩侣鱼虾而友麋鹿 ⑪不知东方之既白

A.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⑪

B.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⑪

C.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⑪

D.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⑪

①⑧⑨均为名词作动词,分别译为“歌咏”“向东进军”“打鱼砍柴”。

②⑥⑦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长了翅膀一样”“向西”“向东”。

③为形容词作名词,译为“月光下的清波”。

④⑤均为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起舞”“使……哭泣”。

⑩为意动用法,译为“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⑪为形容词作动词,译为“显出白色”。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苏子愀然/何为其然也

B.寄蜉蝣于天地/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侣鱼虾而友麋鹿/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D.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耳得之而为声

于:

介词,在。

A.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指示代词,这样。

C.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

D.助词,的/代词,指清风。

9.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③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A.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

B.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乎”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D.两个“乎”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

①中“乎”相当于“于”,②中“乎”,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③中“之”代词,④中“之”助词“的”。

10.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既望:

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

既:

已经。

望:

阴历每月十五日。

B.美人:

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D.斗牛:

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六宿之一。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唐宋八大家没有司马光,应是曾巩。

C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B.下,攻占;

C.渚,江中小洲;

D.渺,渺小得像。

1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①徘徊于斗牛之间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C.①寄蜉蝣于天地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②托遗响于悲风

D项①中“于”表被动的介词,其余不是。

13.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

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流露的是不能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苦闷。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课文中重点的语句的翻译。

应抓住关键词语,字字落实。

(1)句中注意是被动句,“于”介词表示被动。

(2)注意“固”是“本来”的意思,“安在”是“在哪里”的意思。

(1)这不是曹操被周郎打败的地方吗?

(2)本是一代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三、语言表达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

(2)西望夏口,________,山川相缪,郁乎苍苍,________?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_______,旌旗蔽空,________,横槊赋诗,________,而今安在哉?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

(4)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________,________。

(6)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________,而未尝往也;

________,而卒莫消长也。

(1)抱明月而长终

(2)东望武昌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舳舻千里 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

(3)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4)挟飞仙以遨游

(5)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6)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16.请将下面的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如果说,苏轼的盖世才华是他被无数的后人崇拜和偏爱的首要因素,那么他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则是令人崇拜与偏爱的又一个原因。

答:

苏轼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可以说是他盖世才华外的又一个令无数的后人崇拜和偏爱的原因。

17.下面是一份虚拟的稿件处理单,请你在终审意见栏写上不予发表的理由。

(不超过80字)

题名

一个平淡故事的悬念

文体

小说

作者姓名

王某

职业

作家

通讯地址

北京

一审意见

  这篇小说虽然写得一般,但作者王某是著名作家,对提高我刊的知名度和发行量极为有利;

建议作为重点稿件刊发。

责任编辑:

张×

×

年×

月×

二审意见

  此稿从质量看不像著名作家王某所写,而且据了解,近两个月王某一直在美国,不可能从北京寄稿,作者不留详细地址,显然是另一个王某。

不过张编辑的意见也有一定道理:

是否刊发,请王主编酌定。

编辑部主任:

李×

终审意见

执行主编:

王×

  答案:

示例:

质量是立刊之本,必须维护我刊的声誉。

此稿质量一般,不能刊发。

现在社会上存在投机取巧、恶意炒作的现象,此风不可长!

第二课时 能力拓展

一、基础提升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壬戌/须臾      窈窕/挑剔

徘徊/流派愀然/铁锹

B.白露/揭露船舷/嫌弃

飘渺/藐视匏樽/炮制

C.嫠妇/罹难绸缪/悖谬

渔樵/陡峭遨游/傲慢

D.麋鹿/风靡蜉蝣/饿殍

狼籍/枕藉佳肴/崤山

A项,分别读:

xū/xū,tiǎo/tiāo,pá

i/pà

i,qiǎo/qiāo;

B项,分别读:

/lù

,xiá

n/xiá

n,miǎo/miǎo,pá

o/pá

o;

C项,分别读:

/lí

,mó

u/miù

,qiá

o/qià

o,á

o/à

D项,分别读:

/mí

,fú

/piǎo,jí

/jiè

,yá

o/xiá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如(任)而卒莫消长也(到底)

B.白露横江(遮盖)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C.不绝如缕(细丝)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冯虚御风(通“凭”,凭借)

“冯”通“凭”,意思是“乘”。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七月既望西望夏口

B.纵一苇之所如起如厕

C.而卒莫消长卒起不意

D.举匏樽以相属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A.阴历每月十五日;

远看,C.最终,到底;

同“猝”,D.互相;

偏指一方。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①、②中的“于”均为介词,“在”。

③中的“夫”解释为“那”,有指代作用;

④中的“夫”是语气助词。

5.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B.“属”通“嘱”,劝人饮酒。

A.两个“适”第一个是“享有”之意,第二个指“女子出嫁”。

C.两个“歌”分别为“歌唱”,“歌曲”。

D.两个“虚”分别为“太空”,“月缺”。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C项都是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A项代词,它/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B项疑问代词,哪里/疑问副词,怎么。

D项副词,到底/名词,士兵。

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D项中的“盖”,句首副词,表推测。

8.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驾一叶之扁舟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    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

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

①③④⑥都是助词,的;

②⑦⑧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⑤助词,无义。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

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

”归而谋诸妇。

妇曰: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①,披蒙茸②,踞虎豹,登虬龙;

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③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④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寐。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有改动)

【注】①巉(chá

n)岩:

高而险的山岩。

②蒙茸:

茂密的乱草。

③冯夷:

水神名。

④畴昔之夜:

在这里指昨夜。

畴昔,往日。

9.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B.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C.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D.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首先,通读文章,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

有时可借助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

如本画线句中的“矣”“者”。

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既:

已经

B.听其所止而休焉听:

听任

C.适有孤鹤,横江东来适:

恰巧

D.道士顾笑,予亦惊寤顾:

只是

“顾”意思是“回头看”。

11.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将归于临皋

②渔樵于江渚之上

B.①今者薄暮,举网得鱼

C.①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①以待子不时之需

②举匏樽以相属

A.“于”都是介词,表处所。

B.“者”,①用在时间词后,表示“……的时候”,可不译;

②代词,指“……的地方”。

C.“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

D.“以”都是连词,表目的关系。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后赤壁赋》是苏轼初游赤壁三个月后再游赤壁时所作,前赋着重写水,后赋着重写山,前赋着重写秋景,后赋着重写冬景。

B.《后赤壁赋》写的也是月夜游赤壁,但描绘的不再是江上明月,而是山间草木,景色也由清幽转为峭拔。

C.前赋谈玄说理,以议论为主,寓悲愤于旷达之中;

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写奇景以抒怀。

D.《后赤壁赋》抒发了作者坚忍不拔、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壮志豪情。

从文中即可看出作者的这种精神风貌。

对《后赤壁赋》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拔高之嫌,本文重点表现的是苏轼的豁达胸怀与慕仙出世的思想。

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2)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3)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1)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已完全脱落了。

(既:

脱:

脱落。

(2)才过了多久呀,以前的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

(曾:

才。

几何:

不久。

识:

认出。

(3)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任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中流:

江心。

听:

听凭、听任。

焉:

兼词,相当于“于之”,在哪里。

参考译文: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

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起去,走过黄泥坂。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已完全脱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

看看这四周的景色很是愉快,于是一边走一边吟诗,互相唱和。

过了一会儿,(我)不禁叹息,说:

“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

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

”一位客人说:

“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捕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像松江的鲈鱼。

可是从哪里能弄到酒呢?

”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

妻子说:

“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了,就是为你的临时需要准备的。

”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

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陡峭的江岸有百丈高。

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

才过了多久呀,以前的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

我就提起衣襟走上岸去,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像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

最高处我攀到鹘鸟的高巢,最低处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深宫。

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

我发出长长的啸声,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刮起来,江水也汹涌了。

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悲愁,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

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任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

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

展开的双翅像车轮,好像穿着白衣黑裙,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

一会儿,(我和客人离船上岸以后,回到家里,)客人走了,我也睡了。

我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

“这次赤壁游玩很痛快吧?

”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

“哎呀!

我知道了。

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

”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

打开房门一看,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14.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描写作者与客在江上泛舟时感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间接描写客吹洞箫效果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客描述当年曹操业绩的四个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列句子填写完整: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____。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3)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4)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抱明月而长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15.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画线处补写出相应的内容。

要求:

语意连贯,表达明确,不超过15个字。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想通过这种自我剖析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

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又习惯于这种淡泊和静定。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但正是这场灾难,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

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④____________________。

幸好,他还年轻。

中国历史上,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换言之,他们虽在灾难之后获得成熟,但已过了美好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

第①处根据“不是……而是……”可以确定所填句子的句式应与此相同,再根据后面“通过这种自我剖析”可知,内容应该是讲“自我剖析”。

第②处根据后面“又习惯于这种淡泊和静定”可以确定,所填内容应是表述他的“淡泊和静定”。

第③处根据“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可以确定,所填内容应有“生活条件不好”之类的意思。

第④处填空是针对上文的总结,抓住“这场灾难”“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这个提示即可。

第⑤处和“换言之”后面内容表述一致,进行概括即可。

①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 ②渐渐回归于淡泊和静定 ③艰苦的物质生活环境 ④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 ⑤许多人觉悟于苍老的暮年

16.颁奖词作为一种实用文体,是在非常正式而隆重的颁奖场合,对优秀人物做出的总体评价与褒奖。

颁奖词要具备“五有”要素:

有身份、有作为、有品格、有意义、有文采。

请为苏轼写一段颁奖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封建皇权的庙堂之上,你是不幸的弃儿。

在你的从政经历中,写满了皇帝的朱批:

谪迁。

殊不知你官场失意却文坛得志,连连的谪贬没有冷却你心中的火山,在密州有你“千骑卷平冈”的雄姿,在赤壁有你呐喊“大江东去”的风采。

你是大自然之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练就了你洒脱超然的心境。

你是文坛的宠儿,李白的绣口里有半个盛唐,而你,用你伟岸的身躯、激扬的文字、旷达的胸襟,成就了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位置。

你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你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