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单元卷.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40733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单元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单元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单元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单元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单元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单元卷.docx

《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单元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单元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单元卷.docx

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单元卷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时间:

120分钟总分:

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癸丑(ɡuǐ)窈窕(ǎo)

庐冢(zhǒnɡ)余音袅袅(niǎo)

B.瑰怪(ɡuī)湍急(tuān)

旌旗(jīnɡ)一叶扁舟(biǎn)

C.修禊(xì)匏樽(páo)

荒谬(miù)酾酒临江(lì)

D.江渚(zhǔ)责咎(jiù)

禅宗(chán)横槊赋诗(shuò)

答案D

解析A项,“窈”应读yǎo;B项,“扁”应读piān;C项,“酾”应读shī。

2.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悟言一室之内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渺沧海之一粟D.长乐王回深父

答案C

解析A项,“悟”通“晤”;B项,“冯”通“凭”;C项,没有通假字;D项,“父”通“甫”。

3.下列词语中加线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群贤毕至(全)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A.少长咸集(都)B.人之相与(交好)

茂林修竹(修整)崇山峻岭(高)

修短随化(变化)喻之于怀(比喻)

C.终期于尽(至,及)D.其致一也(情趣)

向之所欣(过去,从前)列叙时人(一个一个地)

答案B

解析A项,修:

长。

C项,化:

造化,自然。

D项,喻:

明白,理解。

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月出于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虽一毫而莫取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答案D

解析D项,均为连词,和。

A项,介词,从;介词,表被动。

B项,连词,即使;连词,虽然。

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

5.对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舞幽壑之潜蛟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③顺流而东也④侣鱼虾而友麋鹿⑤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⑦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⑧火尚足以明也⑨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A.①③④B.②⑤⑧

C.③⑤⑥D.②④⑨

答案C

解析①使动用法,②名词作状语,③⑤⑥名词作动词,④意动用法,⑦动词作名词,⑧形容词作动词,⑨形容词作名词。

二、社科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反腐,是古今中外都备受关注的话题,“老虎、苍蝇一起打”,大贪小贪均不放过。

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治官治吏史,也是反贪反腐史,古代各朝都成立相当于今反贪局或监察部这样的中央监察机构。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完备监察机构的朝代,此机构名叫“御史台”,一把手叫“御史大夫”,汉代时,御史大夫被提升到与丞相同一行政级别。

汉文帝时,鉴于当时御史监察不力的情况,临时调派身边可信人员到下面核查,此行为称为“刺”。

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正式设立“刺史”,这成为中国古代反贪的一种新型“反腐办”。

除常规监察机构反腐外,古代还有最有效的一招,是动员民间参与反腐,鼓励民间积极“举报”。

刘彻建立所谓“言事变”制度,就是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南北朝的北魏拓跋嗣(魏明元帝)当皇帝时,专门下诏,鼓励民众举告贪官;到了北宋,“上奏言事”备受重视,范仲淹、包拯、王安石、朱熹,都曾给皇帝写过很多反腐奏折,《包孝肃公奏议》一书多是揭露、举报官员腐败的,当时的贪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

“举报”虽然可以减少官员腐败现象,但腐败仍无法从根本上杜绝。

于是,“制度反腐”成为一种探索。

所谓“制度反腐”,古人叫“治贪用重典”,在《吕刑》中便有“其罪惟均”的说法,即官员贪赃枉法,与庶民同罪。

从量刑上看,对官吏犯罪的法律惩罚重于常人。

在秦朝,“通一钱者,黥为城旦”,即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

明朝对贪官用刑之酷是历史上罕见的,尤其让人感到恐怖的是“剥皮实草”,贪官污吏们被拉到府州县衙门左首的土地庙杀死,并将他们的皮整张剥下来,里面填上稻草,然后把这些假人摆在衙门的公座旁边,以这种阴森恐怖的方式与继任官员进行职务的移交。

有学者对唐宋明清四朝正七品官月俸数与当时的贪污受贿数额做过比较,结论是当时官吏贪污受贿相当于正七品官一个多月甚至低于一个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在严惩贪官污吏的同时,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积极大力倡导廉政,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

力图使官吏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克制。

“腐败”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大公害,反腐败斗争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我们必须以史为鉴,立足于民主和法治的基础,完善廉政制度,长期不懈地进行反腐倡廉,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摘编自中华励志网)

6.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完备监察机构的朝代,此机构名叫“御史台”,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B.从某种意义上说,治官治吏,尤其是反贪反腐,意味着一个社会的进步诉求。

C.古今中外都强调反腐,反腐就应该从官员选拔开始进行,古人称之为“吏治”。

D.汉代刺史制度的建立,是因为御史不奉法,监察不力,于是皇帝另派中央官员巡视地方。

答案C

解析“反腐就应该从官员选拔开始进行,古人称之为‘吏治’”于文无据。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是古代有一点效果的反腐手段之一,就是保障吏民一定的言论自由,鼓励基层官员、民间人士越级上书,指阙言事。

B.作为制度反腐的手段,朱元璋对贪污腐败实施的刑罚骇人听闻,他独创的“剥皮实草”制起着杀一儆百的作用。

C.《包孝肃公奏议》一书多是记录揭露、举报官员腐败的反腐奏折,北宋时的贪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

D.民告官,如果有理有据,又得到官方的及时处理,对于防治腐败,推行廉政,会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官官相护,民怨难申,就会使矛盾激化。

答案A

解析“有一点效果”错,原文说的是“古代还有最有效的一招,是动员……‘举报’”,其中包括“刘彻建立所谓‘言事变’制度,就是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贪用重典,在《吕刑》中便有“其罪惟均”的说法,可见,中国古人一开始就知道防范审判不公和司法腐败。

B.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因此官吏的自我约束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C.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努力完善廉政制度建设,保证反腐败斗争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D.虽然立法严惩,但腐败却从来没有绝迹,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答案B

解析“因此官吏的自我约束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变未然为已然,原文说的是“力图使官吏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克制”。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齐人伐燕,取之。

诸侯将谋救燕。

宣王曰:

“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

“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

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

《书》曰:

‘汤一征,自葛始。

’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

‘奚为后我?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

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

民大悦。

《书》曰:

‘彳奚我后,后来其苏。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

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孟子·梁惠王下》)

9.下列画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齐人伐燕,取之伐:

攻打

B.系累其子弟系累:

捆缚,拘禁

C.诛其君而吊其民吊:

慰问,这里指对百姓安抚

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倍:

违背

答案D

解析D项,倍:

动词,扩充一倍。

10.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王好战,请以战喻

C.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

赢粮而景从

答案C

解析C项,于:

都是介词,译为“从”。

A项,之:

代词,他们/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B项,以:

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

D项,而:

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

11.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下列能体现这种思想的一组是()

①东面而征,西夷怨②南面而征,北狄怨

③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④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

⑤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⑥是动天下之兵也

A.①②③B.②③⑤

C.④⑤⑥D.③④⑥

答案A

解析①②③④从不同侧面写出正义战争是人民渴望并拥护的;⑤齐宣王伐燕的本意并不是救民于水火,而是想称霸天下;⑥这是孟子对这次战争后果的分析。

1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B.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因此老百姓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

D.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作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

答案A

解析B项,文中“民以为”说明老百姓误以为齐王是来拯救自己的,因而表示欢迎,实际并非如此;C项,孟子认为天下的人本来就忌惮齐国的强大,如今地盘扩大而不施仁政,会激怒天下;D项,文中“及时雨”是比喻商汤伐纣,“谋于燕众”是孟子为齐王指出的解决眼前危机的途径之一。

【参考译文】

齐国人讨伐燕国,战胜了它。

诸侯们谋划要救助燕国。

齐宣王说:

“诸侯正在谋划要讨伐我,我怎么对待他们?

孟子回答说:

“我听说凭七十里国土统一天下的,商汤就是这样。

没有听说凭一千里国土而害怕人的。

《尚书》中说:

‘商汤开始征战,从葛伯开始的。

’天下的人都信服他,往东面出征,西面国家的老百姓就抱怨;往南面出征,北面的老百姓就抱怨,说:

‘为什么把征伐我们放在后面呢?

’老百姓盼望他,好像大旱时期盼乌云和彩虹。

到集市去的人不会停止,种地的人也不会停下。

诛杀他们的君王,抚恤百姓,好像下了及时雨一样。

老百姓非常高兴。

《尚书》中说:

‘等待我们的君王,他来了我们就复活了。

’现在燕王虐待他的百姓,您去征讨他,老百姓以为你要把他们从水火之中拯救出来,用竹筐装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您的军队。

(可是)您却杀了他们的父亲兄弟,抓住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抢走他们的宝器,这怎么能可以呢?

天下人本来就害怕齐国的疆土(强大),现在又扩大了一倍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会激起各国起兵。

您赶紧下命令,放回燕国的老人和孩子,停止抢走他们的宝器,再和燕国的诸侯商量,为他们选定一位国君然后从燕国撤军,那么还是可以来得及制止兴兵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古诗文阅读(24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翻译画横线的语句。

(10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王请度之!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敬重自己的长辈,推己及人也尊重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家的孩子,推己及人也爱护别人的孩子。

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容易治理了。

(2)称一称,才知道轻重;量一量,才知道长短。

1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黄巢起义后,韦庄避乱江南达十年之久。

这首词是他避乱江南所作。

(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了“江南好”?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的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上阕开宗明义指出“人人尽说江南好”,从而点明全词的主旨:

江南好。

①“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风景)美。

②“画船听雨眠”描绘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

(或:

描绘了悠然自得的情趣)

③“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出了江南的女人美。

(2)①句意:

年轻人未老时还是不要回乡,若是回乡一定会使你伤心断肠。

②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乡,沉郁委婉地表达了有家不能归的苦衷,(或抒发了诗人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感)含蓄地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

③作者说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离开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15.名句填空(6分,每小题1分)

(1)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

(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

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

(3)君子坦荡荡,________。

(《论语·述而》)

(4)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

(5)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不竭。

(《赤壁赋》)

(6)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

答案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2)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3)小人长戚戚(4)淡妆浓抹总相宜(5)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6)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23分)

大山邮差

骆倩雯方非

邮局8点半才开门营业,但门头沟区大台邮政所唯一的投递员王自殿7点45分就到了办公室。

这是中秋节的清晨,空气里透着丝丝凉意,几只早起的小鸟一边觅食,一边欢快地啼叫;邮所周围一片静谧。

“你看,又是好几大袋吧。

”推开门,看着地上堆着的邮包,王自殿就知道自己来早了没错。

因为周末积压的工作量全推在一起,每周一任务最重。

卷了卷衣袖,王自殿开始扫地、擦桌、打水。

从第一天当投递员开始,他就包干了这些杂事,16年来天天如此。

灰地、木城涧煤矿、玉皇庙、黄土台……按照地址,王自殿把信件、报纸和包裹分成了十几堆。

虽然他负责的大台地区只是一个投递道段,但方圆40多里地,2000多户人家、20多个单位和一个煤矿都是他的服务对象。

“啪啪啪……”一个不落地盖完落地戳,王自殿数了数一天的任务:

报纸982份,平信132封,特快专递27个,挂号信15封,包裹4个。

“还有6封是地址不详的,不知道跑几趟才能送到。

”检查了一下刹车,王自殿一骗腿儿就上了自行车。

此时已是中午11点。

记者也和他一道,走上大山邮路。

“咱先去传说中的425道坎儿吧。

”冲记者一乐,王自殿说,这是投递中最累的一段,虽然是水泥地,但自行车没法推,一共要走425级台阶,才能到达在半山腰上的黄土台社区。

过了一段小铁桥,王自殿把自行车停在了一个小商铺门口,抱着10多户人家的报纸和信件,开始徒步行走。

虽然只有一里多地,但上下来回走一趟,王自殿至少得花半小时。

当了16年投递员,今年53岁的王自殿落下了一身毛病:

滑膜炎、关节炎、骨质增生,膝盖每天都贴着膏药,一弯曲就一阵生疼。

告别了最累路段,王自殿又来到最难路段——桃园,半山腰上住着不到20户人家。

上山的岔路口紧挨着马路边,怕信件丢失,王自殿只好扛着自行车上山。

这条山路最窄的地儿不到40厘米宽,左边是植被,右边是山石。

“既担心山上掉石头,又担心有蛇。

送一趟最少得走20分钟,赶上雨天或雪天,就更慢了。

”有时为了一封信,王自殿也得上一趟山。

从山上下来已是下午1点多,早上7点就吃完早饭的王自殿没来得及扒拉几口饭。

事实上,当了16年的投递员,他就没吃过一顿正经午饭,因此落下了慢性胃炎的毛病。

“没时间吃,不然送不完。

”当天信件当天送完,这是王自殿给自己定的铁律。

这条铁律来自一个感谢的眼神和一份成就感。

1996年8月的一天,王自殿干投递员不到两个月,当时他还在木城涧邮政所。

那是一份很普通的信件,从大兴劳改农场寄来,贴着8分钱的邮票。

目的地在灰地家属区,离邮所二里地的距离。

可因为收件人不在家,为了这封信,王自殿一下午往返了6次,走了12里的路程,爬了6次6楼,终于在晚上9点多的时候敲开了收件人的大门。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夫妻俩感谢的眼神。

”那封信是儿子寄的一封探监通知书,而第二天就是探监的日子。

“当时夫妻俩拉着我的手,眼里满是泪光。

王自殿说,从那以后,他就下定决心,当天信件必须当天送完。

“最开始,我只认为自己是名普通的投递员,但没想到,我能给收件人带来那么多,我的任务很重!

受王自殿影响,他26岁的女儿和24岁的儿子也都进了邮局工作。

“女儿做前台营业,儿子做分拣,我做投递,邮政的四个工种我们家就占了仨,成邮政世家了。

当了16年投递员,王自殿累计投送了近30万份报刊,15万多份邮件,处理疑难信件近3万件,行走里程超过10万8千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旋转两圈半。

16.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描写邮局周边的环境,有哪些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②突出了主人公的奉献精神、工作的忙碌和心情的愉悦。

解析评分标准:

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

17.这则新闻中使用了大量具体的数字,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使得新闻事件显得真实可感;②反映出王自殿工作任务的琐碎和繁重;③侧面表现出作者对大山邮差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解析评分标准:

每点2分。

18.本文的结尾部分插叙16年前的一件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丰富了新闻内容,写出了王自殿工作的精神源头和动力;②升华了主题,说明邮差的工作虽然平凡,意义却重大。

解析评分标准:

每点3分。

19.请结合全文,谈一谈大山邮差身上哪些精神让你感动。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①不怕劳累,不辞艰辛;②淡泊平静,自得其乐;③严于律己,乐于助人;④从平凡的工作中发现恒久的意义。

六、语言运用题(7分)

20.下面来自《环球时报》的新闻,试用简洁概括的语言向同学们转达主要信息。

不得超过30字。

(4分)

德国海德堡大学国际冲突研究所周二公布最新一年“全球冲突晴雨表”报告。

在“冲突晴雨表”分布图上,北美和欧洲大部分国家被涂上了代表“和平”的白色;中国则是黄色,表示“危机地区”;俄罗斯和印度则是橙色,表示面临“地区冲突”;中东、非洲、中美洲部分国家还涂上了“红色”,代表“战争”。

研究人员担心,2014年许多危机可能在某个时候升级,甚至发展成战争。

除了美国对叙利亚可能发动战争外,中国东海上有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争端也是一个“热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德发布“全球冲突晴雨表”,中国东海成战争“热点”。

21.从以下诗句中选择三句,分别填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

(填字母序号即可)(3分)

A.山寺桃花始盛开B.千叶桃花胜百花

C.红杏枝头春意闹D.人面桃花相映红

更让人高兴的,是大片大片的桃花开了。

古诗云:

“____①____”。

但桃花大片大片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